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上饶县城内。校园环境洁净,绿树成萌。湖心亭、喷水池、雕塑、樟园、花坛等点缀其间,显得幽雅巧致。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毓秀楼、田径场、室内球场、风雨跑道布局合理。双向控制闭路电视教学网和校园千兆微机数字网系统使学校呈现紧张、有序、高效的现代教育气息。校园占地面积16.93公顷,校舍面积4.8万平方米。现有61个教学班,学生3700余名,教职员工258名,是江西省重点中学。今天的县中,已成为莘莘学子的求知胜地。 上饶县中学有着光荣而悠久的革命传统,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始称信江书院,是赣东北最早的中学堂。“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后在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先驱领导下,不少教师学生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成为革命的有生力量,为赣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广大师生倡导“勤奋、求实、活泼、创新”的八字校风,严谨治学,成绩斐然,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学校现有国家级骨干教师3名,省级骨干教师14名,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40名,教育硕士研究生4名,8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我校2002年高考成绩显著;文理科重点线以上129人,本科线以上508人,高分段人数660分以上8人,600分以上52人,上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9人,均位于全市前茅。学校的德育工作受到团中央的表彰,学校连年被授予地区级文明单位和优秀学校称号。在1997-2000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工作中成绩显著,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并受到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表彰。2001年被授予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称号,2002年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学校优育事业连续五次受到国家教委、体委奖励,校田径队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性运动会,成为全省中学体育工作的一面旗帜。我们还有一个全市规模最大的中学生管弦乐团和民乐团,多次参加县市文艺演出,广受赞誉。 素以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质量高著称的百年名校―――上饶县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遵循“严、诚、博、恒”的校训,弘扬“关爱、协作、敬业、奉献”的精神,乘势而上,与时俱进,走创新之路,铸名校风范,寻求发展新起点,狠抓“科研兴校”,特色办学,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待遇”的办学目标,为把学校办成全国一流的重点中学而奋斗!
上饶县私立求实中学,于1996年4月经上饶县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由两位中学高级教师联合创办。是一所全日制全寄宿的初级中学。两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教委的直接领导下,不要国家一分钱,走出了一条“自筹资金,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办学路子。学校办得很出色,很火红,发展迅猛,三年迈出三大步。班级与学生成倍增长,第一年招生224名,第二年招生412名,第三年招生727名,教职员工51人。各科实验设备全新配套。 在“团结、勤奋、求实、开拓”的精神指导下,以管理严谨,质量优良而获得社会、家长的盛赞。两度学年统考的总平成绩均列全县第一。1997年1月,初一、初二年级参加全县“语、数、英”三科联赛,两个第一名均为“求实”所得。
上饶县第四中学,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上饶县三所二类完中之一,其前身为上饶县罗桥“5•7”中学。上世纪八十年代更名为“上饶县罗桥中学”,后随着辖区隶属关系的改变,更名为“上饶县旭日中学”,2005年,全县教育网点重新布局,命名为“上饶县第四学”。学校座落于旭望公路旁,罗桥街道畈头村,南距县中心广场2.6公里。学校目前占地面积约27亩,校舍建筑面积约8000平米;有教师88人,其中高级教师26人,中级教师22人,本科学历教师49人,是一所具有雄厚师资力量的学校。三十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既有考上重点名校的娇娇者,又有在行政司局一级岗位上的领导和在军队师团一级的校官,更多的是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建设者和服务者。据悉,2008年上饶县中学毕业生中名列前茅的有多名初中在本校就读。随着旭望公路的开通、罗桥街道管辖范围的增大(横山村、樟村村于2006年划入)、县行政中心北移,根据上饶县教育局规划,2007年起我校重点发展优质初中教育,承担罗桥街道辖区及县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初中阶段的教育任务。从2007年春季开始,县里已将我校列为县城所在地学校,上饶县教育局在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方面加大对我校的投入。相信在较短的时间内,学校的办学条件将有较大的改善。若干年后一座环境优雅、布局整齐、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将矗立在上饶城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