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是禹贡三江之一,波光迤逦百余里,孕育了连绵沃土,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就坐落在这条母亲河畔。学校创办于2010年9月,地处昆山城西,紧邻昆山市文化体育中心,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占地8.2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4万多平方米。校园设计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特新颖,既承江南园林的典雅,又具现代建筑风格,处处渗透文化气息。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教学功能齐全。专用地理教室、历史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别具一格;情景标本室形态逼真;图书馆宽敞明亮,体育馆、运动场标准一流;舞蹈房、陶艺馆、科学园等学生活动场所特色鲜明。学校设计规模为:小学6轨36个班级,初中12轨36个班级。目前已有小学15个班568名学生,初中29个班1017名学生。学校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139名,其中初中102名,小学37名。本科及硕士学历135名,占97.1%,中级及以上职务69名,占49.6%,获得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昆山市级以上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共42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工作与学习的乐园。办学两年多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扎实的文化知识,强健的身体素质,广泛的兴趣爱好,较强的综合能力,鲜明的个性特长的一代新人。学校以优秀的师资为办学依托,以精细化管理为办学支撑,以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办学保障,努力把学校办成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优质学校。全校师生以“上善若水,自强不息”为校训,倡导“和谐有为,宁静致远”的校风,“乐教善导,传承创新”的教风,“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学风。让每一位教师怀着教育理想,与娄江实验学校一起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带着人生梦想,与娄江实验学校一起飞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承载着未来的娄江实验学校,将沿着娄江这条母亲河,向着美好的明天扬帆远航。
常熟市孝友中学创建于1905年,是一所才俊辈出、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2004年,学校搬迁新址琴湖路151号,教学设施先进,育人环境优美。百年孝友,人才辈出。外交家王殊,中科院资深院士张青莲、钱人元、时钧,著名学者教授张江树、丁厚昌、钱仲联、谢立、黄授书、邓绍基等均为孝友校友,百年来培养学生3万余。学校占地面积42486平方米,设计规模16轨48班,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现有教职工151人,班级31个,学生1369人。125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一层次学历110人。中高级教师11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苏州、常熟市学科(术)带头人和教学(德育、信息技术)能手52人。学校秉承“孝贯人伦,友睦天下”之传统德治精神,以“至孝至友、共铸特质、携手发展、共享成功”为办学思路,以“和谐、稳定、发展”为主旋律,抓制度建设,抓细节管理,强责任意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扬校之路,逐步实现“硬件现代化、师资优质化、办学特色化、管理人本化”的目标。2005年学校被命名为江苏省示范初中,2007年创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近几年荣获了“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常熟市文明单位”等80多项荣誉。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特色显著,学校被评为常熟市特色建设项目学校、常熟市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学校网站在江苏省校园网站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先、科研为导,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严格执行上级关于素质教育的规定,认真学习《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苏州市“三项规定”及常熟市的“若干规定”,制定并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重视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新课程标准开全课程、上足课时,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保证活动课程的课时和质量。节假日不集体补课;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探索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按上级规定做好招生工作,热情接纳外来人口子女,不分重点、快慢班,考试成绩不排名次,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无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认真贯彻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规程,学生达标率符合要求;认真做好学籍管理。学校师资队伍德艺双馨,学生群体勤学进取,学校管理和谐高效。以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为使命,努力构建“精神文明的校园,自主发展的学园,张扬个性的乐园,优美典雅的花园”的阳光校园,让每一位孝友学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努力将孝友办成“有文化底蕴,有个性特色,有品牌优势”的幸福初中。
苏州市觅渡中学是全日制初级中学,座落于沧浪区葑门外里河新村100号,1986年建校,占地1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学校绿化覆盖率达56,以满园苍翠、雅致悦目的环境无声地育人。教学、管理、活动场所布局有序。学校设施先进,拥有250米塑胶跑道,576平方米体育活动室、150平方米的师生阅览室、150平方米的藏书室和借阅室,160平方米的教工活动室。还具有标准的语音室,计算机网络活动室、多媒体教室各两个、12个专用教室(转供研究性学习与科技活动使用),以及配合课程设置改革而改建的艺术室(包括音乐教室、美术室和舞蹈室)。学校理化生实验室设备齐全,为市级合格实验室。而且还新检了科技机器人活动教室和伙伴心理咨询室心倬苑。
张家港市妙桥中学坐落在苏南经济重镇塘桥镇,始建于1957年,现有17个班级,占地面积37566.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32.8平方米。近年来,塘桥镇政府投入逾千万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使育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学校现有理化生实验室6个、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音乐、美术、舞蹈房、劳技、史地和围棋教室各1个,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47000余册。各专用教室均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进行配置。每个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投影设备。如今的妙桥中学,鸟语花香,绿树成阴,书声琅琅,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理念先进,管理规范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坚持“传承创新,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秉承“明礼向善”的校训,实施“从严管理、淳化校风、教科先行、质量第一”的管理方略,不断细化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强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致力于将学校建成“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的农村品牌初中。师资队伍,蒸蒸日上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以导师制建设、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等为抓手,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目前学校有教职工75人,专任教师67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83.6;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及以上的高一层次学历教师62人,占专任教师92.5%。学校有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8人。每年有近百篇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敬业、乐教、勤研、善导”的教风正不断得到发扬和光大。礼善文化,特色鲜明学校以“明礼向善”为校训,把“礼善”作为全校师生的核心价值追求,倡导以礼育人,以礼待人,善待自己,善待自然。引领教师不断修炼师德素养,优化教学行为,提升育人智慧,成为 “礼善”之师;通过学习、实践和体验等途径,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有礼貌、明礼仪、守礼制、爱生活、懂感恩、能宽容、负责任、有正义、敢创新的新“绅士淑女”。在这一特色文化的浸润下,学校呈现出一派崇善尚礼、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校教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课外社团、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学校每年都要开展读书、文艺、体育、科普、法制、传统美德等系列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一批批特长学生脱颖而出,学校连年被评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学生频频获奖,学校田径队一直保持市甲级队称号。教育教学,硕果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先进的办学理念、过硬的师资队伍,造就了一流的教育质量。学校连续九年在市初中教育质量评估中获奖,年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文明单位”。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等,学校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校的办学旨明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躬身践行新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学校教学环境优良,硬件设施齐全。学校领导班子清政廉洁、精诚合作,注重在学习中更新观念,在实践中转化思想。面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学校领导大胆探索,坚持科研兴校思想,实施“同乐教学”、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等形式和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力求培养一支品质优良、业务精深的教师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活动和教育科研活动。近年来,十五中学相继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或市级师德模范、德育标兵、先进班主任、优秀党员,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很多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并有多人次获省市级乃至国家级评优课等奖励。此外,学校还正在进行多项实验课题,初见成效。
昆山市鹿峰中学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民办学校。学校地处昆山市开发区,风景秀丽,交通便捷。学校首期投入1000万元,地30亩。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 含微机室、多媒体 教室)、操场等一应俱全。学校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 特而又洋溢着时代气息。鹿峰中学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的是全天候、全方位的封闭式管理,倡导的是“真”、 “实”、“谐”、“新”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师的本科率达85%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20%。正是这一批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教师,使得鹿峰中学在创办仅一年多的,迅速崛起,以严格的管理,优质教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首肯和赞誉。“今天你们送来时间内一只雏鹰,明天我们将让他搏击长空。”这是鹿峰中学对每一位家长的承诺,这也是每一个鹿峰人的使命。每一个鹿峰人正为开创鹿峰更美好的明天而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我们相信:鹿峰这一颗新星,明天会更加璀璨!
【基本概况】学校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2001年易地新建。学校占地面积22965㎡,校舍建筑面积8246㎡。学校布局合理,环境洁美宜人,教育教学设施完备,专用教室齐全。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504名,专任教师57人,教师高一层学历49人,占总数的86%,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中学一级教师27人,张家港市级以上骨干教师6人。【内涵特色】生命是怒放的鲜花,唯生命能创造人类爱的奇迹;爱你、爱他、爱自已、爱一切……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学校积极倡导“爱”的教育。学校以“博爱”为校训,不断弘扬“崇尚科学、尊重生命”的校园精神,努力践行“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以“防”(人防)、“震”(地震)减灾教育为依托,着力开展生命教育,努力打造科普校园。让每一位在校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都能初步了解“防”、“震”的基本知识,掌握“防”、“震”的基本技能,提高安全意识,让生命之花更加璀璨夺目。并以“防”、“震”知识教育为平台,通过“小手牵大手”、展厅宣传等形式,进一步拓展生命教育的辐射范畴,让防水、防电、防火、“人防”、“防震”等知识走入千家万户,真正做到科普知识进家庭、进社会的目的,最终实现减灾防害教育的全民化,体现生命教育的最大价值。全体教职员工秉承“立志、奋进、务实、奉献”的校风,以“敬业、创新、爱生、高质”的教风,团结奋斗,努力拼搏。近年来,学校的美誉度不断提升,先后获得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防震减灾示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学校等十多项苏州市级以上荣誉。
张家港市第七中学原名乘航中学,始建于1959年,是一所具有54年历史的学校,1986年易地新建,1995年学校独立设置,2000年更名为张家港市第七中学。学校位于城东乘航街道,毗邻香港城、金港物流、长途汽车站,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占地面积25625.9m2,生均54.52㎡;建筑面积9267m2,生均19.72㎡;运动场地面积9000㎡,有平整、适用的操场,生均活动面积19.2㎡。分布有行政楼、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食堂、田径场、篮球场等主体建筑。学校目前共有11个教学班,学生470名;教职工45名,其中在职在岗42名,在职专任教师40人,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23人,专任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37人,比例92.5%;本科及以上学历3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5%;现有市级骨干教师8人,占学校专任教师比例为20%。学校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拥有百兆互通的宽带校园网,学校网站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库充实。学校现有物理、生物实验室各二只,化学实验室、学生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各一只,并配备了仪器准备室、体育器材室,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学生电脑66台,生机比0.1404,音乐、美术、舞蹈、劳技、阅览室等专用教室齐全,其中有教师阅览室一只,学生阅览室二只;有8套移动多媒体,13套固定多媒体,教师用电脑42台,学校藏书2.95万余册,生均62.89册,学校教育装备达到Ⅱ类标准。近年来,学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悉心关怀下,秉承“自强开智”的校训,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根,发展为魂”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把课程教学、教师成长、特色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三大支点,以自强德育为切入口,全力进行有效教学研究,努力践行同城化教育。学校管理方向明确,措施规范有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勤奋求实 进取)、教风(严谨 务实 创新)、学风(好学 善思 笃行),综合办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近年来,学校获得荣誉有:⑴江苏省二级档案室通过复查;⑵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⑶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⑷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⑸苏州市合格心理咨询室;⑹苏州市中小学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⑺张家港市文明单位;⑻市同城化教育先进学校(第一名);⑼市教育行风先进学校;⑽市法制教育先进学校;⑾ 市“A”级食堂;⑿ 市校刊评比二等奖;⒀学校网站在市优秀校园网站评比中获三等奖。站在新学年的起点,学校本着“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的办学追求,坚持“科研为先导,改革为动力,质量为主线,育人为根本”的办学思想,牢牢把握“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效率是灵魂,质量是生命”的办学宗旨,强化德育常规、教学常规,坚持“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效率,活跃第二课堂”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思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八方学子”的优秀的城市新区初级中学!
张家港市第六中学位于张家港市杨舍镇,原名泗港中学,创办于1958年春,1970年升格为完全中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因学校学风浓郁、教风严谨、高考成绩优异而声誉鹊起。2003年创建为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2007年创建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学校占地52.4亩,拥有塑胶运动场、篮球场、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舞蹈房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学校现有教职工72人,17个教学班,学生609名。师资力量雄厚,现任教师中,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2名、教学能手5名、教坛新秀5名。学校共有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40人。学校注重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打造“生态”课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精细化”管理,努力锻造具有崇高师德和进取精神的教师团队,倾力培养具有全面素养和鲜明个性的学生群体。学校以“储德备才 齐家报国”为理念,以“传统品牌谋突破,创新文化添动力,办学质量上台阶”为目标,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体育锻炼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学校”、“苏州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接连19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文明单位”,并连续多年获得张家港市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二等奖。学校女子篮球队为张家港市特色品牌,自2004年组队参赛至今已连续9年蝉联张家港市初中女子篮球赛冠军,2011年8月,夺得苏州市冠军。学校环境优美,学风浓郁,管理规范,成绩优异。在新形势下,全体六中师生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发扬六中精神,团结拼搏,务实进取,勇于改革,锐意创新,把学校打造成为城郊一流的品牌初中,实现学校教育事业新的飞跃。
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创建于1948年。1956年,迁址乐余镇东,更名为常熟县乐余初级中学。1958年,学校升格为完中,更名为常熟县乐余中学。1995年,初、高中分设,更名为张家港市乐余第一初级中学。2002年,与双桥初级中学合并,更名为“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目前,学校有20个教学班, 866名学生,占地面积34668m2,建筑面积12121 m2。学校有教职工90人,本科率92%,中高级教师64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18人。学校以“忠恿勤朴”为校训,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为校风,以“严谨务实、敬业奉献”为教风,以“尊师守纪、勤奋好学”为学风,秉承“让每一位学生怀着希望走进来,使每一位学生带着成功走出去”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成为苏南一流的农村品牌初中。近年来,学校以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以打造生态课堂、提高教学效益为追求,依托教育科研的先导优势,凭借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努力追寻课堂教学的更高境界,不断谱写符合农村学校特点的教学新篇章。学校狠抓教育的规范管理,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我们吸收了洋思模式的精髓思想,确立了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示标设疑、布置自学→检查学情、问题归类→集体讨论、化解难点→当堂训练、反馈矫正。学校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通过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等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探索生态课堂的实践方法。学校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综合办学成绩名列同类学校前茅。学校于1999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示范初中,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2008年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2010年被评为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2011年被评为苏州市理科实验室建设年专项工程先进集体。近十余年来,学校连年被评为文明单位,每学年均在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获奖,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