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育红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爱国实业家荣德生、荣宗敬兄弟抱着“教育兴业、实业兴国”的理想先后创办了十余所学校,育红小学的前身——公益学堂与化新小学就此诞生。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多次莅临我校,进行专业指导。1926年10月9日,陶行知先生来到育红小学,在学校度过了难忘的一天,写下了《无锡小学之新生命》一文,盛赞我校当时的办学模式与成绩,并称之为“无锡小学之新生命、中国教育之新希望”。无锡市育红小学,也是一所年轻的学校。2007年7月,随着区域教育资源的调整,原育红小学与原荣巷中心小学两所百年老校合并成为今天的育红小学。目前学校由四大校区组成,分别是龙山、公益、梅园和万科,其中位于万科魅力之城中的“育红万科小学”为新办学校。学校现共有个110教学班,293名教职员工,4400名学生。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88%;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数的66%。世纪春风化雨,百年润物无声。育红小学凝练了延续百年的办学经验,以“智爱化新、为公益民”为校训,确立了“化新教育”的办学理念,即“春风化雨、日新月异”。“化新”曾是育红在过去较长时期使用的校名。“化新”理念寓意着以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式,赢得学生日新月异的进步、教师日新月异的成长、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围绕化新理念,学校积极营造人文化、现代化、校本化的 “化新”校园环境,构建丰富多彩的“化新”校本课程,研究、实践适合学生发展的“化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与时俱进的化新学子,努力让每个从育红走出的儿童,都能成为这样的学子——精神面貌:质朴方正,儒雅大气个性特质:勇于创新,求新求异人生境界:民族情怀,世界眼光“化新教育”内涵丰富,目标远大,我们已经起步,相信有目标在前方,我们将自信跋涉,一路收获!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位于无锡市郊西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龙山脚下,水天茫茫的太湖,林木葱郁的龙山,广褒肥沃的田野,赋予了学校如诗如画的美丽。学校创建于 1912 年,占地 4. 3 万平方米 ,绿化面积1.42 万多平方米。造型别致的建筑被层层绿色环绕,这座宽敞美丽,设施先进的学校矗立在绿色的田野上,她宛如升腾起一颗璀璨的新星,为春秋阖闾古镇增添了新的光彩。 学校现有 35 个教学班, 1500 多名学生,教职工近百人,全校教师大专学历达 91% ,其中本科学历达 58.4% 。 近几年来, 学校本着"让每个人在这里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持之以"恒",积极营造"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和谐持续发展"的态势,努力朝着"树胡小教育品牌、打造魅力实小"的目标而不断奋进。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特色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 , 江苏省实验小学 ,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 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事业先进学校,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无锡市艺术教育学校等。 胡埭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积极秉承"恒"字校训,努力 践行"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育人目标, 用书艺浸润孩子的心灵,用文化陶冶孩子的情操。 十六年的坚持, 学校书法文化浓厚,书法人才辈出,书法教育成绩斐然,在省、市、全国及国际级的各项书法比赛中获团体荣誉近百项,小书法家的作品多次漂洋过海,与国际友人进行文化交流。 十一五期间,在多元对话、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学校秉承优良传统提出了"给孩子一百种经历"--"经历教育"这一崭新命题,得到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以及 国家督学的 高度肯定和赞赏, 认为课题已具品牌课题的品质:立意高、有深度,有新意、有特色,具有儿童教育的特点,定位准确。并且该课题被列入 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今后三年,学校将以"墨香书韵,传承优秀文化,彰显百年底蕴;百种经历,追求和谐身心,奠基幸福人生"为总目标,以经历教育理念为统领,不断凝练文化、继铸品牌,全面提升办学品质。 "我们经历,我们成长",这已成为胡小人共同的追求。我们坚信,随着学校特色教育和品牌建设的深入推进,胡小定会创造新的辉煌,书写学校发展史上崭新的篇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