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山西路小学始建于一九五五年九月,办学之初,学校仅有八个班级,三百七十多名学生,分布在水佐岗等几所学校上课。一九五六年,新校舍建成,全体师生回校。 六十年代初期,学校迅猛发展,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历届学生考试成绩均在全区名列前茅。学校还经常担任对外接待任务,因此被市委宣传部定为重点小学。教育部成仿吾副部长、省教育厅朱子闻厅长曾来校视察。学校的教学管理经验还多次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学校的合唱团闻名于市,后逐渐成为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的摇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校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加快发展。学校领导带领全体教师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抓教学,一批名特优教师脱颖而出,耿芳珠、冯培英、周家才、韩素珍等一批名师的名字如雷贯耳,声震金陵,他们为山西路小学创造了辉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校重新规划校园布局,翻建校舍,由原来的双轨变为四轨,学生逾千名。学校的德育活动富有特色,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小学生思维电脑教育中心;成立了山西路小学少年消防警校;召开了“共拥一片蓝天,共有幸福童年”现场会,省市区领导均到校祝贺,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整个校园一时间欢声笑语、异彩纷呈。
南京市渊声巷小学始建于1948年2月,地处鼓楼渊声巷18号,闹中取静,全校占地面积为5782平方米。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渊小几代人的努力,九十年代完成了校园整体改造后,校容校貌不断更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里有标准的篮球场和排球场、塑胶跑道、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有微机房、多功能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陶艺教室、舞蹈房、图书室、大队部室、档案室、体育器材室、卫生保健室等专用教室15间(见校园环境)。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确立了"以育人为根本、以管理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的办学宗旨。近年来,领导班子敢于创新、锐意进取,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在"负重攀登,敢为人先"的鼓楼精神鼓舞下,从学校实际出发,群策群力,逐步探索出一条求美、求实、求特、求新的办学理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教师队伍朝气蓬勃、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成绩着实喜人,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该校值1996年合并鼓楼小学,2000年被评为"南京市示范学校"后,师生们群情振奋、雄心勃勃、锐意改革、发展优势、求特求新,继续开拓进取,于2001年争创成为高质量、有影响的市实验小学。王俊梅: 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鼓楼区学科带头人,鼓楼区教学能手,南京市品思品社学科资深教师。求实、扎实、真实,是家长、学生、同事最信赖的教师。朱鸣平: 副校长,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鼓楼区教学能手。认认真真做事,扎扎实实教学,平平和和处人,是学校教师中极富人气的管理者。
南京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35年。近7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驻法大使吴健民、画家傅小石、中科院院士孙仲秀、全美华人协会主席吴京生、破奥运记录尹承伯、台湾新闻学会会长楚崧秋、江苏高考外语状元欧阳慧宁等各级各类人才数万名。 学校现为省重点中学、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德育先进学校、市中学生创造发明中心、国家航空(航天)模型重点单位、江苏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市中学唯一)。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奖项204项、省级967项、市级932项。 学校占地面积100亩(城区最大中学)。教学设施现代化。校园环境优美,为南京市唯一一所“花园式学校”。学校现有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200人,其中国家、省、市、区以上优秀教师11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与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28人,市优青16人。有中共党员91人(在职55人,退离休36人)。学校党总支近几年连续两次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领导班子获区“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队伍建设获区“先进师德群体”称号,2003年学校高中部获南京市总工会“先进班组”称号。 学校确立“提高素质、打好基础、发展能力、发挥特长”、“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对民族未来进步负责”教育思想。高考升学率(本、专科)100%,尤为突出的是学校高考推进率位居同类生源学校前列,2003年高考推进率为160%,受到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科技教育在省市处于领先地位。中学生“车模”、“海模”、“航模”、“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连续多年获“江苏省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在国家级比赛中摘金夺银。2004年全国青少年“航模”大赛,“空战操纵项目”包揽全国金、银、铜牌。几年来有百多名学生因参赛成绩突出,获高考、中考加分20—50分资格或保送重点大学。学校男足2003年获全国冠军。女足2000年获市中学生足球赛第一名。学校与舜天足球俱乐部联办舜天四队(面向全国招生),学校现为“市足球先进学校”。男子棒球队、女子垒球队位居全国六甲之列,并与东京都棒球“联盟”每年实现互访,填补了省市该项目空白。 目前,省市区对二中发展高度重视,规划用较短时间把学校办成东北城区一流名校。高起点、超前性、大手笔的学校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一期竣工,二期启动。全校师生正步伐坚定地向“上规模、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国家级示范学校”迈进。 (现已与南京市第八中学、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合并,更名为南京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