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永安镇一村小学,位于双永公路北侧,学校占地10000平方米,校舍33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体育场400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76人,5个教学班,9名教师,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100%,小教高级教师4人,小教一级教师4人,支教1人。 垦利县永安镇一村小学现有,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音美器材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各一个。其中微机室54平方米,实验室36平方米,仪器室18平方米,音美器材室16平方米,体育器材36平方米,图书室20平方米,阅览室40平方米。实验室配备齐全,能做到电到实验桌,室 内有触电保安装置。 理科演示仪器和实验仪器基本达到配备标准。设有150米环行跑道,60米的直线跑道,乒乓球一台,篮球场一个,并备有大型体育器材。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郝家镇五庄联小坐落在山东省东营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太平乡三合联小位于生态环境秀丽的三合行政村境内,是一所农村学区小学。现有六个教学班,200名在校生,13名教师。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极力改善办学条件,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达国家一类标准,各类功能用房齐全且高档、使用。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现校园环境优雅、向上。探索学校管理制度文化,办学质量高。学校连续五年教学总评成绩、年度办学条件综合评估均列全区同类学校第一;二零零六年度获“市级文明校园”;区级“校容校貌整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现学校全体员工,正群情振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向着“市级绿色学校”和“乡村绿化示范学校”的目标迈进!
边家小学位于龙麻公路以北、西史公路以西的交叉处。它是响应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市、镇两级政府投资兴建的一所新学校。于2001年10月开工,2002年8月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学校总面积7877.5平方米,工程造价63.5万元,总建筑面积为1333平方米。 学校服务范围为17个行政村,覆盖人口8300余人,由杨集、双庙两处完小合并而成。2005年将四、五年级学生迁入中心小学就读,学校只设1—3个年级共9个教学班,教职工15人,其中大专学历5人,中师10人。中级6人,初级9人,教师达标率100%。 几年来,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生巩固率为100%,学生按时毕业率为100%。 学校新建功能室(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各一个,基本达二类国家标准。学校现有教师机8台,学生机15台。图书5089册,生均18册。学校新建4条100米环形跑道,4条50米直形跑道。操场内设置了篮球场地、单杠等多种体育器材,满足了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需要。
成寨小学始建于1944年春,是解放区一所村办小学。1983年春,乘校舍改造的东风,在东郝路南侧建起了一所高标准的学校。由于学生上学横过马路存在安全隐患,于1990年村里又在东郝路北侧建起一所砖木结构的新学校。 2001年秋,成寨小学搭上了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这班车,由各级政府和成寨、前进、皂户三村共同投资170余万,在成寨和前进两村结合部,建起了一所高标准的新型农村小学。2002年8月投入使用,同时合并了前进小学。现在学校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1372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100平方米的平房五间,教师12人,学生155人。2005年,顺利通过区级规范化学校的验收,被教育局命名为“区级规范化学校”。
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上,教育园圃里升腾起一颗璀璨的新星---东营市海河小学。她自1995年9月开办以来,本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 自建校始,海河小学就在全体师生中倡导形成“胸宽如海,竞进似河,敢为天下先”的学校精神,以激励师生创新思进。“胸宽如海”就是引导师生胸中有祖国,胸中有他人,富有团队精神,善于与人合作;“竞进似河”就是引导师生各展所长,比学赶帮,千帆竞进,百折不回;“敢为天下先”要求师生敢辟新路,敢立新言,敢为人之未为。学校倡导“让学生主动和谐发展,为人生幸福充实奠基”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建一个环境幽美、气氛和谐、风气向上的校园环境,对于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师生情操、振奋师生精神、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海河小学按照“规划一张图,建校三原则,创意出特色”的思路,遵循实用性、教育性、艺术性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巧设创意,把学校建设成服务于人、教书育人、幽美宜人的综合载体,使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独具特色:①建筑设施小品化;②绿化美化人格化;③文化氛围立体化;④德育工作系统化。整个校园呈现出整洁、清新、花红草绿、文化气息浓、风气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海河小学将活动课程管理办公室与教导处分设,在课程安排上采取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双轨驱动,协调运行机制,杜绝了学科课程挤占活动课课时的现象,使“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得以落实;备课管理实行先周签批制度,辅之以抽签独立备课评比、集体备课、说课等活动,引导教师把工作精力重点用在课前,实现了备课充分、上课高效的良性循环;每学期一次的“创新杯”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和课堂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自1999年以来,该校以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开展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为抓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构建创造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性、创造性活动中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几年来,该校已涌现出省级教学能手2人,市级教学能手12人;3人入选国家级骨干校长、教师培训工程,8人入选省级骨干教师(校长)培训工程。1名教师代表山东省参加华东六省一市赛课活动,获二等奖;一名教师在全国课改研讨会上出示示范课,2名教师的课堂教学录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6名教师代表东营市参加山东省赛课活动,获一、二等奖;17名教师参加东营市赛课活动,获一等奖。有4人分别获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学生获上级表彰奖励或在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600多人次。 以改革考试、评价办法为突破口,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是该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有益探索。该校创设了把学生分类型评价的办法,即把每一个学生按综合表现及学科学习情况划型评价。一是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由班主任牵头完成,这一评价内容分为思想道德素质(A)、科学文化素质(B)、身体素质(C)、审美素质(D)、劳动素质(E)、心理素质(F)六项指标。具体操作办法可通过平时观察、知识考查、学生座谈、问卷、听取任课教师意见等形式公正合理地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如果某一同学六项都达到要求则为“ABCDEF”型,若六项中哪一项是该生的强项,就在那一项上面加一“ 小皇冠”,若哪一项目前情况不是很理想,但稍加努力即达到要求,可在此项上加一“启明星”,若哪一项目前情况离要求有一定距离,却有潜力,可可在此项上加一“小弹簧”。二是学科评价。这一评价由任课教师完成,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学科特点,把知识能力依据大纲要求通过口试、笔试、讨论、操作等形式进行考查,分类型评价。如数学学科可依据大纲把考查内容分为基础知识(A)、计算(B)、操作(C)、应用(D)、创新(E)、兴趣(F)、方法(G)、习惯(H)八项指标对学生进行考查,其方法与综合评价一样。这种评价办法,从纵的方面看,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横向上看,划型无好坏之分,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动态性,负面刺激小,重在评价孩子的发展态势,有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便于教师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 短短几年间,东营市海河小学以学校精神凝聚师生之心,以科学的态度,争先创优的意识狠抓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办法创新,以卓有成效的办学实绩在黄河三角洲教育系统脱颖而出,该校曾被表彰为“东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单位”、“东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东营市绿色学校”、“东营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东营市示范家长学校”、“山东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先进单位”、“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少先队雏鹰大队”等。二OO一年十月被确定为“山东省多媒体网络教学实验研究基地”,二OO二年五月被确定为“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实验校”.
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81年,原称广饶县直第二小学,1987年更名为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是县教育局直接管理的一所实验学校。学校占地46亩,校舍建筑面积7655平方米,固定资产1000万元。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930人。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齐全,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实验仪器及音体美教学器材,设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建立了电化教学网、校园网、卫星地面接受站,在全县第一个建成学校网站。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54名教职员工中,有省教学能手2人,市教学能手16人,市拔尖人才2人, 7人入选市百名科研骨干,30人被评为县教学能手。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思想,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以情治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注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养成教育,形成了序列化的育人体系,被评为东营市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坚持科研兴教,在教学领域进行了多层次、多学科的整体改革实验与研究,学校被 评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素质教育研究课题实验基地、幼儿园学具教学研究课题实验基地。学校始终坚持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课,成效显著。近几年来, 学校先后有3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县组织的百科知识竞赛、画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中获奖。学校体操队在全省幼儿体操比赛中夺得七连冠,2001年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一等奖,2005年又夺得全国大赛一等奖。
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1981年,故址在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名广饶师范附小。1983年更名为广饶县直一小。1985年迁于现址——广饶县城育英街五号。1988年更名为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 学校占地33亩,总建筑面积12000余平方米。学校建有平房教室,办公室69间,综合用大楼三座,有大阶梯教室、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乒乓球训练室、体操训练房、图书阅览室等特种功能教室,各室配备达标,功能齐全。至2001年底统计,学校有教学班32个,在校学生2016名,教职工96名。 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担负着对城区适龄儿童实施基础义务教育的重任。建校以来,学校干部职工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针,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全面贯彻党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发扬“团结实干、改革创新、拼搏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在现代化办学道路上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学校逐步形成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拼搏奉献、争创一流”的校训、“尊师爱生,文明守纪,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的校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以及“学识学人,明礼诚信,求知求疑,好学上进”的学风。
广饶县陈官乡中心小学于1995年8月投入使用,坐落于乡政府西南角,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生860人,教职工57人,专任教师52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市教学能手4人,县教学能手10人。 广饶县陈官乡中心小学建筑面积1549m2,占地面积12590 m2。新教学楼正在建设中,建筑面积3296 m2 ,预计2008年5月竣工使用,形成全乡一处小学的办学格局。 广饶县陈官乡中心小学始终坚持“活泼守纪,乐学善思,科学管理,开拓创新”的办学思路。以 “塑名师、创名校”为目标,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快乐成长为核心,确立了补短更要扬长的育人措施,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个性风采。 广饶县陈官乡中心小学先后被县教育局评为县级规范化学校、教学质量优胜学校、教科研先进单位和特长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