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平江区崇道小学创办于1924年秋,原名私立崇道小学,因隶属于美国中华基督教会崇道堂而得名。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后,更名为“齐门小学”。1981年平江区政府将东汇路小学、西汇路小学和齐门小学合并。1993年又移地重建新校,即现址东汇路7-9号。2007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平江区政府又再次移建齐门小学,2008年5月26日全校师生搬入了现代化的学校。为了保护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经平江区政府批准,学校恢复使用原校名“崇道小学”。崇道小学积极继承优良传统,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平江区文明单位,并先后评为苏州市信息化实验学校、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苏州市巾帼示范岗、苏州市业余青少年体育训练先进集体、平江区校外活动先进单位等。园丁辛勤一堂秀,桃李成荫四海春。学校培养、输送学子数千人,其中著名作家苏童就是我校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崇道小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教风严谨,教法活泼,努力开发学生潜能,为每一位进入崇道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651人,教职员工52人。新建成的崇道小学学校建筑面积13753.6平方米,校园总面积14068.7平方米,最多可以容纳5轨30个班1350名学生。学校以“崇道敬贤”为校训,崇尚道德,遵循教育规律,校园内“E”字型教学楼分别被命名为“崇文楼”、“崇礼楼”、“崇真楼”、“崇贤楼”,极富教育内涵。走进崇道小学,展现在眼前的是全新的现代化小学,这里有百兆宽带校园网络,生机比7:1,师机比1:1,新三机一幕全部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房、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室、劳技室、室内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崇道小学重视特色建设,一是营造艺术教育特色:依托教师中的人才资源和社区力量开展,布贴画、砖(瓦)雕、石子画、国画教育形成了系列,并作为校本课程普及到全体学生,教育中以苏州的山、水为主题,指导学生学习、创作,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增长了知识,受到了教育,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一批批作品在各级各类艺术作品评比中获奖,同时打扮出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信息技术教育特色:依托平江教育区域特色展开,我校是市区最早开展以计算机教育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之一,不仅设备一流,还建有内容丰富的教育资源库,学生在网络世界尽情地学习,开阔了视野,教师运用全新的教育手段,提高了效果,教师课堂教学在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小学生学电脑》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一文在世界第六届计算机教育大会上交流发表;三是体育教育特色:依托学校自身人才优势,在体育教育中增加了摔跤项目,成立校摔跤队,建成了设备齐全的摔跤房,指导老师敬业爱岗,常年开展活动,增强了学生体质,培养了进取意识、团队意识,摔跤队每年代表区参加市比赛成绩均在前三名,2008年5月参加苏州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取得5金、9银、4铜,团体总分全市第二的优异成绩。新成立的跆拳道队参加市比赛也取得了1金1铜的成绩;四是打造科技特色,为此我校进行了较大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不仅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知识,学生中已形成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学生热情高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科技活动,特别是航模小组参加市、区的科技竞赛项目每年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崇道敬贤,务实创新,培育人才,再铸辉煌。崇道这所八十余年的老校正以崭新的面貌、创新的精神,为培育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而不懈努力。
大新中心小学创建于1918年,校园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50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90人,配备有苏州市合格自然实验室、苏州市三星级队室、微机房、标准运动场等现代化教育设施。 教育改革大潮使这所古老的学校焕发了勃勃生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校师生遵循"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初步形成了"乐教、善教、因材施教"的教风和"乐学、善学、用其所学"的学风。学校多次在市级会议上介绍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特殊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为市课堂教学展示月、后塍片素质教育现场会提供了现场。 99年6月学校高标准通过了省教委体育达标率情况检查;在99年张家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勇夺小学组桂冠;近年来,教师有二百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从98年开始,学校连续四年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获奖,连续四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2003年,学校通过了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评估验收,成为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被评为苏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张家港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是张家港市绿色学校和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面向新世纪,学校将迎来新的辉煌。
木渎中心小学创建于1908年,前身为木渎金山公立小学堂,1989年更名为现校名。学校位于木渎镇香溪东路8号。小学部设28个班,现有1363名学生;幼儿部设14个班,有470名幼儿;学校共有104名教职工。学校先后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苏州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学校全面推进名师培养、教育信息化和素质教育三大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现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名,吴中区学科带头人15名,区骨干教师19名,教师获市区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有30名。 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基础扎实、素质全面、个性鲜明、整体优化”的办学宗旨,在这一宗旨的引领下,各学科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数学、英语、计算机特色学科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数学教学成果尤其显著,在吴中区有一定知名度。1994年,学校率先开设了英语课,1998年办起了英语特色班,在吴中区历届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均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计算机教学成效显著,一大批学生在省、市、区各类竞赛中获奖。 2006年,木渎镇党委、政府投入300多万元,将学校迁至环境优美的原木渎二中。新校区占地60亩,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一流的教学环境:有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脑房,电子备课中心,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舞蹈房,劳技室,闭路电视演播室,转播室,广播室,是一所融书香校园、生态校园、双语校园、活动乐园、生活家园于一体的,既有历史底蕴,又具现代气息的新型学校。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能尽享最丰盛的教育资源,获得最充分的优质教育;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能领略到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教学,聆听到学者型教师的谆谆教诲;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张扬个性,体验到人性化课堂教学的真正含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