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成山镇蒲家泊完小始建于1920年。当时由蒲家泊村学董蒲春耕为主办起一所小学。校舍是蒲家庙的两个厢房,有学生40多名,教师两名。建国后,学校日趋正规。经上级批准于1954年由蒲家、大岗、松埠嘴、马厂、郑家庄五村办起一处六年制的完小。校舍是蒲家庙和村北的刘家庙及私人住宅。文革期间,以马厂村西的家庙为办公室,又增建18间教室,还增设了联村办的中学四个班,有教师 12名。1986年9月,由蒲家渔业公司出资17万元在蒲家泊村西建起了五幢40间的较为正规的完小。1996年6月,又由鸿洋神集团(原蒲家渔业公司)投资62万元,蒲家、大岗、松埠嘴村各出了2万元,建起了三层教学大楼。当年,公司又出3万多元,置备教学设备、仪器及会议室长椅等。此时,学校初具规模,向着现代化、规范化迈出了第一步。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思想教育为先导,文化技术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狠抓内部管理,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使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校毕业生现有2人在山东体工大队,1人在上海体院,有8人在威海体校学习。学校多次被评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在荣成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小创造竞赛中获“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奖”,并获威海市“校园经济先进单位”,山东省“红领巾小小种植园活动优秀奖”等荣誉称号,学校文艺小组连续三年获“全市优秀节目奖”,有两名同学获“优秀演员奖”。 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452名在校学生,教职工18人,学校占地面积13409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5021平方米,绿化用地3353平方米,运动场地5035平方米,花木间融,四季常青。1998年秋至1999年上半年,学校先后投资30多万元,重点用于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先后按省一类标准配齐了教学仪器设备,建起了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电教室、音乐室、舞蹈室等,按省一类标准配齐了体育器材,并实现了10个教学班每班一台投影仪,一台录音机。2001年被授予荣成市市级规范化学校、荣成市艺术学校。2002年被授予威海市市级规范化学校。2005年,我们投资十余万元对学校原40间平房进行了改建维修,并完成了幼儿园的合并,同时投资3万余元建起了主控室和多媒体教室。 如今,全校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大潮中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构建和谐校园是我们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崮山中心小学座落于崮山镇讲东村北山坡崮山中学校园内,是一所村镇两级联办全日制完全小学,学校现有十个教学班,学生420余人,来自本镇所辖17个自然村以及镇政府周边机关企业家属区,其基本情况如下: 历史沿革: 崮山中心小学始建于1980年,是由本镇中村小学易名而成,所辖学生来自中村、西村、讲东三个自然村,共有学生230余人。1982年学校迁址崮山讲东村,所辖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河东、岭西、鲍家山村,共有学生320人。1986年9月学校迁址庙口村东成大公路北山坡原崮山联中处,所辖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北虎口、南虎口、壁子、庙口四个村庄,有学生410余人。2000年5月19日学校迁址崮山讲东村北山坡崮山中学校园内,所辖范围增加了爱于、陈家庄、柳家庄、渠崖、沙龙王、刘家滩、九家疃,学生480余人。 校舍及占地: 崮山中心小学现有校舍是1999年至2000年期间由崮山镇政府组织镇内各大企业捐资200多万元修建的东西两幢二层教学楼房,学校现有校舍占地总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两千平方米,绿化面积一千二百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六,校园里做到三季见花,四季常青。 机构设置: 校内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内设立校长办公会,下辖办公室、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四个办事机构,教导处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体美五个教研组,政教处下设少先队、学生会、教职工代表会、班主任等组织。同时学校在东西两楼设立高年级、低年级两个教师办公室。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职教师20人,学历达标合格率达10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9人,专科学历9人,高中中专学历2人。现有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有? 2人,中级职称的 13人,初级职称的 5人。所有教师全部持证上岗,普通话及计算机证件齐全。 办学特色: 学校多年以来秉承科研兴校的理念,教育教学工作突飞猛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全面推广新课程改革以来,更是如虎添翼,生机勃勃。2004年学校承担了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根据我们崮山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地势特点,我们立足于地理优势明确地提出了《成长在乡村季风里》的总课题,下设生活中的数学、民俗、大海、环保、英烈、安全、疾病预防、崮山地理历史等十几个篇,每个篇有专门教师负责,组织学生组成探究小组,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河堤海岸走访调查,参观访问。如此以来大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在全镇的每一个角落里无不留下师生探索的足迹,这样一来把学校与家庭、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践,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我们又承担了《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市级课题,此课题是以读书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家长、老师“共读、共写、共同提高”,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做到读画相结合,高年级做到读写相结合。通过读书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内涵,更进一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拉近了师生、亲子之间的距离。 师生荣誉: 学校自1980年建校以来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市、区级窗口学校、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规范化学校、示范学校、无烟学校等,同时曾参与十几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实验,获得过多项不同级别的奖项,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建校以来教师中有4人次被授予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有22人次被授予区级荣誉称号,有12人次被授予区级教学能手及校级学科带头人称号。现有教师中有8人次被授予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称号,有4人次被授予区级教学能手,2人次被授予校级学科带头人称号。现有教师中在国家、省、市、区级以上发表的正式论文累计达100多篇,优质课20余节。现有学生也在连年来各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荣成三十四中学区黄山完小位于虎山镇黄山村,是一所全日制、全额拨款单位。总建筑面积为1511.76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屋舍俨然,错落有致,绿树掩映,窗明几净,环境幽雅,风光宜人,育人氛围浓厚,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摇篮。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445名,教职工23人。多年来,学校本照“以质量求信誉、以特色求发展、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着力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的领导班子是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精诚团结、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队伍;教师是一支勤勤恳恳、业精艺高、敢于创新、甘为人梯的队伍。经过一代又一代黄山完小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办学条件逐年提升,现拥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德育室、等专用教室。学校的年轻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使现代化教学深入课堂,推动了素质教育健康、良好的发展。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目标是黄山完小师生不懈地追求优美的环境、良好的设施、雄厚的师资、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围绕“管理制度化、育人质量化、办学特色化”的目标,形成了 “勤学、文明、友爱、奋进”的良好校风和“乐学、会学、善思、创新”的浓厚学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意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多年来,在各级各类比赛、竞赛中黄山完小师生均表现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规范的办学行为换来了各种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 “威海市园林绿化先进学校”、“荣成市电化教育示范校”、“威海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和“威海市规范化学校”等荣誉称号。可喜的成绩坚定了全体师生永往直前、永不言败的信心,黄山完小人将继续扬长避短、赶超先进,为实现 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质量而奋斗!我们深信,黄山完小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荣成市成山镇成山完小是山东省教学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威海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荣成市教育示范校、威海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闻名遐迩的成山头脚下,三面环海,一面着陆,依山傍水,风景怡人。学校始建于1951年,校园现占地面积2204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体育占地135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7015平方米,整个学校可划分为:教学、运动、绿化、食宿四大功能区。学校有教学楼2幢,办公楼1幢,16个教学班,694名在校学生,28名教师。其中自修大本毕业有21人,专科毕业7人,教师达标率100% 。学校有现代化的实验室、仪器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6个、校园网、电子备课室、图书室、老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美术室、书法室、劳技室、音美电教器材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室、舞蹈室等文体活动场地,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生活。图书室藏书约13000册,书籍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学生阅览室座位40位,生均比例1:18,教师阅览室座位10位,教师比例1:4,微机室共有微机45台,学生用微机44台,学生用机比例1:15 。教师用微机21台,教师用机比例100% 。每周4、5年级的学生都能在这里面机操作一节课。学校以良好的校风闻名,有“人人做思想工作,处处有思想教育”的光荣传统,各项管理目标明确,制度配套,措施有力。学校先后建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设立了文明值勤岗,办起了“手抄报”,由学生自编自播的“午间小插曲”搞得红红火火,狠抓养成教育不放松,常年开展争创“文明中队”、“卫生先进中队”、“金星国旗中队”竞赛活动,做到日公布,周总结,月评比,卓有成效。
荣成市第三十六中学区玄镇小学位于石岛镇西部的玄镇村。她南临大海,北倚崮山,环境清新优美,是一处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学校占地总面积1629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67平方米,生均面积为32平方米。目前共有11个教学班,学生500名,最大班额为55人。教职工20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拥有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7人,中专学历5人,中级职称教师9人。2000年我校相继取得了“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和“威海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的称号;2001年,学校取得了“威海市园林绿化先进学校”的称号;2003年学校取得了“威海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和“荣成市体育卫生先进学校”的称号。 在获得“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和“威海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的称号之后,学校教学设施得到空前的完善:拥有40座的微机室一个(目前可用微机为34台),48座的语音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各教室配备了“四机一幕”。增设了地面卫星接收站,建立了电视闭路系统,实现了闭路电视班班通,建立了演播室,成立了“小主人”电视台,建立了校园网。体育室、德育室、舞蹈室、音乐室、实验室、书法室、社会室、美术室、阅览室、劳技室等各类专用教室一应俱全。拥有总占地面积为2500多平方米操场两个,跑道200米。图书室拥有图书13050册,生均为225册,较为完善的设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特长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物质基础及发展环境。几年来,学校始终将“建设规范加特色学校和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作为工作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加快素质教育的推进
王连中心完小位于石岛区北部的孕育着创业希望的热土——王连,学校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13人,在校学生724人,学校占地面积267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60平方米,绿化面积 8501.4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0.3%,覆盖率达68%。学校拥有语音室、 微机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等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有音乐、体育、美术 等专用器材室。多媒体教室6个目前已投入使用;学生专用微机51台,学生用机比例达到15:1,教师用机26台,用机比例达到100%,开通 校园网,全校每个班级都可登陆上网,图书16103册,生均用书20册。学校历来以“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以“强化管理,争创一流”为治校方针,以“创一流的教育管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为奋斗目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为了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子,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开展了“家校共育”、“亮点工程”、“民俗艺术教育”等活动,“民俗艺术教育”中的剪纸活动,我校聘请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民间艺术家”荣誉称号的方桂凤老师做校外辅导员 ,教授学生有关中国民间剪纸的技艺,再次引发了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探索热潮,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并且得到上级各部门的大力肯定,被荣成电视台、威海电视台、威海晚报和山东省电视台以各种形式进行过报道,反响热烈。特色活动成绩显著,在2007年1月26日,威海组织部和威海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威海民俗剪纸大赛",我校参赛的七幅剪纸作品全部获奖,学校被大会组委会评为优秀组织奖。其中《家家悦乐家家》获三等奖,《金童闹春》、《祭祖》获优秀奖,《乐》、《金猪报春》、《舞狮子》、《秧歌舞》获新苗奖。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先后获得“威海市示范校”、 “威海市电教 示范校”、“威海市绿化美化先进校”、“威海市语言文字示范校”、“荣成市体育卫生先进校”、“荣成市规范化学校”、“荣成市教学示范校”、“荣成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石岛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配备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挟教育改革的大潮,王连中心完小必将为王连这块充满 希望的土地的腾飞作出自己不可替代的贡献。
我们石岛中心完小坐落于石岛城区的繁华地带,学校建于1972年,占地449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98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我校曾先后三次受到团中央的表彰;并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被威海市教育局授予“规范化学校”、“电化教育示范学校”、“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及“教学示范学校”;被荣成市委、市政府连续十一年授予“精神文明学校”称号。 目前,我校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为914,教职工40人。为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教育工作,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近几年,我们以“稳步中求发展,规范中求提高”为工作目标,以“科研先行,倡导创新”为办学宗旨,以“长知识,增才干 健体魄,学做人”为办学方向,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素质,打造学校的品牌形象。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在办学条件方面,我们投入了四十多万元,建立了校园网站,使多媒体教学真正地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这在全市的乡镇小学中,我们是独一无二。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改进。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立足于课程改革的第一线,突出本校的办学特色,扎实有效的开展了系列的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成绩历年列全市小学前列,2003年威海市的课程改革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们的经验随之推广到整个威海地区。近五年来,我校获全国级优质课2节;获省级优质课3节;获地市级优质课16节;获县级市优质课18节。并有2名教师被评为威海市级教学能手,3名教师被评为荣成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36中学区张家完小,属公立学校,学校位于石岛管理区港湾办事处新兴路4号,新校舍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9333平方米,建筑面积3170平方米,跑道周长200米,绿化面积930平方米,现有10个教学班,428名学生 ,22名教职工。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目标,努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各方面的工作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7年学校被评为荣成市规范化学校,2000年又被评为威海市规范化学校,1998年被评为荣成市电教示范校,1999年又被评为威海市电教示范校。2002年被荣成市爱委会授予荣成市卫生先进单位称号,一名教师被评为荣成市优秀教师称号;2003年被评为荣成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威海市爱委会授予威海市卫生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被评为威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市范学校。在学区组织的各项比赛评比中,我校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3年学区秋运会上,夺得了学校团体总分第一;三年级组总分第一;四年级组总分第一的好成绩。2004年学区秋运会上,夺得了学校团体总分第一,冬季越野赛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二的名次。2005年在荣成市秋运会上,我校代表学区参赛的两名运动员,取得了一个第一、两个第六的好成绩。在石岛管理区组织的夏季广场文化活动中,我校文艺队代表学区参演,得到了领导的好评。2006年在荣成市春运会上,我校运动员代表学区参赛取得了良好成绩,2006年我校在第二届荣成市中小学生科技比赛活动中,常乃波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网页、<
崖头镇竹村完小创建于1996年9月,学校总占地16238平方米,建筑面积6716平方米。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6人。现有教师12人,中专学历1人,大专学历2人,大本学历9人。 学历达标率100%。我校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配齐了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舞蹈室、微机室、语言室等专用教室,现拥有图书5580册,生均25册。学生微机21台,生均1台/10人。教师微机5台。并配备了完善的实验仪器设备。学校充分发挥了各室和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学校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的办学理念;围绕“以德育人,以研兴教,以章治校”的办学目标;深化“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特长教育为龙头”的办学特色。经过努力,学校先后涌现出许多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其中,有3人被评为荣成市优秀教师;有1人被评为荣成市优秀工作者;3名学生获“中国好少年好儿童”;有2名学生在“全国二十一世纪中华之星文化素质“比赛中获书法、绘画类一等奖;有2名学生荣成市首届科技节上分获发明创造类、电子报刊类一等奖;1名教师在威海市科技节获发明创造类一等奖,并申请国家专利;为市体校输送了3名特长生。
荣成市第二十六中学区崖头中心完小,位于荣成市北大街45号。属于全民事业小学。始建于解放初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和领导干部。学校新教学楼于1989年5月建成。学校占地面积6218平方米,建筑面积4301平方米,学生活动面积3000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70人。教职工53人。近年来,学校本照“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立足于学生现实发展;着眼于学生未来成才,立足学生现实成功”的办学宗旨,以艺术教育为龙头,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带动学校整体工作齐步并趋,全力投入新课程改革。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开发了京剧、声乐、铜管乐、民乐、 舞蹈、书法、绘画、篮球、乒乓球、手工、实验、科技制作、微机、英语等多门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搭建了一丰富多彩的平台。学校还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年来始终坚持开展“小手“牵大手”系列活动。学校、家庭、社区形成一个立体的教育网络,既锻炼了学生,又丰富了社区文化,深受社区百姓和上级领导的好评。联合国人口司国际培训顾问、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华P07项目执行机构代表罗伊女士曾来我校考观看了学生们的文艺节目并合影留念。吴爱英副省 长和知心姐姐曾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并予以很高的评价。 学校先后承担8项教育科研课题,结题3项并取得2个科研成果三等奖,学校曾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艺术教育重点科研基地”、 “山东省学生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实验基地”; 荣获“山东省学校艺术教育示范校”、 “威海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威海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荣成市教学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