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小营小学于1952年10月由华东军区空军干部管理部创办,其前身为空军子弟小学,1964年12月31日学校交地方,由南京市教育局接管,取消了住宿制,更名为南京市小营小学,文化大革命初期曾一度叫红鹰小学。小营小学坐落于南京城东干道龙蟠中路的21号,是南京市级体育传统学校。历史上学校的男女乒乓球队都获得过南京市冠军,全国少年跳高冠军张爱民、游泳冠军胡斌也是从这儿走出校门的。足球是学校拳头项目。学校一直重视足球运动的梯队建设,不惜财力、人力、物力,组建了小足球队,1988年开始招收足球班,配备专业的足球教练。学校足球队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种比赛获24次奖,其中冠军15次。为国家培养了专业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达28名,现今江苏舜天足球队里有八名是小营小学毕业的运动员。学校占地面积1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 5820平方米。学校有24个教学班,学生近700人,均为小班化教学,"呵护童真,激活童趣,滋养童心" 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有教职工57人,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 37人;大专学历11人,占教师人数20%,本科学历43人,占教师人数77%、研究生2人,占教师人数3.5%;教师中省劳动模范1人,省师德标兵1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市优秀青年教师4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区"斯霞式"人民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6人,区优秀青年教师6人,省、市、区骨干教师20余人。近几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校"、"全国中小学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省"科技活动四星级先进集体"、市"德育先进学校"、市"模范职工之家"、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市"绿色学校"、市"优秀绿化景观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底被评为"市小班化示范校"。
一、半山园小学小班化教育发展的背景半山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晚年的故居。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学校继承和弘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培养学生以浓厚文化底蕴为基础的民族精神。半山园小学是两校合并的一所学校,创建于2003年,学校创建的第三年,也就是2005年,我们有幸成为了"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小班化教育实验的4年,是学校快速发展的4年。小班化教育实验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注与大力支持,同时也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学校已发展成为 "江苏省实验小学"、"南京市艺术教育普及性特色教育学校","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优秀景观学校、百家优美校园及南京市安全文明校园......几年来,我校在小班化实验中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并体会到小班化教育的甜头: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凸显,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我校第一届和第二届小班接受区语文调研,均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优秀率达到80%。活动中,学生百分之百的参与,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的发展。在许多重大活动中都能看到我校学生活跃的身影。曾代表玄武区参加南京市艺术汇演,在南京市书香班级评比、南京市儿童射击比赛、区合唱比赛、区集体舞比赛、区演讲比赛中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学校还曾承担了南京市小班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南京小班化实验学校教师的培训活动。活动中,我校小班教师上了多节展示课,受到与会领导、教师的好评。在实验中,更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业务素质、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虽然创建时间不长,但却有着渊源的历史文化背景,我校毗邻半山园,它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晚年居住的地方。正因为这特定的历史背景,营造了我们特有的环境资源、社区资源、教育资源。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挖掘这一历史的文化,成立了半山文化研究小组,对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变法改革、个人品质都作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从王安石倡导的"立德,立言、立行"中提炼出"立行"教育,并且细化为"志向立行""深思立行""个性立行",把"立行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行动依据,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二、半山园小学小班化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学校品牌】立行"立行" :"行"指的的是行动、实践,立行教育要培养的是言行一致,言出必行的人,我们力求通过"立行教育"让师生拥有远大的志向,明确的目标,学会脚踏实地地奋斗,孜孜不倦地实践,去实现自己的志向,达成自己的目标,成为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富有个性的人。志向立行: 我国古代将树立远大的理想称为"立志"。自孔子以来的历代学者都把"立志"作为学习的必要条件。王安石自小便树立超越先贤之志,并饱读诗书,励志实现自己的这一理想,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才得以成为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我们倡导每个学生和老师要像半山先生那样有宏伟志向,认定目标,勇于探索,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坚持不懈,不断砥砺自己,这样定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深思立行:半山先生曾经借游山说明治学的道理,一是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二是反对道听途说,主张探本索源,深思慎取。作为半山人,我们就应当吸纳这种创新思想,号召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参与思维的挑战,鼓励多角度思考,追求思维的深度,敢想敢说敢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个性立行:三年的小班教育,我校一直着力于个性化教育,因为我们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是独立的人,只有当每个老师和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将无法立足于未来世界,而富有个性的开拓型人才是人才的基础,半山先生的创新就是来自于他的个性。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个性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的发展,引领每一个的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我们的学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欣赏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坚持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最适切的教育,最终引领他们走向成功,成为富有个性、健康自信的人。【学校愿景】创建文化底蕴丰厚的富有特色的品牌学校半山园小学在立行教育的引领下,通过"志向立行、深思立行、个性立行等的研究,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想远大、深思敏行、健康自信的人,让半小成为文化内涵丰富,办学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校训】立行立行就是让学生从小在心中树立远大理想,在学习中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敢于追问,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各种活动中,大胆展示、培养自信,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最终实现理想。【校风】健康、和谐、创新、进取、三、半山园小学小班化教育发展的操作策略(一)、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教育的使命感"立行教育"就教师而言,重在他塑造的自身形象,我们鼓励教师不但要把教书作为职业来完成,更要做为事业来追求。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价值的实现在课堂,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她)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求每个小班的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职业生命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让自己的行为无愧于教师的称号,让自己的生命永远闪现出职业的光芒。(1)、积极创设条件,帮助教师规划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我们追求的境界是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到作为一名小班教师的乐趣,我们的理想是通过学校的培养、通过教师的自身努力,能够使每一位小班教师都具有丰厚的知识底蕴、扎实的教学根底、广阔的教育视野和追逐教育前沿的意识,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结合学科专业、岗位特点、分析自身发展优劣现状,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职业技能,促进专业发展。学校也积极创建平台,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目标。(2)、 多元化培训,让教师的"行"更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专家引领,与特级教师零距离接触小班化教育中以年轻的教师居多,为了能够让这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将给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和几位特级教师零距离接触,并聘请他们做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不定期地深入课堂听课,并按要求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让青年教师在压力中成长。◆ 学习内化,丰厚教师专业素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这是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教师的阅读史,就是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史",我们把教师自觉的理论学习看作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把自觉的学习做为他们教师生活的一种方式,让老师们在与教育大师对话中,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以教育理论的滋养,丰富自己的教育视界,丰实自己的教育行为、丰满自己的教育人生。◆ 搭建平台,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同伴的互助和交流中提升教师是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的,教师的智慧需要在群体的碰撞中提升。所以我们努力为教师搭建一个互助和交流的平台,让教师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继续开展小班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开设主题性的小班交流论坛,通过校园博客进行网上沟通,让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互动,畅谈自己的思想。 (二)、打造半小"追问课堂" ,彰显"深思立行"的内涵学贵有疑,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一个"追"字,彰显出我校"深思立行"的理念。通过"追问"课堂,将重点培养学生"会思考""乐提问""善解惑"的能力。让孩子们带着小问号走进课堂,质疑课堂、探究课堂、追问课堂,带着大问号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实践。(1)研究"追问课堂"的实施步骤:◆学习领会、展开讨论;◆调查了解、形成共识;◆骨干引领,课例研讨;◆专家指导,诊断课堂 ;◆反思实践,总结规律;(2)创建品牌团队:结合教师共同研究兴趣,根据教师个性特点、教学专长,立足追问课堂,确立研究专题和发展方向,据此打造个性化教师团队,在团队的建设中,培养团队领军人物,同时学校为团队发展建立专门的网上博客,与同行交流,利用网络提高知名度。(3)打造品牌教师:在打造品牌团队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培养品牌教师。 首先要推出品牌教师的条件,让老师们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校要为品牌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要多给他们学习、交流、上课、展示的机会;要建立品牌教师的成长记录,要把他们的成长过程,纳入学校创建工作之中。(三)、 完善校本课程的实施,探索操作策略(1)、 研发已有的校本课程,着力彰显"每一个"的教育科学认读是我校低年级开设的课程,老师们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性的认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识字氛围,促使学生具有强烈认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学认读的做法,着力彰显"每一个"的教育。课外阅读也是我校课程实施的一个亮点。诵读《古诗》《三字经》《论语》等经典国学著作,通过这些教育孩子们从小收到良好德熏陶,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良好品质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孩子内心世界。(2)、 对新开发的校本课程《鼓韵》,着力研究实施的基本框架◆ 制定课程实施的总目标,划分每个年段的实施内容,确定年段目标,以及分年级的课程教学计划。◆ 研究校本教材实施方案及评价标准◆ 加强校本教材的实施的教师队伍培训课题研究(四)、在多彩的活动中引领学生树立志向、发展个性(1)以志向立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志向"实际上就是理想,就是对人生的规划,或者说是奋斗的目标。人无目标便无斗志,那么对于学校来说,该如何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分年段定格志向教育的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年龄尚小,"志向"在人的一生中所起的作用,他们不是很清晰,这就要求教师加以引导,在每个人的心中"种下志向"。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立什么志、怎样立志,将是我们教育的重点。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应该立志,努力在教坛之上用自己的真诚实践自己的教育梦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开展"志向"教育的故事会。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名人励志成功的故事,通过这些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得到启迪,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从小就他们的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2)开发各种主题活动、校本节日。通过多彩的活动、英语节、数学周、读书节、腰鼓节为学生创设平台,提供舞台,让他们展现自我,发展个性。(五)、加强环境建设,发挥教育功效校园、教室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通过学校的墙壁、走廊、队角,板报,墙壁宣传画等宣传阵地,营造浓郁的立行教育氛围,向师生诠释学校立行教育的内涵,教育师生树立志向,讲究诚信,善思敏行,自信执着。低中高年级,制定不同的主题,力求符合不同年段孩子的年龄特征,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的未来应以现在为起点,赢得了小班就是赢得了半小未来。我们半山人将会携手努力,向着我们的目标奋进!
南京市海英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蕴藏着深厚的人文资源的学校。她始建于196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事学院子弟小学。1964年7月,海军指挥学院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指示要求,将学校移交南京市教育局,由玄武区教育局接管。2010年,由于玄武区教育规划的调整,海英小学和半山园小学两校合并,新成立的海英小学成为玄武区最大的小班化学校。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以传承民族文化,提升悦纳品质,塑造国防精神作为特色文化建设目标。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以立行教育为抓手,创建"立行小班"品牌,"尊重差异、尊重个性"的小班办学特色正日趋明显。结合校名和学校课程理念,我们以"立行教育"为总体开发思想,结合 "让每一个孩子在立行教育中开启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我们构建了极具特色的"海韵童心、立行育人"课程体系,强调所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面向全体学生,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拓展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南京市宇花小学,省级实验小学,位于后宰门佛心桥36号。学校创办于1952年8月,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子弟小学,1960年定名为宇花小学,1964年交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是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500余名,教职工45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队25人,一级教师16人,大专学历13人,本科29人。学校秉承"探艺 树人"的核心办学理念,逐步形成"深化艺术教育,升华教育艺术"的学校文化,旨在"师师德艺双馨,生生才艺双优","人人是校园艺术能手"。 校门外,学生书写的校名流畅,隽秀。步入校门,"关注每一个,激活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快乐每一个"横幅跃入眼帘。楼前的文化石上的 "艺"字,既是说明艺术教育是我校教育特色,同时涵盖了学校核心办学思想:人人创新教育艺术。"树人楼"楼道两边采用写实和抽象的手法艺术性的展示了四组雕刻作品,把学校的特色教育--空竹、色粉画、电子琴、书法、摄影以一个"艺"为轴心展示出来。走廊上布置的20多块"生生都是校园才艺之星"的展板,凸显了近百位同学的各个方面不同的才华;报告厅旁绘制一块大型展板"天天我快乐",融汇了全校同学快乐的笑脸;"探艺楼"楼道张贴着宣传每一位教师展板,它是树教师个人教学品牌的举措之一,是教师探索‘教育艺术"的一种引领和促进。校门边建立了南京市小学一流的学生书画摄影展览馆,展出了学生们在我校艺术中心绘制的300多幅作品。学校百米围墙上则描绘反映我校教育特色的丙烯喷画。进入学校就会让人感受到宇小人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受到宇小人的快乐。浓浓的艺术教育氛围构成了一道道富有情趣、富有思想教育性的独特风景,营造出了一种温馨和谐、催人奋进的素质教育天地。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基地、市德育先进学校、市爱国卫生达标单位、市优秀少年军校等称号,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中小学美术、书法、摄影艺术中心,市"民间体育进校园"实验基地。学校在省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学生书画展,出版了学生画册。学校被中国现代教育研究院授予"全国校园文化示范校"称号。学校于2000年被市教委定为教育部"做中学" 项日实验学校。仅2008年全校学生获全国艺术奖项139项,省级奖项39项,市级奖项34项。全体教职员工正努力向学校的发展远景---建"质量优异艺术文化浓郁的省级名校"迈进。
雨花外国语小学是南京市第一所公办外国语小学,是雨花台区“十一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名牌学校。地处郁金香路58号(紧邻共青广场),位于雨花“科学园”核心区内,与著名的中兴通讯、华为科技、舜天研发、宏图三胞、中软华通、东软研发、斯威特、雨润研发等IT产业基地毗邻。学校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校舍建设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含地费)。学校设计规模为六轨三十六个班。校园分为教学、运动和生活三大区域,有布局合理的综合教学楼,有功能齐全的室内体育馆,有宽敞整洁的学生食堂,有装备先进的网络教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馆、科学实验室等。学校筹建期间,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区教育局冯建强局长等领导多次到校视察并作指示。2007年9月3日学校正式开办,雨花台区区委书记王建华、区长韦昌明为学校开办剪彩并作总要讲话。开办初期,学校按计划招6个班共230名学生,配置优秀教师16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忠俊同志任首任校长。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下,在中央教科所的热情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全体雨外小人的共同努力下,雨外小践行教育个体(学生、教师、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理念,凸现“英语教学”、“教育科研”、“科学素养”三大教育教学特色,致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正朝着“高”(高标准)、“新”(新机制)、“名”(名教师)、“特”(特色课程)、“优”(优异的质量)“五大特点”的名牌学校迈进。登高前瞻,任重道远。雨外小誓创雨花“科学园”核心区内的全市知名、全省有影响的名牌小学,为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南京市创建教育名城,为建设生态雨花、科学雨花、和谐雨花做出应有的贡献!
南京天下关区妃宫小学分校位于风景优美的秦淮河畔,是百年老校、南京市首批省级实验小学——天妃宫小学于2000年8月创办的全日制小学,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学校把“厚生为本、日新为道”作为办学宗旨,充分利用其“小”的优势(每班学生不超过28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一个学生;改变传统教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倾力打造紧张、有序、高效的和谐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南京天妃宫小学分校环境优美,花坛、凉亭、文化长廊乃至每一面墙壁都精心设计,彰显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书香怡情,和谐发展,健康活泼的校园。学校配有各种功能齐全的专用教室,每一个班级都配备先进的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装饰精美的教室里,每一块墙角,每一扇窗都会“说话”,不仅延伸了教育时空,增添了童趣色彩,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营造了大家庭的温馨氛围。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紧扣时代节奏,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充分挖掘个性教育的资源,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除一年级始就开设英语口语课外,三至六年级小班教授信息技术课程;学校依托中国传统节日,开设了“我们的节日”校本课程,承继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感;学校还开展快乐周末活动,每周五下午是孩子们社团活动时间,学生们根据自己爱好,自由选择不同兴趣活动,跑班参加;学校还组织各种特色活动:“‘天娃寻春’摄影比赛”、“‘哆来咪’卡拉OK大赛”、“数学文化节”、“书香四季”、“迎新春民俗文化节”、“天娃讲坛”、“‘天娃秀’创新艺术节”、“‘我爱学英语’短剧大赛”等等,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发挥了特长,锻炼了能力,体验到快乐,全方位地展示了小书生的才情。高效的课堂减轻了孩子们的课业负担,丰富的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健康的心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在家长的支持下,课余时间参加提高学习,学校组织他们参加全国、省、市各级比赛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南京天妃宫小学分校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60%的青年教师,全校教师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占84%,他们在省、市、区各项教学比赛中屡屡获奖。在近三年下关区教学质量调研中,我校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高效课堂、精致小班、鲜明特色、优异质量是我校近年来不断获得社会美誉的根本所在。
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由栖霞区人民政府、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南京市教育局与南京大学四方合作创办,为区属公办学校。学校秉承诚、真、勤、仁的校训,坚持以“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为办学理念,努力实现“让教育更完整,让生命更温暖”的办学主张。培养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具有社会主义民族责任感的新一代中学生。 学校位于南京城东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与守敬路交界处。周边知名高校林立,东濒碧波荡漾仙林湖,西临景色秀丽的九乡河湿地,北眺枫红桂香的栖霞山景,沐秋枫禅韵之润泽。校园枕山邻湖,环境幽雅,堪称读书治学佳境。便捷的交通,深厚的人文底蕴,百年名校的办学积淀,诗画般的自然环境,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总建筑面积70303.79㎡,报告厅2821.50㎡,图书馆、行政楼8546.87㎡,艺体楼9488.60㎡,教学楼18415.72㎡,电教实验楼8521.70㎡,食堂5112.80㎡,宿舍9402.24㎡,绿化率30.48%。学校最终建成后为20班轨制办学,其中初中部12个班,高中部8个班,是一所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位于南京市教育系统前列的综合性学校。 第一届新生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开学,教职工50余名,金陵中学派出了优秀的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进驻学校;金陵中学直接派出的教师占学校教职工比例近50%。该校师资队伍阵容强大,学校现有特级教师、省内外著名的教授级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有获得过全国名师赛一等奖和省、市级教师赛课一等奖教师多名;还有经过市、区多级选拔而引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和年轻而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师。南大表示会帮助学校培训师资,在学校需要的时候,会对学校逐步开放实验室等教育教学资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