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第二小学成立于1995年,是伴随着日照港第二生活区而诞生的一所年轻美丽的学校。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绿化面积4197平方米。学校校园环境幽雅,校舍建筑别致,设施优良,班班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实行网上办公,校园网直接联入学生家庭,办学条件优越。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0多名,现有教职工55人,学历达标率100%,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率100%。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品德等学科教学,由专业教师专职任教。43名在编教师中,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的教师6名,小学高级教师23名,日照市学科带头人1名,日照市骨干教师8名,教学新秀2名。 近几年来,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首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制度,长期开展“青蓝工程”、“二读一研”、“2加2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小课题研究”、 “教育信息传递”、“主备试教”式集体备课等校本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活动常规化、制度化。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他们敬业、爱生、博学、创新,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成长起来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获得了大批各级各类荣誉。在教学优质课评选中,获省优质课一等奖一名,是日照港小学建校以来首次获得省级优质课比赛大奖,二等奖一名,国家级录像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市优质课评奖一、二等奖28人次。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5篇,二等奖6篇,市级二等奖以上110余篇。在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教师正向专业化发展的方向迈进。
日照市金海岸小学是2008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学校秉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确立了“高质量、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目标,发扬“团结协作,勇于奉献;博学日新,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确定了“以爱为源,打造成功的起点;以情育行,展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学校先后被表彰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校”、“山东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日照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 “日照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及“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直文明单位”、“市级优秀家长学校”、 “日照市规范化学校”、 “市直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日照市外国语学校原名日照市实验学校,是我市第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是一所注重强化外语教学,融汇多元文化,突出艺体特长,促进全面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前身为日照市实验学校,创建于1987年,2004年由济南铁路局整建制移交日照市政府,2007年整体搬迁至大学科技园,为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分设中学部、小学部、幼儿园部,占地21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学校投资1亿元,按照省规范化学校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档次配置。目前在校学生50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学校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近200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拔尖人才、日照名师、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等30多人。 二十多年来,学校在“进德、励勤”为核心精神的学校文化引领下,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合格人才为已任,坚持“文化引领、内涵发展、民主管理、和谐共进”的管理理念和“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育人目标,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办学理念、开放的国际视野、科学的管理体系、优秀的师资队伍、独特的区位优势、优雅的育人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鲜明的办学特色、显著的教育成果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学校”“山东省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学校将致力于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与研究水平的提升,不断开拓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培养外语优势明显、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于一身、融汇多元文化、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外语艺体特长突出、具有民族灵魂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容大海之浩瀚,纳学府之厚重。日照市外国语学校正向文化品牌卓越、现代内涵丰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效益显著的规范化、现代化、精品化、国际化的“齐鲁一流名校、全国知名学校”阔步前进。
日照港第一小学建于1983年,2009年12月18日整建制划归市教育局直属管理,现有22个教学班,65名教职工,1300余名学生。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秉承“学校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发展为本,教师以师德为本”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阳光校园,确立了 “培养一个好脑子,养成一个好习惯,锻炼一副好身体”的校训; “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校风;“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风;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风。 科学有序,开发智力——“培养一个好脑子”:重视教学常规的管理,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创办《港口少年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编报纸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全面开发学生智力。 细节入手,狠抓养成——“养成一个好习惯”: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精心编写《日照港第一小学学生手册》,从细节入手指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争创“红旗班级”和“阳光学生”为引导,在学校形成文明、协作的良好氛围。 阳光体育,强身健体——“锻炼一副好身体”:通过体育课、大课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组建校田径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等各类兴趣小组,组织踢毽子、跳绳、足球联赛等体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快乐健身的平台。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强化教师的口碑意识,争创“阳光教师”,创建阳光校园。通过开展“青蓝工程”、教学基本功比赛、课题研究等活动,全力打造思想端正、教学理念先进,亲和力强的阳光教师,带动全体教师不断创新、提升层次。 历年来,学校先后培养出 “齐鲁小名士”“港城小名士”及市“十佳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员”近三十人。学校被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授予市体育(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并在我校成立了市首家“青少年足球学校”;学校的“红领巾”合唱团在全市校歌比赛中获一等奖、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文艺展演中获二等奖;在2010年举行的日照市第一届市直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在国家、省、市各级单位组织的绘画、摄影、文艺等活动的领奖台上,都有我校学生的身影。学校少先大队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红旗大队”称号,多次被团市委、市少工委命名为“雏鹰争章示范学校”、“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学校先后荣获日照港集团公司先进单位(集体)、优秀党支部、职业道德十佳单位、平安港口建设十佳单位、日照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我校先后被评为日照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和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日照市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和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 学校的教育将始终围绕让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这一主题,让学生的成长之路充满阳光。
五莲县实验学校是县委、县政府启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县城北京路以南、上海路以北、山东路与富强路之间。学校占地面积145264平方米,建筑面积44459平方米,总投资9200万元,建有四座教学楼和一座综合楼,学校分初中部、小学部,规划招生72个教学班,36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71人,其中,齐鲁名校长1人,日照市名校长1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95人。 学校建设工程共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25561平方米,总投资5300万元,包括2座中学教学楼、2座小学教学楼、1座综合楼,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10月份动工建设,并于2011年9月完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包括幼儿园和餐厅礼堂楼,总建筑面积12570平方米,总投资3980万元,二期工程于2012年年初动工建设,幼儿园已于2012年9月投入使用,餐厅礼堂将于2013年5月份投入使用。 2011年9月1日,五莲县实验学校迎来第一批新生。目前,学校现有就读学生小学部一至六年级1204人,共28个班;初中部七至八年级794人,共18个班。 学校按照现代化标准进行装备,校园内设有餐厅礼堂、两个塑胶操场,使用太阳能和风能路灯;楼内安装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和直饮水,教室安装防尘黑板和交互式液晶触控一体机,特室安装电子白板;建有880㎡目前藏书7万余册的开放式图书阅览室和全市唯一的多功能地理教室。
学校始建于1928年,占地13833平方米,建筑面积1717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9平方米。现有12个小学教学班,在校学生665名。在编教师51人。新建学校仍在原址,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3833平方米(合20.55亩),扩大到20000平方米(合30亩),学校规模为36个小学班,容纳1620学生。 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区级规范化学校、日照市规范化学校、日照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东港区法制校园、东港区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东港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东港区国防教育达标学校、实验教学达标学校等称号。学校有市级骨干教师4名,市级教学能手2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教学能手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教育工作者1人,区级优秀班主任1人,区级优秀教师3人,3人次获省级电教优质课,5人次获市级优质课,多人获区级优质课奖;在街道举行的说课、讲课、课堂教学等竞赛活动中,有多名教师获奖;有100多名学生在省、市举办的各类活动中获奖。
莒县第四实验小学原名莒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1999年12月更名为莒县第四实验小学。学校占地 23648.067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学校现有齐鲁名师1人,省级特级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2人,市级骨干教师22人。先后荣获“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全国示范校”、“全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地”“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重点课题优秀实验学校”、“山东省省级优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示范家长学校”、“山东省传统体育项目(篮球)学校”“日照市规范化学校”、“日照市新教育实验学校”、“日照市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日照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日照市十佳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五莲县实验小学位于县城文化路38号,创建于1982年。这三十载春秋既像一部浩瀚的长书,又如一幅连绵的画卷,记录着实小人跋涉的每一个足迹,展示着实小人自豪的每一朵奇葩。 学校占地面积33.3亩,在校生3099人,教职工217人,学历达标率100%。目前有省优秀教师1人,日照名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9人,五莲名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92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16人。 学校的发展现状可用五句话描述:“精品化的校园常规;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智慧化的工作策略;胜过亲情的师爱情怀;平安、和谐、温暖的校园环境”。 提出了“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基础在做人,发展靠创新”的办学理念,创建了既能同步于教育前沿,而又彰显实小人所特有的“主动、理性、睿智、精教”的特色文化,探索实施了“文化引领,三制并重,让有效占领教育全程”的发展策略和“底线+榜样”的管理模式。“文化引领”是指:用以“主动、理性、睿智、精教”为精髓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其中包括“理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做人基础、做事要求、做事原则、做事方略、事业情怀、事业追求九个方面。制度文化以主人翁意识、新时代的福利意识、空间意识、新时代的铁饭碗意识等共14种意识的养成为主;用完善的制度约定为学校的高效运转保驾护航,全体教师制定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对各项工作作出详细规定,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法可依”。“三制并重”的内容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轴,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两翼的课程运行机制;重参与、看发展、善鼓励、力竞争的多元化评价激励机制;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全员合作机制。“让有效占领教育全程”是指:用有效统领工作全局,不断提升教育工作的内涵、品质和有效性,真正达到让教育全程有效的目的。学校提出的德育目标为:拥有理想、担当责任、学会感恩、善于合作、有平常心。2007年6月,我校将学校办学理念文化申请了国家专利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山东省第一所对学校文化进行专利保护的学校,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论坛》2007年第6期以“文化引领,三制并重”为题对学校文化进行了全面报道。 学校先后承担了30余个国家、省“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卓越成效,形成了“个性化语文”、“生活化数学”两个教学品牌和艺术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语言文字工作三大办学特色。每年举办一届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和读书节,集中展示学生的快乐和作品。配置了完备的科技活动专用器具,建造了76平方米的科技活动室、展览室各一处,为科技创新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构建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五小”(小创造、小发明、小设计、小制作、小实验)校本课程;已有25件学生作品获国家专利。2000年10月,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鲁宣发[2000]24号文件,特别指出“五莲县实验小学实施创新教育,不少学生在小发明、小设计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学校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校本培训省级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先进单位、山东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和日照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日照市学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市级花园式单位等20余项市级荣誉称号,被山东省教育厅推荐为全省首批素质教育宣传典型。“小学科技教育创造力开发”课题的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全省基础教育界零的突破。学校于2011年10月代表日照市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作典型发言。校长刘祥平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教师、山东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山东省创造教育先进个人、日照市优秀教师、日照名师、日照市教学能手、五莲县十大杰出青年。至此,五莲县实验小学这所山区小学已经走出大山,跃居全省名校行列。
五莲县洪凝镇现有小学21处,其中完全小学16处,教学点5处,教职工324名,教学班144个,学生5887人。中心小学以“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精细化管理”为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广大教工教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连续13年被县教育局评为“素质教育目标管理优秀学校”,先后被授予“市规范化学校”、“市文明示范学校”、“市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市信息技术教育先进集体”等。全镇16处完全小学中,有市级规范化学校4处,并有全市第一个市规范化的村完小,县级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先进学校3处,县级规范化学校3处,县级校园建设与管理先进学校16处,县级电化教育先进学校16处。 改革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全镇21处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环绕县城一周,摊子大,分布广,中心小学适应新形势,以“划片管理、全员聘任、分层考核、有序竞争”为总的管理思路,创建分片管理的全新模式,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承担了中层干部及村完小校长竞争上岗的全县试点工作,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高素质,建立了一支勇于创新、善打硬仗、敢于吃苦的干部队伍。出台了《洪凝镇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考核方案》,建立了对校级领导、中层领导、村完小校长、专任教师及非教学人员的考核机制,体现出管理的层次性和严密性。该考核方案被县教育局转发到全县各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加大投入,努力缩小办学条件的区域差异。三年来,全镇小学在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共投入资金900万元,资金的投入缩小了办学条件的区域差异,促进了全镇小学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两年来,全镇小学共投入350余万元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装备,所有村完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微机室及多媒体教室,全镇专任教师人手一机。中心小学先后为县、市信息技术教育现场会提供现场并作典型介绍。三年来全镇小学争取投入560万余元用于校舍新建、改造等工作,先后新建4处村完小。特别是去年制后全镇小学争取投入400万解决了校舍、桌凳的不足。其中争取投入最大的是全球通希望小学,将郭村、店子、吕公堂三校合并,所有附属设施已经完工,教学楼正在建设中。 教育教学体现质量核心。以“深细严恒实”五字方针全面推进教学创新,努力发展自己的教学品牌,培育教学特色。“同一节课村小行”成熟规范,“快乐作业”精细发展,“网络课堂”尝试运行,“教学故事”绽放活力,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在县教研室对我镇小学五年级教学质量全员检测中,中心小学语文第一、数学第二;全县教学管理成绩中心小学第一;全县村小教学工作,同俗小学第一,罗圈、河西小学第三、四名。文艺、运动会、乒乓球、篮球、书画等比赛均居全县前三名。《当代小学生》就校本课程《美在家园》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刊登。去年全镇教师制作优质课件100余件,共有22人次被评为县以上骨干教师,12人被评为县教学新秀,1人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26人次举行县以上公开课,3人获省优质课。在全市小学语文新课改研讨会上,以《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呼唤和迎接课改的春天》为题作了经验介绍。 加大合班并园力度,实行小幼一体化管理。针对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中心小学确定了“相对集中,合理布局,集约办园,滚动发展”的合班并园思路,将全镇原来的41处园所合并为现在的20处,在园幼儿1881名,共有市一类幼儿园9处,占全县总数的30%。合并后的幼儿园全部进行幼师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村完小校长负责制“四制”改革。该做法受到市、县教育局的高度评价,并接受了市、县电视台的专题采访,经验作法在全县幼教工作现场会上交流。多处园所先后为全市农村幼教工作会议、全市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全县幼教辅导员培训班提供了会议现场。
五莲县实验小学位于县城文化路22号,创建于1982年12月,这二十多个春秋既象一部浩瀚的长书,又如一幅连绵的画卷,记载着实小人跋涉的每一个足迹,展示着实小人自豪的每一朵奇葩。 学校占地面积2221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25万元,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2910人,教职工167人,其中专任教师12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达100%;有省骨干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27人,县学科带头人3人,县教学能手24人。 学校确立了“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基础在做人,发展靠创新”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浓烈的创新意识、科学健康的思维方式、扎扎实实的文化基础和实践技能。构建起了三个保障机制:一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轴,以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为两翼的课程运作机制;二是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合作机制;三是重参与、看发展、善鼓励、力竞争的多元化评价激励机制。先后承担了“创造教育”、“科技教育” “创新教育”等23个国家、省九五、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并创造性的启用“以校定编,跨校使用”和“一师多用、用师所长、用教师特长培养学生特长” 的用人机制,使教师们在培养学生特长的过程中也走过了一条“学一手、露一手、用一手”的素质提高之路。 学校积极实施教科研带动战略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实现了“五机一幕”进课堂,设有可容纳200人的多媒体教室,配有网络教室、语音室、实验室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校园网已与国际互联网联接,实现“班班通”,教师人手一机,实现网上办公、网络教学。信息技术教育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近年来,有1028名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1名学生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士”称号,1名学生创作的诗发表于《人民文学》,1名学生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4名学生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0名学生的小创造、小发明获国家专利,30名学生在全国二胡考级中过七级,34名学生的科幻绘画分别送往日本、新西兰参展交流。2000年10月 ,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科协、共青团山东省委联合下发了鲁宣[2000]24号文件,文件中特别指出“五莲县实验小学实施创新教育,不少学生在小发明、小设计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并让学校在山东省第一届创新教育与实践活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在科技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经验介绍。2002年7月,科研成果“小学科技教育与创造开发实验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为全省基础教育领域首例科技进步奖,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央、省电视台和《人民教育》、《大众日报》、《现代教育导报》等新闻媒体也多次对学校的创造教育、科技教育作专题报道。学校也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创造教育重点实验基地”等16项省级荣誉称号,多项市、县级荣誉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