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河中学(景德镇市第十八中学)坐落于斑斓扛南、天下闻名的瓷都景德镇,是航空产业第二个人公司所属昌河飞机产业个人公司创办的一所集初中任务教诲、高中浅显教诲为一体的职工后辈黉舍。该校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跻身于“景德镇市德育树模黉舍”之列、晋升为景德镇市重点中学,为故国培养了数以干计的高本质人才’。杰出的教诲环境和讲授质量使昌河中学博得了社会各界遍及存眷和广大师长的交口奖饰,成为教诲园地中一株刺眼的奇葩。昌河中学创办于1970年,最初只需两个讲授班,九名西席,校址经历了陶院,路南、路北,再到现在的昌河教诲园区。建校之初,固然糊口前提艰苦,讲授前提粗陋,但是全校师生以激烈的朝长进步心,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终究以令人佩服的事迹站稳了脚根。1978年,市教诲局为了表扬昌河中学高考成绩,嘉奖两台放映机。今后昌河中学逐步建立起本身的名誉,开端引发社会的存眷。但在成绩面前,黉舍全部员工并没有满足,他们乘着鼎新开放的东风,以献身教诲的固执寻求,更加勤奋地耕耘。“苦心人,天不负”,持续不断的文(理)科市状元的出世,不但让教职员工感到无穷名誉与高傲,也为昌河中学锻造晶牌夯实了根本。1995年,昌河中学被景德镇教诲局授予“四星级黉舍”后,又提出了争创市重点中学的目标,现在又提出争夺三到五年时候创省级树模黉舍的目标。他们本着这个目标,内强本质,外塑抽象,使办学程度进一步晋升。 对这类“校风正,环境好,办理严”的氛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门生。2002年被北师大登科的方伟同窗(市理科状元),谈到在昌河中学学习的印象时,非常冲动地说:“我很光荣父母为我挑选了昌河中学,在这里,我不但学习成绩进步了,各方面的才气才气纵横也获得了熬炼,表情非常镇静。”景德镇教诲局一名多年处置根本教诲办理的官员说:在景德镇,昌河中学的西席最年青,学历最高。的确是如许,跟着昌河中学的不竭生长强大,该校充分操纵本身的特性上风,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近三年来,二十余名包含南京理工大学在内的大学毕业生落户昌河中学。现在昌河中学共有教职员工106名,本迷信历达80%以上,有4名退职研讨生毕业。初级西席32名,35岁以下的青年西席近50名。在昌河中学这块肥饶的地盘上,培养出一名天下优良西席,一名江西省特级西席,多名省级优良西席。现在,黉舍共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9名,比例之高居景德镇之首。别的另有3名公司级休息榜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泉源死水来。昌河中学一直把教诲科研放在优教强校的凸起地位,以教诲科研营建杰出的学术氛围,以教诲科研促进教诲办理的不竭改良,以教诲科研促进教诲质量的全面进步,以教诲科研促进青年西席的疾速生长。教诲科研本着对外“引进”,对内“搞活”的思路,以报酬本,以校为本,张扬本性,阐扬特长。黉舍每学年都要构造有关西席到发财的地区,观光名校,拜访名师,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教诲思惟、办理形式。如江苏梁丰中学的文明沉淀,株洲南边教诲个人的鼎新精力,江苏洋思中学“从最后一名抓起”的教诲理念,都是参考之资,使全部西席收获颇丰:吕河中黉舍内教研活动以轨制为包管,以西席的内涵需求为动力,氛围活泼,个人备课是黉舍良好传统,西席之间的相互切磋已经成了风俗,要求每位西席开放本身的讲堂,西席都能自发地研讨停业,尽力把握先进的讲授手腕和体例。黉舍以省市课题研讨为平台,培养了一批有丰富实际经历的学者;以省市优良课比赛为平台,培养了一批讲授成绩凸起的名师;以师德师风扶植为平台,培养了一批德艺双馨的表率。展开师徒结队活动,带好青年西席步队,黉舍的“传帮带”活动持续几年荣获公司先进单位。近三年,几近统统的学科都有青年西席代表景德镇市插手省级学科比赛并屡获殊荣。一流的办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给昌河中学带来了一流的质量。因为昌河中学是厂办黉舍,畴昔范围比较小,不久才晋升为市重点中学,每一年高一的登科犯颀线比省重点中学低近100分(景德镇有两所省重点,吕河中学是独一一所市重点),拔尖的门生更是百里挑一,但吕河中学的全部教职员工凭着不怕困难,勇于朝长进步的一腔热血,颠末三年的“精耕细作”,在高考中理科二本上线率稳居全市第一,理科二本上线率多次获全市第二,2001年获全市第一。前后培养了7名省市文理科状元。
江西省景德镇第二中学,于1952年由昌江(原静山)、紫阳两所私立中学的初中部归并组建而成,属初级中学。后三迁校址,五易其名。文革期间,黉舍被分离下迁乡村,校舍被外单位占用,校产流失殆尽。1973年复办二中,扩编为完整中学。被外单位占用的校舍,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今后慢慢收回,至1985年根基恢答复复兴貌。1978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87年定为副县级单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黉舍订峙社会主义办学标的目标,全面贯彻教诲目标,全校师生员工遵守“勤奋、务虚、文明、创新”校训,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黉舍全面推动本质教诲,成绩明显,博得全市群众的赞美,在省表里很驰名誉。 为适应教诲生长的需求,由市人大代表提出议案,经市当局批准,于2001年景立了我市第一所公办民助性子的“太白园尝试中学”,停止以外语、微机、数学为特长的本质教诲尝试,已于同年春季招生,残局杰出。 比来几年来,在市委、市当局的体贴和支撑下,在市教委直接带领下,加快改良二中办学前提,将尽快的把二中扶植成为花圃式的树模性的省优良重点中学,为景德镇市教诲奇迹做出更大进献。 景德镇二中原名景德镇市太白园初级中学,系静山,紫阳两所私立中学归并而成。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黉舍现定范围为55个讲授班,门生总数3507名,现有教职工302名,此中兼任西席281名,有初级西席43名,一级西席96名。已构成了初中为任务教诲,高中已升为预备教诲为主的办学形式。 现在在总面积为90亩的校园里,面孔脸孔一新。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校舍修建面积2.4万平方米。黉舍已建成为一所全省颇具影响的全面实施本质教诲的省级树模性尝试黉舍。 尝试讲授设施修建面积2000平方米,此中有理科尝试室8间,电课堂1间,语音室2间,多媒体收集微机室2间,电子浏览室1间,多服从课堂一间,浅显课堂55间,音乐、美术课堂各一间,体育设施有300米跑道田径场、绿草成茵的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现有藏书楼、阅览室3间,藏书4.5万册。 黉舍重视“以德治校”,该校2000年获市优良基层党构造称呼。该校的“火把学雷锋”小组多次被评为天下、省、市优良先进个人。 几十年来,景德镇二中已培养了数万名高初中毕业生。免试保送生、重点登科率、超登科目标人数均列我市同类黉舍之首。在天下初、高中数学联赛中,曾三度获江西赛区个人总分第一名,一度获高中个人总分第一名,并多次获得小我第一名,2000年该校高考再创汗青好成绩:登科本科人数超越300大关。余超同窗以701分的优良成绩获省理科状元,弥补我市理科状元桂冠的空缺。本质教诲尝试班百分之百登科本科。2001年高考再创光辉,本质尝试班均匀分591分,全校本科上耳目数达326人,冯雪同窗以701分的成绩获本市理科总分第一。
景德镇第一中学简称景德镇一中,地处瓷都东隅,始建于1940年,有着六十年的办学历史,初称私立天翼中学,解放后曾称为景德镇中学、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现定名为江西省景德镇一中。196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重点中学,历年来为全市人民所瞩目,为景德镇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一中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学校工作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年年上台阶,岁岁话丰收。一方面,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更加雄厚,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目臻完备,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另一方面,学校办学质量也稳步提高,连续四次被省政府评为“江西省文明单位”,并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部门授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全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和“全国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等光荣称号,1994年10月学校又顺利通过了江西省重点中学首批评估,被评为首批省优秀重点中学。 作为省重点中学,理应更具有实验性、示范性、高质量和办学特色,长期以来,景德镇一中坚持按重点中学的要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学校上下牢记全市人民的重托,发扬一中的光荣传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之中,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向管理要教育质量,向管理要办学效益”的办学特色和“严谨、求实、创新”的教学风格,努力做到“三坚持”。
江西省乐平中学由乐平籍数学家戴良谟创建于1928年,迄今建校七十余年。现校名为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马叙伦亲笔题写。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早在1962年,学校就被列为江西省重点中学;1980年再度被定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被评为省优秀重点中学。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及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文明单位、省园林化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电化教学仪器管理示范单位、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省科研兴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在全国首次体育卫生考核中被授予“成绩优良”奖。 学校于2000年9月停招初中生,为全日制高级中学,现有教学班45个、学生260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210余名,其中特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45名,一级教师54名。 校园占地约11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万平方米,绿草如茵,花木满园,环境优美宜人。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有办公楼、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叶青图书馆、电教馆、东风亭仿古读书长廊、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教工宿舍楼和学生宿舍楼等。学校有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天文台、语音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及校园网,是全省校园网建设首批学校。一流的教学设施为师生工作与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为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学校近年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实行年级组、教研组双轨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系统。学校厉行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教师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中层干部与班主任竞争上岗,严格教工上班考勤制度,大力开展评选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争先创优活动。近年来,学校立足于贯彻“两全”方针,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构建了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形成了“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办学特色。学校长期以来致力于优良校风的建设,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00届毕业生中,有3名被北京大学录取,2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在2001年高考中,重点大学上线率达27%,本科以上上线率达49%,省第一批专科上线率达66.6%,省第三批专科上线达98%,康鹏同学还取得了景德镇文科第一名,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教师中出版论著8部,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数、英、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获中央教科所全国“十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立项。 面对21世纪的挑战,乐平中学全体师生将继续发扬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乐中精神,走教育改革道路,写全面发展篇章,向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目标阔步前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