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的前身是常州市清潭小学和常州市清潭第二小学。两所学校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为清潭新村相配套的两所小学。虽只有约20年的办学历史,但两校一贯以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务实的教育教学作风和学生扎实的学业基础在清潭地区享有盛誉。2002年、2004年两所学校先后挤身于省级实验小学的行列。随着清潭社区的不断壮大,入学儿童的不断增多,两校原有的办学规模已不能满足本地区儿童入学的需求,依据钟楼教育文体局的长远规划,两校于2005年暑期进行了整合。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计17754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206平方米。学校共有51个教学班,近2500名学生,在职教师12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有32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名;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共计26人。学校按低、中、高年段分三个校区进行教育教学。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是:“让每个生命都闪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形成了服务意识和文化:即学校领导为教师服务,为教师的发展服务,让每个教师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教师为学生服务,向他们提供适切的教育,使不同天赋、潜能、气质的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在校本课程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2006年学校被评为常州市书法艺术特色学校。学校又开发了民间工艺这一具有浓浓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数学社团方面,我们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6年学校数棋社团获得省青少年科技大赛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在德育建设方面也有自己的亮点。学校常年与清潭社区建立友好协作关系,把社区、家庭作为教育的资源,引领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引领家长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学校成立的“家长学校”、“学校、家庭、社区和谐研究会”,采用让家长走进课堂、家校书信传递、家访和电话联系等形式,创新“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工作,加强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研究力度,使学生的受教育条件及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创办于1906年的横林实验小学,渡过了自己的百岁华诞。通过一批又一批横小人的不懈努力,正以丰富的人文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日显的教育信息化特色、红十字工作特色继续走在教育的征途上!百年求索、百年积淀,办学品位不断提升。1998年学校以较高标准通过省级实验小学的评估验收,并于2000年秋单独建制。目前全校有31个教学班,1400名学生,68名教职员工。大型阶梯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工作室、自然实验室、生物标本室等20多个配套万用教室,使学校更具现代化气息;学校“灵灵电视台”可通过学校闭路电视系统现场直播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数字化校园已初步建成。尤其是以教育科研为龙头的校本培训,使研究型教师群体队伍不断壮大,从而为学校发展增添了实力和活力。目前学校有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名,常州市学科带头人6名,具有中学高级老师职称的7名,常州市青年骨干教师7名,常州市教学能手4名,教坛新秀2名,武进区青年骨干教师4名。一支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群体正不断扩大。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走向“生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走向“师本”,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适合其进取的环境;走向“校本”,以学校为本,从学校丰厚的文化传统中提升学校的品牌概念,形成学校特色。致力于培养“会健体、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合作”的既有良好科学素质,又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全面、和谐具有良好生态意识的小学生。学校本着努力提升学校教育内涵,着力塑高素质学生群体,扎实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有效构建现代化绿色管理模式为目标,积极创办知名的省级模范学校。
常州市翠竹新村小学成立于1996年,隶属于常州市天宁区教育文体局,是翠竹新村社区的配套性建制小学。学校目前有教学班级25个,学生 1262人,教工62人。学校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825平方米,拥有图书馆、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阶梯教室、计算机房等各种专用教室。建校十余年,学校坚持长效管理,从严治教,全体师生发扬矢志不渝、积极追求的精神,孕育了求实进取、内涵发展的校园风貌。学校把“双为、双成、双乐”作为办学理念,把“ 打造环境美、质量高、特色明、声誉好的实验学校”作为办学目标,逐步形成了“诚实守信、团结向上”的校风、“求精善教、严谨爱生”的教风和“认真踏实、探究创新”的学风。信息化的校园生活,现代化的教育环境,是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基本模式。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发展的主旋律时刻高亢:争创现代化、信息化的省级实验小学!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作日趋成熟:在翠小,所有教室“媒体化”,可以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求;教师办公“现代化”,教师们的教学与电脑息息相关;专用教室“全面化”,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网站建设“系列化”,学校网站、教师个人网站、班级网站和课题网站相继建成。少儿国学文化经典是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7年9月,学校把“诵读经典”作为了学校的校本课程。我们引导孩子们读诗、赏诗、品诗、诵诗、背诗、演诗……在“和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路上,学生们在欢乐的气氛中感受经典,浸润在浓浓的诗意文化之中。正因为我们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撒播到了孩子们的心田中,让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支撑着,发展着,才提升了学生的境界,丰富了学生的内涵,开阔了学生的的胸襟,净化了学生的灵魂,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开办“诚信银行”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次全新的尝试。我们通过生动直观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学生对这一机构的了解,通过激发动力的开张准备点燃了学生加入机构的热情,而广泛流动的经营机制使机构的日常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开展,让人心动的考核机制更是给了学生极大的鼓励。通过开办“诚信银行”,我们帮助学生树立了诚信做人的正确观念,带动教师探究了诚信品质的形成规律,推动学校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学校相关的课题《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顺利结题并获奖,《搭乘诚信快车, 培养诚信学生》一文发表在素质教育论文集中,《流动的“诚信银行”,生动的诚信教育》一文获市“主动发展项目”设计二等奖并获天宁区首批 “学校德育示范项目”称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江苏省实验小学”、“ 江苏省绿色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 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 常州市少先队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常州市平安学校”……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翠小艰辛而执著的成长历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翠小人昂首阔步、意气风发,正一如既往地开创新的辉煌。
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创办于1992年,位于溧阳市溧城镇燕山新村,是一所环境优雅、设施先进、管理规范、师资雄厚的初步现代化学校。全校有32个教学班,1671名学生,在编教职工94人。学校占地1万3千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操场有127米直道和200米的环道。学校有图书室、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劳技室、多媒体教室、自然实验室、网络机房、多功能阶梯教室等十多个专用教室。学校开通了校园闭路电视,有一个电视控制中心及演播室,同时筹建了校园网、校园广播系统。近年来,学校自主培养了九名教师获得江苏省级先进,有26人次获得常州市级以上综合荣誉称号,有两名教师被评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有14人被评为常州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68人次获得溧阳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在教学基本功竞赛中,有一人获得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有两人获得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有7人在常州市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一、二等奖,有33人次在溧阳市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奖。学校培养的学生素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好,学科素养高,综合素质强,发展后劲足,而得到社会广泛好评,现已有五名毕业于我校的学生先后被北大、清华录取,有一人成为江苏省文科状元。多人次被评为常州市“美德少年”“孝心学生”“感动之星”等,他们的事迹得到了媒体的宣传报道。学校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各学科竞赛,成绩丰硕,获奖人次均有百余人次,大合唱、课本剧、经典诵读、舞蹈、团体写字等均代表溧阳市前往常州比赛,并获得佳绩,学校古筝队、书法表演多次承担溧阳市的外事活动,并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乡土乡音》等栏目,学校的美誉度日臻提高。学校继1995年进入江苏省名小学的行列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打造“燕小精神特区”,学校在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不断求索,2002年在建校十年之际,克服困难,排除万难,以高标准顺利通过了省实验小学的创建,而后获得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选优秀组织奖、全国主题读书活动优胜奖、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集体组织奖,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连年被评为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等,在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特色建设、后勤服务等方面,受到了常州市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和表彰,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单位、常州市课改先进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市工会工作先进教工之家、常州市“平安校园”、常州市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常州市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基地、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常州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常州市市级“先进团支部”常州甲级少先队鼓号队、常州市“特色书香”中队等,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教研组均被评为常州市先进教研组……在近十年,学校获得溧阳市级以上荣誉达到169项。
戴溪小学位于武进区东南洛阳镇民丰村。居民对教育关注度较高,反映在教育需求上,家长要求孩子的学科学习成绩要好,同时又要求学校能综合办学,办出特色,满足孩子个性发展需要,同时希望能更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评价;有不少家长教育经验丰富,这对学校教育有促进作用,占总数一半左右的新市民家长关注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对孩子教育心有余力不足。社区有较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是清代著名诗人赵翼和共和国将军王诤的故乡。 学校现有学生 1037名,设 24个教学班, 47名专任教师。学校办学设施较好,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近年来, 全体师生团结奋斗,务实创新,在实施第一轮学校主动发展规划中,学校取得了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武进区“实施主动发展优秀学校”等称号,于 2008年 11月接受优质学校评估。 1 .建设了一支团结务实的干部队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