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第二十六中学区新庄完小地处崖头城区,青山脚下,新庄村内。创建于1986年,属于全民事业小学。现有的教学楼是新庄村委于1999年投资150多万元建成的,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体育用地2538平方米。学校现有在职教师22人。小学高级教师17人,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9人。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0多人。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绕操场一周的松柏,傲然屹立;教学楼前整齐地排列的果树,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教学设备齐全,教师积极上进。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服务至上、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培优促特”的办学理念,严格管理,形成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三结合的管理模式。从转变教师的育人理念入手,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对教师队伍按照一年入格,三年合格,五年创风格的思路,有计划地培养严谨、细致、求实、创新的教师群体。 校内教风正,学风浓。教师思想稳定,士气旺盛,各项教学工作均名列学区之首。特长教育在我校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培养出大批音、体、美拔尖人才,多次代表学区参加市级比赛,并取得可喜成绩。2003年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体育卫生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威海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2005年又被验收为“荣成市电化教学示范校”。
大岳家完小始建于1980年9月,座落于城西街道办事处大岳家村北,是一所全民事业制小学。学校共占地8390平方米。建筑面积1391平方米。共有房屋54间。硬化面积达到2079平方米。学校操场2400平方米。环绕跑道180米,标准篮球场2个,田径训练场地齐全,整个学校绿化面积达到32%。 学校现有在校生181人,5个教学班,一年级 21人、二年级38人、三年级36人、四年级38人、五年级48人。现有在职教师17人,在办学单位直接关怀下,学校有一支团结进取、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占85%,本科学历25%,小学高级教师占60%,中学高级占10%。2005年学校被评为“荣成市电化教学示范校”。 学校以“教学生五年,想学生五十年”为办学理念,以“威海市规范化学校”为办学标准,在管理中,学校形成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和情感投入”三结合的管理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按照“一年入格,三年合格,五年创风格”的要求,培养出“严谨、细致、求实、创新”的教师群体。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大胆创新,形成“参与、合作、竞争、发展”的德育模式;在教学中,学校坚持素质立校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优化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整体改革实验,形成了“目标、合作、分层、优化”的教学模式。新的育人环境已经形成,学校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区管委的大力帮助下,学校面貌大有改观,现有学生实验室55平方米学生实验桌16个,实验仪器室16平方米。实验仪器达到省二类标准。图书室32平方米,图书3600余册,阅览室48平方米,新建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学生微机达到了每15生一台微机,语音室达到了省规定的标准。教师办公电教化,学校达到了每2位教师一台微机全部投入使用。各功能室达到了9个,并全部投入使用。 学校的校舍大有改观,去年在学区管委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2万多元对学校的校舍进行了前面整修,彻底消灭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筹措资金对学校的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粉刷了学校教室及外墙,新增添了积极向上的标语口号。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辖区领导及学生家长的好评。 大岳家完小现在正以百倍的信心和努力,争取迈进威海市规范化学校的行列。
荣成市第二十六中学区兰家完小属于全民事业小学。坐落在荣成城区西侧,是一所风景优美的农村小学。学校创办于1996年8月,共占地19980平方米,建筑面积用地5174平方米,硬化面积达2079平方米。学校操场8400平方米。环绕跑道248米,标准篮球场2个,田径训练场地齐全,整个学校绿化面积达到32%。学校现有在校生162人,5个教学班,现有在职教师17人,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8人,全部达到规定学历。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学区管委的大力帮助下,学校面貌大有改观,现有学生实验室48平方米,学生实验桌20张,实验仪器室16平方米。实验仪器达到省二类标准。图书室32平方米,图书5400余册,阅览室48平方米,新建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达到了省规定的标准,教师办公电教化,各类功能室达到了9个,并全部投入了使用。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确立了“为每个孩子可持续发展积聚后劲,创设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使校园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的办学理念。在学区管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大力弘扬“坦诚待人、正直处事、勇于负责、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只争朝夕,奋发有为,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倡导“适宜学生的教育”,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乳山市大孤山镇小学是全镇唯一一所小学。建校两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威海市绿化美化先进学校和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学校占地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30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106人,教学班15个,学生592名。学校有多媒体教室6个,微机室1个,学生用微机45台,一线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实现了办公微机化;学校实验室、仪器室各1个,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舞蹈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俱全,室内设施配备完善;所有教室、办公室全部整修粉刷,宽敞明亮,多媒体、电视、DVD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已配置到教室;整个校园三条主干道已全部硬化,绿树成荫,一派生机,是孩子们奠基础、育自信、强体魄的乐园和成长园。 大孤山镇小学从社会、学生、学校的发展需要出发,确立了“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培养特长”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可喜局面。管理上突出人文特色,积极实施“助人成功”的情感管理模式。在科研上,以《小学阶段国学启蒙与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研究》为龙头,引导教师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积极开展“问题研究”,重视校本培训,全校共有12名教师撰写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有价值的论文二十多篇,有10名教师在县市级以上举行过公开课,有10多名教师被评为乳山市优秀教师。学校重视学生特长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到现在已有21名学生在参加的各类竞赛中获奖。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迎接挑战,自我加压,创新进取,把我校建成一流的高标准窗口示范学校。
夏村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位于乳山城西,处于城乡结合部,于2003年由镇政府投资178万元建设而成,共占地20亩,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建房72间,2003年9月投入使用。现有11个教学班,共有49名教师和377名学生,学生来源17个自然村,学校内设微机室、仪器室、图书室、器材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学校始终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校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坚持以人为本,走内涵发展之路,实施了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本化的学校管理,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自建校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教学上,成绩在稳步上升,逐渐摔掉了落后的帽子;在教研上:有多名教师的论文和优质课在县市级以上获奖;在学生巩固率上,确保了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并无一例辍学;在学生德育上,学生心理和行为品质高尚,诚心度较高,举止文明得体;在学生安全上,学生的安全教师和安全措施得到了严格落实,从未出现较大的安全责任事故。 几年来,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投入不足,致使学校硬件设施有所滞后,离市级规范化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成为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瓶径。为此,学校将在今后一年内,努力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改造教学设施,创建成为威海市市级规范化学校。
哨里学校地处乳山市崖子镇哨里村,创建于1907年,学校占地1.5万平米,其中建筑面积1860平米,绿化面积3000平米,运动场4000平米.在校学生254人,共9个教学班,教职工26人.。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校”的办学方略,坚持“让校园充满生命活力,圆孩子一个欢乐的梦”的办学理念。多年如一日,以质量树品牌,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写未来,形成了“艰苦创业,团结协作,负重向前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形成了“以人为本,师以敬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校风,在“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师生培养”、“学校管理”、“教育环境”等方面,探索创新教育的经验和具体措施,在研究中摸索出一些常有规律性的认识,培养了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小学生评价方法。在创建“教育示范达标县”活动中,我校全体师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热情,使学校的方方面面焕然一新,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现在的哨里区小正以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向着现代文化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一流学校目标迈进!
神道口小学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卧龙山脚下,建立于解放时期,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近几年来,学校在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牢固确立“为师生创造人生幸福”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的精品学校”这一办学目标,切实打造“阳光神小”教育品牌。学校努力让“阳光精神”洒满校园,“阳光教育”、“阳光教师”、“阳光学子”、“阳光家庭”等已成为学校响亮的“阳光品牌”。学校积极倡导生活教育理念、人文关怀理念、情感教育理念、校本发展理念、服务经营理念。通过开展神小教育管理精细年、教师队伍建设年和教育质量推进年三项重点活动,努力实现神小教育的“非常六加一”,即倾情打造扎实发展的、校本教研的、文化书香的、信息数码的、现代特色的、平安和谐的加上质量持续提升的“阳光神小”品牌,正在走出一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办学之路。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国家级优秀实验学校”、“全国优秀实验学校”、“省艺术特色学校”、“威海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等称号;“打造阳光神小”教育品牌曾在《教育家》杂志进行经验介绍,并在“全国规范化管理经验大会”上进行重点交流;学校网站被评为市一级校园网,远程教育得到省、市级领导好评;“营造书香校园”探索之路在全国新教育义务支教行动中得到高度评价,并在《中国教育报》和《现代教育报》推广建设经验;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学校美誉度、依赖度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用心真诚倾听花开的声音,永远微笑面对未来,让校园书声朗朗、生活书香四溢、人生书香诗香”是“阳光神小”的美丽愿景。他们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能创造奇迹”!
崮山中心小学座落于崮山镇讲东村北山坡崮山中学校园内,是一所村镇两级联办全日制完全小学,学校现有十个教学班,学生420余人,来自本镇所辖17个自然村以及镇政府周边机关企业家属区,其基本情况如下: 历史沿革: 崮山中心小学始建于1980年,是由本镇中村小学易名而成,所辖学生来自中村、西村、讲东三个自然村,共有学生230余人。1982年学校迁址崮山讲东村,所辖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河东、岭西、鲍家山村,共有学生320人。1986年9月学校迁址庙口村东成大公路北山坡原崮山联中处,所辖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北虎口、南虎口、壁子、庙口四个村庄,有学生410余人。2000年5月19日学校迁址崮山讲东村北山坡崮山中学校园内,所辖范围增加了爱于、陈家庄、柳家庄、渠崖、沙龙王、刘家滩、九家疃,学生480余人。 校舍及占地: 崮山中心小学现有校舍是1999年至2000年期间由崮山镇政府组织镇内各大企业捐资200多万元修建的东西两幢二层教学楼房,学校现有校舍占地总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两千平方米,绿化面积一千二百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六,校园里做到三季见花,四季常青。 机构设置: 校内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内设立校长办公会,下辖办公室、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四个办事机构,教导处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体美五个教研组,政教处下设少先队、学生会、教职工代表会、班主任等组织。同时学校在东西两楼设立高年级、低年级两个教师办公室。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职教师20人,学历达标合格率达10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9人,专科学历9人,高中中专学历2人。现有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有? 2人,中级职称的 13人,初级职称的 5人。所有教师全部持证上岗,普通话及计算机证件齐全。 办学特色: 学校多年以来秉承科研兴校的理念,教育教学工作突飞猛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全面推广新课程改革以来,更是如虎添翼,生机勃勃。2004年学校承担了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根据我们崮山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地势特点,我们立足于地理优势明确地提出了《成长在乡村季风里》的总课题,下设生活中的数学、民俗、大海、环保、英烈、安全、疾病预防、崮山地理历史等十几个篇,每个篇有专门教师负责,组织学生组成探究小组,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河堤海岸走访调查,参观访问。如此以来大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在全镇的每一个角落里无不留下师生探索的足迹,这样一来把学校与家庭、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践,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我们又承担了《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市级课题,此课题是以读书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家长、老师“共读、共写、共同提高”,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做到读画相结合,高年级做到读写相结合。通过读书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内涵,更进一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拉近了师生、亲子之间的距离。 师生荣誉: 学校自1980年建校以来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市、区级窗口学校、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规范化学校、示范学校、无烟学校等,同时曾参与十几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实验,获得过多项不同级别的奖项,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建校以来教师中有4人次被授予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有22人次被授予区级荣誉称号,有12人次被授予区级教学能手及校级学科带头人称号。现有教师中有8人次被授予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称号,有4人次被授予区级教学能手,2人次被授予校级学科带头人称号。现有教师中在国家、省、市、区级以上发表的正式论文累计达100多篇,优质课20余节。现有学生也在连年来各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泊于镇侯家小学位于泊于镇的最西端,302国道的南侧,北临工业园,南临自来水供应公司,周围是农田和果园环抱,环境清静。学校自2003年迁入此地,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多方筹措,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原来的老校舍已经彻底翻新改造,办学条件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校舍占地总面积达 1200 平方米。图书室、实验室、文体室、微机室和会议室配套齐全。整修以后的26间房屋宽敞明亮,校园绿化面积达 1100平方米,布局合理,办学条件向着规范化的学校步步迈进。 学校校址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先后多次迁址。1996年侯家小学分设在下属的5处村办小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较差,为集中资金办学,经镇政府领导协商批准,于1997年9月下属的5处村办小学和并为侯家完小。1998年9月地处偏僻,生源不足的赵家完小又与侯家完小合并,容纳了10个自然村480多名学生。当时学校的占地面积只有12亩,校舍14间,师生的活动范围显得很拥挤。校舍的不足,使得要建立的各种活动室十分困难。2003年,泊于中学侯家分校合并,迁入镇驻地,侯家小学的又迁入此地。宽阔的学校新址,为办学条件提供了可能。学校先后投资十三多万元修缮校舍,建立健全了各种活动室。争取多方资助购买了电脑和教学仪器,建成了师生餐厅,逐步实现了教学、活动、服务一体化,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全面的发展。 2007年,学校的占地面积已达27亩,校舍1200平方米,校园网络、美化绿化、文体设施不断更新发展,充分给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现在全校拥有五个教学年级。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4名,教职工14人,教师的学历全部达标,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4人,中师学历1人,连年的职称考试合格率达100%。教职工通过自修培训,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改革硕果累累,教师发表的和获奖沦文100多篇,试验课题获得成功。教学质量检测名列全镇前茅。强硬的师资队伍团结的校领导班子创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办特色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人才。长年的器乐合奏训练班造了大批的艺术人才,学校的体育队多次在区、镇比赛中获奖,特色的英语辅导班教师们走出去请进来聘请外教老师,使英语教学班有声有色。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的帮助下,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学校有条件、有能力越办越好!
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于1993年9月成立,占地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教职工60名,在校学生1200余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从全国各地招聘的51名教师,平均年龄35岁,学历全部达标,教职工大本以上学历占86%。 学校确立了“创名校、树名师、育名生”的办学理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为基本教育教学观;“教师与教改同成长的”为教师观;“教孩子五年,给孩子五十年”为学生观;以“快乐着有所收获”为校训;以“建一流师资队伍,创一流服务管理,出一流教育成果,育一流四有新人,办一流示范学校”为办学宗旨;以“师资建设重师德、树名师、培新秀,德育工作抓规范、重养成、求实效,教学科研抓常规、兴科研、创特色”为发展思路;以“用文化经营学校,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学校”为治学理念;提出了“享受童年,感谢生活,珍爱生命”等崭新的办学理念。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开展系列教育教学工作。建校十二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小学语文素质发展评价课题优秀实建验基地”、“山东省小学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优秀实验学校”、“山东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省级重点实验基地”、“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威海市教学示范学校”、“威海市教育科研优秀实验学校”、“威海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威海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威海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威海市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威海市涉外学校”、“高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有上百节优质课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几百篇论文获奖或发表,一百多人次获区及以上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