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1999年9月县城学校布局调整时,由原奉新一中、奉新二中和冯川中学三校初中在原奉新一中校址上重新组建的一所初级中学,占地68亩,现有教学班44个,学生2600余人,在编教职工162人。 学校师资配套,力量雄厚。现有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76人,二级教师53人;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有市级骨干教师11人;在全县首次评定的“教学能手、教坛新秀”13人中,我校独占7位,占总数的53.8%。 学校规划合理,环境优美。进入校门,可见绿草如茵,鲜花似海,犹如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公园;花坛星罗棋布,设计精巧;古树高耸入云,浓荫密布; 白雕像栩栩如生,催人奋进;警示牌亦庄亦谐,资人警醒;篮球场上,常见龙争虎斗;乒乓台前,时闻“杀”声四起;至于那婆娑的大树下随意点缀着的石桌石凳,那正是教师休闲、学生晨读的好去处。 学校设施完善,装备良好。现有六层的教研大楼和综合大楼、四层的实验大楼和学生公寓、三层的教学大楼2幢;五层共有30个教室的教学大楼即将竣工;有投资25万余元新修的5800余平方米的混凝土地面;有150余座的阶梯教室和年产值40余万元的校办印刷厂;有投资200万元正在施工的400米运动场;有达一类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仪器室;有56座的语音教室和64座的语音视听教室;有先进的多媒体投影仪和视屏展示合;有装备了58台微机的两间微机室;有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活动室、美术室、音乐室、举重房、练功房、歌舞厅、教工之家等活动场所;有投资170余万元的综合楼多功能厅,屋面采用了独特的网架结构,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是进行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武术、举重等多项训练和比赛的理想场所,也是大型集会和文艺演出的好地方,在全区学校礼堂中居领先地位。 实施素质教育,成绩斐然。重新组建的我校,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荣誉46人次,省级荣誉40人次,市级荣誉369人次,县级荣誉149人次。学校荣获集体荣誉32个,先后被奉新县委宣传部评为“文明校园”,被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文明卫生庭院”,被中共奉新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被宜春市绿化委员会和宜春市建设局评为“园林绿化达标单位”,被宜春行署教育委员会评为“学校建设和管理优秀学校”,被宜春地委、行署或宜春市委、市政府两度评为“文明单位”,连续两年被奉新县教委评为“教学效益评估一等奖”,连续三年被宜春市教委授予全市中学生计算机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特别是2001年9月,我校选手参加宜春市第一届运动会,荣获金牌44枚,银牌11枚,铜牌7枚,被组委会授予“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被奉新县人民政府授予“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制度健全,管理严明。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学校从1999年9月组建之初就全面实行了“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教职工聘任制,制定了《奉新二中教职工考勤制度》,区分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制定了《奉新二中工作量奖励方案》,克服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制定了《奉新二中工作质奖励方案》,避免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学校各部门还制定了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全校运转有章可循,秩序井然。 重组之后的奉新二中只有两年半时间,她很幼稚但充满希望!我们将用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
南昌二十中是市教育局领导下的公立全日制完全中学,位于全国优秀社区象山社区,居象山文化广场西侧,校园占地20余亩,交通便利,是一方文化气息浓郁、环境优雅的教书育人的静土。 风雨兼程写辉煌 学校自1963年7月创办以来,已走过了40年的艰苦创业历程。40年来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心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在1984年获全市普通完中高考录取率第一名的佳绩,先后向社会输送了二万余名合格的高、初中毕业生。作为普通高中,为全国不少重点高校如清华、北大、中国科大、浙大、北航、华中科大、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理工等输送了一大批人才,有不少学子后来还继续深造成为硕士、博士等。毕业学生中,有余志坚、周建华、龚建华等领导干部,还有航模世界冠军郭翔、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工程师徐性怡、闻名世界的雕塑家胡一平、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皮小彩,江西师大艺术学院教授黄红辉、余小云等。 培优扬特显实效 作为城区的一所老校,南昌二十中一直秉承着让众多普通百姓的孩子“花普通高中的钱,进花园式学校,受重点级教育”的办学目标,在办学实践的摸索与探索中,学校形成了一整套富有鲜明特色的办学风格。虽然是一所普通中学,二十中长期坚持“德育、智育并举;成材、成人同行”的办学思路,提出“低进高出,培优扬特”的育人目标,树立“敬业、重道、博识、善诱”的教风与“精思、好学、扬长、向上”的学风,倡导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2003年,学校在高考、中考中捷报频传,涂文强同学以542分摘取市属普通中学高考状元之冠,录取在广州中山大学;初中有63人录取省、市重点中学。2004年中、高考我校喜讯不断,初中有六名同学参加三中、铁路一中等奥星特色班招考,均被录取,中考重点率达31%;高考又有二名同学上重点录取线,最高分628分,再次勇夺普高状元的桂冠,近年来我校先后培养段玲、杨树茂等六位普高状元,成为培养普高状元的摇篮,学校高考上线率达94%。学校在办好普高特色的同时,发挥教师专业优势,由市园丁杯优质课获奖者音乐葛细妹教师、美术聂明华教师为有音体美兴趣和专长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并选派优秀把关教师强化文化课知识,为学生走专业特长道路提供便捷。截至目前,我校已经为部分知名专业学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如中央美院、湖南美院、师大音乐系、景德镇陶院等,专业学生报考升学率达95%以上。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及市级等各项学科竞赛和实践能力竞赛,均取得了一系列骄人...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一中创建于1956年春,占地116亩,是一所久负盛名的省级优秀重点中学、南昌市十大名校之一,乃“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之地。学校环境幽雅,花树相间,绿荫夹道,清香四溢,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场地规划合理,井然有序。综合办公大楼、教学大楼、图书馆、体艺馆、科技馆等建筑错落有致、气势雄伟,掩映在绿树繁花丛中,一片勃勃生机。 学校现有84个教学班,学生6000余人。教职员工260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班主任3名,高级教师106名,一级教师86名,省、市、县学科带头人16名,省级高中骨干教师38名,是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关爱学生、敬岗爱业的队伍。近五十年来,莲塘一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了14000名优秀毕业生。近十年来,为清华、北大输送了35名高材生,名列南昌市高考综合考评前茅。 学校历来重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两全”方向,提出“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新理念,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宗旨,使学校形成了“文明、和谐、竞争、向上”的校风,“严谨、规范、改革、创新”的教风和“认真、刻苦、博学、多思”的学风。学校先后荣获省、市、县文明单位,德育先进单位,体育传统重点学校,综合治理、绿化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学校等二百余项殊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全力做大做强莲塘一中,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学校将在2004年9月在南昌县县城新区建成占地面积270余亩,可容纳100个教学班级,5000名高中生的寄宿制莲塘一中新校区。逐步形成一校多点、一校多制,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向着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的目标迈开坚实的步伐,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而努力奋斗。
南昌二中的前身心远中学创建于1901年,与天津南开、长沙明德同为当时中国三大私立名校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先驱严复,与心远创始人熊育钖过从甚密,互致信函一百余通,亲为商讨办学大计,推荐教师,撰写校歌,题写校训。1949年9月10日,改名为江西省立第二联合中学。1953年中学改市级建制,正式定名为南昌市第二中学至今;成为教育部在中国重点联系的30所中学之一。 南昌二中的前身心远中学创建于1901年,与天津南开、长沙明德同为当时中国三大私立名校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先驱严复,与心远创始人熊育钖过从甚密,互致信函一百余通,亲为商讨办学大计,推荐教师,撰写校歌,题写校训。1949年9月10日,改名为江西省立第二联合中学。1953年中学改市级建制,正式定 南昌二中
六○二所中学创办于1975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完全中学。现有在校学生近千人,教职工70人。 学校秉承先进的办学理念,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对实施德育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九七年被江西省教委授予首批“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 良好的校风、学风是学校办学的保证,“一切为了孩子”是学校办学的宗旨,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努力的方向。学校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建立了独特而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个性健康地发展,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培养了大批大才。历年的高考、中考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流的教学质量来源于一流的师资。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重视和参与教学科研。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26人,中学一级教师3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90%以上是中青年教师,他们年富力强,业务精湛,多人担任省、市学科带头人;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省、市级教改课题;教学科研风气浓厚。这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敬业爱岗,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 通过全面、多方位、多层次、多学科的教育,在学生现有资质的基础上开发潜在能力和智力,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尽其所有和进步的思想品格,塑造和完善个人的良好资质。学校在把学科教学放在主体地位之外,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校女子排球队在市“三好杯”排球赛中连续六年获得冠军,曾代表景德镇市参加全省中学生女排联赛;校航模兴趣小组参加省级比赛多次获省级一、二等奖;校舞蹈队获景德镇市一等奖并代表景德镇市参加省文艺汇演;鼓号队、腰鼓队、足球队伍在景德镇市小有名气。 学校坐落在景德镇市南山脚下,校园整洁、美丽、安静,是理想的读书场所。原教学大楼已进行装修;今年8月份新教学大楼和实验电化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教学所需的理、化、生仪器,体、音、美器材,电教听音设备等均按国家双I类标准配齐;新运动场即将动工;这一切构成了和谐壮观的校园新貌。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师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力的提升了学校整体培养学生的实力。使六○二所中学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党政领导的关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高科技单位的大力投入,浓郁的知识氛围,将是六○二所中学腾飞的的巨大动力。展望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丰城市丰矿第一中学简称丰矿一中,始建于一九六O年,地处丰城矿务局中心。学校现设高中部、初中部,五十多个教学班级。拥有高级教师47人,中级教师89人。学校占地面积126亩,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绿化率达51%。有可容纳200多名学生的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微机室、实验室、语音室、美术室、练功房以及各类文体活动室一应俱全。后勤设施完善,学生宿舍可容纳800多名学生,有620平方米和215平方米的两个学生食堂。学校运动场占地2.52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6.8万余册。 丰矿一中是一所享誉全省的名校。一九八七年荣获“江西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一九八八年被确立为“宜春地区重点中学”,一九九七年被评为“国家煤炭部标准化学校”,二OO三年被评为“宜春市园林化学校”,二OO四年获“丰城市高考教学质量先进单位”。2005年我校报考理科学生272人与全市理科考生4333人的比例计算,该校考生仅占总人数的6.2%,而580以上高分却占了总高分考生数的16.3%,高分考生比例居全市第一。
湖口县第二中学前身是"湖口共大",创办于1958年。湖口县委、县政府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使二中与共大武山垦殖场、共大砂矿脱钩,办成由教委直管的独立自主的完全中学,学校也更名为"湖口县第二中学"。1998年初,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决定把老校园实行整体搬迁。在社会各界的倾心支持下,2000年8月学校实现了校园的整体搬迁。新校园计划征地300亩,现占地160亩,已建成各具32间教室的教学楼两幢,辅教楼两幢,实验楼一幢,可容2400人住宿的学生公寓四幢和高标准、多功能的学生食堂一幢,学校总建筑面积达29800平方米,并装配了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有线和无线广播系统、信息技术教室及理、化、生实验室,修建了标准的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健身房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以"努力读书,用心做人 "为口号。 学校现有教学班59个,在校学生4200人,教师170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中教一级教师82人,九江市学科带头人3人,九江市骨干教师9人,全国中语会理事1人,江西省化学学会理事1人,市教育学会理事3人,一批教师被吸收为国家、省、市专业教育学会会员。目前教师中在读研究生5人,取得本科学历122人,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0%。 学校以"做大、做强、做优"为办学思路,确立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以质立校、科研兴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管理理念和"人人成才,个个成功"的培养目标,努力打造"诚信、严谨、求真、创新"的校风;"修身立范、教学相长"的教风;"弘志、勤勉、多思、进取"的学风。2002年9月以来,学校定期开展"更新教育理念,打造名师名校"的大讨论,使教师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得到改进。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设立多处阅报栏、播放"校园之声"、创办校报和"石钟笋"文学社、组织各类竞赛活动。为了极大地激发师生的教与学热情,学校开展了"5618"优秀园丁工程和"5218"优秀桃李工程的评选活动。 2003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是去年的2倍,理科重点大学上线人数是去年的4倍,全县文科总分第一名出自我校,并且文综均分实现了超省、超市、超市重点、超县的"四超",2003年高考质量综合评比荣获全县第一名。同年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立项课题7项,其中省级立项课题"快乐语文教学法"成果参展获二等级。82人次获县级以上优秀论文等级奖,96人次在全国、省、市、县各项竞赛中获奖。 先进的理念,积极的实践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许,学校2000年被评为九江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九江市文明单位";2001年被评为"九江市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2002年被确定为省"十五"期间重点建设中学并顺利通过首期评估;同年还被评为"九江市体育示范学校"和"九江市德育示范学校";2003年3月获得全县唯一的一所"九江市校园管理示范学校",5月成立了九江市首家科普基地,11月被评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现在,全体二中人正以高昂的激情,务实的精神朝着省示范性重点中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渝水区珠珊中学新余市南郊,仙来区境内,始建于1968年,首任校长刘志华。历任校长陈文祥、罗春才、周鸿声、罗春才、李健忠、丁昀、杨智、胡文慧,现任校长许小军。珠珊中学 历经40年的风雨过程,现在是一所办学特性光鲜、质量稳步晋升、办学卓有成效的黉舍。比来几年来,黉舍建立以报酬本的教诲思惟,对峙“以本性生长为本,以均衡生长为本,以毕天生长为本”以及“重自育、重实际、重创新”的办学思路。以加强和创新德育事情为中间,以优化讲堂讲授为重点,是一所校园美、设备齐、班子强、步队好、办理优、校风正、质量高,深受下级教诲行政部分好评的黉舍。 创办过程:珠珊中学是由四所中学归并而成,始建于1968年。鼎新开放后,为了适应新期间办学需求,1989年,鹏湖中学归并人丁家中学;1997 年洋津中学并入珠珊中学,2007年丁家中学并入珠珊中学。 根基环境:现黉舍占空中积10余亩,修建面积8360平方米。讲授楼2栋,综合楼1栋,门生寝室2栋,办公楼1栋,尝试室3个,电脑室2个,多媒体课堂2个,西席电子备课室1个。各种图书1.5万册,各种仪器代价12万元,电脑50万元。现有19个讲授班,共有门生 875 人。 师资步队:黉舍现有教职工114人,专职西席110人。此中本迷信历62人,大专学历44人,中学初级西席25人,中学一级西席50人。市优良西席15人,区优良西席35人。 办学特性:黉舍全面贯彻履行党和国度的教诲目标,踏实推行本质教诲,与时俱进,开辟才创新。以师天生长为本,以教诲当代化为主线,以教诲鼎新为动力,以课程鼎新为重点,以进步质量为大旨,对峙“从严治教、迷信施教”,在生长中求保存,创事迹。黉舍订峙以报酬本、育报酬先的教诲理念,对峙了德育事情的“办理轨制化、内容系列化、活动常常化、体例平面化”,建立了黉舍、家庭、社会三连络的教诲讲授形式,使门生不时到处遭到耳濡目染的教诲,门生综合本质不竭进步。 黉舍服从: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尽力下,黉舍获得了明显的办学效益。黉舍前后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全市德育事情先进单位”。2009年中考是我校大获歉收的一年,我校中考均匀分432.73分。本年珠珊中学插手中考门生86人,600分以上的12人,此中张璐同窗以691.8的高分家全区第二名,考取市重点(市1、4、7、十中)36人。将来瞻望:目前,珠珊中学全校师生员工正乘势而上,决计以务虚务虚、克意朝长进步、连合合作、奋力拼搏的精力,尽力把珠珊中学建成一所全区一流的黉舍。
涂埠古镇襟修河而带潦水,牵幕阜而揽云居,钟灵毓秀,自古及今。现在,“大京九”纵贯古装镇南北,又给古镇注入了浓浓的现代气息。永修县第二中学就创办、发展、崛起在这个古镇上。 现在的永修二中,校园设施完善。不仅拥有自己独立的供电供水系统,能确保任何情况下不得停电停水;而且在建筑面积近程20000平方米的楼群中,设置了服务于现代教学的各类装备。由于工作显著,2003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教学研究中心。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及报刊阅览室,学生公寓、食堂、浴室,运动场,校园电视节日制作传播中心,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络和监控系统,200校园电话网,高性能教学微机房以及多媒体投影教室、电子备课室,体操房、艺术排练厅等等一应俱全。 现在的永修二中,管理严密。不论是“软”环境还是“硬”环境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教师全员聘任,八小时坐班,而且高中部每天从早上7点30分到晚间9点30分全天14小时不离下班教师。治安保卫,后勤服务,环境美化,生活娱乐都设置了专门机构实行一体化管理,确保了校门无闲人进入,地面无纸屑垃圾,楼前屋后绿树掩映,场地四周草木成行,全校上下令行禁止,进退有章,秩序井然,是涂埠镇著名安全小区之—。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