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建于1987年11月1995年改为斥山完小。学校占地面积为2989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4935平方米。学校现有1~5年级30个班,在校学生1415人,教职工6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十一年来,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办学环境条件实现了跨越性的提高。现已初步形成校舍布局合理,校园分区明确的规范化格局。学校所有甬路两侧均已实现美化、绿化,各式各样的花坛、雕塑错落有致,校园绿化面积达38%,形成了三季有花香、四季树常绿的花园式学校。继1996年顺利通过“荣成市规范化学校”验收之后,2000年及2002年又分别通过“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及“荣成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的验收工作。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埠小学建于1992年12月,学校坐落于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街道办事处海埠村西山,东邻华能威海电厂和海埠村,南向鸣翠公园,北靠威海新港,学校周边环境雅静、视野开阔,比较适宜师生工作和学习。1992年12月学校始建之初只有一幢教学楼和操场;1997年学校又增建一幢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的实验楼,并硬化了篮球场; 2003年8月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沟北小学合并至海埠小学。学校从2003年9月开始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直属管辖。 海埠小学建校初期生源主要来自海埠村、华能威海发电厂和山东电力工程第一公司威海工地。随着山东电力工程第一公司威海工地的撤离,沟北小学合并到学校以后,现学校生源主要是海埠村、沟北村、城子村和华能威海发电厂。学校自建立以来,办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1995年9月学校被威海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威海市规范化学校”,是首批获得市级规范化称号的学校之一;1998年2月学校被中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8年被威海市教育委员会授予“威海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1999年2月被中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9年被中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1年9月被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1月被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街道办事处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6月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授予“小学素质教育中多媒体综合应用研究威海实验区实验学校”称号;2003年12月被威海市教育局授予“威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师范学校”称号;2006年1月被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综合治安委员会授予“2005年度平安经区建设达标学校”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连续6年获得“威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现占地总面积1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4平方米,固定资产340万元,学校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各 1栋,食堂一处、250米跑道操场一块、标准水泥篮球场2块,水电暖设施齐全。学校拥有学生计算机教室、网络室、语音教室、音乐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等专业教室,学校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0人,在校教职工21人;拥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2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教师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1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现有区级学科带头人 2人,区校级教学能手2人,曾获得过区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教师13人次。 学校提出了“抓管理、强内涵、树新风、创特色”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一年抓管理,两年上水平,三年争一流”的奋斗目标。学校承担了省级《小班化教学》实验课题,现已进入实践阶段。目前承担课题实验的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自发地参与到课题中来,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浓厚氛围。学校确立了“愉快教育”的特色办学方案,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通过实施愉快教育,逐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体系,探索出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全面、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形成“愉快的课堂、愉快的校园、愉快的童年”的特色校园氛围。 学校连续两年在全区小学年终教育综合评估中获得第四名;学校的文艺队和乒乓球队在历年经区的中小学文艺汇演、乒乓球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学校形成了班子团结、队伍合力、管理规范、质量上升、初显特色的良好局面,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乳山口镇小学,地处乳山市乳山口镇驻地,为乳山口镇唯一一所五年制小学。学校共有教学班17个,在校学生782个,共有教职工119人,具有专科学历36人,学历达标率达100%。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一是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占地面积约10731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398平方米;绿化面积约2025平方米,绿化率达27.7%;校内主干道、甬路等硬化面积约4200平方米,硬化率达57.5%。学校设有独立的微机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实验室、仪器室各1个,音乐、美术教室及仪器室各1个、体育器材室1个,图书室及阅览室1个。目前,学校建有校园网,教师人手一台办公微机;四、五年级实现了多媒体进教室,二、三年级全部配齐了DVD、电视机;普教仪器、艺体器材、图书等达省一类标准,试验开出率及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达100%,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是师资队伍优质。通过教育行风建设专项整治、师德民主评议等活,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校本培训、教学反思、系列课达标等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三是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健全了校内德育管理机制健全,开展了贴近学生实际的系列的与主题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保证了课程计划落实到位;强化了教学常规管理,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升了教学质量。 多年来,学校办学效益得到了极大提升,先后被授予“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威海市教科研先进单位”、“乳山市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胜学校”、“威海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乳山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诸往中心小学始建于1996年,学校建筑面积9834平方米,占地面积60028平方米,现拥有26个教学班,学生1050人,教职工137人,学校性质为事业单位。学校前有可容纳48个教学班的四层教学楼两栋,后有可安排860个床位的三层学生公寓两栋,东边有可提供1000人就餐的学生伙房两个。2003年12月学校创建了“威海市规范化学校”,“电化教育示范学校”;2004年10月被评为“威海市中小学教科研优秀实验学校”;2004年12月被评为威海市“教学示范学校”;2005年月被确定为威海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2004年6月开发的“小学阶段国学启蒙与新课改、素质教育整合的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滚动重点课题,被乳山市教研中心确定为20042005学年度乳山市小学部联合公关课题;2004年10月被确定为山东省教科研“省级重点实验基地”。面对新课改形势,本着“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宗旨,学校开展了“每周一诗一语一言”活动,构建起一个诗化校园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典诗文的熏陶,领略成语画龙点睛之妙,感悟“名人名言”的道理,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新课改,新理念,新的教育思路,特色工作的开展,不仅让诸往中心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大幅度的提高,也带动了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2005年元月,获得“乳山市卫生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秋季乳山市中小学篮球比赛和2004年12月乳山市中小学越野赛中,以我校运动员为主力组队的男女篮球队和越野队均取得全市第五名的好成绩。 如今的诸往镇中心小学,恰似一艘扬帆起航的战舰,正以崭新的面貌,高昂的斗志,迎着新课改的大潮,承载着培育新世纪合格接班人的的使命,向更高、更远的目标飞速前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