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公园路小学创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20180平方米。现有21个教学班,在籍学生1158人;57名教职工,其中大学本科学历21人,专科学历33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7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宜昌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24人,市级学科优秀教师10人,党员教师31人。有4节优质课在省获奖,16节在宜昌市获奖,43节在枝江市获奖;有数百篇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分别在国家、省、地、市获奖或发表。学校现有微机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舞蹈排练厅、远程教育演播厅等17个专室,建有多媒体报告厅、苗苗电视台、计算机辅助教学网和校园电视网、公园路小学网站,办有苗苗艺术团、小交警学校、小记者班,拥用资产500多万元。 二十多年来,枝江市公园路小学坚持“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教师的事业添彩,为学校的发展奋斗”的办学思路和“育个性飞扬之生,做德艺双馨之师,创质量精品之校”的办学宗旨,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育人目标,在“创名校、创名师、创特色”工程推动下,实行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学校办学水平逐年提高,教研教改蓬勃发展:其中"三会"整体改革实验,构建了"三优化"促进"三学会"的素质教育模式,已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小学生学习习惯研究》、《利用多媒体校园网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先后通过国家级鉴定并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小学思品活动教学实验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先后通过省级成果验收。全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活动中纷纷闪亮登场,每年,他们中有近百人次的优质课、教案、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地、市获奖或发表,他们中还有近百人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优秀辅导员”、“宜昌市软科学先进个人”、“宜昌市教学能手”、“宜昌市优秀教师”、“宜昌市十佳辅导员”、“宜昌市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同学们的发展更令人欣喜异常:在团市委组织的“新世纪,我能行”素质大赛中,有二十几名学生脱颖而出;书画班的小选手在全市少儿书画大赛中捧回了“第一名”的奖牌,还有数百人次在全国、省级大赛中摘取了金、银、铜大奖;足球队在宜昌市少年足球赛中屡登冠军宝座,去年八月,在湖北省少儿足球大赛中捧回了冠军奖杯;羽毛球队囊括了女子团体和男、女子单打三枚金牌,男子单打还荣获了全国亚军;乒乓球队跻身宜昌市前二名;篮球队在枝江市荣获冠军;田径队在枝江市荣获团体总分每一名;舞蹈队的歌舞在宜昌市获金奖;计算机兴趣小组在全国、省、市电脑作品大赛中频频获奖;古诗文诵读在枝江市获一等奖;小记者班几百名学生的作文在国家、省、地、市获奖或发表;数百名学生在宜昌市科技节活动获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国家'九五'课题实验研究先进集体”、“湖北省树、创、献先进单位”、“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央电教馆'十五'立项课题先进单位”、“湖北省教改实验基地”、“湖北省书画教育先进学校”、“宜昌市文明单位”、“宜昌市名牌学校”、“宜昌市示范学校”、“宜昌市花园式学校”、“宜昌市绿色学校”、“宜昌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宜昌市传统足球学校”、“宜昌市示范实验室”、“枝江市教育科研十强学校”、“枝江市先进学校”、“枝江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几十面牌匾在公园路小学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而今,不论是数十名教师,还是千余名学生,正在用十倍的努力,百倍的热忱,积极创建“湖北省文明单位”,着力打造“湖北省名牌学校”!
宜都市实验小学位于长江与清江的交汇处——宜都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学校始建于1987年,1988年挂牌为“宜都市实验小学”。学校占地约22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校园绿化总面积约682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有250米标准跑道、1个足球场、2个篮球场,3栋教学楼共36间教室,1栋办公楼,2栋科学及艺术楼。学校拥有演播室、软件制作室等各个专用室,有可以容纳200余人的多功能厅和多个电教室,建立了学校网站和校园局域管理网络,班班配有彩电、录音机、投影仪和有线广播。 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1—6年级共2228多名学生。99名教职工,平均年龄36岁,其中本科学历53名,占55.8%;专科学历36名,占37.9%。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骨干教师5人,宜昌市及宜都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5人。 学校倡导“同享成长快乐,共度生命历程”的学校文化,立足“让每个孩子拥有金色的童年,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构建“规范+特色、合格+特长”的基本办学模式,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管理理念。荣获宜昌市“示范实验小学”、“名牌学校”、“花园式学校”的光荣称号。学校通过主导课题研究引领教育科研,整体推进学校工作,两项课题被列为省重点课题,科研经验在全省产生较大的影响,学校成为“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和“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学校坚持有计划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和校本教研及培训活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科研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在国家、省、地、市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50多人次,每学年人均2项以上的教研成果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以德育常规管理为基础,以生动活泼而富有实效性的德育主题活动为重要载体,坚持每学期以一个主题活动为主贯穿,带动学校德育整体工作的开展,以省级课题《班主任专业素养与特色班集体建设》为抓手,抓住提高班主任素质这个关键,建设符合课改理念的特色班级,以“温馨之家留守儿童俱乐部”为特色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其经验在国家、省等各级媒体进行了报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学校成为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和“湖北省优秀家长学校”。 学校始终坚持“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要更好更全面的质量”的观点,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坚持教学工作月查制,规范教学各环节。坚持开展每学期的骨干教师示范课,组内研究课,以及新进教师、转科教师、青年教师、党员教师等多层次的竞赛课,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同时,着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追求轻负高效之路,几年来,学校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全市前列。 学校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学生素质全面,学有所长,艺术教育硕果累累,艺术人才层出不穷,每年有百余人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学生节目《妹妹我也要上学》等获CCTV少儿艺术大赛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滚动播出。学校重视科技教育,在历届科技节成绩优秀,荣获“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运动队多年在市运会上独占鳌头。 学校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科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坚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存状态和关心学生的未来发展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潘家湾土家族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创办于1975年9月。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387名学生,其中寄宿生288名。在编在岗教职工24名,其中专任教师20名。校园面积6664.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40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相对分开,教学设施装备先进,实验室达省二类标准,图书室、微机室、音乐室、远程教室、广播系统等设施齐全,体、音、美、自然实验室均配备达标,并率先在山区小学开通了校园网。被授予宜昌市“花园式学校”,宜昌市“农村保育寄宿制配套建设示范学校”称号。 2002年以来,学校实施特色兴校工程。确立了“以人为本促发展,以地为本搞开发,以校为本创特色”的校本研究策略;坚持以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为课改突破口,炼“特长+发展”的风格型教师,塑“兴趣+能力”的特长型学生,重“过程+成果”的评价方式,建设“创新、和谐、特色、优质”的校园文化,使学校课改彰显出特色,发展得到新的定位,教学综合水平稳步提升。 学校成功举办“宜都市小学校本课程研讨”现场会。学校的《校本课程纲要》被选入《新课程在线探究》——教学案例与反思一书。“管人要关心,关心要知心”的校本管理作法分别登载在《人民日报》人民网和海外版上。
学校始建于1917年,至今已有近90年悠久历史。吸纳五眼泉、潘家湾、聂家河三个乡镇近400名学生就近入学。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保育制完全小学。 校园占地面积9974平方米,生均29.8平方米,建筑面积3007平方米,生均9平方米。拥有8000余册图书。田径、球类、实验仪器等设施设备齐全。随着时代发展要求,学校逐步建起了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及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站。较好满足了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和学习的多元需求。 近几年来,学校围绕努力争创“一流学校”目标,提出了“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充分依靠广大教职员工民主办学,取得了喜人成绩。语文课题“单元开放式作文教学”获宜都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师生多项成果在国家、省、市、地区获奖。学校曾先后被命名为:“宜昌市小学保育制配套建设示范学校”、“宜都市示范学校”、“宜都市教科研先进学校”、“宜都市教育管理先进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宜都市文明单位”。
五眼泉乡中心小学坐落在郁郁葱葱的石羊山脚下、五宜路旁,位于五眼泉乡集镇中心,始建于1980年。校园总面积10743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265平方米,校园内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分离。教室规范,窗明几净;微机室、实验室、音乐室、活动室一应俱全,图书室近万册图书供师生研读;标准化的学生寝室配带墙壁柜,建有学生男女浴室,有学生专用洗衣机。 学校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3人。教职工17人,专任教师14人,专任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8人,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3人,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教师平均年龄40.2岁,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1人。是一支学科配套、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出了“建造一个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育人摇篮”的办学总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管理,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来先后被授予“宜都市示范学校”、“宜昌市花园式学校”、“宜都市优秀家长学校”和“宜昌市农村寄宿制配套建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中共宜都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