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四中创建于1957年,现有70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工348人,在校生4300人,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新型学校、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全国科研兴校示范单位、中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首批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与时俱进的四中人,站在素质教育的前沿,站在为民族未来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定位教育,确立了“以师生发展为本,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教师发展学校”的治校方略。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确保了在济南市的优势地位取得了丰硕成果。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已培养出山东省高考理科状元2人,这是济南市绝无仅有的学校。近十年来,已考取省理科状元1人,济南市状元4人,已连续十余年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北大清华。今年高考我校又实现了重大突破,创造了名校录取和一本上线人数的新记录,其中,六人达到北大清华录取线,所报四人均被北大清华录取,是济南市凭高考成绩进入名校最多的。
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位于济南市经十路23398号,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000人,在职教职工187人。 学校创建于1954年,五十多年的风雨砥砺,铸就了和谐昂扬的学校精神,半个世纪的岁月积淀,涵养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秉承“热爱生活,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育现代文明中国人”为育人总目标,以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养为基础,以“诚信立身,自信成事”为教育核心内容,为学生的成长、成人营造空间,搭建平台。 这里的老师勤勉敬业,师德高尚、踏实肯干、耐心细致,他们满怀热情,用真诚的爱呵护学生;他们积极投入,用精湛的专业水平丰富学生。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市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以上奖项已覆盖所有学科。近三年,有200余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40余人分别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济南市师德先进个人、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国家、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他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传人生之道,授智慧之业,解成长之惑,用朴素绚丽的生命之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每一个脚印。 这里的学生自信向上,踏实进取。他们在丰富深厚的知识殿堂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他们在多彩多姿的学校课程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他们在异彩纷呈的校园活动中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他们在这里感受生活,体会成长,收获成熟。三年高中生活的点滴将永远铭刻在他们心灵深处,他们用自己的成长延展着学校的未来。 这里有设施齐备的现代化的实验室、计算机房,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阅览室,有完善的体育设施、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这里还有完备的闭路电视双控系统和智能化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学系统配备到每一个教室,计算机网络覆盖全校。学生公寓生活设施完善,可容纳近五百人。这里是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济南市教学示范校,是省教育厅确定的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重点实验基地、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省教育厅高中课改定点联系学校。连续十六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被教育局评为“学校工作先进单位”。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共同创造的地方,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奔向我们共同的明天!
济南槐荫中学,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250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76个,在校生近4600人,在职教职工近300人。近几年来,学校坚持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社会声誉,都有了显著提高,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英语教学实验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的迅速崛起,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家长的赞誉,省市有关领导和济南铁路局领导多次视察学校,并给予高度评价。 学校的教学设施是一流的。300米的全塑胶运动场,9个塑胶篮球场(全是CBA指定专用篮球架),6个塑胶排球场,两个网球场及两个塑胶羽毛球场,实现了学生体育活动全塑胶化。两组健身系列器材,可以使学生在玩中得到锻炼。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近200名,他们大多是80年代以来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观念新,知识新,水平高,能力强,正处于年富力强、出成绩的年龄,2002年培养出两名北大、清华学生的老师,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济南槐荫中学的老师真诚,善良,勤奋,责任心强,他们把学生视为自己的亲人,为每一个学生负责,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学生身上,在济南槐荫中学,学生无论什么时候找老师辅导,都会得到热情耐心的答复。济南槐荫中学的学生管理严爱相济,口碑颇佳。学校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严格要求,用制度约束人,规范师生的言行。学生上操路队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学校都到学校来参观学习。学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在学生的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生活能力等方面,实施系统工程,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作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体育工作成绩优异,在市区运动会上都取得良好名次,并且,为高校和运动队输送了大量高水平运动员,学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在济南市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拥有300多名团员的学生管乐团,规模大,水平高,多次参加省市局大型演出活动,在济南市2002年“五一”花车大巡游活动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山东省济南中学创办于1945年,曾先后更名为“华东区铁路管理局济南扶轮中学”、“济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济南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2004年移交济南市教育局管理,正式更名为“山东省济南中学”。 山东省济南中学是省内外知名的省级规范化学校,济南市最大的公办完全中学,拥有两个校区,本校区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经八路3号,西校区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国小经三路1号,总占地面积4552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46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72个,初中18个班,高中54个班,在校生3600余人,教职工268人。 济南中学拥有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众多省部级优秀教师、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济南市名师,学校开展高端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中教师大都有初中任教的经历,初高中衔接到位,教学针对性强。 近年来,济南中学在“为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和而不同、赢在执行”的管理理念指导下,积极构建以“诚信管理、规范运作、注重精细、绩效评价”为内容的管理模式,狠抓管理质量、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服务质量,实现“科研兴校、创新活校、民主治校、机制强校、文化立校、和谐铸校”的目标,增强职业幸福感,从而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社会声誉都有了显著提高。学校先后荣获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先进单位” 、“济南市文明单位”、“济南市教育先进单位”、“济南市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田径项目传统学校”、“山东省排球项目传统学校”、“全国青少年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英语教学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国际生态学校”等荣誉称号。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 一所管理人文、名师荟萃、治学严谨、学风浓郁、质量优良的市直寄宿制高中,位于济南市黄台桑园路46号,占地110亩。目前学校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3500余人,教职工240余人,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济南市推荐生录取试点学校之一。 2009年4月1日,学校移交济南市教育局管理,实现了由企业到地方的转变。2010年6月,学校新班子上任,立足“一个思路、两个稳定、三个建设”的发展规划开展学校工作。“一个思路”即发展学生、成就教师、提升学校。“两个稳定”包括干部教师队伍稳定和学校办学质量稳定。“三个建设”则包括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这样的工作部署,新领导班子开始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开始了新的发展征程。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崇尚一流,跨越发展”的办学目标,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管理方式,用人本精细的管理优化学校;创新教学方式,用精致高效的教学提升学校,学校在新的平台上快速发展,各项工作成就斐然,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树立了美好的社会形象。 学校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近百项,主要包括:济南市教育局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教育系统行风民主评议先进单位、济南市文明单位、济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教育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济南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创新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等。
学校占地200多亩,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高标准的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草坪塑胶运动场、植物园、人工湖与生态化的环境,交相辉映,是一所建在植物园内的学校,被学生誉为"天然氧吧"。 学校拥有多网合一的教学、办公系统,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实现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和无纸化办公。配备了高标准的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陶艺室、民乐室、健身房、钢琴房、舞蹈房、音乐厅等多个学生活动功能室。 在"业绩第一、能力第一、人品第一"和"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等用人理念的感召下,学校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勤勉敬业的教师队伍。与国内顶尖教育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力邀众多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来校作报告、讲课和指导。其中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名校长吴昌顺,全国特级教师周沛耕、梁捷,全国优秀班主任郭建民、丁榕、田丽霞等。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初步实现了把学生交给优秀教师的目标。 学校从制度建设入手,全面落实人文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学校既重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开发,又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开创性地提出了"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联合开展"学生学习优势"课题研究,为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淳朴的校风、扎实的学风和严谨的教风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从中养成了文明高雅的气质、诚实创新的精神、友爱互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历城二中创建于1958年,五十年的文化积淀让这片教育沃土焕发勃勃生机。学校乘基础教育的大好形势,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跨越发展,积蓄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优化升级以来,学校着力打造历城二中的知名品牌,实现了外延与内涵并重发展、质量与效益双赢的崭新局面。 学校秉承"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发展阶梯"的办学理念,谨遵"人生在勤"的校训,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之路,勤奋耕耘,创新实践,学校发展日新月异。淳朴的校风、严谨的教风、踏实的学风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科学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更是创造了教育发展的奇迹。如今,历城二中已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理想殿堂。 历城二中地处济南东郊、历史名人辛弃疾故里。高中部有72个教学班,学生4500余人。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开阔宽敞的稼轩广场、花木茂盛的生态园,系春林、春华林、秋实林绿树成荫,相映成趣;绿草青青、白鸽徜徉,古朴的石凳、典雅的连椅点缀其间,俨然一幅幅美丽画卷;教学楼掩映于绿荫中,假山池沼彰显灵气,清新幽雅;中华文明长廊、门厅书法壁画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班级文化、宿舍装饰、走廊警语成为校园靓丽的文化景致,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学生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完善,建筑面积达13.8万平方米,有教学楼4座,科技馆、体艺馆各1座,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2个,人造草皮足球场2个。教学功能室齐全,设施先进,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配置国内一流,美术、音乐、舞蹈等教室达国家一类标准,生态馆、汽车模拟驾驶室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境界,陶艺馆、器乐室、校园电视台、藏书15万余册的图书馆等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学校实现了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构建了以信息中心为核心的网络系统,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和双向教学系统成为校园内信息交流的纽带。教室全部配备电视、电脑及多媒体教学系统,任课教师配有手提电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已成为教师的必备要求。学校教学资源极大优化,教学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技术让校园成为互动整体。 学校实行人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培养目标体系、完善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教育活动项目体系,激发学生参与制度制定及管理评价过程,达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安排管理工作重点,管理方式讲求实效,或和风细雨,或纪律约束,或行为感染,或活动教化,取得了良好效果。级部负责制日趋成熟,各个级部既相互竞争,比拼优势,又立足级部特点,创新管理,形成特色,横向比较与纵向对比推动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寄宿制管理模式。
章丘一中坐落于具有1400余年历史的章丘古城。是国办全日制重点高中,于2002年在章丘市率先建成千兆数字校园网,各教室都配备有电脑、液晶投影、实物投影、放像机等全省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并实现了与上海建平中学教育资源共享的远程教。 章丘一中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厅新课题——“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重点实验基地、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深化探究”重点实验基地。让一中今天的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是一中的办学理念;思远行近,是一中的校训; 严爱朴真,是一中的教风;扎实创新,是一中学风。
济南外国语学校创建于1989年,是山东省唯一在教育部备案的外国语学校,2001年成为教育部确定的具有向重点高校直接输送保送生资格的全国1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 是一所突出外语特色、文理并重、面向世界的完全中学。 学校现有校址两处:一处位于建国小经三路1号,现为初一年级就读校区;一处位于玉函路67号,现为初一和初三年级部分学生寄宿校区。 1996年3月,济南外国语学校与山东三箭置业集团总公司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创办了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三箭分校是由三箭置业集团全额投资创办、济南外国语学校负责全方位管理的民办完全中学。三箭分校现有校址三处:一处位于七里河路36号,占地52亩,现为初二年级就读校区;一处位于东八里洼南路6号,占地29亩,现为初三年级就读校区;一处位于遥墙机场路6868号,占地189亩,现为高中部就读校区。 济南外国语学校(含三箭分校)现有在校学生6660余人,在职教职工580人。 1999年12月,济南外国语学校与济南环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2000年创办了济南外国语学校开元国际分校(小学部)。开元国际分校位于环山路139号,占地60亩,是一所民办全日制寄宿制小学。 2004年11月,济南外国语学校与济南外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委托管理协议,负责派出教育管理机构对济南市外海实验学校实行全方面管理。外海实验学校位于槐荫区幸福街19号,占地23亩,是一所民办全日制寄宿制小学。 根据双方合作办学协议,开元国际分校和外海实验学校作为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的生源基地。 学校遵循“以学业的成功带动完美人格的形成”的办学理念,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办学宗旨,突出外语特色优势和外向型发展态势,旨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后备人才,致力于学校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办学的规范化、一体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作为外国语学校,目前除开设国家规定的普通中学全部课程外,还开设了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5个小语种。外语教学使用国外原版教材,采用“听说领先、读背跟进、带动写译、情景交融、实践延伸”模式,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实行多课时、小班化、分层次教学。 学校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意识和课程意识,遵循面向全体、夯实基础、扎实推进、促进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强化教学精细化管理和全程管理,不断打造富于自身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高中“走班制”教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有省级教学能手 11人,市级教学能手18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人。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民族文化底色、外语学习氛围、志愿服务风尚、书香学府和绿色校园五个主题。学校注重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现有学生社团70余个,致力于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日本静冈产业大学、日本和歌山日本语学校、日本东京KAI日本语学校、日本关西语言学院、俄罗斯伏尔加国立工业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法国左拉中学、美国康州Windsor Locks High School签定合作协议,与法国雷恩·济南友协委员会、加拿大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德国嘉德堡高中建立合作意向,与日本九洲交通旅游局、英国剑桥语言中心、英国Discovery Summer教育集团等合作开展游学项目。作为济南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学校将努力推进国际化课程建设,创建通向国外名牌大学的绿色通道。 学校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办学成果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每年有超过20%的高三毕业生被保送或通过小语种提前录取进入名牌大学。学校多次被评为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全方位目标考核管理先进单位;多次荣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化学竞赛金牌学校,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学校,济南市高中教学质量奖和高考质量优胜奖;是国防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日本关西语言学院等大学的生源基地。
济南市历城第五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建于1984年,地处经一路东段(花园路6号),西临山东大学、山东省图书馆,东靠留学生创业园,南接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临省农科院,地理位置、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乘坐11路、K91路在历城五中站下车,亦可乘30路、80路、118路到华信路站下车)。学校占地6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拥有35个教学班、两千余名学生,现有高级教师6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2人。历城五中近几年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前十名。 学校有两万多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大楼,有高标准学生公寓、餐厅、图书馆、体育馆、400米的塑胶操场。同时学校配备了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实验室,还装备了高标准的语音室、微机室、音乐美术室、舞蹈室、阅览室及电子阅览室。高标准的电脑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建成并有效的投入了教学实践,空调、微机、电视已走入教室。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