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二十中学坐落在长沙市河西银盆岭。地处湘江之滨,北倚雄伟的湘江二桥,南入高新科技开发区,与新建的市委、市政府毗邻。占地60亩,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是一所拥有初、高中和工艺美术职高共计42班的市属完全中学。被誉为镶嵌在湘江桥头的宝珠。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拥有三栋教学大楼达10000多平方米,其中一栋为30间教室的新建教学楼。新建的学生公寓生活设施齐全,环境舒适。新建的科学馆建筑面积5100多平方米。馆内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电教室、语音室、电脑室、天然采光画室、大阶梯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的阅览室。长沙市第二十中学凭着"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以"沉毅创新"为校训,以“尊重的教育”为教育理念;凭着日益精干的教师队伍,以“高起点,高质量,现代化,示范性,有特色”为办学目标,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几年来,办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高考2002年本科上线率21.2%, 本科录取率35.9%,总上线率93.3%,录取率86.6%。2002年高新录取线为635分。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连续几年,学校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单位"。2001年市政府督导评估,学校优课率达74.3%。同年评为"长沙市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 2002年被教育部、团中央等5部委评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历史悠久 湖南省地质中学位于长沙市人民中路168号,便利,校园雅致,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学校创建于一九五五年,在省地矿局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支持下,我校已由创建之初只面向本系统内部招生的一所子弟学校,发展成为面向全社会招生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湖南省重点中学)、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现有八十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四千七百余人。 师资雄厚 学校坚持“关爱全体学生,推进整体进步”的办学思想,组建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教师队伍,形成了“敬业爱生、精教重研”的教风。学校现有教职工316人,其中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108名,一级教师118名。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88名,博士学历的教师1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设施先进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劳技室,千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化教学中心,电子监控系统,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塑胶运动场和体育馆,校园电视演播中心,校园广播系统,远程电子备课室等教学设施。每间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新型的学生公寓可容纳500人,校图书馆藏书达十万册。 办学特色 学校以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精神为文化特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科竞赛硕果累累。办有《湖南省地质中学报》、《星源》、《德育园地》、《地中教研》等刊物。近年来,有30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所举办的数、理、化、生奥赛以及音、体、美、作文、科技小制作等竞赛中获奖。学校已成为国家CUBA训练基地,篮球队多次获省、市中学生篮球竞赛的冠、亚军;武术队连续六年获全省团体冠军的好成绩。初中毕业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高考录取率稳定在96%以上。2008年高考上线率96.8%,本科上线率53.1%。3名同学高考成绩达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线。周欢同学以理科666分加20分的优异成绩排名全省第15名,理科综合单科成绩居全省第一,考入清华大学。学校纪律严明,学风浓厚,连续多年保持学生流失率为零、违法率为零、安全事故率为零的记录,素以管理严、设施好、师资优、质量高而深受社会的信赖。
长沙市明德中学(新校)位于长沙市天心区生态新城,创办于1903年(清光绪29年),始名明德学堂,是湖南省最早的近代新式教育学校。创办人胡元倓先生(字子靖,1872-1940)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解放后,明德中学一直是湖南省重点中学,现为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 明德中学105年的办学历史可以说是无比辉煌的,是中国中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以“坚苦真诚”四字为校训,倡导“磨血育人”之精神,迄今已培养了近8万多名各类高素质的学生。毛泽东早年有“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的赞誉,蒋介石曾手书“止於至善”的题匾。近、现代闻人黄兴、陈天华、张继、陈果夫、周小舟、任弼时等都是明德校友。明德中学曾被历史学家誉为“辛亥革命策源地”,1904年2月15日黄兴、陈天华、宋教仁、张继、陈果夫等在明德学堂创立反清组织“华兴会”,明德师生共有30余人参加;明德中学还被学界誉为“院士的摇篮”, 陈翰笙、金岳霖、张孝骞、肖纪美、唐稚松、廖山涛、丁夏畦、艾国祥、刘经南、吴耀祖、蒋廷黻、柳诒徵、田奇王隽、俞大光、张伯毅、向达、李薫等17位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北“中央研究院”);明德中学还一直享有 “北有南开,南有明德”的美誉。1917年,当时的教育部评定明德、南开、扬州、心远、聚奎等十所学校为全国名校,明德居其首;1934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湘省之教育》一文,评述“明德与南开,不啻南北并行之两大学府”,遂有“北有南开,南有明德”的美誉。明德中学的篮球队一直称雄湖南,号称“泰安球王”。…… 进入新世纪,以范秋明校长为首的明德人深切地感受到,历史是明德的财富,胡老校长留下的“磨血育人”思想和“坚苦真诚”的校训不仅是学校引以为豪的精神内涵,更应该融入每一个明德人的血脉;同时他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历史不是明德的靠山,面向未来,拓展办学思路、更新办学理念、做实办学业绩才是对历史最好的交代。近年来,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为明德中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正在尝试中的新课程体系建设、文化管理模式和特色德育教育已逐步成为明德中学的三大办学亮点,也开启了学校的再次振兴之路。
长沙市第二十六中学创建于1960年,其前身为长沙县东山附中。1963年由东山搬迁至今址(友谊村),始名长沙市第二十六中学,直属长沙市教育局。学校初创时为初级中学,1976年创办高中,1999年创办职业高中,现为综合性完全中学。 长沙市第二十六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性完全中学。现有初中部21个班,高中部23个班,学生2422人。学校占地面积37296平方米,固定资产3687万。 历经四十五个春秋,二十六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998年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为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在办学质量、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软硬件方面接连上台阶。学校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日益凸现的区位优势和扎实的校风令人瞩目,生源爆满。 从1996年以来,学校连年荣获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示范性中学。 随着长沙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长沙市二十六中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长沙的东大门,二十六中的明天将更美好。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是1993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长沙市教育局直接创办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实行“学校国有、校长负责、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的新型办学体制,按照“国有民办”的管理模式运作。2001年,学校与誉满三湘的百年名校——长郡中学组建成长郡教育集团。学校将“质量+服务”作为立校之本,以前瞻的教育理念、卓越的教育质量、一流的服务管理与长郡中学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跨越式发展,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座落在岳麓山下,湘江河畔,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望月湖文明小区的青山绿水之间,是读书求学、陶冶性情的理想园地。
湖南省重点中学隆回二中的前身是 1924 年创办于金石桥镇的高级女子专业学校, 1932 年易名为邵阳第九区女校, 1947 年更名为私立新隆中学, 1952 年 11 月省教育厅发文改名为“湖南省隆回县第二初级中学”。 1953 年 5 月搬至六都寨镇。从 1958 年秋季起改招高中班,到 1961 年发展成为一所六年制完全中学。 1986 年 8 月校址又南迁县城城西原邵阳师专所在地。 隆回二中地处三二 0 国道旁,前临碧波荡漾的赧水河,后倚绿树拥翠的老虎山,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校园占地 380 余亩,建筑面积 9. 2 万平方米 。现有81 个教学班, 5000 余名学生,教职工 262 名,学历合格率达 98% ,市级以上优秀教师 58 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 1 人,全国优秀教师 4 人,特级教师 1 人,省级优秀教师 5 人,国家、省、市级学科学会会员 28 人。教师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论文 360 余篇,有的被美国等国外国际学术刊物转载;出版学术专著 6 部。
百年老校、市属重点中学长沙市六中,在校长谢念武和书记唐少明的领导下,将学校的校园心理健康和安全保卫工作进一步做实做强,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学校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首先对学生加强健康意识教育,让学生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其次,成立家长学校,向家长阐明“把他们保护起来不如让他们知道”的道理;同时规范教师师德,杜绝老师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让教师牢牢树立“一片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的思想。针对学生的早恋问题,学校坚持“疏大于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今年开展了“善待青春,珍爱生命”的演讲赛,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让他们快乐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谢念武校长表示,六中即将迁入新校址,安全、心理教育工作的精华将随着六中一同进入新校区。 现在有很多学校安全卫生意识淡薄,少数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而长沙市六中对安全健康教育工作一丝不苟,在基础教育领域做出了榜样。
明德中学创办于1903年,迄今已有九十五年的历史,是湖南省创办最早的中学之一。创办人胡元倓先生是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明德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及丰富的办学经验。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先生.革命烈士陈天华.姚宏业.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周小舟.欧阳钦.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等一大批志士仁人,均先后在明德工作.学习或以明德为据点,从事革命活动。国同党元老陈果夫也在明德求学。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明德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仅中国科学院院士就达22位,有“院士摇篮”之称。早在三十年代,“北有南开,南有明德”的声誉,就传遍了中华教育界。 新中国成立以后,明德中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之后,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被湖南省教育厅重新确立为省重点中学及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男子篮球)。1995年经省教委检查验收,正式悬挂“湖南省重点中学”牌匾。校园座落在湘春西路,紧靠湘江风光带,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完整,规划合理。成德楼.达材楼.“乐诚堂”三幢教学大楼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中心建筑“乐诚堂”建于1932年,是长沙最早的水泥框架建筑,1988年,按原貌大修,气势宏伟凝重,同年僻为明德科学馆。1993年峻工的黄兴图书馆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典雅壮观,成为全省中学图书馆之最。馆内藏书可达30万册,同时容纳六个班学生活动。艺术馆800平方米,书法.绘画.文艺人才得到良好培训。胡元倓.黄兴.周小舟塑像令后人敬仰垂慕。学校绿树成荫,池塘.花园.喷泉.草坪相映成趣,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科学馆设施齐全,物理.化学.生物.天文.语音室.劳技教室.设备完善。全校建成了彩电中心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内通讯系统及校长办公四大系统,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特长,深造成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运动场地宽敞,8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体育馆.田径场.足球场是师生锻炼身体的好地方。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