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南京市区划调整,原雨花区红光中学划拨秦淮区。 2000年,由于厂校剥离,原513厂子弟学校与红光中学合并。 2002年—2004年,区教育布局调整,十八中初中部与红光中学合并,沿用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名。 学校在2003年底,就通过了省示范初中的验收,先后被评为南京市示范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优秀家长学校、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基地、南京市示范图书馆、南京市示范实验室、南京市优秀心理咨询室、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南京市民主法治先进单位、南京市优秀教科室。 学校现有十二个教学班,为南京市小班化教学实验学校。2009年,开展小班化、住宿制改革,是是秦淮区义务教育阶段首家进行寄宿制的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为982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633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满足初中教育教学需要。 学校传承与光大“敬业、精业”精神,发扬“团结、勤奋、求实、进取”作风,实施精品战略,逐步发展为江苏省示范初中。如今“小班化教学”、“住宿制管理”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新亮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学校一贯倡导进步和发展的绿色教育理念,强调让每一个师生拥有一个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人人进步,个个发展。
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坐落在环境优雅的雨花新村中心位置,占地18000余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91余名教师,1400多名学生·中学高级教师18人。学校共设24的教学班,每个年级8个教学班。 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为江苏省自学考试考点。 交通十分便利,公交26路、86路、88路、19路、44路、61路、游4、雨谷等均有停靠站.共青团路中学毗邻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树木葱绿的雨花小区内,学校建立于1987年,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雨花台区首批省级示范初中.学校在抓好教育的同时,十分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努力把学校建成利于学生学习、活动、休息的优美绿色景观校园,发挥环境熏陶人、影响人、教育人的功能。 共青团路中学坐落在环境优美的雨花新村中心位置,占地1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学校硬件设施配套完备,教学楼、教师办公楼、报告厅、实验室一应俱全,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分布合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信息化教育、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 为江苏省示范初中。
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是江苏省优质品牌公办初中校,是南京市首批推进素质教育示范初中校。自2000年建校至今,经过十年的创新实践,学校以优异的办学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 建校以来,学校着力打造"品质教育"这一优质教育品牌,教育教学质量已跻身南京市初中校前列。每年有85%以上的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星级高中。2011年中考成绩再创新高,连续第六年被鼓楼区教育局授予初中教学绩效综合奖一等奖(最高奖)。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众多。拥有特级教师1名,市区学科带头人21名,研究生24名。仅2009-2011年,学校先后有15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公开课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数十名教师多次赴全国各地讲学。学校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科 广受赞誉的校本课程。2009年10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司长亲临学校考察校本课程工作,同月30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学校召开。2010年3月,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在学校召开,全省十三大市的教育主管领导和知名学校的领导老师齐聚学校,共享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其中,学校校本课程优秀成果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一致好评。我校先后共开设校本课程近60门,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竞争生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积淀深厚的美术教学。学校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分校依托高中部优质美术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成绩斐然,成立美术教育培训中心为美术专业人才成长架设绿色通道。每年为高中部输送大量品学兼优的美术专业生源。高中部近五年所有考入清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高等美院的学生80%以上由分校输送。学校前150名学生可优先录取高中部美术班。学校每年至少有近50名同学在国家和国际级美术比赛中获大奖。今年拟面向全市招收美术特长生20人,经美术加试择优录取,录取后可享受免收择校费的优惠。 视野开阔的英语教学。2007年引进李阳英语教学模式,"李阳英语"班的开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受到学生和家长普遍欢迎。学校还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际知名学校进行长期对口交流。其中广受赞誉的是每年两批师生(每批约20人)到加拿大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沉浸式"修学。我校已成功组织十批(共计170名学生,37名教师)成功赴加修学,效果显著,反响强烈。学校已连续5年在南京市中小学生英语口语电视大赛中获一等奖,2011年又以绝对优势击败全市众多名校和外国语学校,蝉联冠军。学校已成功举办三届英语节系列活动,其中全校英语合唱活动备受赞誉,这些活动使学校英语学习氛围更加浓郁。 成果显著的棒球特色。学校棒球队为南京市队,曾为南京市获得十运会首枚金牌和省运会金牌。球队多次赴日本、韩国和台湾与当地专业队伍深度交流。学校拥有完整建制的棒球队和专业棒球训练场。目前,初高中已建立棒球队队员成长绿色通道,高中部毕业的两届棒球特长生全部升入知名大学深造。 崭露头角的声乐教学。2008年,学校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引进了南京艺术学院教育资源,创办声乐特色教育。建立了"丝竹雅韵"民乐演奏社团和"百灵鸟"百人合唱团。2010年学校合唱团在鼓楼区中小学生合唱节中获一等奖第一名,并代表鼓楼区参加南京市中小学生合唱节比赛获一等奖。2011年年底在一二·九中学生合唱比赛中,再次蝉联全区一等奖。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员育人",施行"一月一主题,一周一重点"的德育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节俭教育等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重视德育活动,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近四年连续获鼓楼区运动会总分第一名,省冬季三项先进集体。近几年学校连续参加南京市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均获一等奖。借助这一平台学校在大课间积极推广学生健美操,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原名南京市第七中学,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坐落于明故宫前御道街35号,周边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四所211国家重点高校和十八个部省级研究院所,同时还有创意产业园区和月牙湖高档住宅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十分优越。 办学75年来,学校先后培养出了汪承灏、郑小瑛、陶思耀、宋玉麟、刘基法、张鹏辉等一大批院士、博导、艺术家、将军、世界冠军等杰出人才。近几年,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98%毕业生进入各级各类大学学习,高考推进率、升学率市内领先,年年受到市教育局表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本部位于御道街35号,高三光华门校区位于光华东街17号。 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实现现代化。体育馆、300米塑胶田径场、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中等局域校园网、宽带接入互联网、500余台电脑全部入网,教室均配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之中。经过市区与学校共同努力,学生进入高三阶段后将实行全封闭式优质管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中有教授级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占比44%,市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36人, 70多位教师先后荣获全国、省、市、区表彰,40多位教师在全国、省、市级好课比赛、技术能手比赛、教工基本功大赛等各种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30名教师去国外访学和进修。学校与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联合创办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成果卓著。
学校是南京最早的省重点中学之一,现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 学校一贯强调"教书育人",坚持"德育首位,五育并举"的方针。多年来形成"好学、向上、活泼、团结"的校风,"严谨、求实、创新、育人"的教风和"勤奋、进取、踏实、求精"的学风。制定了"求真为民"的校训,成为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新中国诞生后,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扬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努力办成具有特色的重点中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百多年来,南京一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校友遍及神州,驰誉海外。 学校现有教 职员工230人,其中高级教师76人(含特级教师4人),高初中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人。校园面积40000余平方米。 该校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多年来在南京名列前茅,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市毕业、升学考试成绩连续十余年位居全市第一。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学校带来勃勃生机,特别是近几年来,校园内更是蓊蓊郁郁,姹紫嫣红,一片兴旺景象。在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家长、校友的关心、爱护、支持下,校园规划建设正逐步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要用功,进一中;进一中,能成功”成为普遍的共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正大力推行"导师制"的运行机制,实践"一主两翼,三线齐飞"的办学思想,全校师生意气风发,同心协力,继承传统,开拓前进,为把南京一中建成不负众望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名牌中学而努力奋斗。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了迅速恢复教育,南京开办了三所国立临时中学。南京五中的前身是国立第二临时中学,于1945年10月筹建,12月1日开学。翌年8月,学校改归市属,更名南京市第五中学。1951年春,南京青年会中学并入南京五中。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遵循和贯彻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与“行知合一”理念,在教学中倾注对每个学生的关爱与帮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思维,大力开展各项学科活动和文体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1953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14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1956年学校又被确定为全国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并被列为对内对外开放学校。1960年国家颁布《中学暂行条例》,南京五中被指定为“实行新计划、新大纲、新教材”的试点学校,全校工作走上了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正确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已把五中办成一所拥有优美校园环境、深厚文化底蕴、高水平教师队伍、优良校风校纪和出色教学质量的重点中学。1997年初,南京五中再度进入江苏省重点中学行列。2005年初,学校被命名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坚持“推进内涵发展,打造精品高中”的目标,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五中办学6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两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乔登江、陈达,文学家周而复、余光中(台湾),剧作家张弦、沙叶新,音乐家吴祖强、杨鸿年,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唐文华,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等都是五中校友。五中弘扬“平民教育”思想,坚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五中有自己独特的教师培养和发展机制。本校教师队伍中先后成长出9名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教授级高级教师。五中学生纯朴,学风浓厚;教师勤奋,教风严谨。是我市中学最早的教科研项目中心。学校连续多年获得“省文明单位”、“省教育先进集体”、“省心理教育名校”、“双无先进学校”(无青少年犯罪,无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江苏省首届“和谐校园”、南京市“师德群体”等称号。当前,全校师生正满怀热情,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把五中办成全校师生愉快的学园、成长的乐园、温馨的家园,办成一所拥有科学教育理念、浓郁校园文化、鲜明办学特色和优秀教育质量的精品独立高中而奋斗。
中华中学,拥有许多教有特长、德高望重的著名教师。百年耕耘,育才万千,莘莘学子,遍及世界各地,许多校友各领风骚,成绩骄人。 自1989年以来,学校已连续14年荣获“南京市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2001年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1993年、2000年被评为德育先进学校。1996年成为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1997年成为江苏省OEH多媒体教育网络实验学校,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科研课题——心理教育实验学校。1998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9年成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00年,学校被命名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基地”、2001年又成为“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培训基地”、“江苏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电子技师认定单位”,国家重点教科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试验学校。2003年被评为“南京市模范学校”。 目前,中华中学建成了全新的校园,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配备一流,教育教学质量在南京市和江苏省稳居前列。教育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已顺利完成三个国家级九五课题,现正开展三个国家级十五课题子课题的研究。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居全国领先地位,拥有900多台计算机的千兆校园网覆盖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不管是教室、办公室、阅览室都有联网;建成了1000多G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校园网给学校管理以及实现信息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证。2003年,又在江苏省首家建成无线校园网,网络环境更趋完善,一个初步数字化的校园正在形成。 随着中华中学的发展,校领导已经把眼光投向对外开放方面,希望通过建立友好学校的方式加强国际交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品位。我们先后接待了美国、英国、韩国、德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教育代表团来访,并与美国罗利市桑德森中学、英国谢菲尔德中心学校、韩国大田山川中学建立了交往合作关系。相信通过对外交流,双方将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各方面得到收益。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下称南外仙林分校)是南京市政府、南京市教育局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于2002年决策创建的一所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控股的具有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的股份制新型民办寄宿学校,其管理体制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不但是南京市政府一项颇具战略眼光的重要教育决策,也是南京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创新。学校坐落在南京仙林大学城,占地410亩,校舍建筑15.8万平方米。学校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完中)和国际高中部,现有150个班级,5600余名学生,900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480人,外籍教师57人。南外仙林分校有以下优势:一、办学资金到位率较高。高额的启动资金和逐年攀升的教育创收为学校的稳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二、办学方向有保证。学校的高层管理者大部分来自南外(退休或借调),促使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南外保持一致,继承并发展了南外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校长是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办学。三、办学自主权充分。办学过程中得到市、区教育局的支持、爱护、信任和关心。两级教育局十分开明,他们严格在《民办校教育促进法》的框架内管理学校,不对学校进行任何行政干预。股东单位及董事会“抓大事、抓方向”,不干预学校行政的具体办学行为。“两不干预”使本校避免了公办学校和一般私立学校办学可能受到干扰的弊端,可以聚精会神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综合改革。南外仙林分校办学过程中得到省市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爱护、信任和关心。南外仙林分校办学体制为九年一贯,十二年衔接,这样的学制优势在于可以从小学开始实施自己的教育举措一直延续到初中和高中,并且无论在教学还是管理上,都存在这样的一种继承性。根据学校的设计,小学人数相对较多,初中次之,高中更少——小学64个班级,初中42个班级,普通高中18个班级,国际高中16个班级。这种塔形办学形式使学校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时,生源以自我消化为主。初中考入高中的学生40%进入普高,20%进入国际高中,这样的比例在南京市鲜见。这样的办学设计,为贯彻学校自己的教育原则以及改革举措,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框架。南外仙林分校在教育改革中诞生,建校起就在办学体制机制、课程安排、课堂教学及德育等方面开展探索和改革,近几年更是有计划地开展了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钱铁锋校长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和理性思维提出“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学说是这项改革的理论基础。全校教师在正确理论的引领下,认真开展以“四项基本教育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率的教育”和“开放式教育”)为指导、“三项中心工作”(德育领域的“理想教育”;教学领域的“课堂教学改革”;管理领域的“班级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轴的全方位、大规模改革,目前已卓有成效,并在许多方面形成理论建树,并将与南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南外仙林分校教育探索》系列丛书,整理出一系列可行的制度和有益的经验。建校十年以来,南外仙林分校始终怀着“办对人民负责的学校”的教育情怀,以“顺其自然”为校训,以“民主、进取、开放、创新”为校风、“自觉、自主、自信”为学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行教育改革,坚持“四项基本教育原则”,在办学体制、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德育工作(理想教育特色)、课堂教学、学科特色(外语、心理、科技)、班级及中层管理体制、学生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分配制度、多样化国际化办学诸环节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深入而持久的改革,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力(1.资金投入与硬件设施 2.教师水平与学生素质 3.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4.教育方式与教育科研 5.办学思想与学校文化)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了教育关系(1.学校体制和办学环境 2.机构设置和管理方式 3.评价制度和分配制度)的良性发展,逐步形成了整体融合的机制,走出了一条“有个性、有特色、轻负担、高质量”的创新办学之路。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秉承母体南师附中优良的办学传统,致力于打造一所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品牌学校,充分利用百年附中优秀的文化资源,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教学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科学而富有人性化的管理,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吸引了南京市及市外、省外、境外一流的生源。全校各年级学生参加区、市调研测试的总均分、优分率、合格率名列前茅;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累累硕果,在数学、计算机、科技创新、田径、书画等比赛中遥遥领先,为学生的卓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坚持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执行国家教学计划的同时,充分利用本校特有的教育资源,为全校学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能健全心智慧、培养兴趣、发挥特长、拓宽视野、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选修课、活动课。 2002 年 11 月学校被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教研室确定为南京市年课程改革综合性实验基地; 2004 年被省民政局评为江苏省"自律与诚信"先进集体。年轻的树人正以旺盛的生命力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迅速成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亮点。2008年学校开办了与附中一体的"整体实验班",意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2008年下半年,树人国际学校初三迁至钟阜路校区,与五十中合作办学。2009年,树人国际学校开设宿迁分校。2013年,树人国际学校转为公办。 已输送了七届毕业生 . 在连续两年的中考中,本校都有超过 95% 以上的学生进入省级以上重点中学学习,进入南京师大附中本部学习的学生都超过 60% 以上,在两年的中考中分别有 14 人和 21 人进入附中本部省招实验班学习 , 此外每年都有 4 人经考核进入新加坡维多利亚初级学院继续深造。在去年的中考中学校有 67 人超过700分 , 在南京市同类学校中优势突出 . 学校现有初中三个年级共60个教学班(其中初一年级本部19个班级、基地学校3个班级初二年级本部16个班级、基地学校3个班级,初三年级本部16个班级、基地学校3个班级),1270余名学生,128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3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及在读研究生的有10多人,大市级以上优秀教师20多人。教师年龄、性别结构层次科学合理,是一支理念先进、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是2005年6月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 独立设置的高中,现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它是由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和南京市第四十二中学合并后成立的。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全面发展、主体发展、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不断改革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市区领导非常关心第二十七高级中学的发展,大力支持第二十七高级中学争创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目前,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优良,夫子庙校区和武定校区都拥有先进的、全套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已经实现了普通教室的多媒体化。校师资实力雄厚,有两个特级教师和一批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师中,高、中级职称的比率达到70%。学校教师敬业,教风严谨,管理严格,校风优良,教育教学成绩突出,高中教学推进率列南京市中学前列。学校先后向北京大学、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文学语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输送了一批优秀学生。作为省四星级高中,学校将一如既往的组织以特级教师挂帅,以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为主体的最强的教学力量,推动教育、教学工作,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登上新的台阶,开创新的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