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梅苑学校是一所创建于1992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武汉市十四初中是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的第一批改制学校,2003年梅苑学校和十四初中联合办学后,形成了目前学校“一校三址”、“一校两制”格局和统属“一套班子”领导的行政管理模式。初中本部、小学部均坐落于武昌傅家坡梅苑小区内,十四初中坐落于丁字桥路涂家岭,交通都十分便利。学校所有专任教师学历均达标,绝大多数教师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汉阳区钟家村实验小学创办于2011年6月,现有学生333人,教职工26人。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小学高级教师17人,其中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市魅力教师1名,区“十佳”教师1人,区学科带头人3名,区局优秀青年教师3人,区教育局骨干教师2名,党员14人,区优秀共产党员5人。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方向,努力实施“在活动中成长,在体验中发展”的办学思路,提出了“体验教育——为学生积蓄成长的力量”的办学理念,从“体验德育”、“体验学习”和“体验管理”三个层面实施,同时坚持以学生的“行规教育”为切入点,抓好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开设了棋类体验区、涂鸦体验区、经典阅读体验区、巧手体验区、体能体验区、韵律体验区等多种特色体验区,同时还开设了国际跳棋、羽毛球、英语、绘画等特色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情操,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辛家地小学位于硚口区古田二路,始建于1965年,历经40年,是解放大道的临街学校之一。学校有前后两栋教学楼及一栋学生活动楼,学校有50m的直跑道、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各一。有装备完善的电脑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保健室、图书室、自然实验室及各种学生活动室。学校在籍教师6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8人,占教师总数的60%;小学高级教师52人,占教师总数的80%。近年来,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先后有两名教师被评为“市百名优秀班主任”; 4人获得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4人获得市、区“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区“青年标兵”、区“岗位能手”、区模范班主任各一人,校骨干教师达12人。 2002年获“省模型特色学校”、“市模范职工之家”、“区课堂教学比赛优胜单位”等称号;“2003年获区目标管理一类学校”、“区科技教育优秀单位”等称号”;2003年区田径运动会B组团体第一名、区特色队、鼓号队比赛一、二等奖、市空模、海模团体第一名、区篮球比赛男女冠亚军、区素质教育质量优胜单位、区绿化场建设先进单位、“晚报杯”足球第三名;2004年获区体育传统项目优秀单位、区文体工程示范学校、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区先进基层党支部、区政府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学校跻身区质量目标管理十强行列,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吸收为会员单位。
长江之滨,莲花湖畔,鹦鹉洲头,座落着汉阳首届名学校——西大街小学。学校创办于1928年,在近一个世纪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中,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年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学校遵循“让学校成为对师生充满吸引力的地方”的办学理念,沐课程改革东风,走内涵发展之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佳绩,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西大街小学结出了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模型特色学校”、“武汉市综合办学水平示范校”等殊荣纷至沓来。 学校现有教职工146人,学生2400余人,两个校区绿树葱葱,花草芳香,环境幽雅、整洁、优美,校园局域网、网络中心、微机室、多功能报告厅、各学科实验室、图书室、塑胶运动场、学生寝室、餐厅等一应俱全。附属实验幼儿园条件优越,布局富于童趣,为孩子们勾勒出充满快乐和梦想的空间,门类齐全、富有挑战性的大型室外游戏设备给孩子们的活动娱乐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教师是立校之本。建设一支“学习型、反思型、情感型”的教师队伍,一直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以铸造“师魂”为根本,以锤炼“师能”为关键,在“提升”二字上下功夫,学校大力实施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标的“希望工程”,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目标的“中坚工程”,以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名师为目标的“名师工程”。通过 “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机制,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近三年来,40余人被评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和“教学骨干”,300余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类教育教学评比竞赛中获奖。学校现有省特级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优秀教师4人,区名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7人,区优秀青年教师8人,。 在德育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一点”、“二线”、“三合”的德育教育管理网络。通过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开办家长学校等举措,德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在 “我有一双勤巧手”等主题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感受着参与劳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乐趣,武汉电视台、楚天金报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在“科技环保教育”系列活动中,同学们在老师的辅导下,刻苦钻研,奋勇拼搏,“球体专用圆规”、《武汉地区灭鼠伤雀调查报告》、《禁白活动,从我做起》等一批创新实践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蓬勃开展体卫艺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千人莲湘操、百人太极扇多次在市区表演,获得好评。近300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艺术竞赛中获奖。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市中小学课处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学校、市红十字会示范学校、市卫生先进学校! 教育信息化为西大街小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学校先后投入五百多万元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立四网合一的校园网络系统,开通学校网站,精心打造数字化校园。一台台性能卓越的计算机,一间间功能完备的微机室,构筑起校园的信息高速公路,搭建起学生、教师、家长资源共享的平台。 通过抓常规电教媒体的使用,计算机辅助和网络教学,电教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努力建设一支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取得显著成效。课堂教学结构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各学科教师在区级以上相关比赛中获奖百余人次。 “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战略,遵循“源于教学,服务教学,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以研促教,不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近几年来,学校独立承担并顺利完成了《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研究》等全国、省市级重点课题。学生素质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得到显著提高。彭娟、薛燕等一批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迅速成长!全国写字教学现场会、湖北省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研讨会、武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先后在我校举行! 通过强化师资培训,健全机制,及时总结提高等工作措施,课改阶段性成果初步显现。研训一体化的研培活动在校内深入开展,“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趣化”的英语教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行为正逐步形成。“学生成长档案袋工程”、“成果展示评价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评制度初步建立。校本课程开发有较大突破。本着“全面启动,树立典型、滚动发展”的思路,“实践---评估---总结---推广”的模式,分年级开设的策略,开发了“礼仪训练”、“快乐足球”、“趣味科学”等各种类型的校本课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承载鹦鹉洲头千载之人文厚重,蕴蓄西大校园百年之办学灵气,西大人将乘势而上,争创办学一流佳绩;与时俱进,再谱教育辉煌篇章!
这儿是一方教育的沃土,孕育着无数祖国的花朵,放飞着无数孩子的梦想; 这儿是一方美丽的大地,撒满真教育的阳光和雨露,滋润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滋养着这块沃土,悠久厚重的楚文化承载着这片大地。武汉实验外小一路敢于拚搏,不断创新,团结奋进,昂首阔步地走来。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每一朵鲜花都绽开着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每一扇门窗都记下了外小人一路走过的历程。在黄校长的带领下——年轻的外小与湖北省许多百年老校一起跻身为湖北省教育界的龙头学校;年轻的外小成为一颗被《中国教育报》先后五次深度报道的课改新星;年轻的外小成为了众多家长和孩子争相来享受教育幸福的教育胜地;年轻的外小破茧成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外小教育品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外小文化底蕴,形成了让人想一窥究竟的外小秘诀。外小的教育魅力在哪里?用黄校长的话来说就是:用真心真情,做真人真事,办真的教育,并享受真教育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具有开放性、实验性、示范性的武汉市教育局直属小学。现拥有两个校区,教职员工128名,学生1700余名。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办常青教育实验区的总体思路下,紧抓机遇,开拓创新,牢固树立一切教育行为为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服务,最终实现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这一根本宗旨,确立了先进的 “生命发展”教育理念,树立了“十个一”的育人目标,构建了“师生双主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拥有一支经过武汉市教育局公开招聘,从各区精心选拔出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精英师资队伍。 学校设施一流,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本的生命科学馆、有设备一流的现代化网络教室、还设置了“树人谷”、“三动员”、游乐园、美术、陶艺长廊、奥数馆、英语沙龙角、心理辅导室、及藏书数十万册(套)的电子阅览室等,充分体现了开放式、人文性、现代化、科技化和国际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色。 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美的育人环境,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敬业精良的师资队伍,高效优质的现代管理,使常青一小的每一个孩子提升着生命的质量、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学校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绿色学校”、“武汉市综合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示范学校”、“武汉市六有六创新示范学校”,多次评为教学立功单位,还被批准为“拥有聘请外国专家资格单位”…… 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认可,国家教育部、省市各级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校的办学经验在《人民教育》、《湖北教育》、《中国教育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中进行了专题报道。 站在新的起点,任重而道远,常青实验小学的每一位教职员工一定会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支持下,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坚定地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用生命的赤诚诠释教育创新的今天,描绘孩子生命发展的美好未来!
广埠屯小学是洪山区首批市级办学水平示范学校,学校现有在册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19人。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200余人。校园内布局合理,校容整洁,环境优美。 广 埠屯小学认真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优化学校各种人际关系,让儿童在诚恳、热情、谦逊、进取的关系中学习生活。在多元办学、特色办学,走精品育才之路的 思想指引下,学校创建了雅行教育品牌,中央文明委在全国推介,《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及省市电视台多次宣传报道。近 几年来,学校连续获得区目标管理立功单位,连续三届保持小学教学“进取杯”团体赛前三名。在历次调考中学生成绩突出,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学生出类拔萃。学校 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武汉市中小学办学水平示范学校”、“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六有’建设示范学校”、“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文 明单位”、“湖北省科研先进单位”、“湖北省家长学校示范校”、“武汉市师德、师训、科技、信息技术、卫生、道路交通安全、校园文化建设”等先进学校,还 被授予“全国红旗大队”、“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东方红小学,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创办于1959年,原名大营子弟小学,地处硚口区解放大道仁寿路,与海军工程大学和市二十六中毗邻。 学校现有学生2000多人,教学班43个,全校教职员工123人,其中专职教师110人,高级教师51人,一级教师59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45人,专科学历67人,学历达标100%,高层次学历的教师达95.7%,特级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优秀青年教师5人,区学科带头人25人,区优秀青年教师18人。市、区教育学会理事、会员50人。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内涵发展,构建和谐校园,规范学校管理,拓宽教育空间,立足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努力实践“求实教育”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为办学目标,全面实施东小“一一四“发展规划。形成了德育管理“小而活”,教育管理“实而新”,教师管理“严而序”的格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2004年,再省、市、区各级行政领导的扶持下,东方红小学不断拓展办学空间,采用“教体结合”的办学模式,聘请前羽毛球冠军韩爱萍女士等省、市知名羽毛球专业教练,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将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羽毛球运动相结合,实现“学校有特色、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特色,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作出不懈努力。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学校”、“国家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互补实验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武汉市示范学校”、“武汉市学习型先进单位”、“武汉市第一轮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武汉市“三化一高”学校”、“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武汉市文明单位”、“硚口区名校”等多项荣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