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南钢学校创办于1959年,是一所包括小学到高中的12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目前占地约150亩,现有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00人。教师186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29人,一级职称18人;小学高级职称23人,小学一级职称29人。教师本科以上学历68人,其中硕士3人,大专学历80人。从2005年8月移交南昌市青山湖区政府管理,并由南钢中学更名为南昌市南钢学校。 移交政府管理后,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学校按照“做优做强,办出品牌特色,尽快创建省级示范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了一系列规划、改造。在办学条件改善和师资配备等多方面,获得区政府和区教体局的优先支持。2008年按照区委政府教育品牌创建工程要求,把南钢学校整体改造项目列入了优先项目。在 2009年开始的全区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中,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按照占地200亩,在校学生5000人、110个教学班级的规模和南昌市城区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来规划和实施南钢学校办学条件的整体改造。从而保证南钢学校向着理念先进、质量稳定、管理规范、校园建设现代化的学校迈进。 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南钢学校秉承了南钢中学的优良办学传统,按照“做优小学、做强初中、做特高中”的办学目标,通过教师专业化成长,带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发展的办学思路,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师德师能建设、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不仅取得小学、初中段办学质量的稳定提升、办学社会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更彰显了高中办学的体艺特色,尤其是学校男子排球队,在2007年获得全国青少年软式排球锦标赛冠军,2006年和2009年获该项目亚军。近十年来已有60多名排球队员,被省内外重点大学特招录取。目前结合普通高中学生特点,开展的高中艺术、体育特长生教育课程,每年都取得了学生、家长普遍满意的教育及高考录取效果。
江西省安义中学创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4年,定名为安义县临时初级中学, 校址设在靖安县高湖镇,抗战胜利后迁返安义县城办学,更名为安义县立初级中学。共和国成立后,县私立仰公中学并入本校,1958年增办高中部为完全中学,同年改名为江西省安义中学至今。1979年定为江西省重点中学。2000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城东凤凰山下的新校园办学。2001年后,学校停止初中招生,为全县唯一一所高级中学。2004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优质高中项目建设学校。学校现有高中53个教学班,3000多名在校学生,205名教职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3名,中学一级教师71名,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3名,市首届十佳青年教师1名,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20多人。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在县委政府、县教体局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下,学校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形成了团结、守纪、求实、奋进的良好风气,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可持续性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严格教学质量管理,通过“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活动,培养“四有”新人,创建和谐校园,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品牌。 近十多年来,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于1986、1999、2000年三次夺的南昌市高考理科“状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学校的教学直来那个一年一个新台阶。2004年学校首次打破文科无北大生的历史;2005年学校一本、二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一百和三百大关;2006、2007两年,学校在优质生严重流失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一本、二本上线万人比居全市第一的好成绩。高考成绩再写新辉煌,有两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一本上线149人,二本上线432人,为历史最高;投资800多万元的综合办公大楼投入使用;在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四人获省一等奖,两人获全国三等奖;在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资格选拔中,张功球同学以全省笔试第五名的成绩获得参加复试资格,总成绩将于1月30日揭晓,这是我校办学历史上零的突破。 六十年的风雨,奠定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出色的办学成绩,使学校多次受到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全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先进学校、省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南昌市德育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平安单位、市实验教学先进单位、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和位列全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评估第十位的好成绩。 新的一年,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我们将继续保持08年的良好势头,与全校师生一道,同心同德,拼搏进取,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克服经费紧张、生源不足等问题,树立良好学风、教风、校风、培育优秀学生,打造一流名师、创建和谐校园,再创高考各项指标的新高,向全县的父老乡亲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英雄城美丽的玉带河边、青山湖畔,有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一所“汉藏和谐、充满活力的书香校园”——南昌十七中。她位于上海路中段,占地约60亩,创建于1958年。她有着悠久、光荣的历史,1985年开始办内地西藏初中班,是全省唯一一所汉藏合一、备受领导关注、家长青睐的完全中学,有汉藏师生3000余人,现有55个教学班,其中汉班初中班26个,高中班20个,西藏班9个,是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南昌市花园式学校。 近几年来,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南昌十七中步入全速发展的快车道,全体十七中人按照“理念求新,措施求实,校园求美,品牌求优”的总要求,经过全校干部师生的艰苦努力,学校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全国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江西省德育工作示范校”、 “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南昌市基层先进党组织等100多项殊荣。 学校办学条件一流,教学设施完备,是江西省教育厅确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南昌十七中有实力雄厚的教学人才资源,现有教职工188人,其中专业教师163人,平均年龄36岁,有高级职称的53人,有中级职称的69人,整个教师队伍年富力强,积极向上。在这些教学才俊的努力工作下,学校近年高考上线人数一直位居市属同类中学前列,教学水平充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1985年,南昌十七中成为全国第一批开办内地西藏初中班的学校,江西省、南昌市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要求学校深刻认识教育援藏工作在促进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办班23年来,学校先后招收了西藏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昌都、阿里六个地区的学生1470名,共计37个教学班,已培养19届毕业生1150名。 随着南昌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打造一批质量优化工程,彰显城市魅力。2007年11月,我校被光荣地确定为“南昌市经济社会质量优化工程”特色教育视察点校。学校把办学特色进一步明确为:“汉藏和谐、充满活力的书香校园”,为此,学校以实施“五百”教育、打造“五进”空间、实现“五雅”目标作为有效载体,切实提升学校软实力,打造教育硬品牌,为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出力。实施“五百”教育就是:确定百篇必读书目、创建百个学生社团、学习百位中外名人、推出百位知名校友、评选百个校园之星;打造“五进”空间就是精心营造以“敬”、“净”、“静”、“竞”、“进”五个字为文化内涵的良好育人氛围; 实现“五雅”目标是指要使得环境典雅、老师儒雅、学生文雅、品位高雅、学校大雅。 学校坚持以科学化的原则传授系统知识,以现代化的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以特色化的教育引导全面发展,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在这种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我们努力探索实践着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模式。 南昌十七中校园建设、办学成绩的巨大飞跃,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学校是南昌这几年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学在南昌”的样板。
钟灵毓秀,岚峰拱翠。地处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山麓的南昌市湾里区第二中学,是城区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湾里二中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教育资源重组的产物——2001年,湾里区对城区中学进行教育资源重组,把湾里一中初中部、原湾里二中、湾里三中、湾里职高重组建成新的湾里二中。2004年,湾里二中与招贤镇中学两校再次合二为一。通过有效的重组整合,学校逐步向做强、做大、做优的方向大步迈进。2004年6月,被省教育厅评为“首批基础教育建设中的示范学校”;2007年,被省市政府授予“人民满意学校”的称号。学校环境优美、雅静,林木苍翠,文化气息浓厚。校园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500人。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先进的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以及配套仪器设备、全新的校园广播系统、计算机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音乐舞蹈教室、藏书四万余册的图书室,拥有300m的环形跑道。2007年建设了三种教学模式的农村现代卫星远程教育系统,更让师生充分感受现代化教学的实惠和裨益。向管理要质量湾里二中十分注重学校内部管理,层层建立了岗位责任制。逐步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制度100余项,坚持以制度管理,以制度服人。学校近年来新实施了竞聘班主任、班主任竞聘任课教师的全员聘任制,高中级职称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实施方案,行政下班蹲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育教师促质量学校现有教工136人,其中在职党员教师28人,中学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4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各类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现有省骨干教师8人,市骨干教师15人,市优秀班主任4人,市师德标兵3人,市园丁杯二等奖以上获得者11人,区园丁杯一等奖20余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学校狠抓课改培训,致力于校本研究。学校按照名师建名校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教师,使一大批教师在教坛中脱颖而出,学校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向科研要质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几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级教研课题一项,省级教研课题五项,市区级十余项;教师们所撰写的教学论文(或案例)在各级刊物发表或评比中获奖的达200余篇。重育人出质量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已任,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参加区田径运动会年年勇夺团体总分第一名;校文艺队参加市艺术节,荣获全市中学组第三名,参加市、区“六一”文艺汇演,每年披金摘银,获市级奖15个;学生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也多次获市、区级奖;在数理化全国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国家级一等奖15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36个,省市级获奖若干人。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成绩斐然。几年来中考,我校均获全区总分第一名,录取高中率达70%以上。历年中考全区前十名我校占八、九个,区中考状元年年均出自湾里二中。创特色显质量 良好的管理,出色的办学业绩,获得了家长、社会和上级部门的一致肯定,也获得了许多的荣誉:江西省人民满意学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南昌市人防教育先进学校、南昌市平安校园、市中小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学校物理教研组获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沪科版”教材教改华东先进教研组……学校连续三年被授予湾里区学校“目标管理先进达标单位”,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学校正在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谱写新篇章,再创湾里基础教育的新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