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小学地处碧水清清、风光如画的沩水河畔。如彩虹般美丽的沩水大桥、沿江风光带、繁华的玉潭老城紧紧相连。学校创建于1940年,建校以来,历届南郊人都以办好教育为己任,以一流的教育教学工作吸引八方学子,特别是近几年来,外地学生慕名而至。在生源普遍紧缺的今天,班班学额暴满。究其原因,并非校址地处适中,也非校舍高雅,更非广告招揽,而是教学管理上创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教书育人上产生了实效,显示出了她独特的魅力。 南郊小学虽然地处县城,有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却也存在着“致命”的劣势:县城里商贾云集,为数不少的个体户子女千方百计往南郊小学挤,造成生源高度拥挤,现有的办学资源也远远跟不上教育教学的需求,学校领导争取社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从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社区领导多次来校召开议教工作现场会,提出了“以人为本促发展”的新思路。居委会书记说:“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办学条件是发展的保障。南郊学校地处玉潭镇的南大门,要使这所学校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以人为本促发展,尽快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整体竞争实力……” 新思路出台以后,学校本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宗旨,以“科教兴国”的战略眼光,着力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南苑社区、各级领导对南郊小学厚爱有加,竭尽全力“拨”;学校开源节流,勒紧腰带“挤”;教师投亲靠友,节衣缩食“集”;家长满怀热情,慷慨解囊“捐”。就这样,总投资18万多元的计算机室建成了,添置计算机38台;间间教室配有电视机、VCD;美观实用的队室里陈列着五百多套学生特色表演的服装和活动道具,100人号鼓队的鼓号、20人琵琶队的乐器;上万册图书的阅览室;精致、规范的仪器室……⊙
我校位于美丽的捞刀河畔,处于捞刀河镇政治文化中心,宽阔的中青路从学校北面飘然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校园鲜花和草木点缀,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约7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12.42平方米,总资产45万余元,拥有教学班五个,学前班一个,共有学生近两百人。学校共有教师10名,中共党员4名。其中在读研究生2名,有5名教师获本科文凭,3名教师有大专文凭,并且全部获得信息技术高级证书,普通话也达到相应的水平。长沙市优秀教师有1名,区优秀教师4名,区优秀班主任2名,区骨干教师2名,有2位教师承担市级课题。教师年龄适中,结构合理,是一支爱岗敬业、勇于探索、团结奋进、充满朝气的教师队伍。 几十年来,多少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的园丁在板塘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而桃李满天下,多少莘莘学子从板塘这个港湾拔锚起航而遨游五洋。如今,板塘正如一艘航船,正高扬着“十七大”的风帆,满载着新一批学子,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望城县白箬铺镇中心小学前身为书管塘小学,1971年春搬迁至现址白若铺镇齐天庙村余家湾组,1982年学校被批准建设为望城县第一批农村中心小学,1988年元月该校获得长沙市教委颁发的农村中心小学建设验收合格证书。该校坚持科学管理,严谨治校,教育质量居镇前列,连续9年被镇中心校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望城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学校还获得“市仪器管理及实验教学先进单位”称号。 该校地理位置优越,南距319国道1千米,北靠金洲大道约800米,校园占地面积12787平方米,校舍面积1967平方米,校内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古樟雪松,枝繁叶茂,金秋八月,丹桂飘香。 近几年来,学校在上级政府、镇中心校、支村两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6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了一栋两层的教学楼,相继建成设施设备齐全、布置规范、美观大方的科学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卫生保健室、少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广播室、计算机室、音美劳技教室。实验仪器、体育器材、卫生器材、音美器材均达省颁一类标准,图书室藏书7963册。学生活动场地充实:有标准水泥篮球场、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风雨活动室。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39人,专任教师10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6人,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3人)。 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巩固“普九”成果,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坚持科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将兴校与育人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实施素质,积极争创农村示范性中心小学。 办学目标管理规范、环境优美、设备优良、质量一流 学生培养目标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特长明显、和谐发展 教师培养目标师德优秀、业务精良、素质全面、结构合理⊙
“北塘小学”创建于公元一九二七年,原名“大栗坑小学”。公元一九九二年,北塘村投资160余万元,在北塘六组(幸福路64号)建成现校舍,占地面积约8004㎡,总建筑面积约2800㎡。目前我们学校拥有一栋三层的教学楼,其中有图书阅览室、电脑室、语音室、实验仪器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体育室、卫生保健室、教师课件制作室各一间,一个175 米的环行跑道,一个60 米的直跑道,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一个规范的冲水厕所。学校拥有图书1万多册,配置有电脑51台,幻灯机13台,录音机6台,语音机2台,总投资近5万元,“校园网”代替三机一幕功能,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学校现有教师1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一级教师2人。教师的学历、普通话等级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级达标率皆为100﹪。现有学生三百多人,开设六个教学班,一个学前班。 我们北塘小学一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师生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形成“团结、创新、活泼”的教风,优化师资力量,科学利用教育资源,打造学校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了一个“安全校园,幽美校园,快乐校园,文明校园, 书香校园”的农村小学。历年来,我们北塘小学的全体教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市、区教育工作的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特色教育的力度,圆满地完成各项教育工作目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 由于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由于我们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的学生巩固率、小学毕业合格率都达到了100﹪。一九九四年,学校被衡阳市绿化委评为“园林式单位”,一九九五年获得了“湖南省幼儿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二000年被评为衡阳市郊区“示范性完全小学”,二00一年被评为“爱车护路宣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二00四年被评为“衡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二00四年被评为蒸湘区“示范性完全小学”。 现在我们北塘小学的全体教师正抓紧工作,力争全面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同时各类教育教学软件也要力争上规模上水平,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最佳的工作条件。我们愿虚心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克服我们工作中的疏漏和不足,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为共同谱写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华美乐章而努力!
伍家岭小学地处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53号,北临伍家岭立交桥丽臣广场,是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管辖内的一所小学,我校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有着50多年历史的学校,学校总占地3929平方米。设12个教学班,在校生480人。 学校有一套完善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还有着一群勤奋向上乐于奉献的教师。学校有着良好的校园环境,花红草绿,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学校有教职工32人,其中本科学历 25人,大专学历7 人,小学高级教师28人。 校内有着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室,音乐室,图书室,体育室,美术室,计算机房一应俱全。计算机房配有计算机43台,学校图书馆总藏书达一万余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近年来,学校提出“建设具有人文情怀的新校园”口号,读书和写作已经成为学校师生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每一个学生充满新的活力:每一个教师因教育而更快乐:校园萌发新的生机。
暂时没有……秧田完小创建于1949年,前身“五四完小”。1951年由仁寿山迁至秧田,校舍第“望金堂”民屋。当时是沙市乡第二所完全小学。(除文光完小)生源广,师资力量强,教学设施比较完备,从创办至六十年代为沙市、龙伏、路口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五六十年代,虽然农村的办学条件比较落后,但秧田完小已独具风格,初步具备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额逐年增加,大部分来自十几里以外的龙伏、路口、沙市等地。一九五一年下期已有11个班级,学生331人,教职工13人,到1960年学生人数增至559人,教职工17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初级完全小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969年划为村办初级小学。1970年秧田以将老校舍重新拆建,建成周边式的平房校舍,使教学更具规格。1976年合开小学、初中班,1981年撤办初中班,恢复初级小学。1986年秧田人通过多方集资,又将老校舍拆除,兴建了一栋八百多平方米的二层教学大楼。办学条件又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秧田村人民办教育的热情高,村委会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把秧田完小办成合格化、规范化的完全小学,1996年秧田人民通过多种渠道集资,重新在秧田大鱼塘地段新建了一幢适合现代化教学的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1607、5平方米,其中厨房43、5平方米,厕所80平方米。总投资60多万元。它的建成,大大改善了秧田人民的办学条件。为孩子们创造了舒适的学习条件。秧田完小建校五十年历史,五十年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截至1999年,从秧田完小毕业再就学考入高等院校的有八十多人,考入中等学校的有一百多人。他们遍及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秧田完小在各级党政的亲切关怀下,正以旭日东升之势,迈向新的台阶,为沙市镇的教育事业再谱新章。⊙
我校位于岳麓区天顶乡骑龙村,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鲜,校园操场被四棵桂花树覆盖。学校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 学校占地面积2176平方米,其主要建筑项目为两栋两层教学楼,一间食堂。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缺五年级。同时学校配备了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计算机室、少队室、卫生室、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场地,满足了教学的需要。每个教室都有电脑和电视机,教师可以充分的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这样就更好的丰富了教学手段。 学校现有教师8人,校工一名,其中在编教师7人,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同时也有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学校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思想,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学校教师不断钻研,为了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 他们通过优化学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来保证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增加学生感兴趣课程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组织多个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素质。 近几年来,在区政府、区教育局、乡政府和村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有了较大的发展,我们都相信骑龙小学的明天会更加美丽灿烂。⊙
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崇尚“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立足于“全面发展,大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校本研究为主体的教育教学主线。以学生自主精神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学校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办学条件已基本得到改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观念,增强新课改的意识,不断追求,不断创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新的风尚,教师作为表率,时时处处关心有困难的学生。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