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崛起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湘潭县五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中路铺镇,毗邻107国道,交通便利。学校占地130余亩。现有33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1880人,在岗教职工131人,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湖南省教育系统模范教职工之家”、“湖南省贯彻实施中学体育条例优秀学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 “湖南省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先进学校”、“湖南省毕业会考十周年先进单位”、“创建湖南信用单位先进集体”、“湘潭市文明安全校园”、“湘潭市绿色学校”、“湘潭市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学校”、“湘潭市优秀事业单位法人”、“湘潭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Shao Yang No1. Middle School)原名“湖南省立第六中学”,位于邵阳市区邵水西路306号,占地面积13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学校三面环水,绿树成荫,地处邵水之滨的李子园区,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览宝庆八景之一的“佘湖雪霁”于眼底,缕缕花香怡人,琅琅书声不绝。学校绿化面积达45%,是省级“花园式学校”,学习环境为全市之最。校园布局整齐,时尚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大楼,典雅秀气的图书馆,亲切贴心的食堂,活泼生动的室内室外田径场,漂亮迷人的全省一流足球场,春日花香鸟语,夏天清爽幽静,秋季金桂飘香,冬天春意盎然,充分展现了省级花园式学校的迷人风采。 邵阳市一中始建于1941年3月,素以教学严谨、校风良好、教学质量高著称,享有“湖南第三所好学校”的美誉。首任校长是毛主席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家张干先生。1952年12月,更名为“邵阳市第一中学”,并确定为湖南省首批六所重点中学之一。 学校从五十年代起至今一直是省重点中学,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并应邀出席“全国群英会”,学校荣获周总理亲笔书写并署名的奖状镜屏。校现有55个教学班,学生3300余人。学生食堂能同时容纳1600人就餐,整洁卫生,被市卫生局评为卫生标准A级单位,是全省学校食堂的示范单位。我校有全市条件最好的学生公寓,备有电话、风扇,每间宿舍内都有两间卫生间并配有热水淋浴,生活非常方便。图书馆藏书达10万余册,可同时容纳400人阅读。科学馆设备齐全,仪器配置达到国家I类标准,配置的多媒体教学网络设备在全省处于先进行列,各种专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室一应俱全,是全省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校共投入5000多万元资金,加强硬件建设,并新建和改建了大批教学项目,改善了教学环境,各种现代化拔地而起。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投资800万元兴建的铺有400米塑胶跑道的高标准田径场,是全市唯一的一个严格按照最新国际标准设计的田径场,绿草常青、香气袭人的足球场足以让爱好运动者流连忘返。2004年投资800万元的室内体育馆正式启用。投资的1500万元兴建的高标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楼也于2005年下学期竣工并投入使用……一个生机勃勃的邵阳市一中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邵阳人民面前。邵阳市一中自创办至今以其突出的办学成绩饮誉三湘四水。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恢复高考以来,邵阳市一中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多名优秀学子,遍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其中有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做过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聂锦麟,复合材料专家、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省人大副主任谢佑卿,著名节目主持人杨丹,金晓玲,广州军区少将袁源,广西自治区政协主席龙川, 全国著名眼科专家唐伯福,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教授欧阳俊文,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刘昆准,新华社高级记者刘春贤等。1955年,高考成绩居全省第二名,1956年,高考成绩居全省第一,高考升学率为100%,1959年,高考升学率95%,在全省居前列。自恢复高考至今的25年间,有20年毕业生升学率居全市第一,2000年高考各项指标以明显优势居全市第一,王珏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2001年高考上线率达90%,蒋信予考取中国科大少年班,彭吉吾保送进入浙江大学,王路遥被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前录取。2002年高考有472人参考,上线率达99%,其中重点本科和一般本科录取275人,卢薇同学取得邵阳市文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之后,卢薇又以清华大学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留学。2003年高考有558人参考,上线率达99.5%,其中重点本科、一般本科录取282人,其中11名艺术特长生100%进入本科录取线。2004年高考,600分以上高分,重点本科、一般本科上线率均居市区第一,高考囊括市区理科前三名,张岁同学取得理科状元。2005年高考本科上线558人,17个艺术专业生全部考上重点本科线,253班孟丹同学取得文科状元。2006年高考,我校二本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二本上线率市区第一。我校581人参考,本科二批以上218人,理科升学率38.5%,高于全市平均升学率 24.5%,;文科升学率22.77%,高于全市升学率14.87%,总升学率33.05%,高于全市升学率14%。2007年我校高考成绩喜人:一本上线数、二本上线数在市区遥遥领先,创市区所有中学有史以来高考上线人数最高纪录。 一本上线率高于全市平均升学率29.2%,二本上线率高于全市平均升学率51.3%, 三本上线率高于全市平均升学率61.72%,市区第一。何波江、蒋雨、刘欲然同学分别取得高考市区文科第一、二、四名 ,袁小峰、赵越同学分别取得高考市区理科第三、四名。2008年我校高考成绩更是喜人:一本上线数、二本上线率名列全市前茅。马文笛、梁兴堃同学勇夺邵阳地区冠亚军,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八、十名。岳昊伟同学勇夺邵阳地区理科亚军,湖南省高考理科第三十八名,三位同学都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2009年高考一本上线数、二本上线率名列全市第一。2010年600分以上高分人数50人居市区第一,高考一本上线190人居市区第一,高考二本上线567人居市区第一。赵一然同学以632分获市区文科状元, 罗俊杰同学以662分获市区理科状元。
长沙市南雅中学(原长沙雅礼寄宿制中学)是2002年由长沙市政府批准,依托百年名校雅礼中学创办的高起点、有特色、现代化的完全中学,2012年7月,学校成功转制成为市属公办完全中学。学校秉承百年雅礼的优良传统,围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实施"开放教育、个性教育、自主教育"三大策略,致力打造"全省顶尖初中、一流精品高中"。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获得湖南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青年文明号、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长沙市花园学校、长沙市爱卫先进单位、长沙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长沙市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长沙市教育局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长沙市教育局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香樟东路178号,西临雨花区政府、东接武广高铁长沙南站,交通十分便利。占地面积285亩,拥有高标准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体育场、篮球场等,学生食堂、公寓条件省内首屈一指。校园鸟语花香、风景宜人,整体布局清雅别致,建筑风格融合中西特色,教学多媒体辅助系统、校园电视、广播已经实现班班通、室室通。 学校教育理念先进,名师荟萃,校风纯朴。创办以来,学校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为发展目标,全面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高考成绩连年名列省示范性中学前茅,2012年高考一、二本上线率再创新高,跻身全省前列,中考各项指标评比连年位居全市前茅。在已经毕业的3000多名高中毕业生中,先后有熊文涛、王静怡等70多名同学被美国哈佛、耶鲁、迈阿密大学、威廉姆斯学院等国外著名大学录取,王彦佐、李浙民等36名同学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校获得2011年、2012年、2013年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以培养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学生为己任,注重学生特点,着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科技创新、机器人制作、定向越野、女子足球、艺术是学校传统项目:学科竞赛1300多人获省级以上奖励,40人次获得全国竞赛省赛区一等奖,并获重点大学保送资格;科技创新、机器人制作200多人次获国际或国家级奖励;定向越野国家级以上金牌219枚,25人次入选国家青年队,26人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女子足球一枝新秀,完成了湖南省中学生女子足球和青少年女子足球"双冠王"的梦想;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联合创办南雅艺术中心,聘请中央音乐学院名教授指导艺术教学,舞蹈队、管弦乐团、合唱队、"雅丫"组合等艺术队伍频频在各级各类赛场上摘金夺银,先后出访奥地利、新加坡、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2007年学校"雅丫"组合赴维也纳金色大厅专场演出,2009年艺术代表团应邀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1年赴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进行专场演出。 "深化教育改革,铸立南雅品牌"是学校始终坚持的办学思路。根据寄宿制中学的特点,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突出文化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依法治校,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学校紧握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脉搏,实施课程改革常态化、校本教研专业化,为学生量身打造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南雅校园充分施展个性,茁壮成长。学校团学活动异彩纷呈,学生社团活动成为学生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增进和谐的重要载体,素质教育享誉三湘。 学校坚持英语特色传统,聘请哈佛、耶鲁等美国名校的教师担任英语教学。与新加坡思源中学、美国基恩高中缔结为姊妹学校,与美国福特中学、巴德中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每年互派师生访问交流。通过不断拓展国内外合作,为英语教学交流打造更多交流平台。近年来,南雅学生在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全国英语技能大赛中取得20多个特等奖、一等奖的优异成绩。2007年,熊文涛同学以美国ACT满分成绩被美国顶尖学院威廉姆斯学院免试录取,并给予19.6万美元奖学金。 陈润儿、郭开朗、许云昭等省市领导,中国教育学会陶西平副会长、雅礼协会贾兰溪会长等知名人士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中央、省、市媒体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了多方位的报道。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第八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比赛和游泳比赛、湖南省中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第二届中国(长沙)未成年人成长论坛暨第二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获得了大赛组委会和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评价。 今天的南雅正以矫健的步伐和昂扬的姿态立足长沙基础教育,不断走出湖南,走向世界。
邵阳县第二中学坐落在南路重镇五峰铺,地处三县三市交界的中心区域。邵阳市至永州、邵阳县至衡阳的两条省道在这里交汇。高霞山、云霞山、破头寨、三角岭、小眉山五峰秀出,屏障于学校东南。清幽的檀江水悠悠南来,绕经学校后,逶迤西北而去。 邵阳县第二中学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历史名校。这是一艘前程似锦的基础教育航母。邵阳县二中现占地面积200余亩,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校内分教学、生活、运动、休闲四区。现有教学班级47个,学生3700余人。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邵阳县二中历经近七十年风雨,跨越近七十个春秋。抚今追昔,每个到过邵阳县二中的人,无不为它的光辉历史骄傲、为它的深厚底蕴赞叹。 二中校长周明巨老先生将“自强、谦谨、求实、创新”八个字定为校训,尽管时世变迁,学校旧貌换新颜,但校训恒久不变。我们认为,“自强、谦谨、求实、创新”代表的就是二中的风格,是所有二中人的魂。但是,我们对这几个字,也作了新的阐释,提炼出二中精神,那就是面对自身以‘谦谨’为本真,面对工作以‘求实’为作风,面对困难以‘创新’求出路,面对挑战以‘自强’求卓越”,引导师生锤炼品格,健全人格,奋发向上,追求卓越。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自强不息、敢于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全面、个性鲜明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材。
长沙市长郡中学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学院街24号,1904年由长沙知府颜钟骥创建,始称"长沙府中学堂",是当时唯一的府立中学堂。1912年,民国建立,废除府制,原长沙府所属各县有识之士倡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府中学堂为基础,建立湖南长郡公立学校。1914年,学校采用各县联合办学的方式,改名为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此后,学校先后更名为长郡公学、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湖南长郡联立中学校、长沙市第一中学(1951年)、长沙市第二中学,1984年恢复长郡中学的校名。 百余年来,长郡中学以"朴实沉毅"为校训陶铸郡英,为社会共输送了七万八千多名合格毕业生,不仅造就了徐特立、李维汉、陈子展、周世钊等一代名师,还孕育了任弼时、李立三、李富春、肖劲光、陈赓、曾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走出了张孝骞、沈其震等十三位院士和美学家蔡仪、音乐家吕骥及青年歌唱家张也、陈小朵等一大批学者名家。长郡中学有由知名校友设立、每年颁发的专项奖学基金17项、专项奖教基金4项。 学校教学质量长盛不衰,素质教育成果叠出。1995年以来,教育教学各项评价指标连年领跑湖南,仅2007年至2009年三年高考中,就有117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学生在高中数、理、化、生、信息学五科奥赛中获得全国联赛一等奖460多人次,有37名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夺得国际奥赛金牌6枚。学校田径队、体操队四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荣获金牌5枚、银牌8枚、铜牌9枚。学生在全国性艺、体、美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或金牌172项。学校的澄池文学社两次被评选为全国中学生百强文学社团,"校园五节"和"五走进"体验活动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素质教育品牌。 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先后获得"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心理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长沙市文明标兵单位"等光荣称号。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长沙市人民政府投资3亿多元,在"两型社会"先导区八方小区兴建了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学校占地150亩,建有教学楼、艺术楼、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公寓等校舍12栋,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校园总体布局借鉴岳麓书院的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错落有致,庄严素雅,现代厚重。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作为百年长郡在河西的新校区,两校区一套校级领导班子,统一调配教师,统一管理,突出外语教学特色。2009年秋季开学,现有初三年级18个教学班,初二年级21个教学班,初一年级24个教学班,另设有国际部。拥有在校学生4000多名,教职员工200余人。长郡中学现已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河东河西比翼双飞,学校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是湖南未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交由长郡中学全面负责管理的一所九年制寄宿学校。 学校与长郡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长郡双语实验学校、长郡芙蓉中学、长郡梅溪湖中学实施联动发展战略。各校区相互依托,资源共享,实行“四统一”:统一调配领导与师资、统一管理理念与标准、统一教学计划与进度、统一实施考核与评估。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将秉承长郡中学“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把“理念+质量+服务”作为立校之本,全力打造“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既具传统优势又有时代特点的现代化实验学校。 学校位于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博雅路与黄兴大道交汇处,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学校班级规模定位60个班,其中小学24个班,初中36个班,共2880名学生。截止2014年下学期,学校共有323名教职员工,2724名中、小学生,其中小学部25个班1225人,中学部28个班1499人。 学校的规划设计历时3年,经过多次邀标,最终由加拿大雅高设计机构及澳大利亚博克景观设计机构共同完成。学校整体风格以世界顶级名校剑桥大学、哈佛大学为蓝本,按照“学寝相依,功能分区”的设计理念,建造经典传世的欧式建筑校园、使之具有浓郁的英伦风格。学校环境优美,愉悦怡人,是学生学做人、长知识、健体魄、练特长的理想园地。
湘潭县第九中学是首批湘潭市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地处湘潭县县城,毗邻107国道,交通便利。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近2000余人。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笃学、慎思、勤勉、自信”的校风,“严谨、博学、崇德、奉献”的教风,“厚德、尚学、创新、进取”的学风。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为第一目标”的办学理念,坚持“名师立校、以德治校、科研兴校、改革强校”的治校方略,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兴趣的激发、习惯的养成、方法的传授、能力的提升,朝着打造“校园优美、校风优良、质量优异”的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奋进。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加快推进名师工程、素质教育工程和基本建设工程作为主要抓手,抢抓全县教育布局规划新调整这个有利机遇,积极倡导全校2000余名师生齐心协力,以创造一切机会为九中提升美誉度的工作理念,加快学校发展进程,早日使我校形成“低进优出”的教育特色,兑现“平凡的孩子接进来,杰出的人才送出去”的教育承诺。现在全校师生团结、求实、勤奋、进取,正朝着全市一流、全省闻名、特色显着的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目标昂首奋进!一、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 我校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校舍面积128亩,教学大楼、科技大楼、办公大楼、图书馆(藏书8万册)、餐饮楼、学生公寓等高耸林立、有运动场、微机室、语音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设备齐全。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健身区相对独立,文化氛围浓郁,是志存高远的学子们学习、生活、成才的理想园地。二、雄厚的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雄厚”一直是九中的优势之一。学校现拥有来自全县各校的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职教职工146人中,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25人,省、市级优秀班主任有27人,高、中级职称有73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教师人数名列全县同类学校首位),音、体、美特长生有多年高考专业培训经验的专职教师培训。2008年有8位教师被评为县首届“杏坛之星”。在2010年县里进行的第2届“杏坛之星”竞赛中,我校有:侯义丰、王冲、杨惠、易亚军、卢勇、陈悦等老师荣获县一等奖,居全县前列。在湖南省教育学会举办的全省普通高中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我校黄胜昔老师荣获省一等奖,张清明、李美丽老师荣获省二等奖,2011年王冲老师被评为县十佳青年教师,朱立红老师补评为市感动莲城模范教师,正进行的国家级、省、市级教研教改实验课题九个。其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知研究》顺利结题,并被评为省优秀课题。近几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有45篇,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论文有121篇。三、严格的学生管理: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为目标,坚持“名师立校、以德立校,改革强校,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制度完善,管理科学,要求严格,治学严谨。做到思想工作经常化,学习生活制度化,仪容风纪规范化,内务卫生标准化。严格的学生管理,良好的校风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四、有效的激励机制,优秀学生不断涌现 学校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小班制教学,因材施教,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涌现一大批优秀学生,他们是高三学生易争妍、彭贤武、贺宇、刘杰、马立思、李不悔、杨择星、赵甲、王惠秋、欧盈、袁定宇、兰玲、马阔、李一帆、闵博文、李蕾、郭超等成绩优异,一直居学校前茅。每期都设奖学金、助学金,2011年全校发放奖学金、助学金58.7万元,近三年,学校发放的资学金、助学金达近200万元。五、丰硕的办学成果 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省、市、县举行的学科奥赛中频频获奖:获得的奖励等次和人次居全县第2名,其中获得国家专利有1人次,获国家级奖励有35人次,获省级奖励有57人次,获市、县级以上奖励有100多人次,2011年在湘潭县第十三届中学生艺术节中卢勇老师主导的“从头再来” 获全县第二名,周盼君老师主导“学会感恩”获全县第三名。2011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因高考成绩突出,我校被评为县“为国育才优胜单位”、“2011年文科、理科高考成绩提高奖”、“2011年高考培养特长人生贡献奖”、“2011年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高奖”、“本科人数上线率提高奖”、“湘潭县高考综合评价二等奖”;高二年级参加全省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达93.7%,高考、学考均居全市前列,湘潭县高考成绩全市“十连冠优秀奖”。 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我校音乐、美术类考生参加省联考、术科成绩居全县第1名。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湘潭市文明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湘潭市安全文明校园”、“湘潭县县级基层党的建设示范点”、“湘潭县第六届中学生篮球赛男子第四名”、“湘潭县教育工会拔河比赛第一名”、“2011年度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2011年度市示范性中学督导评估优秀单位”、“湖南省信用单位先进集体”、“高考、会考省优秀考点”。
湘潭县一中位于湘潭县易俗河城区东侧,北面湘江,南临天易,东傍金霞,西毗国道。既得山川之秀美,又有舟车之便利。环境优雅,风景宜人。学校经六十余年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精英荟萃,硕果累累,目前已成长为一所饮誉三湘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建校以来,一代代一中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声誉日益提高。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学校于2005年整体搬迁至金霞山下,经过历时五年的艰苦努力,一所大气而不失典雅的现代化生态校园呈现在世人面前。学校现有校园面积328亩,建筑面积六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近2亿元。现有6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四千余人,教职工251人。 学校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接轨”为办学目标,坚持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的方针,不断规范管理,深化改革。教学科研和德育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科技创新蔚然成风,艺体教育独树一帜,校园文化朝气蓬勃,校园建设和办学实绩均在省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几年来,《湖南日报》等多家省市媒体以专题形式对学校的办学模式和经验进行了深度报道,吸引了全国各地多家教育代表团前来参观访问。2008年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省教育厅对学校进行为期三天的督导评估,高度评价了学校的办学成绩,将学校评定为“优秀”并在全省进行通报表彰。 学校经过多年积淀,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在“一三六九工程”的引领下,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名师辈出。专任教师中,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有高级教师8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市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0余人。在湘潭市2009年度的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湘潭县一中代表队不负众望,荣获团体一等奖。正是这样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强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位稳定运行。
长沙市第七中学创办于是1916年,是一所全省屈指可数的历史名校。学校占地48000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在职教18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8人,中学一级教师110人,省、市骨干教师16人,2005年学校经省教育厅特批创办综合高中,学校为园林式单位,市级文明单位,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可在全省范围内招收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特长生。学校为园林式单位,市级文明单位,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设施先进,环境地优雅,新落成的科学馆功能齐全,新建成的塑胶运动场开阔敞亮。一个生机勃勃的现代化的崭新校园即将迎来建校90周年大庆。长沙市第七中学办学历史悠久,1916年,雅礼大学同学会的一批有志之士,为振兴国运,振兴教育,在长沙市创立广雅中学。1938年,一代宗师邬干于先生从美国、日本留学回国创办行素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广雅中学经文教厅考察由市文教局接收,更名为长沙市第七中学。1953年10月行素中学并入,从此,原两校教育先辈的办学初衷,进入了更高、更广阔的境界;由于两校的优质资源互补,雄厚的师资力量集中,成功的办学经验优势。更由于党的基层组织的组建,政府办学经费的投入,新鲜血液陆续补充,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60年高考成绩跃居全省第三。 1992年9月,长沙市委决定七中为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实行校长负责制。1993年率先在全市普通中学中按教育学实际能力试引聘任制,由于学校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的积极性,全校师生团结勤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高中毕业生合格率创大力历史最好水平,学校按市督导评估检查验收,综合总分居全市普通中学首位,学校党委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党委”,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1997年,学校各项工作在稳定中求发展,完善内部管理,强化质量意识,高考中,本科上线率、录取率均获重大突破,同年,获市教育系统以上集体荣誉称号达13项。创年度集体获奖之最。
岳阳市第十五中学(原岳化一中)是湖南省首批挂牌的省示范性高中。学校以整体搬迁入城为契机,传承和发扬学校管理严谨、教师敬业爱岗的优良传统,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精心教书育人,让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是我们对社会庄严的承诺。 新校是硬件最好、管理一流、环境最美、质量最优的学校之一。新校区教学楼、科教楼、实验楼、体育馆、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等所有设备全部达到省示范性高中I类标准。教室、学生公寓全部装有空调。学生食堂是全市唯一的“省级示范学生食堂”,校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被誉为全市“最美学校”。 学校地处岳阳大道会展中心南面,交通十分便利,市内有公交车49路、56路、24路、41路等的终点站在学校附近,学校联系增开十五中至鹰山社区、洞氮社区等多条公交新线路,全市各个方向的学生均有公交车到达我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80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0人,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26人,另有22位教师拥有教育硕士学位。近几年来办学成绩日渐突出,高考二本上线率逐年提高,高考录取率稳定在90%以上,是岳阳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多年来为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 我校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励,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国家助学金制度,确保学生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而放弃学业。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导师制”,能确保学生各科均衡发展。学校去年荣获市直学校中唯一的“教学质量优秀奖”。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