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却集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学校创办于1946年,占地面积7324平方米,建筑面积1338多平方米。全校现有教职工18人,小学高级以上职称14人,专科学历14人,学历达标率100%.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7人(包括学前班13人)。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优质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素质,在上级部门和东泰公司的关心支持下,结合我镇实际,学校于2004年进行全面改造新建。2008年9月龟山小学合并到我校。在教育资源整合后,任课教师更具专业化,让能力强、业务精的骨干教师一心扑在教学上,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校训:守纪求实创新进取 校风:明礼诚信勤劳朴实 教风: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治学严谨,博采众长。 学风:尊师尚美,乐学善思,惜时守信,全面发展。 【追求目标】:建有文化的校园,塑有理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 【办学理念】:以德治校,以才兴校,以情引校,以法保校,以廉富校。 【办学精神】:舍小家,顾大家,以校为家;育学生,爱学生,视若己生。 【管理模式】:内强管理(规范化管理),外树形象(公信教育形象)。 【管理措施】:人人有岗位,岗位有职责,职责有考核,考核有奖惩。 【办学策略】:以人为本,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办学宗旨】:对学生终生幸福负责,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基。 【办学原则】:育人为根本,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发展为主题。 【办学方针】: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教师追求】: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漳河镇清静庵逸夫小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漳河水库之滨,校园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现有教师11人,7个教学班,在校生98人。 该校原名清静庵小学,始建于1991年9月,主要服务于漳河镇5个行政村。该校的建设得到了原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的亲切关怀。1998年度,该校接受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赠进行了扩建,并改名为清静庵逸夫小学。为解决库区学生上学远的困难,1999年,经省、市、区、镇领导现场办公,落实配套建设资金,修建了教师学生公寓,配套设施齐全,2004年在荆门市率先建成远程教育“班班通”。2005年建成学生餐厅,2008年学校进行“三改”工程,并接通宽带网,是一所设施完善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建校伊始,该校就响亮的提出“不让一个孩子失学,要让每个学生成才,要让每个家长满意”的办学宗旨。该校以教学为中心,以活动促发展,每学期分别开展了文明礼貌月,读书月,社会实践月,健身月,个性特长展示月等活动。学校用封闭式管理,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都做了明细的时间安排和要求,使师生有规律的生活和教学。 学校通过学先进、比奉献,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教师等系列活动,培养教师高尚的师德;通过课改实验,教学比武等活动,造就了师生良好的教风;通过远足、野炊、采茶等社会实践活动,磨砺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技能;通过琴棋书画、弹拉说唱、跑跳投掷、读写算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学校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2003年4月,省教育厅路钢厅长到该校考察,对该校整洁优美的校容、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教职工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寄宿制带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喜地夸奖;“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农村学校”;2004年6月,市委书记袁良宽到校考察时评价学校有“三好”,一是学校德育抓得好,二是教师陪侵做得好,三是服务精神好。2008年5月,路钢厅长再次到该校视察。深入英语课堂,与学生互动,评价说;“这就是我想要的远程教育效果” 建校二十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东宝区先进学校,东宝区文明单位,荆门市师德先进单位,荆门市安全卫生先进单位,荆门市学校先进食堂,荆门市初等教育放心食堂,荆门市初等学校文明宿舍,东宝区远程教育先进单位等。
白庙小学位于荆门城东城郊结合部,东临荆门理工学院月亮湖分校,西靠东宝中学,文化氛围浓厚,地理位置优越。2004年10月学校为服务于热电厂三期工程,进行整体搬迁,学校占地面积27171平方米,拥有高标准的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学生食堂,田径运动场和现代化的微机室、图书室。学校有在职教师43人,其中高级教师36人,在校学生700多人。教学设施完备,校园布局合理。 五十多年来,学校一贯秉承“依法治校、勤俭办校,科研兴校、创新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把“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作为工作出发点和历史使命,追求“人人发展、个个成才”的育人境界。教研围绕《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实施研究》课题展开教学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1994年以来,学校成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教与爱》课题实验学校,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子课题实验学校;2003年获荆门市"金太阳杯"中小学广播操竞赛金奖;2004年学校团支部被评为区"五四红旗"团支部;2006年学校分别获市“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歌咏比赛二等奖;市"优秀家长示范"学校;2007年学校被区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师生获奖累计达1800多人次,获得社会及家长广泛赞誉! 同心同德办人民满意教育,全心全意育祖国需要人才,白庙小学全体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耕耘在教坛中,为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而奋斗!
掇刀区月亮湖小学建于1986年,地处月亮湖北路中段,占地22.5亩,是一所国家投资与地方无偿捐资助学的城区小学,属掇刀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小学部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多名,在职教师62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幼教部共七个教学班,260多名学生。 学校先后设立了仪器室、实验室、陈列室、阅览室、图书室、多功能室、体操健身房、微机室八大室,同时逐年完善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教育设备。06年学校筹资10多万元安装了电控校门,07年筹资40多万元新修塑胶跑道、自然草坪和不锈钢护栏,形成了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环境宜人的校容校貌。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以身作则,廉洁勤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法德并用。重视和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格修养教育,学校秉承“以严字要求人、以情字凝 聚人、以实字引导人、以勤字感召人、以创字塑造人”的治校方略,努力创造一种“无为而治”的学校管理境界。 学校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为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注重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切实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使之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资源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决策者,课堂气氛的营造者。 近五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表彰50多次,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市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三 十强学校”、“市文明单位”、06、07年连续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获奖198次,其中国家级46次;学生发表作品、竞赛获奖238次,其中国家级、省级各48、64次。07年暑假,我校赵传德老师辅导的学生张旭东、王梦媛代表荆门市参加全国现场动漫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龚进、肖璞、范银月、陈颍、何艳立老师辅导学生美术作品30多次获国家级金奖。 相比学生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也较飞速。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脱颖而出。王红梅老师曾先后被评为省级课改先进个人、市十佳教师、市级骨干教师。陈国树、方静、王红梅等老师获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在国家级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我校的李美玲、罗红艳、肖璞等老师获国家级一、二等奖。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学校正立足实际,坚持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我们欣慰,曾用勤奋和智慧刻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足迹,同时,我们希冀,所有教师用百倍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描绘学校新的蓝图,谱写学校新的篇章!
纪山中心小学于1988年创办。学校占地面积11774平方米,建筑面积547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535人,教职工46人,肩负着六村一社区的小学义务教育任务。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楼、教师宿舍楼、标准化食堂拔地而起;校园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雕塑、假山点缀其间,清新优美的环境陶冶着师生的美好心灵,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奋进,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呵护每一颗童心,欣赏每一位教师,构建师生共同成功成长的平台”的办学理念,狠抓了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后勤服务、校本教研等方面的工作,造就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爱岗敬业的教职工队伍。 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1995、1997、2003、2005、2007年度分别荣获沙洋县“文明单位”光荣称号。2005年度被评为县“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度被评为荆门市“课题研究先进单位”,2007年度被评为沙洋县“廉政文化进校园”先进学校。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沙洋县教科研先进单位”。近三年来,学校有近百人次的师生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县级获奖,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百余节,多次获奖。 “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今后,我校将着力抓硬件建设及软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让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
季庙小学位于后港镇西南,是一所联村完小,现辖乔湖、三河、冯场、唐林、东岳、金刚、独枣等七村,学校有10个教学班,学生487人,教职工42人。学校占地面积2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校园宽广,风景旖旎,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花园区既自成一体,又互相照应,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图。进校园,绿草盈蹊,花卉种种,芬香阵阵,池塘流水通若耶,曲径幽路接天台;望雕塑,触景生情,青春少年,风华正茂,立志求学报国家,探索真理振中华。西南角,运动场上健儿忙;东北处,教学楼中书声朗。这优美的环境,勤奋的学风,无不展示着季庙小学的风姿。季庙小学现在在祁军校长的带领下,以“教书育人、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以“道德高尚、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为育人目标,紧紧围绕“教育、安全、道德、卫生、财产、环境、发展”这些环节开展工作,正稳步向前发展。 二、历史沿革 季庙小学的名称源于美丽的传说。据说,古时候有个姓季的学子在此立馆传教,使此地成了地灵人杰的宝地,后人为纪念他,在此立庙并成立季庙私塾学校,解放后,私塾废除。1950年季庙小学正式成立,校址定位乔姆场西边的季庙遗址上,起初的建设是由赵丙权(季庙小学创始人,也是第一任校长)私人出资修建的,当时只有三四间教室,一百多学生,后经过司马朝俊、汪季良、徐能凯三位校长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学校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乔姆公社的中心小学,学校也正式由民办学校改为公办学校。1968年,季庙小学改制为初级中学,命名为“向阳中学”,徐伦凯任校长,学校进行了扩建。1972年学校再改制为高中教育,学校由乔姆公社管辖,学校更名为“乔姆中学”,开设初中班和高中班,1982年,学校再改制为初级中学,1984年,根据荆门市教育委员会精神,乔姆中学定为荆门市26所实验初中之一,这时期乔姆中学已闻名四方,不少异地莘莘学子到乔姆中学就读,为此,学校再度扩建,这期间,田明雄、蔡志元先后任校长,1994年由于生源减少,乔姆又改制为小学,恢复原名,也就是现在的季庙小学。近几年来,由于云南人口向本地迁移,本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三、教育成果 季庙小学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进行改革,把学校办的有声有色,特别是改制成小学以来,季庙小学在唐东银、周永良、祁军几任校长的领导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视科学管理,努力开展教学改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取得了辉煌成果。1995年,季庙小学修建了标准化篮球场,2500平方米的运动场,硬化了道路,绿化了空地,改扩建了校舍。近年学校不断还投入大量的资金装备了图书室、音乐室、微机室、美术室、实验室和远程教育教室。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率先在镇级学校采取无纸化办公。学校的环境,教学条件在后港镇、沙洋县独树一帜,教学成果更始突出,1994年被评为沙洋区先进学校,1995年被评为镇先进学校,同年,在省举行的青少年组毽球赛中学校女子代表队代表荆门市参赛获省三等奖,1997年被评为荆门市德育先进学校,1998年被评为沙洋区勤工俭学先进学校,2005年被评为沙洋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荆门市远程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沙洋县远程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度被县教育局授予“远程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五年分别被市、县授予“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的称号。2010年12月被市教育局学校后勤管理办公室授予“绿化生态校园”。
在美丽沙洋县有一个享誉省内外粮油大镇——官当镇,座落一所令人神往学校——官当小学。 当你穿过漂亮、气派的校门,步入校园,给人第一印象:“壮观”。听校长介绍:校园占地15700m。当你环顾四周,洁白教师宿舍楼、乳白色综合楼和古朴典雅红色教学楼拔地而起,蔚为壮观。校园布置典雅,错落有致。你瞧,林荫大道上广玉兰树翠色欲滴,玉兰树下的花坛,用翠绿球柏拼成的各种运动图案充满生机。大道东侧一条200米长跑道将一个宛如碧玉足球场紧紧环抱着,仿若长龙拱月;大道西侧,“飞龙冲天”的景观石在碧草、绿树丛中,欲飞霄汉;樟树林已傲然成荫,曲径小路花团锦簇,令人赏心悦目。学生活动场上,彩色地砖熠熠生辉,大理石乒乓球桌细腻光滑,高等级篮球场让人跃跃欲试。还有珍贵苗木点缀四周,让你真正领略到了四季常绿、四季花香。 这里现代的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听老师介绍,学校投资5万元,建起80平方米的远程教学室,让师生不出校门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又投资15万元,建起有40台计算机的微机室,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电脑,学习使用电脑。学校还建有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的教育服务一方人。桑梓子弟都汇聚官小。目前学校分幼教部、小教部,学生共有780人,他们分别来自小庙、罗祠、斋巷、雷场、赵山等八村一个居委会。教职工有47人,其中现任教师43人,全部都达到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 学校是中央教科所教学研究中心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课题实验学校。 2、办学成就 1997年荆门市体卫工作先进单位 1998年湖北省第十届毽球锦标赛男子组第五名,女子组第六名 1998——2007年沙洋县小学合格率验收先进学校 2002年沙洋县九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003年沙洋县小学生古诗词及课外阅读竞赛优胜学校 2004年荆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荆门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 沙洋县校本教研先进学校 2005年沙洋县小学教学管理先进学校 2006年沙洋县文明单位 荆门市远程教育先进单位 2007年沙洋县教育管理先进学校 2008年沙洋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荆门市实验室检查评估先进单位 中央教科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009年荆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先进单位
荆门市沙洋县高阳小学坐落在美丽富饶的黄荡湖畔,北邻马良山,东接沙洋县城,南近荆潜路,西与荆门城相望,这里交通便利,风景独好。学校创办于1950年2月,取名为双阳小学,是当时的烟垢区中心小学,1954年秋季改为烟墩小学,又于1958年改名为烟垢中心小学,沿用至2002年春又更名为现在的高阳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园内树木苍翠,林荫夹道;花坛景簇,绿草如荫;高楼林立,错落有致;曲经通幽,妙趣横生;鲜花飘香,四季如春,被荆门市教育局认定为花园式学校。 学校校舍面积6986平方米,建有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科学仪器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礼堂及音乐、美术、劳动等专用教室。学校藏书1.5万余册。学校开设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57人。教职工65人,专任教师36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4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在岗教师中,青年教师占70%以上,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24人。 长期的辛勤耕耘,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全国小学数奥赛荆门赛区四年冠、捧回了“荆门市体操明星”金杯;先后荣获国家级“3·3·3素质教育先进实验学校”、“小语学法指导实验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绿化先进单位”、“教改名校”、“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学校”、县级“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长寿小学位于钟祥市西北边陲,始建于1937年,是钟祥市重点学校,因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业绩出色而享誉钟祥。现有在校学生1102人,20个教学班,62名教职工。学校环境优,师资强,质量高,设施设备先进,办学特色突出。是荆门市绿色生态校园、“放心食堂”学校、教学科研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先进单位,钟祥市示范性学校、最佳文明单位。学校以“还学生美好童年,给人生坚实起步”为理念,围绕办人民满意学校,落实常规管理,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
丰乐小学创办于1953年,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镇直小学。学校内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固定资产321万元,校园总面积为18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945平方米。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489名学生,37名教职工。其中本科教师5人,大专27人,中师5人。教师队伍中党员干部13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国家德育先进工作者1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学术带头人1人,地级骨干教师3人,市骨干教师5人,市优秀教师5人。 近年,学校先后被评为钟祥市“示范学校”、“教学先进单位”、“双文明单位”、“德育先进学校”、“安全先进单位”、“优秀家长学校”、荆门市“科研型名校”、省“教改试验先进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教案、案例近百篇在公开出版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在各级评比中获奖;10人次参加地、市教学比武、说课比赛获奖;辅导学生习作近30篇发表或获奖。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丰乐小学全体教职工将以“团结、严谨、奉献、创新”的教风和“勤学、多思、进取、向上”的学风,真抓实干,科研兴校,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再创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