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柏加中学前身实为1957年上期柏加完小附设的两个初中班;1963年上期,校名为柏加农中,校址在柏加山街上;1969年下期,校名正式定为柏加中学;1973年,柏加中学校址从柏加山街上迁移到新沅村青丰组(现址),当时,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1976年,更名为柏加乡第一“五、七”中学;1981年又恢复校名为柏加中学,2003年1月更名为柏加镇中心学校。 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在全镇人民大力支持下,通过历届师生的艰苦奋斗,柏加中学的办学条件不断得到完善,现在配备有多媒体教室一间、56座语音室一间、10台电脑的电子备课室一间、60台电脑的学生电脑室一间、配备有背投电视的教室12间,实现了“班班通”。现在,全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510人,教职工43人。校园总面积78986平方米,建筑面积10680平方米,绿化面积为35543平方米,占45%。学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劳技实验区“四区”分立,整个布局整齐严谨,规范有序,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一所现代化的、温馨而洁净的学校。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浏阳市一直名列前茅,1996年被评为“浏阳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1997年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单位”;1998年被评为“长沙市花园式单位”、“浏阳市示范性初级中学”、“长沙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浏阳市教学质量优胜单位”;1999年被评为“浏阳市劳技示范学校”、“浏阳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2000年教学质量评价获“浏阳市一等奖”;2001年评为“长沙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2002年评为“示范学校保等复查验收优秀单位”;2003年被评为“浏阳市初级中学管理先进单位”、“浏阳市安全文明校园”、“浏阳市目标管理一等获”、“浏阳市四好班子”等;2004年获“镇人大测评满意单位”,校本课程 《园林花卉》获浏阳市一等奖,“浏阳市目标管理一等获”、“浏阳市四好班子”等荣誉称号;2005年成功创建长沙市示范性初级中学,这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学校各项工作正朝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奋进。 学校以“一切为了师生的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激励着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以“厚德博学,和谐奋进”为校风、以“博学爱生,求是创新”为教风、以“勤学精思,合作求真”为学风,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近几年来,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屡创佳绩,捷报频传。 柏加中学从创办到现在已走过了近五十个春秋,已为祖国输送了七千余名初中毕业生。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她将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高高擎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旗,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在宏伟的21世纪里,阔步向着“学校有特色,管理有特效,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现代新型学校的办学总目标迈进!
马王堆中学是长沙市芙蓉区的一所初级中学,创办于1972年。学校占地总面积为19893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为17100平方米。学校建筑大体分为三大块:大容量的教学楼;现代化的科技综合楼;高标准的田径场;别具一格的体育馆也正在筹建之中。学校绿化面积广,校园干净整洁,环境清新宜人。整个校园洋溢着浓郁的“以弘扬汉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氛围。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74人。教职员工105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学一级教师73人,工人1人,100%的教师具有合格学历和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教师齐备,教学业务精,各科教学均设有专职教师。学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区学科带头人5人,区学科专业委员会理事8人。学校以“三个代表”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学校,曾先后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文明单位、社会治安先进单位、体育达标先进单位、芙蓉区“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芙蓉区目标管理一等奖、芙蓉区师德建设举措奖、芙蓉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芙蓉区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等;学校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芙蓉区优秀党支部”;学校团支部被授予芙蓉区“红旗团支部”。 近年来,学校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形成了“承德铸信,自强不息”的校风,“知学 好学 乐学” 的学风。学校以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为抓手,加强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以大力推进新课改、新基础教育实验等重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为依托,引领师生主动发展、健康成长,不断提升生命自觉意识;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学特色,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诗情画意的少年。 学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正以高昂的热情、务实的态度、敬业的精神努力工作,为把我校打造成芙蓉区乃至长沙市的精品学校而不懈奋斗。
迎春镇中学位于宜章县西部,与临武县同益乡交界。学校创建于1965年春,占地63亩,建筑面积6932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电脑室、多媒体室、语音室、实验室、仪器室、远程教育等设施一应俱全。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绿草成片,环境优美怡人。学校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工人3人,大专以上学历 38人(其中本科学历 10人)。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7人。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尊师好学、遵规守纪,师生和谐。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办学宗旨。以“有能力,会做人”为校训。积极深化课程改革,大力 开展教学比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每年坚持举行冬季运动会、元旦晚会、拔河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近年来,全体师生员工脚踏实地,团结奋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2005、 2006年被评为“校本教研先进单位”。2004、2005、2006、2007年连续四年被县教育局评为综合目标管理二等奖或三等奖。2008年初中毕 业会考荣获全县乡镇中学综合排名第四。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校教职工正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校正朝着更高、更快、更好的方向迈进。
望城县麻田中学始建于1962年,系县属公办初级中学,至今走过了40余年的风雨,历经40余年沧海桑田,40余年创业开拓,40余年学校两度迁移,几代同仁奋力拼搏,终使今日学校闻名遐迩。学校现系长沙市“文明单位”、望城县“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绿色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工会”、“示范性学校”。学校地处望城西南边陲,占地面积22508平方米,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现有初中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265人,教职工34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80%,中级职称教师达60%,市级优秀教师4名,县级名教师2名,市、县级骨干教师14名。学校近三年来,投资近200万元,先后兴建了科技楼、学生食堂、礼堂、围墙,硬化学校道路,美化学校环境,装备了实验室、仪器室、阅览室、体育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校园里春天姹紫嫣红,夏日绿树葱葱,金秋丹桂瓢香,寒冬红梅傲雪,身临其境,心旷神怡,求学于此,不亦乐乎。学校坚持“民主、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以“团结一致、兢兢业业、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为校风,以“热爱学生、严教善导、优质高效,堪为师表”为教风,以“虚心求教,富于创建、文明守纪、励志成才”为学风,学校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了大量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我校学生作品参加市级美术3人获一等奖,参加2004年参加县市级数理化奥赛12人获市、县奖,参加县演讲赛,文艺节目表演及春季马路赛均以优异成绩获奖,连续几届学生毕业普高上线率居全县先进行列,2005、2006、2007届学生毕业学生优秀率、合格率均在全县遥遥领先,突出的教学实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发展进取,永无止境,我校师生员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将乘科教兴国的劲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可以预期,麻田中学的明天将更加璀璨辉煌。
澄潭江中心学校创办于1956年2月,始名澄潭江农业中学,建校时一个教学班,4名教职工,由澄潭江人民公社负责承办。1969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挂牌为澄潭江中学。文革期间曾设高中编制,1976年恢复正常全日制初中建制。数十年间,学校合时起伏,历经沧桑,始终为本地区基础教育重心所在。在政府和人民群众支持下,学校自身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保持在24-30个教学班,80-110名教职员工的规模。 学校先后有何典德,梁云湖,李性富,胡少波,郑美华,何帮顺,李达友,彭如何,杨平芝,兰奇顺(代理)等同志担任过校长,其中以何帮顺,李达友,李性富,胡少波几位任职时间较长。学校现任校长黄先智同志2003年元月到职,并兼任澄潭江中心校党总支书记职务,该同志学识丰富,才干突出,具有优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地理环境 澄潭江中心学校位于澄潭江镇集镇规划区西北中心,背依泰岭羞形山,状如驼峰,苍翠秀美。门当垅亩大椴,畴张舍缀,水曲稻香,有东南干线澄圣公路蜿蜒东西,引动车鸣马跃,带来便利交通。学校总占地约13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左右。主教学楼为1995年竣工,气势雄宏,造形独特,具有浓厚现代风味。 教育教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把奉献诚挚爱心,讲述科学方法为德育教育实际操作原则,围绕创活思品教育情境,激活全面渗透机制,盘活学校自我管理三大基本要求,适时创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管理,督查,评价等方面都较好的做到了机制建全,运转稳定,内容创新,作用明显。基本形成了“大管理,小活动,重养成”的特色。 课堂教学过硬,常规常抓不懈,是我校教学工作长期保持的一大优项。学校教学研究的重点也历来倾注在这方面。每学科在集体备课,教学交流,教学新方法等方法都有不少成绩和经验,尤以英语,数学特别突出,成为学校优势科目。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体,美,劳,科技等科目的教学均富有特色,特别是体育学科,虽然设施条件差,器材场地奇缺,但学校科学安排,能因才施教,在老师们的辛勤努力下,体育已成为我校一个取得优异成绩的特长科目。
宁乡县坝塘镇油麻田中学,始建于1964年,其间几易其址,1976年搬至山清水秀的坝塘镇油麻田村安塘畔。悠久的学校历史与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她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淳朴的人文氛围。“教兴国兴,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一代又一代的麻中人,正延续着她古老而不泯的梦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85人,教职工30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18人,中学高级老师1人。学校总面积23000平方米,生均47平方米,校舍6036平方米,生均12.5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9200平方米。学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下,现已拥有一流的教学楼、综合楼、礼堂、教工宿舍。从2002年起至今,逐步装备了计算机室、理化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学校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从课程开设、师资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入手,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把“为学生撑起自信的天空”作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守纪、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先后被有关部门授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宁乡县五星级红旗大队”“规范化初级中学”等荣誉称号。2003年时任宁乡县教育局长的范秋明同志来视察后,欣然题词“秉承优良传统,再续育人篇章”。2004年县委副书记王小平同志来校验查工作,看到我校年年都是零辍学率,在初中毕业会考中的合格率、优秀率逐年稳步增长后,鼓励我们要“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目前,油麻田中学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三大战略,正朝着创一流的教育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 、一流的教学质量的目标迈进,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楚沩名校。
里田学校现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座落于宜章县里田乡观音堂,与素有“宜章东部第一街”的里田街毗邻。学校东临广东白石镇,北接长策、新华,距县城42公里,交通极为便利。学校历史久远,环境清幽。曾经办过小学、中学、高中。2005年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把原来的里田中心小学、里田中学合并成为现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名为里田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拥有网络、多媒体、美术、体育器材等专室。学校现有本部22个教学班和9所村小,在校学生1134人。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勇于探索、乐于奉献、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中级职称56人,初级职称34人。 学校一直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导,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教学为主线,以稳定为前提,以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为目标,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学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03、2004、2005、2006年连续四年评为教育目标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 校本教研先进单位。今年学生升入重点中学增至4人。 学校坚持“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为教师终身成长铺路。”秉承“夯基础,改善教学设施,固根本, 提高教师素质,抓关键,深化素质教育,添后劲,推进教育科研”等办学措施,不断强化发展、责任、质量、教改意识,追求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以渊博的知识教 育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围绕此理念,学校在教育教学上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教育、培养学生。学校的办学理念新,思路清,如一盏明 灯,指引着里田学校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迈向前进。
湖南省宜章县第二中学地处巍巍骑田岭下、悠悠武水河畔的梅田镇中心。学校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1821—1850)年间创办的白沙书院,有着百年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校园内绿草成片、鲜花成簇、绿树成荫,是学习的好环境。学校占地面积35亩,建筑总面积11050平方米。有15个教学班,学生900多人。教职工56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28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注重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以人为本,人和校兴”是学校管理的宗旨,学校坚持 “既求个个成人,更求人人成才”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自2000年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初三毕业升学考试成绩名列 全县前茅。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郴州市规范化学校”、“宜章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宜章县安全文明校园”、“宜章县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 号,是一所享誉县内外的百年名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