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集快市小学创建于1949年,迄今已有59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人,教职员工40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目前学校拥有标准化的实验室及一类教学仪器,配备了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教学辅助用房。标准规范的学生餐厅、学生澡堂及宿舍、厕所、洗漱相配套的学生公寓,环境宽敞舒适、清洁卫生;洗衣机、电视机等生活、娱乐设备都一一齐全。校园内主干道全面硬化,草坪、花卉、长青树交相辉映。四季鸟语花香,春华秋实,环境幽雅,风景宜人。 学校以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服务管理,吸引了广大莘莘学子,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坚持“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进步就是成功”的育人理念,秉承“为祖国明天的辉煌而时刻努力着”的校训,始终保持“勤奋、科学、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改革创新,锐意进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目标。先后被授予“钟祥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荆门市卫生先进单位”、“钟祥市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16个。2008年又被评为“钟祥市宿舍管理示范学校”。 作为寄宿制学校,我校根据学生在校年龄小、适应生活能力低的特点,学校以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为宗旨,以“进步就是成功”、“特长就是人才”鼓励每个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绿色教育、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以“厚德载物”来培养学生“文明儒雅”发展个性,学有所长。
双河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0人,教职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50名,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28人,本科以上学历6人,11名省、地、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校占地面积23760平方米,校舍面积5362平方米。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钟祥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先进单位、钟祥市先进学校、钟祥市教学先进单位、钟祥市学校安全先进单位、钟祥市绿化先进学校。 一直以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把育人放在首位,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倡导“为人生留下美好的童年,为明天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齐全,生活设施配套,建有标准化的图书室、科学室和远程教育室。 学校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以假山为依托的桂花园、以雕像为主体的楠木林带、以教学楼为背景的紫薇园构成了学校亮丽的三大景区。三十米的文化长廊尽显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内涵,近百条名言警句影响并规范着师生言行,文明、健康、幽雅的校园环境已然形成。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化虚为实,以活动为载体,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四赛”(赛行为规范、赛身体健康、赛学习进步、赛文体特长)、“五心”(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关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给自己)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学生的思想品德、礼仪行为和精神风貌焕然改观。近年来,先后有20多名学生被评为地、市先进学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校力求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硬,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先后有11人次获荆门市、钟祥市先进教师称号。 学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近年来,先后有105人次的教师在各级学科教学比武、教案设计、教学案例中获奖,其中国家级奖25人次,省地级奖80人次。有200多名学生在全国书画大赛中、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邀请赛及全国中小学征文比赛中、演讲比赛中获奖,每学期都有很多学生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脱颖而出,品尝成功的喜悦。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积极开展“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实验工作,承担的钟祥市级课题“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研究”已顺利结题。 展望未来,双小人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朝着“育人环境美,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家长信得过。”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进。
磷矿镇陈安小学是一所三村联办寄宿制完全小学,坐落于荆门市新农村示范村陈安村,位于331省道旁边。学校有校园面积10000平方米,校舍面积1666平方米;现有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5人,学前班一个,幼儿25人,教职工13人。 伴随着陈安村的新农村建设,陈安小学面貌也焕然一新。学校教学楼、厕所、教工宿舍都整修一新,修建标准化篮球场一个,健身器材场一个,有1000平方米的鱼池,校园道路全部硬化,两边都栽上了红玉兰、黄玉兰、木莲、香樟等不同品种的风景树。为了让学校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学校配备了远程教室,开通了宽带网,补充了试验器材,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多年来,学校围绕“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全面关注每个学生,让学生个个成人,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关注教师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质量一直在全镇处于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钟祥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钟祥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德育工作典型材料被编入《钟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表彰会汇编材料》。 陈安小学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师生将仅仅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踏实工作,开拓进取,争取将我校办成让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让学生乐学的钟祥市先进学校。
1994年李集八村办学校合并成立团林镇李集小学。合并后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对学校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学校工作扎实向前推进。几年之后学校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教学质量上升,教学、住宿条件改善。1997年一幢五层10套宿舍楼落成。并对原有老房维修一新,改善教师住房条件。 2001年教育局拨款对教学楼进行大的维修,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学习环境大为改观。 2003年学校领导向上级部门请示,争取经费,对后面一排宿舍进行大的维修。 2008年秋,学生宿舍楼、运动场落成。几大板块基本形成,教学楼、学生宿舍楼、运动场、食堂、餐厅、家属区一应俱全。加上多年植树种花,学校将成为农村儿童的乐园。 李集小学是团林东南边陲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73平方米,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234人,现在教职工25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小教高级教师21人。 合并后的李集小学在邓小平特色理论的指导下,拓宽改革思路,加大改革步伐,全面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育人观念,强化了德育意识,收到了较好效果;先后共有13名学生被评为区级“优秀学生干部”,10名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两篇思品教学论文分别获市、区一等奖,陈望立的《校园文化实施方案》被区教委收录于《三优集锦》一书,刘加明写的《弄清事由,晓之以理》一文被《中国改革先锋》一书收录。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区级及以上一、二、三等奖的达100多人次。 学校在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深入教学教研,改革课堂结构,重视全程管理,落实一张课表,力求“五育”并重。1994—2008年,教师在市、区举办的研究会、征文评选、优质课竞赛、三模制作评选等活动中,均获一、二、三等奖;刘晓稳同学1996年4月获数奥赛国家级二等奖;二名学生获东宝区小学数学竞赛二等奖;1995、1997、1998年在全镇举行的冬运会中,学校代表队的总积分、男女组均名列榜首。邓爽、邓小花等12名同学的作文被《荆门日报》科教版刊登。2003年李仪同学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象棋比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8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1995年5月、1996年6月,学校被区教委先后授予“校办产业先进单位”、“东宝区先进学校”。2005年学校被掇刀区教育局授予“电化教学先进单位”。2007年学校被区教育局先后授予“教学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掇刀区月亮湖小学建于1986年,地处月亮湖北路中段,占地22.5亩,是一所国家投资与地方无偿捐资助学的城区小学,属掇刀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小学部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多名,在职教师62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幼教部共七个教学班,260多名学生。 学校先后设立了仪器室、实验室、陈列室、阅览室、图书室、多功能室、体操健身房、微机室八大室,同时逐年完善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教育设备。06年学校筹资10多万元安装了电控校门,07年筹资40多万元新修塑胶跑道、自然草坪和不锈钢护栏,形成了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环境宜人的校容校貌。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以身作则,廉洁勤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法德并用。重视和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格修养教育,学校秉承“以严字要求人、以情字凝聚人、以实字引导人、以勤字感召人、以创字塑造人”的治校方略,努力创造一种“无为而治”的学校管理境界。 学校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为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注重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切实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使之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资源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决策者,课堂气氛的营造者。 近五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表彰50多次,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市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三十强学校”、“市文明单位”、06、07年连续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获奖198次,其中国家级46次;学生发表作品、竞赛获奖238次,其中国家级、省级各48、64次。07年暑假,我校赵传德老师辅导的学生张旭东、王梦媛代表荆门市参加全国现场动漫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龚进、肖璞、范银月、陈颍、何艳立老师辅导学生美术作品30多次获国家级金奖。 相比学生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也较飞速。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脱颖而出。王红梅老师曾先后被评为省级课改先进个人、市十佳教师、市级骨干教师。陈国树、方静、王红梅等老师获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在国家级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我校的李美玲、罗红艳、肖璞等老师获国家级一、二等奖。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学校正立足实际,坚持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我们欣慰,曾用勤奋和智慧刻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足迹,同时,我们希冀,所有教师用百倍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描绘学校新的蓝图,谱写学校新的篇章!
掇刀区团林镇黄岭小学位于207国道东侧,北与掇刀高新开发区接壤,隶属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始建于1993年,是由新当、兴隆、石堰、龙王4个自然村联办的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含3个学前班),在校学生243人,专任教师16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学校占地面积18820平方米,建筑使用面积5900平方米。各班教室装配了电脑、电视机,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安装了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系统,开通了互联网,实现了网络教育资源“班班通”,实验室、语音室等“十配套”功能室齐全,教学设施、电教设备一流。 学校紧密联系农村教育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实施“12345”办学方略:即坚持“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发扬“两严作风”(严格规章制度,严格考核管理);树立“三全思想”(教学管理的全面参与,教学过程的全面评价;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推行“四制”改革(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确立“五高目标”(办学条件高档次,校园文化高品位,教师队伍高素质,学校管理高水平,人才培训高质量量)。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加大投入,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师为本,苦练基本功,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以校为本,科学管理,创设了典雅宜人的校园环境;坚持以研为本,开发课程,探索出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的课改之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现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1996年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授予“湖北省农村示范学校”称号。自省级农村示范学校授牌以来,学校坚持发展学校内涵,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全力打造示范品牌,努力让示范学校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在2005年,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团复评我校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赞许:黄岭小学是一所环境优美、办学条件较好、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的学校;是一所办学行为很规范的学校;是一所办学内涵很丰富的学校;是一所办学思想先进的学校;是一所示范性辐射作用发挥较好的学校。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同志到我校视察后,题词:“湖北小教一枝花”。 办学理念:为学生想一生,为社会想百年 办学宗旨:教书育人,全面发展 发展目标:高扬省级农村示范学校旗帜,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
掇刀区谭店小学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座落在掇刀石街道办事处谭店村八组。学校占地面积12080平方米,建筑面积217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标准化运动场和水泥篮球场。学校服务于袁集、双井、谭店、凤凰四个村,分设幼教、小教两个教学部。小教部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202人;幼教部现有4个教学班,幼儿150人。学校现有教师1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2人,聘有幼师6人,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 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教学设备齐全,生活设施完善。建有微机室、远教室、广播室,并开通了校园局域网。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体音美劳器材室,各功能室达标。校园布局合理、科学,绿化、硬化、美化面积达100%。学校置有校车两辆、大型幼儿玩具和各种幼儿学具。 学校以“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创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坚持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之路,注意在优美的环境下陶冶人,以良好的师德风范感染人,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人。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提出三项基本策略: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学习,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加强教学研究力度,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规范教学各个环节;加强学校目标管理,激励学生勤奋向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网络,牢固树立以教学质量求生存的发展战略,取得了可喜的业绩。毕业班参加白石坡中学奥赛班考试,录取率连续三年居第一名。从2004年开始,连续四年被掇刀石街道办事处评为“先进单位”;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被掇刀区教育局评为“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8月被掇刀区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5月被荆门市教育局和荆门市妇联评为“家庭教育先进单位”。 回首过去的风雨历程,谭店小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展望未来,我们一定会再创辉煌。 学校办学理念: 坚持“文明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 形成“团结向上,活泼守纪”的校风 落实“耐心细致,朴实严谨”的教风 养成“虚心好学,踏实刻苦”的学风 学校承诺: 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把学校办成“上级放心的单位” 把学校办成“教书育人的平台” 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乐园” 教师承诺: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掇刀区麻城镇斗立小学位于襄荆高速公路荆门段出入口,学校始建于1953年,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达标的全日制完全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果飘香。教学设备齐全,生活设施完善,还建有农村远程教育接收系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理想环境。 学校拥有一支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稳定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教师的论文、摄影、通讯报道、辅导学生的优秀习作频频见诸于报端。斗立小学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导向,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小学生守则》为行为规范,以“读好书,做好人”为校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优秀人材。近几年来,在建设“和谐校园”工作中,成绩斐然,连年被掇刀区教育局评为“最佳文明单位”和“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掇刀区杨店小学地处丘陵,位于皂当公路和仙杨公路交汇处,北有著名的18罗汉山,北距焦柳铁路约500米,南约2千米是漳河总干渠,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占地26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57平方米。学校服务杨店、车桥、周河、仙女、双仙五村和仙女山茶果场,响岭、双井两村也有少部分学生在校就读。现有学生近300多人(其中寄宿生100多人),9个教学班,幼教部有2个班,有幼儿40人,全校教职工共26人。 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快。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重视下,硬件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春、秋,教学楼和学生食堂相继交付使用;2003—2005年,学校利用上级专款又改造和新建了45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和幼儿教室、寝室,扩建围墙近500米,同时学校自筹资金近三万元建起了微机室,购置了远程教育设备,更换了教师办公桌椅。去年,区教育局将再拨15万元专款平整了场地、硬化了道路,今春,学校自筹资金2万多元对南门斜坡处进行了绿化。2012年暑假,学校将利用省专项资金实施改厕、改灶工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良。自89年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从原来的默默无闻逐步近入全区乃至全市的先进行列。学校多次在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中位居原掇刀石街办、掇刀开发区和后来的掇刀区前列。十六年来,除三个年度外,学校连年被评为街办或区级的先进集体、先进单位。 学校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从2002年9月成为“课改”实验学校开始,学校领导和教师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确立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素质强校”的发展战略。学校领导个个承担科研课题负责人,教师人人参加课题研究,先后结题省、市级课题各一个,现在仍在进行两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学校被市“课改办”确定为“荆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本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荆门市教育科研30强”、“十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06年度“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教师中有4人被市教育局授予“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学校被市电教馆授予“荆门市农村远程教育先进学校”称号。近三年来,教师个人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文章30多篇,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等获市级一等以上奖励50多篇(次)。 教师队伍“三化”程度高。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比较合理,17名在岗教师中,有10名是35岁以下的风华正茂者,有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10人,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以上者14人,另有计算机专业、英语专业、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各一人。近四年来,现岗的17名教师中在区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奖有10人,其中省级二等奖2人次,市级一等奖3人次,有16人20多次获区、市级“先进教师”、“模范班主任”、“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2007年12月,李士明、却玮、吴明莲、刘静萍、官雪梅、龚艳丽、肖祖成、官旭波等8名教师报送的优质课被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评为一、二、三等奖。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受上级关注的学校建设、定位准确思路清晰的学校发展战略等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店小学必将在农村教育的崛起中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掇刀区掇刀石街道办事处双喜小学创办于1970年,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座落在苍松挺拔的阴山南麓,北邻航空航天部六O五研究所,南对荆门南站(原响岭火车站),东靠荆门城南新区。学校占地面积9654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分设幼教、小教两部,学校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 学校环境优美,松柏滴翠,香樟成荫,教学设备齐全,生活设施完善,功能室达标,还建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校园局域网和高标准篮球场,这里是绿树的王国,更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学校坚守“一支好的队伍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学校管理规范,教师队伍精干,学生学有特色,‘幼小’共同发展”的办学目标。注重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良好的教师风范感染人,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强领导,抓住三条教育主线(即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月主题活动)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已形成“全面育人制度化,目标管理系统化,监督检查网络化,总结评估经常化,正面激励促优化”的德育工作特色。先后被市、区教育局、市妇联等部门授予“幼教工作先进集体”、“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面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四十次。荆门南站还送来锦旗“辛勤的园丁,丰盛的硕果”盛赞学校及教师。 学校还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为宗旨,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实现”轻负担、高质量”。1994年以来,毕业会考合格率均为98%以上。近年来,学生的征文、绘画、小制作在各种竞赛中获奖达100余次,教师的论文、优质课也多次获市、区及国家级奖励。学校两年一次的素质教育汇报会更是异彩纷呈,深受社会好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望峥嵘岁月,双喜小学已艰难走过,展望美好未来,全校师生仍豪情满怀。我们坚信:双喜小学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