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全校现有教职工104人,学校参与了以“生命化教育”为主课题的实验后,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关注、与提升师生生命与生活质量,建设学习研究型教师团队,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付诸实践。
草后街小学地处湘水左岸,以石鼓为邻,湘水为伴。学校始建于1958年,曾更名“红色小学”,1988年重命名为草后街小学,一直沿用至今,是衡阳市石鼓区的一所规范化完全小学。 学校长期以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做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坚持以崇高的理想激励教师,以先进的理念引导教师,以科学的方法管理教师,培养出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坚持以严谨笃学的精神提升学校内涵。 多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被评为“整治校园环境规范化园林学校达标单位”“毒品警示预防教育示范校”、“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 在石鼓区政府和教育文化体育局的领导下,学校环境和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学校教学楼全部重新装修,建起了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实现了班班通。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衡阳市雁峰区六一小学创办于1958年,地处湘江之滨(黄茶路94号),前身是47军部队子弟小学。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1105人。学校占地面积9871平方米,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3000平方米。学校有两幢教学楼,配置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图书室、体育室、仪器室、大队部活动室、卫生室。每间教室都装配有电视机、VCD以及投影屏幕,固定资产达164.5万元。学校现有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44人,本科学历9人,占专任教师的17.6%,大专学历35人,占专任教师的68.6%,中专学历7人,占专任教师的13.7%,高级教师职称37人,占专任教师的72.5%,一级教师职称14人,占专任教师的27.4%。 学校秉承“营造和谐环境,践行素质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办学理念,实施人文管理,做到“对学生成长负责,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不断探索育人新途径。学校以“砺志、博学、合作、创新”为校训,以“开拓进取、务实求真”为校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学校根据“构建和谐校园,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构建有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把“抓特色教育,做强做大学校”作为办学的方向,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学校以家长学校为突破口,打造德育亮点;以球类运动为核心,开发系列校本课程;以系列学科节为契机,搭建校园文化舞台。为了固本强基,学校大力开展以校本研修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坚持“自学与集训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组内互动、骨干带动等形式,建立了同伴互助网络,把科研、教研与教师培训融为一体,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三课活动”,即集体备课、随堂听课、跨学科做课,教师的团体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以诚信立校、以信心荣教、以雄心强校,教育教研成果层出不穷。《以“三算结合”教学为机制,探索学科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获2002年湖南省“九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小学音乐学科“自主探索、协作创新”教学模式》课题获衡阳市第七届基础教育优秀教研教改成果三等奖,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获2006年衡阳市课题评选一等奖。学校创办的系列学科节,受到市教科所专家及衡阳电视台、《衡阳日报》的高度评价。教研活动的开展,培养了一大批特色教师和特色学生,学校近年来先后获得集体奖百余项,教师赛课及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达200余人次,学生获各级各类奖励350人次。其中罗召湘、张红老师被评为全国三算教学先进个人,学生表演的大型舞蹈《渔恋》获市一等奖,唐雨晴等同学撰写的科学论文获2005年全国“小探索者”论文评比一、二等奖,科技兴趣小组同学合作设计的“电热切割机”获衡阳市2005年第十九届中小学创新作品三等奖,刘红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水位定时节能器模型”在2008年湖南省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一等奖;刘红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农业自动灌溉机”在2009年湖南省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二等奖。学生韩丹凌参加全国少工委开展的扶贫结对“手拉手”活动,被共青团省委选派到团中央接受表彰,受到江泽民书记的亲切接见,胡珂华同学被评为全国百名“十佳好少年”,张帆同学荣获了全国“五星雏鹰奖章”。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衡阳市优秀家长学校、衡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衡阳市青年文明号、衡阳市规范化小学、衡阳市体育项目传统学校、衡阳市模范教工之家、衡阳市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的各项工作多次在《湖南教育》、《衡阳日报》、《衡阳晚报》和衡阳电视台宣传、推介,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信任和赞誉,并被下校视查的团省委领导美誉为“百尺竿头、越做越好”
学校有着先进的教学设备,开发了校园动态网站;拥有校园电视台、“班班通”互联网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设施,其中校园闭路电视系统、高质量的自动广播音箱系统、覆盖到各班的宽带网络信息系统一应俱全;各功能室齐全;计算机房配有40台电脑;图书室总藏书达一万余册,图书工作管理到位,按时对师生开放,良好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同时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 学校把“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方面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激活师生的教学热情,另一方面不断发掘和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开创了多赢局面。近年来,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成绩显著。寄宿生生源逐期稳增,学校师生在各级各项活动中收到了较好效果。如计算机小组成员进行网上学习,制作了学校、个人网页,在区电脑小报比赛中,先后有多名学生获奖
鼓区荷池路小学创办于1956年,现拥有教学班18个,学生1067名,教师45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在品位提升、内涵发展的征程中,秉承其前身湘南学社的优良传统,因校制宜,以“高洁、雅学、正德、容让”为校训,以“沉根自养,和而不同”为学校精神,围绕“荷品和行”的建设主题,以“功能与审美”兼顾的环境文化、“精神与行动”并举的管理文化、“品赏与析悟”递进的活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的课程文化等四大支柱文化的建设为抓手,潜心打造“至清若晨,上美在荷,静水深流,天地人和”的“荷小”特色学校文化,努力构建“荷小”校园。学校开展以“敬廉崇洁”“诚信守法”“勤俭节约”“知感恩、懂忠孝”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强化荷之“洁”为美,以“浊”为耻的意识,逐步形成了广大师生遵纪守法,积极上进,廉洁奉公的道德意识氛围。学校先后被授予市规范化完全小学、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市教改教研示范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青年文明号”、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市“三星级文明单位”、石鼓区“四星级文明单位”、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省中小学安全文明校园、省红十字模范校、省“国家锻炼标准达标单位”、省模范教工之家、全国少儿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