梅县新城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新城行政区庐陵岌,面向新县府,背靠梅花山,左邻人民广场,校园面积达108亩,前身是程江中学。 1954年12月3日,梅联文化补习学校在梅城十甲尾谢屋由梅县工商联创办;1955年秋校址迁至程江锭子桥“远威第”;1956年秋由政府接管,转为公办学校改名扶贵中学;1959年9月改名为程江中学;1969年迁址至车上庐陵岌与程江农中合并,增设高中,成为一间完全中学,定名为程江中学;1998年3月1日更名为梅县新城中学,于1999年秋恢复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同时升格为县直属完全中学。现有初、高中共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183人,是全县规模大、质量高的完中之一。 新城中学的发展,历史悠久,道路坎坷,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四十八年来园丁们的辛勤培育,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仁人志士、侨胞、校友们的大力支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学子遍五洲,英名传四海。特别是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行政部门的重视、关心下,多渠道筹集资金 近3000万元,对原来的旧校舍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改造。三好楼、四有楼、五星楼、锡昌科学馆、翰荣图书馆、翰荣礼堂和师生宿舍等一幢幢新楼琼宇错落有致布局合理,校园处处生机盎然,充满时代气息,一座现代化高质量的美丽校园已初现雏形。 过去的一年,我们学校实现“改薄建规”,荣登县一级学校;学校被评为梅县美丽校园和县德育示范学校;今年学校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定点考场和广东省体育(毽球)传统项目学校的评估验收;被授予“梅县先进单位”称号;今年中考再创新高,上重点线83人,其中有3人居县前十名;首届高三毕业生参加高考初露锋芒,以87人上省线、单科700分以上有11人次、750分以上3人、录取本科院校54人的好成绩而实现一炮打响。在过去一年里,我校教学改革更是成绩斐然: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开展如火如荼;现代教育技术走在全县前列:我校有200多台电脑实现联网并实现宽带上网、办公现代化。师生参加各种评比获奖颇丰;我校教工篮球队获县第一名和教工足球队获梅州市“钟声杯”亚军;学校150人的大型花样鼓号队在2002年 县运会上首展风姿,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新的学年,学校领导高瞻远瞩,提出学校新的发展战略。即以“办大校、创名校、登市级、出效益”为目标,走“一二三四五”发展之路。“一”即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条主线;“二”即落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方针;“三”即 三点(把新城中学建设成为梅县新城的一个景点、体现梅县文化之乡的教育亮点、成为梅县基础教育和学校管理的示范点);“四”即实施四大工程(德育工程、师资工程、科研促教工程、英语和教育信息化工程);“五”即形成五大特色(教学高质量特色、勤严搏新的校风特色、体现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特色、培养“合格+特长”的新型人才特色、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特色)。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有广大侨胞、校友和社会贤达的一如既往关心资助,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团结进取和无私奉献,新城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辉煌!
? 广州市荔湾区培英中学座落在珠江之滨白鹅潭西畔的鹤洞山顶,是所市一级学校。学校于1879年由美国人那夏礼博士创办,,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寄宿制百年名校。1952年秋由六所私立学校联合办学,定名为荔湾中学,1953年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广州市第八中学”,1956年改为公立广州市第29中学,1984年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广州市培英中学”校名。1992年被国家教委列入“中国名校”。1993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1998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8年改名西关培英中学。 培英中学秉承培英"信、望、爱"的校训。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办学理念,以校风优良,学科知识基础扎实,英语见强,游泳管乐为专项特长,在荔湾区中学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培英中学从2002年起已发展为“一校两区”。鹤洞校本部占地面积122亩,太和校区占地面积105亩,两校区合计占地面积227亩。校内绿树成荫,芳草如茵,花香鸟语,幽雅怡人。现在,全校有学生6485人,公办在职教职员工342人,聘用人员170人。教学设备完善,有功能齐全的教学楼、科学馆、科技楼、图书馆、宿舍楼、医务室、文体中心、现代教育中心,有标准的运动场、游泳池和网球场,有多媒体视听阅览室、多个多媒体综合性电教室和学科专用电教室,有完善的计算机校园网络和课室电视监控系统。 目前培英中学初、高中共有38个班,在校学生人数2037人。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56人。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1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8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3%,专任教师学历达到省一级学校要求。 培英中学充分利用百年老校和陈铁军烈士母校独有的德育资源,在学生中坚持开展学校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并赋予时代的新内容。学校多渠道全方位系统化序列化开展德育工作。 培英中学环境整洁、优雅,校园内处处显现浓厚的育人氛围;学校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专用场室;由计算机控制的电教平台全部进入教室和专用室,学校全面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 近三年来,培英中学办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高考上线率均超市的预测目标,录取率逐年提高,达90%以上,高、初中毕业班工作连续四年获市二等奖。初中毕业班工作获二000学年度荔湾区一等奖。学生参加省、市各类型比赛(竞赛)均取得较好成绩,近三年有180项267人次获市以上奖励。其中有参加亚太地区英语竞赛获一、二、三等奖,获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广东省二等奖、广州市一、二、三等奖。 培英中学正在兴建高中新校区,不断扩大学校规模,为广州市和荔湾区提供更多优质初中、高中学位。学校广大师生正朝着省一级学校目标继续努力。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英中学网址:http://www.puiying.net.cn/ 广州市培英中学鹤洞校本部详细地址: 南门--广州市荔湾区芳村鹤洞路124号之一(鹤洞大桥南) 东门--广州市荔湾区芳村白鹤洞培真路60号 广州市培英中学联系电话:020-81699416 020-81698117
凤凰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公办中学,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七百多人,教职工41人,其中一级教师5人,二级教师14人,三级教师13人,设校长2人,主任4人。 凤凰中学位于鼎湖山脚,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占地面积13334平方米,现有两座教学大楼,一座可容纳500人的学生公寓,一个可容纳60人的物理实验室和一个化学实验室,一间藏书一万多册的图书室。凤凰中学在各级党政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凤凰中学各项建设得到了完善,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在改革开放、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凤凰中学几经努力,已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同时,为解决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实施了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另外,注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再次,坚信管理出质量,对学生实行了封闭式的管理。 在教师们的团结拼搏、学生的刻苦努力下,凤中的教育教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被区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先进学校”、“教育教学一等学校”等称号,被省教厅授予“沿海版教材教学先进单位”的称号;初三中考成绩,自办学以来,年年高居区内各镇同类学校之首,在区内外享有声誉。 教师勤教,学生乐学。凤中一大批师生获得了各项奖励及荣誉,其中一位教师获省“南粤教坛新秀”的称号,一人获市“优秀教师”的称号,5人获区“优秀教师”的称号,教师论文有23篇在省、市、区的各种刊物上发表,有多篇论文获省、市、区的奖项。2000年有两位学生获全国化学竞赛三等奖,一人获全国物理竞赛三等奖。2001年全国初中生英语竞赛中,我校六位参赛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的最好成绩。2002年全国初中生数学系竞赛中,我校一人获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三位同学分别获得了市一、三等奖。
罗湖外语学校创建于1999年,是在迎接新世纪对人才新需求的形势下诞生的一所具有外语优势的公办学校,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是深圳市第一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罗湖区重点中学。 师资队伍精良。校长袁良平是罗湖区政府面向全国招聘的名优校长,也是“罗湖区十佳优秀校长”。其他校级领导大多是省特级教师或市、区学科带头人或中青年骨干教师,有多人次获得“优秀党员”、“教学能手”、“先进教师”等称号。中层干部年富力强,科研水平高,组织能力强,都置身于教育教学第一线,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罗外的名师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特级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还有市、区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1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他们以高尚师德沐浴学生,以无私奉献关爱学生,以博学多才启迪学生,保证了高质量的办学水平,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办学效益显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高考成绩显著提升,本科上线率连续六年以超10%的幅度递增,2011年本科上线率达91%,跃居全市前列。 一批“阳光少年”成为社会道德楷模。詹育生、周天成、罗炜等学生见义勇为之举被深圳及全国媒体广泛报道,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 全校师生在市以上的各类比赛中获得的一等奖有数百项之多,形成了独特的“一等奖现象”。 在校学生和毕业不久的学生在社会上表现抢眼。在人类基因研究中有独特发现的罗锐邦,援建汶川一所希望小学的“爱心大使”温楚娟,获深圳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小小发明家吴迪南……一颗颗星星分外闪亮。 2007年12月高分通过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2008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荣获首批“广东省书香校园”称号,2008年12月,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首批“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0年被确认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并光荣评为深圳市课改特色学校,还高分通过健康促进金牌学校的评估验收,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1年年初,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江可志甚至将罗外这几年取得的骄人业绩概括为“罗外现象”,并认为“罗外现象”非常值得教育界研究。 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创办以来,在市、区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罗外人上下求索,与时俱进,在全球一体化、国际多极化、深圳创“国际化城市”的大背景下,吸纳了新课程改革先进理念,依托深圳改革开放和外语学校的优势,招聘一批优秀英语教师和聘请多名外籍教师,充实加强外语教学,开展双语教学和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以及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系统辅导的竞赛项目,结合教学的重点课题研究,对外合作与交流,“主题活动式”的双语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国际理解教育”办学特色。学校的英语教学成绩斐然,英语特色更加鲜明,在市、区学校中已形成一定影响。 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梧桐山下、仙湖侧畔。校园绿化率达到60%以上,校园环境雅致优美、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郁。被评为“深圳市花园式园林式单位”和“深圳安全文明小区”。 教学设备完善。学校开通校园网,开辟了电子阅览室,55个教学班和8间功能室均配置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实现了多机一幕进课堂,建有数字化广播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学校还建有设施齐全、管理完善的学生宿舍,运动场馆设施齐全,图书馆、阅览室资料丰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读书的理想胜地。 学校收费合理。学校是全市唯一将暂住户口学生列入正式录取计划的重点中学,为非户籍学生提供优质学位。学校一直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效果突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