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第二中学创建于1977年,坐落于日峰镇南山亭。风光秀丽的日峰山与之遥遥相对,校园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75万m2。现有专职教师151人,其中高级教师45人,中级教师66人,市、县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11人,共有54个教学班,3400余名莘莘学子。 学校风景怡人,鸟语花香,绿树环合,四季常青。学校规划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绿化区……井然有序;教学大楼、办公大楼、实验大楼、学生宿舍……错落有致,气势磅礴。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齐备,理化生实验仪器齐全,语音、多媒体、电教等现代化教育设施日臻完善。 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严治校,锐意改革,精心培育“四有”新人,形成了“勤奋、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敬业、崇高、严谨、爱生”的教风,“求真、刻苦、活泼、尊师”的学风和“高效、廉洁、民主、创新”的领导作风。学校外树形象、内抓管理,在进一步加强校长负责制的同时,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处室干部聘任制,全体教师竞争上岗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黎川二中考勤制度》、《黎川二中考绩评比制度》、《教师优质课奖励方案》、《学科竞赛奖励方案》等。为了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一方面创造条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电脑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德服人,以德立人。积极开展“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的教育活动,着力完善评价制度,淡化单一的评价尺度,建立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标准,不看分数看进步,不比成绩比态度,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 多年来,学校始终从面向未来的高度,立足今天,研究明天,把科技兴校作为学校迎接21世纪挑战的新生长点。大兴科研之风。五年来,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级奖的论文20余篇,获省级奖的52篇,获市级奖的300余篇,县级奖的245篇。教师优质课、说课及基本功比赛获奖共95人次,获省级奖10人次,市级奖4人次,县级奖63人次。教师辅导学生参赛获奖共325人次,获国家级奖9人次,获省级奖152人次,获市级奖100人次,获县级奖171人次。国家优秀教师1人。 办校30余年来,该校高中部由原来的12个教学班迅速发展到30个教学班,真正做大做强了学校的高中,为该县教育教学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学校高考捷报频传,一年一个台阶。 一流的管理,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学校连续14年被评为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校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基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课题实验基地、省重点建设中学,被评为省电教示范中学、省中学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市绿色学校、市科研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岁月如歌声声远,事业如棋局局新。如今的二中人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在前进、在腾飞。
九江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56年, 1979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重点中学。学校地处风景秀丽的甘棠湖畔,占地65亩,建筑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拥有一流的室内外运动场馆,配置齐全的科技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明亮整洁的教学楼,信息化的办公楼,现代化的计算机室, 大型多媒体教室。在校学生近4000人,教职工226人,高级教师128人,其中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特级教师3人,市级拔尖技术人才1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市教学明星4人,市学科带头人15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国家骨干教师7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骨干教师26人。五十多年的薪火传承,三中逐渐形成了“文理并重,体艺双馨”的办学特色,也获得了众多国家和省、市级荣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创新管理改革品牌学校”“全国教学教改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集体”、“全国国防生招生基地”、“全国和谐德育实验学校”“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和谐校园”“江西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西省高水平运动学校”、“九江市高考优胜单位”、“九江市高中大面积提高奖”、“九江市高考突出贡献奖”“九江市师德先进集体”……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先后五次夺取九江市高考的文科状元,四次理科状元,八次获得殷氏奖。2008年中高考在2007年高考的基础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中考660分以上70人。高考,文理总计上一本线84人,二本线172人。特别要提到的是,首届文科实验班参考人数46人,上一本线35人,一本上线率达 76%;上二本线45人,二本上线率达98%。体艺上一本线人数28人,上二本线56人。这些绚丽的光华和沉甸甸的办学成果,使三中名闻遐迩。学校提出 “人文见长,德才至善;全面发展,体艺双馨”的办学理念,“市内先发展,省里树品牌,国内有影响,国际能知名”的办学目标,按照“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师生发展为本”的办学要求,高举科研兴校的大旗,营造和谐教学的氛围,进一步创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进一步培养“勤学、苦练、多思、好问”的学风,进一步营建 “敬业、乐教、善诱、求真”的教风,进一步形成“勤勉、务实、廉洁、优质”的政风,郑重作出 “高分进高分出,低分进高兴出”的承诺,着力培养具有“诚、敬、勤、勇”品格的人。春华秋实,玉汝于成。面对方兴未艾的基础教育,三中人共同的决心和信心就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与时俱进,跨越发展。
军山中学位于江西省永修县境内,是一所农垦后辈黉舍,占空中积4万多平方米。黉舍创办于1965年,当时为军山农业中学。1968年改名为云山综合垦殖场军山分场军山中学,1971年景为完整中学,1985年黉舍被评为“农牧渔业部先进单位”。1993年改名为江西省云山企业个人军山中学。建校后,颠末十多年的生长,有平房课堂、办公室5幢,可包容800余论理门生。门生宿舍一幢,食堂、会堂等设施齐备。具有活动场、篮球场等活动园地,图书室藏书达4000余册,教职工近70人。1986年黉舍筹资修建讲授大楼,设想为预制板布局(包含屋顶),3层共12间课堂,3个办公室,4楼1间集会室。该楼投入利用起,因质量题目而未办理验罢手续,现已利用20多年,多处破坏。经质检部分专家认证,已认定该楼为三级危楼。现墙面呈现裂缝,墙体零落。预制板外露,3楼漏水严峻。存在多处安然隐患。因黉舍资金困难,只能修修补补,不克不及从底子上处理题目。 2003年因杨棋公路修建,公路穿越黉舍活动场,将黉舍一分为二,占空中积仅剩20000平方米。三幢平房课堂被拆,操纵旧质料在原篮球场上拼集一幢平房,作为办公室及尝试室等用,现已褴褛。活动场被占用,篮球场被废除,门生的活动场合尽失,目前没有任何体育活动场合及设施。 黉舍食堂和会堂因年久失修,外墙风化,漏水严峻,下级查抄认定为危房,责令裁撤,后因收编题目永修县一向迟延,既没有处理黉舍的收编题目,也不赐与资金搀扶,因此一向没有修建,黉舍显得破败不堪,在讲授楼随时都有能够倾圮的伤害中保持讲授。 颠末量方尽力,军山中学于2009年8月正式被永修县收编,但因为资金等各种启事,黉舍扶植仍然停滞不前。
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简称"于都二中"),贡江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江西省重点中学,学校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是一所集人文科学于一体,环境幽雅、学风浓厚且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园式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17.67亩,建筑面积51858m2,在校师生6000余人。学校按照国家标准装备了全省最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现有23个多媒体教室,12套移动多媒体设备,2个共100座的电子备课室,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我校是于都县唯一一所具有省示范图书馆的学校(全市仅10所),师生阅览室共有报刊杂志150余种。[1]自1981年开办高中以来,我校在30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积淀了浓厚的校园文化,培养了一支结构优化、功底深厚、专业扎实的高中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373人,其中高级教师119人,中级教师115人,省骨干教师2人,县高中兼职教研员2人。我校先后有138人次入选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教育大校教师在省市级以上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36人,二等奖16人;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以上发表或交流达100余篇。我校逐年加大学科竞赛辅导的投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8人,省级奖22人,市级奖60余人。2005年我校学生程能杰参加高考,以571分的好成绩(在全县排名21位)被南京东南大学少年班录取,成为于都县自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位少年大学生。2008年高考我校创造辉煌,二本以上录取人数103人,评为全市普通中学教育教学综合评价先进单位(全市只有五所高中)。2009年高考于都二中再创佳绩,二本以上录取人数119人,评为全市普通中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始建于1986年。办学20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学校已发展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县直初级中学。占地面积3912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984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56人,教职工152人。学校教学环境优美,语音室、微机房、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音体美专用场地、健身房、理化生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自创办以来,历届领导坚持“改革活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品牌立校”的指导思想,带领全体教职工严格地进行德育管理,扎实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地开展教育教学实验,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省青年教师工作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科研兴校先进单位”、“省、市德育示范学校”、“省、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省卫生庭院”等多项荣誉,并连续多年获全县教育系统重点工作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目前,全校师生人心思进,蓬勃向上,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以争创江西省首批示范性初中为目标,努力学习,发奋工作,为学校更新、更快地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广丰县永丰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创办于1957年),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强大的名师阵营,营造着幽雅的读书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形成了“自主发展凸显丰采,创新形式生动活泼,多元评价春光满园,素质教育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在教育界迅速崛起,成为上饶市教育教学的一面旗帜。 近年,永丰中学办学规模不断壮大,教育教学改革的优秀人才群星荟萃。目前,学校拥有80个教学班,在校生4500余人,教职工250余人,占地面积达70亩,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永中确立了“以人为本,尊重个性,为发展而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形成了“个性+完美”的特色,在“做人工程,分层教学,注重美育,自主发展,多元评价”的工作中成绩显著。《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让师生都感受进步的快乐》和《校园无空白 处处是德育》为题,刊载长篇通讯和专题报道,全方位宣传了永丰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成就。《江西日报》、《江西教育》、《上饶日报》、《初中生之友》、《上饶教研》以及江西教育电视台、上饶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多次宣传报道了永中教育教学先进事迹。 近年,师生的共同努力为永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先进单位;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幼苗培养基地;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基地;江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先进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学校;江西省绿色学校;上饶市首批示范性初级中学;上饶市先进学构和文明单位,江西省素质教育示范校,语言文字示范校等等。学校各项工作成绩卓著,教师参加基本功、自制教具、课件制作和优质课评比等竞赛活动捷报频传;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竞赛荣获国家奖30多人次,省级奖60多人次,市县级奖逾百人次……。 沐浴和谐的东风,永丰中学就像镶嵌在丰溪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莲塘二中创建于1968年,原系南昌一中下迁农村的一部分,命名为“莲垦五七中学”,1969年改名为“莲垦良种场五七中学”,1971年再改名为“南昌县农牧五七中学”,1972年第三次改名,定为“南昌县教育学校”,直至1973年,才正式命名为南昌县莲塘二中。 莲塘二中初创之时,有10个教学班,教职工33人。1979年,莲垦学校初中部并入,学校遂成为初高中并重的县属普通完全中学。2005年2月成为南昌市特色教育学校,2005年6月批准为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2007年7月按县委县政府及教体局部署顺利实现初、高中剥离,成为高级中学。2009年5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莲塘二中现有土地面积145亩,校舍面积5万余平米。有64个教学班,学生3681人;教职工235人,其中专任教师203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在读25人;本科生171人,高级教师46人,一级教师57人。省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24人。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拥有教学楼两栋、图书馆一栋、学生公寓三栋、师生食堂三个、标准田径运动场一个、篮球场9个、理化生实验室5间、多媒体教室2间、计算机房3间,另外语音室、画室、舞蹈房、琴房、棋艺室等一应俱全。 办学四十年来,莲塘二中以“求实、求是、求新、求美”为校训,逐步形成了“严谨、创新、团结、奋进”的校风,形成了“爱岗敬业、尊重学生、严谨治学、身正为范”的教风,“尊师守纪、勤奋好学、艰苦朴素、主动发展”的学风,近年来,学校更是以创建省重点中学为目标,在民主决策制度治校、教师队伍建设、新课程实验、德育网络构建、教育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办学水平、办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学校荣获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中小学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江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会、全国棋院单位等称号。
宜黄县二中创建于1977年,原名为风岗镇初级中学,1982年更名为宜黄县第二高级中学。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高能教师12人,中级教师32人,本科教师32人专科教师49人,教学班26个,学生共有1600余人。 学校坐落要县河东开发区中心,占面积16.8亩,有教学大楼、理化实验大楼、学生食堂等。多年来,学校从严治校,严格管理,第一个实行封闭式管理,制定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学校注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培养,多次考试,连创佳绩,为主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人才。 学校始终不懈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团结、进取、勤俭、创新”为校训,建立了一支思想素质好、文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的德育工作队伍,制订和完善了德育规章制度;在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强化了多种教育途径,使学校、社会、家庭形成主体网络结构;在教育方法上,采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会、报考会、校会、两刊一室(校刊、班刊、广播室);大型文体活动以及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等形式,寓教于乐,使“爱国、成才”的主旋律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 学校坚持把“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重点来抓。本着从严治校,从严治教的原则,狠抓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制订并实施了《宜黄二中教职工考勤制度》、《宜黄二中班主任工作评比条例》、《宜黄二中年级组工作评比条例》、《宜黄二中教研组工作评估条例》、《宜黄二中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及评估细则》、等四十多个管理制度,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全面评估。
学校是省级文明单位、省重点建设中学、全国平安示范校园、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地处新干县城南部,赣水之滨,状元塔下。学校占地面积170亩,校园背枕青山,面朝赣江,环境优美,整洁靓丽,是京九沿线重点建设的花园式学校。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00余人,正式教工216人,其中高级教师62人,一级教师89人,标准理化生实验室、电脑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先进教学设计一应齐全。几十年的办学经历,已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合格 特长”的办学风格和“文明向上,拼搏进取”的校风,学校管理严格,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越来越好,是广大学子求学的好地方。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