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9年,她的前身是“热河省立第三师范”,1952年春季开始附设初中班,1955年随着热河省建制的撤销而更名为“河北滦平初级中学”。1958年开始招收高中班,同时改名为河北滦平中学,1983年变更为完全高中并始称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2002年10月评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现有60个教学班,学生3500人。 学校占地113亩,建筑面积3万平米,建有教学楼两栋,办公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两栋,餐饮中心一栋,实验楼一栋,图书科技楼一栋,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电子图书11万册,报刊300多种;微机教室2个,配有学生微机130台;标准实验室10个,通用技术实验室2个,语音室2个,公用多媒体教室3个;全校所有班级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县政府规划建设占地200亩的新校区,两年内完成整体搬迁。 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遵循“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把“打造精品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办学目标,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把“求知、创新、发展、责任感”作为学生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以“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人人成才”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促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转化、提高和发展。
平泉县惠民中学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平泉镇西三家村 ,全校185名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30名,市级教学标兵和县级拔尖教师12名,县级骨干教师32名。学校本着教育型、科研型并举的思想励练出一支教学水平过硬、教学理念先进、科研水平高档位的教师队伍。在“改革中求发展,进取中求强大”的核心思想指导下,本着“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学生发展导航”的理念,以“厚德、诚信、博学、尚美”为校训,对学生进行全程、综合、立体式培养,拓展学校育人功能。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培德、育智、健体、审美”等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效益。在课堂教学上,注重贯穿“解放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主线,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发展。
丰宁一中始建于1955年,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以后,于1989年更名为“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现在该校占地208亩,拥有60个教学班,4500多名学生,260多名教师。 严格的管理,严谨的教风,优良的学风,优异的成绩,使学校受到广泛好评,先后被授予承德市“优秀学校”和“育才摇篮”的光荣称号,99年被承德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知识分子集体”荣誉称号,连续五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2年被教育部、国家民委授予“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在承德市重点中学教学质量评估中多次获“优胜奖”。 作为河北省重点中学,丰宁一中的升学率十几年来一直位居承德市同级重点中学前列。从第一个将名字刻在承德市魁星楼的那块石碑上开始,一个又一个高考状元走出丰宁一中的校门。很多学生都以在丰宁一中上学为荣,更有四面八方的外地考生慕名前来就学。 丰宁一中现有国家级名师1人,省级名师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0多人。有管理,有培养,也有关心。为了让教师们安心工作,徐瑞云花500万元买地给教师们盖商品楼;自建幼儿园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积极安排教师家属的就业;开办了教师子女辅导班……
丰宁三中建校三十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校拥有集教学、办公、实验、电教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楼,设有较为完备的理、化、生实验室,音像阅览室,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CAI课件制作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和远程教育系统。学校始终坚持“德育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质量荣校”的办学方略,贯彻“全面育人、和谐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坚持培养“德智双全,身心两健,文理兼通,学创俱能”的育人目标。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特色,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评价体系、教育科研、课程改革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学校承担省立项科研课题三项,均以完满结题并取得了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间又承担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承担市立项课题八项,校内课题十二项。 学校曾先后被命名为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二十一世纪体育研究与发展实验学校,国家级劳动技术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创新教育实验研究学校,省信息技术教育实验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创新教育先进学校,国家群体活动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承德市首批“教育科研先导型学校”的称号。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大潮的推动下,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提出了新的办学理念:“用真爱和真知为每一个学生一生发展而奠基;为每一个学生一生幸福而铺路。”大力推动“像对待自己儿女一样对待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像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热爱学校,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的教风的形成。力争通过科研兴校战略,名师培养战略,特色发展战略和资源整合优化战略,将丰宁二中建成省内名校。
隆化县大坝中学位于隆化县北部唐三营镇,这里依山傍水,远离村庄、集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得天独厚。她是市级八个单位命名的先进单位,市级体育训练基地,县级规范化初中。学校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最初为县直属高中,1987年与大坝乡中合并,2003年即墨营中学并入,2008年唐三营中学并入,现为隆化县规模较大的初级中学之一。 学校服务半径20公里,覆盖人口3万余人,占地面积33600平方米,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部分。学校建筑面积7178.05平方米,有可容纳18个教学班的高标准教学楼一座,学生宿舍4幢,可容纳住宿生400余人。学校食宿条件较好,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生可以在这里安心学习。大坝中学现有教职工64人,在校生6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中,拥有本科学历的37人,中、高职教师35人。近几年中考,在全县排名都名列前茅,特别是2004年中考成绩最为突出,存中一次上线40人,一中一次上线82人,深受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伴随着“普九”工作的不断巩固和深入,学校硬件建设又上新台阶:现有国家一类理、化、生实验室、准备室和仪器室;图书室有藏书17000册;有高标准的语音室1个、微机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并建立了校园网,师生可通过远程教育设备系统及校园网络系统,学到更新更多的知识。学校领导班子决心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把学校办成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具有农村特色的一流学校。
承德民族师院附属中学,始建于1964年,建校初期为承德市商业会计学校职业二中“文革”期间为“五七”中学,1971年至1994年改为承德市第九中学,1994年8月经承德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承德民族师专附中是市级重点中学,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大部分进入唐山一中,石家庄二中,衡水一中,天津耀华中学等全国各地的名校,毕业学生素质高,品德好,是对国家和人民有用且不可多得的人才。 学校坚持诚信笃学,健体尚美的教学理念,在各届校领导的的带领下,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学生的成绩,为学生铺就了一条成才,成人,成功之路,使学生真正为社会为国家所用,承德师专附中的学生已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愈来愈被社会,家长,学生所公认。 2010年,学校随着承德民族师专升本成功,正式更名为承德民族师院附属中学。并迁入原承德一中校园,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校现有在校生3600多人,60个教学班,教职工240人。近年来,学校秉承“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确立“为幸福奠基,为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坚持“办精致教育,创品牌学校”的奋斗目标,教风学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教育教学质量一路攀升。学校先后获得国家及省市150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中考成绩在全市连年名列前茅,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肯定。
学校始建于1903年(清·光绪29年),前身为"热河中学堂",以"仕进者有进学之阶,从业者有谋生之智能"的办学宗旨,首开塞北近代新学之先河。建校百多年来,校址几经变迁,校名十数次更迭,始终为塞北大地名校。1960年被列为河北省十七所第一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1963年,郭沫若先生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百年名校,渊源久远,底蕴深厚。 学校坐落于世界文化名城、中国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所在地----河北省承德市区内,占地205亩,建筑面积75000平米。主体建筑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国际部、图书馆、报告厅、体育馆、师生公寓、生活服务中心等十三个单体建筑。"二加一"教室、创新实验室、当前阅览室等多项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建有标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体育馆内建有两个标准篮球场和攀岩设施。校园景色优美,铭石翠柏、白桦绿地、湖边垂柳、水上虹桥,体现出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学校以"打造一支理念型、专家型、导师型、艺术型、反思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建立了一支高素质、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157人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99人。有15位教师被评为承德市高中学科带头人,5人获得承德市"拔尖人才"称号。 学校关注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把握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办学理念上,确立了"以人为本,‘借助所有科学和社会进步,帮助每一个学生增进知识和智慧,并为他们具有自由、充分、和谐、持续地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提供一切需要""的办学宗旨,以教育激励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秉"勤行精进"校训,让求索真理的奋进精神根植于学生心灵。 在教学上,本着"需求 满足"的教学理念和"解放兴趣,激活问题,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原则,倡导教学的主体性、民主性、开放性,把认知过程、知识形成过程和对知识的评价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特色的"双主一体"教学模式和"1﹢3"课程模式,多年来高考成绩的各项综合指标,均稳居承德市第一名。近几年,培养出王博、宫宝龙、周韧研、邹慧颖、马文宇、赵思明、张梦雨等承德市高考状元和敖雪、陈光、王子璇、周韧研、付丞寅、雷洋、杨国帅等全国奥赛一等奖获得者。学校被命名为"河北省实验性示范高中"、"河北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德育工作示范校";获得"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河北省创新教育先进学校"、"承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校把德育工作建立在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基础上。通过人文教育、国际间友好往来、"实践周"德育课程等,培养学生具有做世界公民的准备意识,教育学生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一个有丰富人性和独立人格的人。学校十分重视支持和指导学生的社团活动,"星火话剧社"、"风华文学社"、"蓝音广播站"等学生社团,在学校甚至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很高的声誉。 学校自1980年被批准对外开放以来,国际文化与合作日益加深,与日本柏市立柏高等学校、韩国高阳市外国语高中、新西兰奥克兰长湾中学建立了友好校关系;与法国布列塔尼勒南高中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实现了互访;与澳大利亚皇仕德国际学院合作开设"英语强化班",引进优秀外教资源,强化学生感悟外语能力。 百年学府培育了万千精英翘楚,世纪学堂正续写着走向世界的华章!
学校时属宽城县境内六所国办中学之一,现为市级初级中学办学示范校,属于全额事业单位,经费由县财政局统一拨款,1999年4月升格为副科级单位,隶属于县教育体育局。学校初时有教职员工3人,1个教学班,学生49人,至2004年12月31日止,发展到有教职员工166人,40个教学班,学生2350余人。 25年来,学校发展迅猛。特别是1995年后,在“普九”、“普实”的推动下,县政府加大了学校投资力度,先后建起了教学楼、办公楼和实验楼,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地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学校致力于“教书育人、科研兴校”,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动力,以“创名校、出名师、育名生”为办学思想,以“创一流办学条件、创一流育人环境、创一流师资队伍、创一流教学质量”为办学目标,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办学宗旨,在人性化办学新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丰宁满族自治县选将营农业高中成立于2000年,拥有多名高专业素质的员工。丰宁满族自治县选将营农业高中位于美丽富饶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主要经营教学;地址是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选将营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