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市河溶镇得胜小学位于漳东平原东部与荆门交界之处,现建于河溶镇红胜村四组。学校创建于一九五八年。一九九四年八月由原初级中学改为保育住读制完全小学,现有校园面积35000平方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4840平方米。学校服务区为河溶镇红专、红胜、红明、丁场四个行政村,总人口近万余人。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一流学校,培育一流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标准较高的远程教育室、图书室、实验室。现代教育手段日趋优化,校园绿化美化达到较高标准,称得上一所花园式学校。学校不断优化内部管理,突出了管理中的科学性、人文性、精细化。多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例大的安全事故。学校注重德育为先,努力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德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家长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三教育网络收到极佳效果。教学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质量逐年攀升,学生各方面素质明显提高。校本研究工作得到市教研室的高度评价,学生成绩名列全镇前茅。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示范学校”、“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常规教学合格学校”、“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学校正朝着“建和谐校园,创特色学校,育特长学生,办满意教育“的目标奋进。
官当小学始建于一九六二年,服务人口为4851人,服务半径3千米,服务村数两个(即官当村和红日村),现有学生人数252人。 近年来,该校按照“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的目标要求,实践“团结、勤学、创新”的校训精神,围绕课改,强化教师质量意识,倡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城实守信、服务教育”的育人理念。学校的校本教研开展的有声有色,研究课题“发展性教育评价策略于方法的研究”已见成效,校本教研工作在市局“校本教研合格学校”验收中,倍受领导、专家的好评,其经验材料在市局交流。 学校大力开展同伴互助研究活动,大家共同分享研究成果,老师们在“1+1”交流模式、发展性评价、反思中切实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并从中行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彰显办校特色,就是要张扬学生个性特长,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全面发展。学校把学生的特长素质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训练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校成为孩子们真正意义上的乐园。各班、各活动小组、各具特色的活动达成,凑成了办学特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市组织的青少年科技节活动中,多名学生获奖。在历届的“沮漳之星”才艺竞赛中更是全面丰收,获奖档次高、人数多。教研出入才,管理升质量,近年来,教师的教学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先后有十多篇在各刊物上发表,八十多篇获市级以上奖。06年在镇组织的三年级语文、数学、科学三科调考中,我校三科均获第一,在上学期期末中心学校组织的三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调考中,又双双夺冠。学校将乘教育质量年的东风,再创育人佳绩。
三连湾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保育制学校。其前身为当阳县第十三中学。创办于1947年,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几经变革,于2005年改制为完全小学。现有1--6年级六个教学班,学生200余人。学校的服务范围主要是庙前镇庙前村、山峰村、李店村、巩河村五个自然村,以及育溪镇水田湾村和远安县瓦仓村的部分学生也在该校就读。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教师敬业,学生爱学,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寄宿保育制管理富有特色,曾于2004年被当阳市教育督导室评为“农村寄宿保育示范学校”,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 和着时代的脚步,学校教育教学也融入课程改革的潮流。教师群教群研,学校教科研气氛浓厚。04—08年间曾有两个市级立项课题在学校开题研究,并顺利通过验收。 学校的德育基地--瓦仓起义烈士陵园,距学校约0.5公里。学校利有利资源对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烈士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全校师生不断的进取向上。 近几年以来,上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该学校的发展,投入三十多万元修建学生宿舍、厕所、新修了校园达公路主干道的水泥路、添置教学设备,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当今学校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迈进。
三坊小学是一所农村六年制完全小学。坐落于沮漳河西畔台渡村,校园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77平方米,运动场地7759平方米,学农基地30亩。技术装备国家二类标准。现有学生269人,教职工19人。 学校始建于1958年,起初为草埠湖农场子弟学校。1979年学校成为一所戴帽中小学,所处位置草埠湖农场二分场三坊队。1980年9月撤消二分场台渡、小院、菜湖、陈巷四所小学,另辟校址(现校址)新建,更名为三坊中小学。小学7个班,初中四个班。1980年至1994年十四年间,学校由当阳县代管。1994年9月撤消初中,成为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更名为三坊小学。校园内重新布局,逐步撤除6栋平房,新建一幢二层20间教师办公楼(1994年建),一幢三间四层12个标准教室的教学楼(1997年建)。学校1997年“普九”达标,2000年“宜昌市示范学校”挂牌。2004年“宜昌市示范学校”由宜昌市教育督导室验收通过。2005年草埠湖撤区建镇,教育隶属当阳市统筹管理;2007年暑期进行首次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了教师结构;2007至2008年被评为当阳市教育局先进单位、当阳市教育工会“树、创、献”先进单位,被当阳市妇联定为“留守家园帮辅站”,被评为镇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黄林小学座落在黄林岗歪柏树这一革命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校园环境十分幽雅,可谓樟桂齐芳,书声朗朗。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是服务区鲁山村、黄林村、照耀村、精耀村的孩子们向往的地方。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82人,教职工16人,高级教师5人,专科以上学历教师6人,市骨干教师1人,教师学历达标100﹪。学校与时俱进,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办学效益显著的寄宿制农村小学。 学校以“探索无限,关爱永远”为办学理念;以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办学目标;以“三特”、“三园”、“五化”即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自主发展的学园,张扬个性的乐园,美好和谐的校园,学校环境人文化,教学理念科学化,教师发展专业化,教学设施现代化,办学效益满意化为办学宗旨;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为办学策略。 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地理自然条件,依托寄宿制,以“学会洗衣、学会钟菜、学会共住”为品牌,着力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助、自强和睦共住的心理品质和生存能力。 多年来,学校坚持倡导以“素质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设立“追求和谐,享受快乐”主题牌,建立校园文化专栏,举办作文赛、演讲赛、歌咏赛、朗诵会、达标运动会,组建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以球类运动为主的课外健身活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园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同时,不断创造、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以管理促效益,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在2008年春季学期中心学校举行的多次调研考试中,二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六年级英语都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亦曾荣获2006年市男子篮球第五名、2007年女子篮球第四名的好成绩。2007年被评为当阳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通过宜昌市级督导评估合格学校验收,学校教师40多篇教学论文分获国家级、省市级奖励。显著的办学效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优越的地理位置,宜学的校园环境,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科学的办学理念……这一切的一切必将在这片孕育英雄的土地上谱写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当阳市两河镇胡场小学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23人,9个教学班,学生340人,是一所农村寄宿保育制小学。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走“学校规范有特色,教师奉献能创新,学生合格加特长”的办学之路;坚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坚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和创新,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发展不断加快,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突出了以教学教研为中心,注重校本研究和课程改革。承接了《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小学品德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思品学科活动化教学》以及校本研究《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同时,教师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交流。 学校近年被评为“宜昌市农村保育制示范学校”、“当阳市文明单位”、“当阳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当阳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当阳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市教研教改先进单位”、“市农远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学校正向湖北省农村窗口学校、示范学校而努力。
富里寺小学位于沮西平原北部,始建于1949年,历经了由完小、初中、高中到完小的变化,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学校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是一所寄宿式完全小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16人,教职工34人。“勤奋守纪,活泼创新”是富里寺小学校训,它激励着全校师生锐意进取,共建和谐校园。 近来来,学校先后获得了近几年来,富里寺小学倡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以落实“两全”为中心,以狠抓常规教育为突破口,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学校先后荣获“当阳市德育先进单位”、“当阳市安全先进单位”、“当阳市教改先进单位”、“宜昌市住宿保育制先进学校”、“当阳市优秀家长学校”、“当阳市德育先进单位”、“当阳市卫生先进单位”、等,2008年被当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宜昌金东方绵羊山路1号,是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小学,共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独立学部,有绵羊山校区(高中部)和泰江校区两个校区(小学部、初中部),法人代表为宜昌金东方学校董事长、校长石少波。2005年学校接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被评为宜昌市示范学校。2006年学校被评为宜昌市、湖北省先进民办学校。2007年元月,学校荣膺宜昌市“影响市民生活100品牌”称号。三届初中毕业生升入省重点高中比例达到58%以上,在宜昌拥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良好口碑。2007年元月,学校与泰江置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到2008年9月,学校将拥有三个独立的校区(小学、初中、高中)。 宜昌外小(东区,北区)也属于金东方学校旗下。宜昌金东方学校是一所民办全日制中小学,地处东经111.35°,北纬30.65°的湖北宜昌。这里是长江三峡出口,中国水电之都,屈原、昭君故里。本校创建于2004年,现有校区五个,学生五千,员工六百。秉持“追求卓越,培养高品质的人”的办学宗旨,奋斗七载,初具规模。是湖北省五星级民办学校,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金东方小学紧邻长江,环境建设采用庭院风格,教师选择强调综合素质,教育设施考虑学生体验,教学活动注重校本课程。追求“让校园充满书香味、让教育充满人情味、让课程充满学生味、让学校充满童年味”,成为本市最受欢迎的小学之一。金东方初中位于城东,校园建设舒适大气,教师队伍成熟专业,实验设备齐全先进,教育过程强调学生丰富充实,课堂教学开展“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梯级提升,班级管理推行“126自主管理模式”,学生课余社团活动缤纷多彩。有稳定的学业质量保障,是本市小升初择校最热学校之一。金东方高中地处葛洲坝头,校园环境宁静优雅,教师团队年富力强,进行寄宿制服务,“导师制”德育,“营养式”辅导。普通高中班和国际高中班双线发展,有良好的高考质量和口碑,为本市示范高中。西陵区外国语小学是我校租赁经营的国有民办学校,含北正街和东湖路两个校区。是本市老牌名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强大的教研能力。外语教学是两校区共同优长,东湖路校区的体育舞蹈和北正街校区的绘画教学是两校特色。
西陵区樵湖岭小学位于西陵区珍珠路27号,西陵区政府对面,创办于1987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0人,在校学生283人,10个教学班。其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达21人,占教师总数72%。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凝聚力强,充满朝气与活力。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实用、开放的学校信息网站,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园地,被授予西陵区“信息化学校”称号;学校针对生源实际情况,实施“三特教育”,对农民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残障儿童施行特生、特教、特爱,该课题获得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学校创办了宜昌市第一所“母亲学校”,通过对母亲有计划的学习培训,提高母亲的个体素质、家教能力,2005年获宜昌市“示范家长学校”称号。 2010年,学校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喜获丰收。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区级教科研工作优秀单位,数学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数学科研课题“开放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获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语文科研课题“自主教育”“情境作文”获宜昌市课题成果二等奖;此外,学校还荣获宜昌市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宜昌市学雷锋先进集体、西陵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毕业年级统考质量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并在全区教学工作会上做经验交流。先后承办了区高效课堂论坛活动,语文、数学教研组“培养习惯、指导方法,为生命的精彩奠基”展示交流活动。科学、体育学科获省、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教师二十多篇论文在省级获奖。 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指导下,2011年,学校又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湖北省教改示范区“小班化教育实验”这一重点课题项目,于2011年秋季学期正式开班。学校以“关注每一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办学理念,实行小班化教育、分层教学的模式,实施“基础+特色+个性”的三级课程体系,努力实现“创建精致校园,打造精细课堂,培养精彩个性”办学目标,成为学生喜欢、教师向往、家长信赖、市民认同、在宜昌市具有影响力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学校。
伍家岗区实验小学位于宜昌市胜利三路29号,地处中心主城区,创办于1957年7月,时称解放小学。1981年更名为张店小学,1994年6月被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政府命名为伍家岗区实验小学。多年来,区域内中心小学的地位带来了学校的优先发展,优质发展,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课改试验学校、湖北省综合实力50强学校”等多项重要荣誉。2006年9月1日,新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教育公共政策发生重大转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作为一所区域名校,如何“敏锐捕捉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发展空间,在‘均衡发展’战略中保持领航地位”成为伍家实小人全新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该校在伍家岗区委区政府、市区教育局“均衡发展”战略部署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取向,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促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核心,确立了“依托校本研究特色,打造优质师资驱动学校整体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了系统扎实的创建活动。几年来,学校校本研究特色彰显,成为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跟岗学习基地,被评为湖北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人民教育》用八个版面进行深度报道,并以封面重点推介。学校在“校本研究”特色驱动下,不断向“师资配备均衡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教育质量一体化、义务教育关爱常态化”目标迈进,整体发展实现新突破:2008、2009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2012年在全省视频推进会上做“比教学”经验交流,几年来,先后迎接了“新加坡教育考察团、东莞高级校长研修班”以及北京、上海、新疆、西藏等地近百个考察团的参观学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