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位于承德市双桥区桃李街1号,始建于1964年,历经承德市会计学校、承德市第二职业中学、承德市第九中学、承德民族师专附中等各个历史时期,2010年5月随着承德民族师专升本,更为现名。2008年迁入新址后,投入近2千万元新建教学楼3600平方米,加固旧教学楼、办公楼8000平方米。学校占地42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422人,60个教学班,教职工242人。学校拥有完善的理、化、生实验设施和图书馆、美术室、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等专业化教室,有班班通多媒体、校园网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师院附中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建设特色的学校文化,倾心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两行一静"教育为核心,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其中;坚持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国家课程"一个都不能少",地方课程体现着附中特色;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包年级制度,向管理要效率、要质量;坚持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讲课突出"精",学生活动强调"足",作业选编突出"准",讲评反馈要求"快",教学环节突出"简",教学效果强调"实";坚持"名校必须先名师"的理念,采取课题拉动、名师带动、同伴互动、反思内动等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支名师队伍;坚持发展性评价,实施《师院附中星级班级评比办法》,把常规管理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十颗星中,开展明星班级、明星学生、明星教师评比活动,让师生的每次进步都能得到肯定;坚持平均分配教师和学生,关注每一名学生,不设快慢班,假期不办班、不补课,"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学生"。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增强,教学成绩不断提高,日益成为我市有较大影响的初级中学。先后获得"全国目标教学先进学校"、"河北省科研先导实验校"、"承德市文明单位"等60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中考成绩连年名列前茅,每年升入重点高的学生占毕业班总数的70%以上,有25名学生经过严格考核被新加坡中学录取。在深入学习第四次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附中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正在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及一系列落实方案,凝心集力,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力争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河北省品牌初中。
兴隆县地处雾灵山脚下,位于京、津、唐、承四市交界中心,面积3180平方公里,曾是清王朝的后陵风水禁地,封禁达到70多年。森林覆盖率近8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雾灵山生态环境优良生物丰富多样,被专家誉为华北物种基因库。雾灵山、六里坪、九龙潭、奇石谷及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和避暑山庄、清东陵、黄涯关、金山领长城一起,是京东著名旅游胜地。兴隆一中,这座具有58年历史的学校,就坐落在燕山脚下柳河岸边。 兴隆一中本着“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教,向管理要质量”的教学理念,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向各类大专院校输送了6700多名优秀新生,为兴隆县的教育事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兴隆一中曾经走出过刘章、何理和刘芳等著名诗人、作家,曾经培养出清华学子高健、北大学子高山月,培养出留学瑞典的仇元峰、留学美国的马彦章等著名博士、我省著名经济学者陆生。进入21世纪之后,兴隆一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破旧的校园,陈旧的教学设备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远远不能满足兴隆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渴望。由于学校硬件建设的简陋,大量学苗开始外流,导致教学质量滑坡。
围场县职教中心于1983年建校,是一所集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电大、县急需人才培训、技工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河北省第一批被批准的40所省级职教中心之一,2005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11.5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教职工194人,在校生3144人。现开设农学、林果、畜牧兽医、医学、财会、计算机、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械、电子电工、学前教育等16个专业。建有9个实验实习室。 2005年以来,学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2006、2007、2008年连续三年招生突破千人,专业对口升学每年都使许多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就业班学生毕业后97%以上都安排到联办单位就业,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逐年提高。
平泉县七沟中学,位于七沟镇中心区域,原101国道路边,占地15700m2,建有教学楼4616 m2,宿舍楼2386 m2。学校现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各种教学设施齐全,力争和现代教育接轨。目前,学校进行了净化、硬化、绿化、美化,是县级“园林式”单位。我校总负责人赵振洲校长为规范教师纪律,提出了“教师行为二十四点”;倡议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出了“学生四五六七工程”;为净化校园,召开“学风、班风、校风”的主题校会,并为此成立了“校园警卫室”,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学校教导处为提高教学质量,定期组织各科教师开展评优课、说课活动;实行“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提出打造“书香校园”工程,有效利用图书资源,校园到处弥漫着书香气息。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侧重于“学、议、写、动”,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宣传感悟人生的美文,播报国家大事和校园轶事;创办了校刊《小荷》,为学生展示写作才华提供了舞台;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目前,七沟中学全体教师正以满腔的工作热情、昂扬向上的工作精神投入到工作中,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七沟中学的办学亦将会越来越好!
根基(basis) 存瑞中学是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为铭记“舍身炸碉堡”的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牺牲精神,1948年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决定,并经中央军委批准,隆化中学更名为存瑞中学。几十来,学校得到程子华、陆定一、扬成武等老一辈革命家无限厚爱,备受国家、社会关注,发展业绩斐然。已率先通过国家示范高中省级验收。多年的文化积淀和管理促动,学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严格要求和情感感染并重,双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辅相成。城镇经济区域的低廉教育成本却酝酿造就出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丰硕的教学实绩。 设施(institutions) 存瑞中学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条件流。5300平方米的科技馆内,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8个,各种仪器模型、标本万余件;高档次语音室2个;示范教室、阶梯教室各2个;演播室一个;微机室两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可以向各教室联网闭路电视输送节目,实行双向互动教学;音乐、美术、舞蹈各种专业教室、练功房、琴房配套完整;天文观象台可以让天文爱好者一饱眼福;图书馆藏书两万余册;阅览室是中国期刊协会赠建的“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十佳之一,有期刊杂志700余种。 规模(scale) 存瑞中学占地130亩,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崇宏轩昂的校门,庄严肃穆的董存瑞烈士塑像,历寒冬而不凋的苍松翠柏,营造出典雅、高贵、庄重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学楼、办公楼、科技馆、图书馆构建起的求知大厦美轮美奂,校园三网(广播电视网、校园网、因特网)为广大师生提供着充足的精神文化养料。宿舍楼、快餐厅、食堂、水房、浴室组成了一条龙的生活服务区。400米环行运动场、各种体育锻炼设施为师生强健体魄提供了良好条件。 人才(qualified personnel) 存瑞中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几十年不动摇,以“存瑞精神“为校魂,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势,整治出”依法治校,以德施教,规范管理,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近期的办学目标是:努力建设高效能的领导班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学生群体,高品位的育人环境,高品牌的办学声誉。“存中人”的人才特色深入人心,深入社会,“农村孩子不土,城市孩子不骄,干部孩子不傲。”建校以来,培养高中毕业生两万多名,入高校深造8000多人,有300多人取得硕士以上学位,100余人到国外留学或讲学。学校有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82人、一级教师86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将近3000人,为满足莘莘学子求学之愿,今年暑期预计招收1000余新生。
承德县双峰寺镇东坎初级中学 豁区初级中学教育,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全新的教学楼、宿舍楼以及旧平房3栋(其中含危房2栋)。标准的300米操场;拥有现代化的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备课教室;拥有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卫生、图书、阅览、电教等实验室并全部按省一类标准配备。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实现了绿化、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化;使校园环境优雅,富有教育性;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始终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不断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扎实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实施教师 “凝聚提高”工程,坚持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多措并举培养名师打造名科,走科研兴校之路
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简称:丰宁一中;原名:丰宁中学)始建于1955年,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以后,于1989年更名为"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现在该校占地208亩,拥有60个教学班,4500多名学生,260多名教师。 严格的管理,严谨的教风,优良的学风,优异的成绩,使学校受到广泛好评,先后被授予承德市"优秀学校"和"育才摇篮"的光荣称号,1999年被承德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知识分子集体"荣誉称号,连续五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2年被教育部、国家民委授予"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在承德市重点中学教学质量评估中多次获"优胜奖"。 作为河北省重点中学,丰宁一中的升学率十几年来一直位居承德市同级重点中学前列。从第一个将名字刻在承德魁星楼的那块石碑上开始,一个又一个高考状元走出丰宁一中的校门。很多学生都以在丰宁一中上学为荣,更有四面八方的外地考生慕名前来就学。 丰宁一中现有国家级名师1人,省级名师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0多人。有管理,有培养,也有关心。为了让教师们安心工作,徐瑞云花500万元买地给教师们盖商品楼;自建幼儿园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积极安排教师家属的就业。
学校介绍 平泉县黄土梁子中学地处冀辽蒙三省交界,南北通衢,是一所八轨制、县级直属高级中学。学校始建于1956年,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79人,本科学历98人。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530人,住宿生1200多人。 50年的风雨历程,现今,黄中以全新的面貌和雄厚的实力挤身于承德市农村普通高中前列。学校引资兴建了教学楼、宿舍楼、大小餐厅、多媒体微机室、备课室,美化硬化了校园,改善了办学条件,校园环境幽雅恬静,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模式黄中人“谋发展同舟共济,创特色誉扬千里”。近几年来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成绩跨越式发展,特色教育彰显实力,高考成绩始终名列承德市前茅。 黄中教师汲取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共享全国领先的教学信息,锐意改革教学方法。近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支爱职如命、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过硬的教师队伍,他们严律已、严执教、严治学,追求高品位、高效能、高质量,取得了教学成绩的跨越式发展。教学成绩 黄中自2003年起连续被县教体局授予高考成绩优秀单位,近年来的高考本科上线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2006年高考成绩更加喜人,居承德市农村普通高中综合评比第三名。承德市教育局对23所普通高中的高考成绩文理科16项次的评比中,黄中11项第一,四项第二,一项第九的好成绩,商泽辉同学以622分的高考成绩成为承德市农村高中理科状元。2007年高考又传佳讯,普通文理本科上线106人,专业考生再创佳绩,美术、体育考生53人全部上线,总体本科上线率达67.66%。如今,黄中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教学特色 黄中注重特色教育,因材施教,因人培养。几年来黄中的体育、美术、音乐、播音主持、编导等专业教学独树一帜。体育专业在田径、篮球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木球、散打、毽球、体操、押加、蹇球、珍珠球等专业,达到9个子学科。2004年黄中被河北省民族宗教局、河北省体育局命名为“河北省木球训练基地”,被河北体育学院授予“河北体院训练实习基地”。学校荣誉 2007年3月,黄中被受权组建河北省木球队,参加今年2008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第八次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木球比赛冠军。两年来,黄中散打队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擂台争霸赛,个人及团体取得多(项)次奖牌和荣誉,竞技实力威震河北。2008年3月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武术界上取得5金、3银、3铜的优异成绩。近年来,200名普通文理无望上线的特长学生在黄中考上了大学。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已经成为黄中的品牌优势。 黄中重视普通文理的同时,突出发展特色教育,让学习上弱势的学生发挥特长优势,成就他们上大学的梦想。这里是莘莘学子耕耘的沃土,是有志青年成才的摇篮。
承德县一中始建于1953年8月,原名为承德县上板城初中,经几易其名,后定为承德县第一中学,现又称咏曼高中,是河北省重点中学、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校、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生源基地。承德县一中推行严管理,严教育,严要求,在2014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现又称咏曼高中,是河北省重点中学、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校、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生源基地。它占地面积112 亩,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有880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三栋宿舍楼,现有教职工240人,教学 班58个,学生3500人。 承德县一中注重学校硬件建设,现已建成八个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四个微机室、三个语音室、两个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双向控制系统,扩建成了藏书8万册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及电子图书馆,修建了标准化的体育场,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市级园林式学校。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是一所环境优美的省属重点中学,简称承德一中。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我国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所在地——河北省承德市,位于承德市著名学府聚集地桃李街,2008年搬入新校区位于承德市经济开发区大学园区。创建于1903年(清光绪29年),时称“热河中学堂”。学校校名为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承德一中占地205亩,教学区占地76.4亩,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市级拔尖人才4人、高级教师39人。 承德一中主体建筑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国际部、图书馆、报告厅、体育馆、师生公寓、生活服务中心等十三个单体建筑。“二加一”教室、创新实验室、当前阅览室等多项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建有标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体育馆内建有两个标准篮球场和攀岩设施。校园景色优美,铭石翠柏、白桦绿地、湖边垂柳、水上虹桥,体现出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步,完善校园建设,并以多媒体教学作为教改的突破口,促进教科研的开展。“大语文观教学”、“整体教学”、“实验教学”、“目标教学”等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以良好的校风和较高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是省、市两级“文明单位”,1999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学校“先进企事业单位”荣誉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