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唐店中学创建于1958年,目前占地面积为40687平米,建筑面积为10940平米,拥有36个教学班,2000余名在校师生。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危房改造”、“三新一亮”、“六有工程”“校校通”“四配套”工程推动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拥有现代化实验室、师生阅览室、图书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100兆光纤网、校园有线电视网。 唐店中学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打造和谐校园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徐州市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徐州市模范学校、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徐州教育系统初中农村组十佳文化校园、徐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徐州市先进集体、徐州市教改实验定点学校、徐州市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徐州市花园式学校等称号。 中考成绩连续14年名列全市农村初中之首。最近三年教学成绩又上新台阶,中考优生率,不仅名列全市农村初中之首,而且居全市公办中学之首,每年在新沂市教育局举行的质量评估考试中都有近百位教师喜获质量评估证书。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成立于2000年,是常州市第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9039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9378平方米;现有49个教学班,2314名学生;各科专任教师116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5名,五级梯队教师达23人。 学校以“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为办学宗旨,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以师为本,专业发展;以校为本,特色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值得终身回忆的优质九年一贯制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教育观念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学生优秀个性化”的办学目标,走出一条适合学校特点的发展道路。 学校坚持师德为先,爱心育人,把“让读书成为习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特色加以培植,并已初见成效。而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执着追求,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永恒话题。我校不懈追求“有效”、“高效”课堂,突出规范、创新、人本,焕发课堂活力。始终坚持“成就每一位教师的精彩”的原则,挖掘内外潜力,全面优化教师队伍。同时坚持科研先导,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课堂学习打基础,课外活动求发展。通过实践,学校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书法、绘画、民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活动特色。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研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市绿色学校”、“市生态园林单位”、“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学校”、“市实验室建设先进学校”、“区三年主动发展示范学校”、“区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区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冬季长跑先进集体”,在武进区教育质量评估中第7次获得一等奖。 声誉里汇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成绩中凝聚着全体师生的心血和汗水。“伸展翅膀,放飞理想”是礼河实验学校每个学生孜孜不倦地追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礼实教职员工庄严的承诺。我们将继续努力,打拼出礼河实验学校更辉煌的明天,为经发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常州市北郊中学创建于1974年,李一氓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1978年由市政府确定为重点中学,1996年以全省评估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了省教委省级重点高中的验收,2001年12月经过常州市人民政府与东南大学合作协商成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学。
宜兴市树人中学创办于2004年,是一所年轻的现代化初级中学。现有在校学生1300多名,36个教学班,教职工141人。几年来,学校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思想,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师生的成功”的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成为全市同类学校中发展最快的一流学校。 学校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设备: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劳技制作室,艺术教育中心一应俱全;体育馆、塑胶运动场地、篮球场、排球场设施完备;大小报告厅、学生餐厅、教师餐厅设施先进、整洁温馨;学校网络高速方便,各种教育、办公软件应有尽有,为学校无纸化办公提供便利。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政治素质优,业务素质硬,结构合理。“敬业、好学、识大体”成为学校教职工队伍的一大特色。学校有专任教师134人,其中高级教师占29%,中级教师占53%,拥有本科及双专科学历的教师100%,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达13%。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 的教育原则,把“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坚持“德育首位,健康第一”。具体做法是:抓学生一日常规,注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坚持开展“十无”校园和“十个一”活动,把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放在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首位,努力做到以德育促智育;抓教师的教学常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教学过程管理,注重教师教学环节的落实。全体教职工确立了“规范就是品牌”的观念,不断增强六种意识:一是规范管理意识,二是质量兴校意识,三是科研兴校意识,四是团体协作意识,五是减负增效意识,六是奉献贡献意识。开展“五个比”活动,即:比工作热情,比工作干劲,比工作方法,比工作效果,比工作实绩。 几年的努力,学校逐步形成了“严、细、实”学校常规管理特色和“纯、正、诚、静”的学校风气,让学校“为人、为学、为天下”的校训在学校教育各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 学校自创办以来,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在全市同类学校处于领先位置。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学校、江苏省三星级档案室、无锡市实验教学标准化学校、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无锡市预防毒品教育先进单位、无锡市安全文明学校、无锡市绿色学校、无锡市平安校园、无锡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无锡市红旗团委、宜兴市德育先进学校、宜兴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宜兴市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先进学校、宜兴市示范家长学校各级等。历年被评为宜兴市先进学校。 我校在“成长”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确立了“树文明人、树智慧人、树健康人、树创新人;创特色校、创先进校、创品牌校、创模范校”的办学目标,学校领导、师生员工朝着一这目标开拓前进,努力“让校园充满成气息,让师生共享成功喜悦”。 今后学校将以“让校园充满成长的气息 让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为发展理念,以“培育成长文化,打造成长校园”为发展目标,努力实现学校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校园文化,一流的教学装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的发展愿景,把学校办成全市人民满意和信赖的现代化学校。
坐落在美丽古城扬州的邗江区实验学校(邗江外国语学校),占地260多亩,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万余平方米,设有幼儿、小学、初中、高中4个部,师生员工近6000人,是一所现代化的中小学一贯制学校。学校典雅的环境、纯正的校风、高品位的育人策略、特色化的育人风格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天地。学校创建以来先后获"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验教育创新活动一等奖"等重大集体荣誉70余项,《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新华日报》等报刊曾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经验。近年来,在蒋拥军校长的带领下,邗江区实验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如火如荼蓬勃开展,把“以德育德、以爱育爱”研究聚焦在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上,把“呵护学生,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作为质量提高之源。围绕“德”“爱”主题开展系列研讨,取得了骄人业绩——中考成绩在全区遥遥领先,连续八年夺得区中考状元。勤奋与执着成就了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特级教师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市、区级教学骨干共138人占41%,学校在省市级以上表彰的教师有94人。同时,学校坚持通过开展“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活动强化教师的校本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安排教师去国内外名校学习、培训,现有26人次出国参与教育培训,教师在省级以上课堂教学竞赛有24人次获奖,128人次市级获奖、178人次区级获奖。仅2008年秋季,学校韦习珊、王佳佳老师获得国家级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丁健老师获得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有27人在市、区有效教学竞赛中获奖。学校注重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多次接待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外国友人来校考察。2006年,学校与法实施素质教育邗江实验学校更突出活动这一载体,开展有陶冶情操的艺术节、启迪创新的科技节、孕育人文的读书节、体验超越的体育节、勇于挑战的小强人训练营等等,让每个学子时时、事事、处处置身于活动之中,学生也多次获得大奖,殷梓馨同学在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作文评比获得特等奖,孙美慧同学在中华情艺术风采展演获全国金奖。现有328名学生获得古筝、钢琴十级证书,760名学生获国画八级证书,590名学生获水墨画六级证书,732名学生达硬笔书法七级以上证书(其中十级以上150人)。邗实作为扬州市唯一一所全国少儿计算机等级考试(NIT)培训基地,几年来学生参加等级考试成绩优异,在第二届全国少儿计算机考试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徐园园、穆庆磊、张园同学获得全国大奖。扬州市共有30人获奖,邗实有23人;获全国奖18人中邗实有14人;扬州市共有4人获得大奖,邗实有3人。学校率先选用与国际同步的校本英语课程,凸现英语教育特色,学生参加剑桥少儿英语等级考试满星率达90%以上。2008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更是成果丰硕,共有326 名同学获奖,其中127名同学获一等奖,余志成、张冬冬同学分别摘得扬州市第一名、第四名的好成绩。在2008年全国英语风采大赛扬州赛区比赛中,实验学校小选手吉子豪、周在扬同学分获小学、初中组扬州市第一名。
1912年(民国元年)2月,薛墅巷人吴止善,创办了遥观小学校(原名遥观第二初小),据《吴氏族谱》载:“民国肇建,公董遥观事。遥观为乡闹市,尚无学校,公与戚伯文、居明朗等商议办学,辟五都庙之后部为校舍,历尽艰困,以抵于成。”几经拆建、扩建,今校舍俨然,此就是遥观中心小学的前身。近一个世纪以来,经过一代一代遥小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规模逐渐扩大。为适应教育改革飞速发展的新形势,遥观镇党委、政府的领导高瞻远瞩,于1997年10月将遥观中心小学易地新建于遥观临津路43号,并于199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新学校占地面积422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647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近1200名。 学校环境优美,教育设施良好:设有图书阅览室、电脑房、科学实验室、书画室、少先队室、阶梯教室、电子阅览室、情境室标本室、多媒体演播室、多功能舞蹈房等十多个专用教室;配备了彩电、音响、电脑、钢琴、班班通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建有功能完善的体艺设施,现有标准的200米塑胶跑道、羽毛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并配有乒乓室、多功能教工活动室等,为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保证。 学校领导班子廉洁奉公、民主团结、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推动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学校拥有一支生机勃勃、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50余名教职员工,高级教师占42%;大专以上学历近90%,其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5人,常州市“教坛新秀”1人,市、区级优秀办主任4人,区优秀教师8人。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兴校”的宗旨,逐步形成了“文明、勤勉、尚美、自由”的校风,“爱生、求真、严谨、自信”的教风,“尊师、乐学、互助、自强”的学风。近年来,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了“武进区优秀小学”“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常州市示范家长学校”“常州市巾帼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武进区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小学”“武进区教育收费规范学校”“江苏省档案工作二级单位”“常州市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先进单位”“食品卫生A级单位”“绿化达标单位”等荣誉称号,教育部《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总课题组授予学校“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科研校”。 学校遵循“文化是行为的精神支柱”和“环境是育人力量”的科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性的设计校园绿色文化,试图通过既体现民族传统特色又具现代特色的特色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我校师生成为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读书人。 “教育无处不在”“发展一刻不停”是我们永远的信念。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1995年由著名美籍华裔学者梁顺才博士创办,地处苏州市相城区,是一所从幼儿园至高中的全日制民办寄宿学校。 学校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未来人’”为办学宗旨,以“勤朴”为校训,培养“勤朴”的小绅士、小淑女。 十多年来,英语、计算机、科技创新、艺术、心理健康等教育已形成特色。中、高考成绩连续九年名列苏州市前茅;培养了一批进入北大、南大、上海交大等重点大学的优秀学子,并有数百名学子成功地前往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世界各地求学深造。学校提供优质周到的留学、移民咨询服务,深受家长的信赖和好评。 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信息技术科普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心理学会命名为“心理教育实验学校”,是苏州市首批“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双语实验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并先后荣获“社会公认成功育人单位”、“全国技术创新和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先进艺教集体”、“上海市儿童喜爱的品牌学校”等荣誉称号。 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办学实践、突出的办学特色、优异的办学成果、真诚的家校服务,使之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全国一流大型民办学校之一,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占地面积105482平方米,建筑面积31965平方米,教学班级 23个,在校学生637人,在编教职工221, 专任教师140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占专任教师20.7%,中级职称106人,占专任教师75.7%,初级职称5人,占专任教师3.6%。本科以上学历131人,所占比例为93.6%,专科学历9人,占比例为6.4%。县名优教师1人。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在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的过程中,学校抓住机遇,积极筹措资金,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进行校园环境治理和改造,努力改善基础条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三年来,筹措资金40元,用于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和校墙内外粉刷以及门窗、学生课桌凳的维修。今年暑期更换教师办公座椅110套,造价5.5万元,校园网络建设和安保投资8元。学校现有教室23个,各种功能教室包括:三个学生电脑室,二个教师机房,五个多功能媒体室(其中电子板室二个)、音乐美术体育器材室各一个,一个音乐室,一个个美术室,三个仪器室,八个实验室,二个图书室,一个师生阅览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广播室、会议室一应齐全。良好的基础条件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创建现代化学校,学校对照上级文件设备标准,对照标准找差距,加大投入,添置设备。目前我校学生用计算机135台,生机比达到5:1;,教师办公电脑100台,师机比超过1.4:1;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5套。学校拥有校园网站(www.mczzxzx.com),要求教师参与网络备课、评课,撰写教育随笔,相互探讨研究。学校拥有藏书33000余册,生均图53.2册。按标准配备校园广播系统和校园安保系统。三、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1、严格按国家教委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加强体育、艺术、通用技术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严格贯彻和执行省市“五严” 和“十禁”,认真落实减负增效措施。严格执行江苏省关于规范课程开设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制定科学规范的作息时间。对照江苏省课程开设标准,开足开齐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制定了《茅村镇中心中学减负增效实施方案》和《减负增效求发展,措施落实有保障》的落实措施。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理论课程规范化,活动课程多样化。2、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学校严格执行体卫两个《条例》,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认真抓好“两课”、“两操”、“两活动”。积极开展对近视眼、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并经常开展卫生教育和健康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三年来,为了落实“校园阳光体育运动”,深化“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大力开展体育运动,连年在县区“三操一舞”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校排球队多次在县区中学生排球赛中获得好名次。三年来,有近百位学生在县级独唱独奏,素描比赛和艺术展演中获奖。3、突出安全教育的位置。安全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的安全教育重点是“学生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 、“饮食安全和防病”以及“防震减灾”等内容。本学期开展了防震演练、消防演练、突发事故紧急疏散演练等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还举行了法制报告会、心理健康讲座、卫生保健报告。4、重视和规范学籍管理,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有出路。三年来,我校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分别是:08年为100%、99.13%和86.78%,09年为100%、98.99%和95.10%,10年为100%、98.71%和97.0%。5、社区教育教育方面本着“创新思路,以人为本;立足社区,强镇富民”工作理念,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目标,构建和完善社区教育体系,最大功能的发挥全社区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成员接受教育的需求,为全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目前,我镇已建立社区学校社区教育把学点6个,每个教学点做到“六个一”,即:有稳定的教育活动场所‘有能提供教学及培训的教室、有图书及信息阅览室、有专兼职的教师队伍、有热心社区教育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有一套家与管理制度和台账。还建有健身房、社区广场、娱乐场所、青少年德育基地等社区教育资源三处。社区教育中心年培训量在1.9万人以上,其中计算机培训今年完成300人次,环保、食品卫生、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财务方面的在岗培训8000人次。 四、收获与思考: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使我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等得到了整体提升,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教育教学设备得到充实、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提升。尤其是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备课平台及资源库的建立、现代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使教师的知识视野更加开阔、教育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综合教育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由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课堂节奏的加快,让学生深感课堂的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现在的课堂教学,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上,真正做到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上级的关心支持、学校的用心尽力,促成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并取得了应有的成效。但办学是无止境的,随着办学发展新阶段的到来,本校眼下最关切的问题是: 1、认真体现校园的所有价值,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其启智育人的功能。2、进一步加强班子及整个教师队伍的内涵提升工作,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作用,使一大批已经具有骨干潜能,已经展示骨干特征的教师,尽快成为名正言顺的骨干教师,并引领全体教师一般的变良好,良好的变优秀,优秀的变优异。3、进一步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成长,特别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的孩子、“双困生”,促使其日常行为规范尽快到位,各科学习质量尽快符合基本要求。4、努力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切实改善住宿生的就餐住宿条件。人文的关怀将会使教师工作更开心、舒心、暖心,让学生感到学校生活的舒心和温馨。相信,负责任地做到、做好这四点,本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一定能产出新成效。
南湖第二中学是南湖小区建设中两所配套中学之一, 1985年12月建成。市教育局教字(85)198号文件命名为“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校址湖西路19号。2003年对学校旁边的河道进行改造,新的学校大门落成,校址改为南湖湖西街28号。 学校1986年暑期开始招生。1989年经市、区教育部门批准,增设了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形成了普教、职教共同发展的办学模式。2001年8月在市区教育布局调整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全部并入莫愁职业学校。同年学校创建成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 学校占地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陆续装备了多媒体音乐教室、美术专用教室、演播室、宽带网、多媒体教学系统、开通了教育一线通、建立了校园局域网、独立的学校网站及宿舍、餐厅等生活设施。设施先进,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00多名,在校学生近千名。学校有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多名。学校秉承陶行知“学教合一”的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于2005年创办了“陶行知”寄宿制特色班,积极探索学校办学的新途径。 建校20年来,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团结拼搏、奋发进取,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次受到省市区表彰。先后获得了“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华美德教育优秀实验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2005年中考,建邺区状元及第二名均被我校获取。 学校将以二十年校庆为起点,总结办学经验,促进和谐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江苏省侯集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1980年省政府确认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2年通过省教委重点中学验收,2001年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2004年3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首批四星级高中。校园占地300余亩,总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为市绿化先进单位、花园式学校。学校整体布局合理,各类设施先进齐全,有省标准化实验室,省中学一级图书馆,教师人手一部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实现了多媒体化。学生公寓全部安装了空调,并实行标准化物业管理,学生就餐、购物、理发、就医、上网、打电话等均实现了一卡通。 学校现有70个教学班,近4000名学生,2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人,高中级教师150余人,研究生学历或课程班结业12人。国家、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市拔尖人才1人,市县名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40余人。 学校以“求实”为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历经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团结勤奋、诚朴向上”的校风,“踏实互助、爱生奋进”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好问力行”的学风,在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开发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青年教师培训等方面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民主化、人本化管理之路。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攀升,高考本科上线及重点大学录取率连年位居全县第一、全市前列,并先后培养出省市县高考状元多名。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百面旗、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招飞先进单位、省高考优秀考点、市文明单位、市先进集体等,已成为苏北教育的一面旗帜。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