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浮梁县第一中学座落在新县城南面,碧绿的昌江水绕学校东南而过。学校于1993年破土动工,1996年9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40余亩,总投资1400多万元。1996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县招生。在中共浮梁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校教职工解放思想,知难而上,锐意进取,学校按“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办学原则,几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学校规模日益壮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99年以来,中、高考成绩斐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浮梁一中1996年9月1日首期招收了初一至高一学生,当时在校学生约800人,至2003年2月在校学生已达3050人,教职员工由办学初期近80人发展到现在的210多人,其中党员教师55人,高级教师27人,中级教师63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1%,开设的教学班由原来的14个扩大到目前的44个(高中26个,初中18个),学校组织机构健全,党总支辖工会、团委,校长室辖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处、装备处、综治办;所有教师均由县委、县政府考核领导小组考核调入。 浮梁一中确定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办学目标,几年来,基础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配套设施也相应跟上。1996年开学之前,只有两幢连体式教学主楼(即逸夫楼和庆恩楼),经过几年的配套建设,陆续建成了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集理、化、生试验室、语音室、微机室、报行厅于一体的3940平方米的科技大楼,可容纳1300人住宿的男女两幢学生宿舍,三幢90套7900平方米的教师宿舍楼,可容纳600多人用膳的学生食堂,目前一幢五层3600平方米的图书大楼和五层38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正在建设中,今年秋季将竣工投入使用,科技大楼的理、化、生、微机、语音教室均装备了先进的设备,学校建筑面积已达23968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多平方米。2000年浮梁一中被江西省政府评为“文明卫生庭院”。 浮梁一中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校长室和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以政教处为龙头,校团委密切配合,发动班主任齐抓共管,形成一套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每学期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月”,每周一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让每一位学生切身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激发学生建设好祖国的使命感和自豪感,经常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2000年,浮梁一中被确定为全县十大普法示范点,学校大力宣传素质教育要求的“七个学会”(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健身),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浮梁一中被景德镇列为首批素质教育试点学校之一。 浮梁一中十分重视教学工作和教研风气,在处理教与学二者关系上,思想对路,方向明确,狠抓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五一节强调课堂中的“五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想为核心,以育人为目标),“五突出”(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学效率),教学考古成绩显著,培养和涌现了大批人才。1999年首届高中毕业生以省专以上115人的优异成绩名列景德镇市前茅。2000年高考成绩上新台阶重点51人,本科60人,省专45人,2001年高考成绩再列高新,重点80人,本科102人,省专97人,600分以上的达28人,其中何文同学以662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2002年高考再铸辉煌,共录取本科以上人数224人。1998-2002年中考成绩实现县内“五连冠”。短短的几年,浮梁一中在景德镇地区成为教育系统的后起之秀。1998年5月浮梁一中被景德镇市重点中学。2000年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02年4月又被列为景德镇地区三所省重点建设学校之一。浮梁一中教研风气浓厚,成绩斐然。目前全校有10多人次参加全国学术研讨,有40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180余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如钱立秋老师受江西省教委教研室委托参与全国地理教材编审工作,教改课题研究荣获全国一等奖,自2000年以来他发表或公开出版论文、论著约170万字,主编书籍7本,参与编写6本(均出版,全国发行)发表论文五篇(国家级三篇、省级1篇、地市级1篇),程学军老师参加江西省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还有200多名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浮梁一中学生连续两年代表浮梁县、景德镇市参加江西省读书活动比赛并获优异成绩,2000年浮梁一 中被省教委、教研室授予江西省高一新教材试验先进单位,2002年7月授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 浮梁一中是一所新办学校,是在一片黄土高坡上崛起的,几年来,为把学校办快办好,做大做强,浮梁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投入了巨大的财力,身心健康为止投入资金累计达人民币1400多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做到了“三个增长”,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全部用在刀刃上,并且学校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浮梁一中自96年办学以来,虽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教育教学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并获得多项荣誉: 2000年被评为江西省体育先进单位,景德镇市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2000年被江西省考古室授予江西省新教材试验先进单位; 2000年获江西省卫生庭院光荣称号; 2000年评为景德镇市文明先进单位; 2001年评为景德镇市普法先进单位; 2001年获江西省教育活动工作先进学校称号; 2001年列为景德镇市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基地; 2002年授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 随着浮梁县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自己子女上大学期望的越来越迫切。去年江西省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基础教育的决定,景德镇市委姚亚平书记一行亲临浮梁一中视察,对加快发展浮梁一中表达了极大的关怀,如何抓住这一契机,把浮梁一中做大做强,现成了浮梁一中的中心工作,鉴于2002年4月浮梁一中被列为景德镇地区三所省重点建设学校之一,按学校的发展,浮梁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办县二中,将浮梁一中的初中剥离出去,并划拨给浮梁一中的校园面积拓展到190亩,用于扩大浮梁一中的规模。目前,浮梁一中除已开工建设图书馆大楼,学生公寓外,计划再建一座礼堂,办公大楼,风雨操场、生物园等,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亮化校园。今后浮梁一中将居为一怕拥有60-70个教学班,4000名全高中生的优质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尽快跨入江西省重点中学的行列。
江西省景德镇市十六中(602所黉舍),位于千年瓷都景德镇市东郊。我校系江西省首批德育树模黉舍、江西省群众大众对劲黉舍、江西省绿色黉舍、江西省中小学西席长途培训先进个人、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西省电教先进单位、江西省中小学优良网站黉舍,景德镇市新课本鼎新实验先进单位、景德镇市首届艺术节中门生小制作小发明先进单位。她以黛翠青山为伴,以民窑古址为侣。环境文雅,文明气味浓烈。校内团花簇锦,绿树成荫,可谓园林式黉舍。宁和的山川之气,厚重的汗青秘闻,科技重教的朴素之风,孕造出这一方世外桃源般的修身读书胜地。30多年的校史,沉淀了敷裕厚重的文明秘闻,铸就了发奋图强的精力传统,更培养了各级各种高精尖人才。这里出世了一名省高考理科季军,三位市高考状元,和三位市中考状元。现有讲授班32个,门生1760余人,兼任西席110多名。师资精美优化—— 既有富有成绩的名师,又有锋芒毕露的中青年骨干。兼任西席学历达标率 100 %,中初级西席占 69 %;此中硕士研讨生4名 ,江西省学科带头人2名,优良课比赛江西省一等奖获得者3人,市学科带头人2名,市“511”名师10名,市兼职教研员1名。黉舍教诲设施一流,校园网、播送站、语音室、理化生尝试室、音乐室、跳舞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投影课堂包罗万象;本质教诲百花齐放,其航模、轮滑、围棋、象棋、羽毛球、篮球队、排球队、铜管乐队均有省、市冠军;更启动了小学双语讲授。现在,全校师生正尽力以深化鼎新为动力,以内涵生长为主线,以门生对劲、家长对劲、社会对劲为标准,集思广益,用心打造这所小学至高中十二年一贯制的优良佳构黉舍。
昌江一中创建于1998年,地处瓷都南大门206国道旁,是景德镇市西市区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学校,基本上解决了我市西市区和昌江区的学生就读高中困难的问题。 我校一期建设完成后现有占地面积19.6亩,目前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31名,教职工115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31人);建起了全市一流的教学大楼、学生食堂、教师宿舍楼,总建筑面积达10560m2;另外,学校还配备了微机室、语音室、图书馆、阅览室等教学相关设施。二期建设工程即将启动,将陆续建造教学综合大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标准田径场、风雨球场等。届时,学校占地总面积将达到120亩。 建校三年来,昌江一中以“团结、勤备、文明、创新”八字校训为办学方针,始终围绕“教书育人”这一中心开展学校工作,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目标,学校中考排名从98年的全区第五,一年一个台阶地跃到了2001年的全区第一、全市第二。特别是2001年高考,我校首届毕业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童晓强同学以681分全市第三名的成绩录取了清华大学。实现了昌江区高考历史性的突破。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