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黄山路学校,始建于1978年,初为五年制小学,81年增设初中部,90年撤销初中部,仍改为五年制小学。是一所地市级规范化学校。 一、学校规模。学校占地19376平方米,拥有三幢教学楼,一幢办公楼,总建筑面积8476平方米。设有科技室、音乐室、舞蹈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心等多种专用室。教学班42个,学生2700余名、在职教职工98名,校园环境优雅、办学设施齐全、办学理念先进、师资办量雄厚。 二、教育投入。近年来,随着政府教育投入的逐步增加,学校在办学投入方面力度也随着加大。自04年以来,学校先后投资7.2万元建成两个多媒体教室,投资73万元建成两个学生微机室,实现了教师人手一台微机的办公要求,投资 2.5万元建成一个校园网管中心,投资7万元安装“班班通”校园小广播,投资13万元修建了炉渣操场,投资2万元安装了健身器材,投资40万元的水冲式厕所正在建设中。投资13万元给教师更换了办公桌椅,对办公室进行了简单装修,进一步改善了办公条件。 三、办学特色。学校一直“坚持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特长发展有机结合,坚持抓好教学常规和教育科研有机结合,坚持严格科学管理与耐心细致思想工作有机结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学校狠抓教学常规,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广泛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以比赛为切入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强化教育科研,以行动研究为重点,普及科研意识和规范科研行为,以《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大阅读教学的试验与研究》等为重点课题,广泛开展研究,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四、学校管理。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在学校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人文化管理”与“科学化”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民主科学的管理体系。 “人文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关注教师的发展,顺应人性,尊重人格,激活教师追求目标的心理动因,淡化管理上的行政行为。 “科学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建立“计划系统、督导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从而使学校各项工作环环相扣,能够扎实、高效的贯彻落实。
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是2003年经威海市教育局批准建立的全寄宿制基础教育学校,也是威海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国际留学生学校。学校占地213亩,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学校现有学生在校学生近800名,专职教师102人,其中外籍教师6人,教师与学生的比为1:8,居威海第一位。学校现设有小学部、中学部、高中部和国际部。 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35人。每班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学器材(电脑音箱、实物展台、投影仪、电视机等),每台电脑都与教师的备课电脑相连接,全校已实现网络化教学。教师全天办公,便于学生随时找到教师提出问题,也便于教师找到学生进行面批面改或谈心,每间办公室的电话都在开学时向家长公布,以便家校沟通交流。每天有早自习一节、晚自习三节、正课七节、课外兴趣活动和培优补差一节。全校学生参加威海市统一组织的统一考试。高中学生每月放假一次,周五上午放假,周日下午返校,由学校负责接送。如果有家长自接的必须到班主任那儿开出门证,否则门卫不让出校门。学生在校非常安全。 我们的教师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人均年龄是34.2岁,年轻力壮,精力充沛,学历都在大学本科以上,教龄都是一般在6-8年以上,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得到了在校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这些老师进到我们学校要经过考试、试讲、面试、试用等四个阶段,才被学生接受,才能留在大光华任教,学校现有外籍教师6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韩国。 高中学生公寓每层配有开水间、洗衣间、洗澡间、洗漱间和卫生间。每间宿舍安排4-6名学生,每名学生配备一个衣橱,学生的被子都由学生自己整理,学生的口杯、脸盆、毛巾、牙刷、拖鞋都由学生自己按照规定的位置摆放整齐,像军人一样要求;学生的这些生活用品每学期由学校发放,其中牙膏、手纸每月由学校定量发放一次。每单元安排军事教官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如果学生生病了,则由班主任和军事教官送到学校医务室诊断治疗,特殊情况送到市立医院就诊;生病的学生由厨师定做“病号餐”。宿舍每天都有热水供应,学生的个人卫生都得到军事教官的督促、指导。学校鼓励学生的内衣袜子自己洗涤,培养独立自理能力。 学校现分为四个餐厅,即小学、中学、韩国、教职工等四个餐厅。学生每天实行三餐两点(早点和晚点),早餐有牛奶、豆浆等,中餐和晚餐都实行“三菜一汤”,按营养配餐,提前一周出食谱,让学生吃好吃饱,早点为水果或奶制品,晚点为面包糕点类。今年我校被评为威海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学校现有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实验室10间。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器材均按国家教育规定的一级中学标准配备,达到威海市乃至全山东一流水准。我校刘迪同学在科学实验室钻研取得的发明成果,荣获山东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金奖和全国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银奖。 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近三万册,学生人均占有图书30余册,占全国一流标准,现设有小学、中学两个阅览室,学部还配有电子阅览室,便于学生上网随时查阅资料。每个班级学生都发有《借阅卡》,图书馆无论节假日,全天候向师生开放。 学校为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设有专用美术教室6间,是选报美术特长爱好的学生学习国画、书法、素描、油画等专长的专用教室。这里每天由专职美术教师辅导,学生在开学报到时只要向班主任报名选修美术特长培养,就可以参加辅导。我们培养的美术特长生多次获得全国美术竞赛大奖。 学校有专供同学们练习健身操或舞蹈的专业性形体房,还有专供参加音乐特长培养学生用的钢琴房、古筝室、民乐室、吉他室、电声乐器室等10余间,每天中午和下午第八节课有专职音乐和舞蹈老师辅导,其中有些同学经我们培养,已取得钢琴八级和古筝六级证书。 学校设有电子计算机房6间,每一台电脑均与互联网连接。它们是全校学生上微机课的专用教室,也是周末学生进行网上冲浪的理想去处。学生在这儿学习不象社会上的网吧,会随时得到计算机老师的指导。学校还有室内高尔夫球训练场和跆拳道训练馆,每天下午第八节课或放假时间,由高尔夫球或跆拳道教练指导训练参加训练小组的学生。 学校有一流的室内体育训练馆和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雨雪天学生可在室内体育训练馆进行体育课,体育特长生可在这里进行专业训练,威海市教研中心的第二十个教师节篮球赛也是在这里举行的。学校还建有其他学校没有的25米四泳道恒温游泳馆,每天中午或下午由游泳教练和安全监督员负责指导学生练习游泳。学校还有塑胶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旱冰场、乒乓球训练室等体育活动场所10余个。 学校建造了一个能容纳1200余人的一流大型学术报告厅。在这里学生可以聆听专家的讲座,参加演讲或辩论会,还可以举行师生联欢会,周末经常放放电影。中央电视台2004年暑假青少年才艺选拔赛烟威赛区的比赛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学校坚持“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的全部”,始终坚信“决定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是师生关系”。学校强调教师要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经常交换彼此的看法和意见;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相互信任,努力追求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和谐积极关系。学校以“我最棒,我要第一”为校训,以“我是大光华的学生,我要会自治、会选择、会关心、会健体、会学习、会创造;我要最棒,永争第一,爱我中华,创造美好未来”作为学生誓词,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精神,既要学会做人,也要最终成才,达到学习知识和人生修炼的完美统一。 学校在充分发挥中国中国基础教育优势的同时,在国际上也建立了广泛的教学交流和合作关系。美国(ILP)语言组织、英国(EF)国际语言学校、加拿大(IEA)教育协会、澳大利亚(APS)国际应用教育协会、汉城瑞二初等学校、龙马初等学校、泳薰高等学校等知名院校和学术团体已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
乳山市金岭中学成立于2000年8月,是乳山市重点高中。学校坐落于市区金岭经济开发区内,占地11842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096平方米,生均11.9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39%。校园环境优雅,布局合理,大小花坛星罗棋布,美景怡人,如诗如画。 学校现有学生3032人,49个教学班,教职工259人,领导干部10人,专任教师218人,大本学历217人,中级以上职称129人,其中高级教师47人。以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 教师队伍朝气蓬勃,师资结构日趋合理。 建校以来,金岭中学秉承“兴学育才,砺志修身”的校训,以“振兴金岭中学,创建现代化重点学校”为己任,高起点规划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高水平实施办学条现代化、高标准加强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夯实强势发展的基础,固牢发展合力和根本。 目前,学校具备一流的设施和先进的办学条件,有办公楼、图书楼、理化生实验楼各一栋,教学楼三栋,餐厅楼两栋,学生宿舍楼四栋。建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各8个;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室各2个;微机室3个,学生用微机180台,学生用机比例为16.8:1;教师用微机218台,人均一台。各类仪器设施全部达到省级一类以上的标准;图书室订阅报刊200余种,藏书4万多册,生均达到13册。还建有校园网、56个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网络中心、电子档案室,多媒体进入每一个教室,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实现了教学网络化和备课信息化。 开拓创新的思路、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忘我奋战的干劲,使年轻的金岭中学六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4月,学校成功创建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此外,学校还先后被评为研究性学习省级实验基地、山东省电教示范学校、威海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威海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平安单位,连续六年被乳山市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三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名列威海市各高中榜首。 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的管理理念,优秀的校园文化,丰硕的办学成果,为朝气蓬勃的金岭中学蓄足了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动力。豪情满怀的金岭人将继续发扬“不甘人后,永争一流”的精神,以自己的胆识、魄力与勇气,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的洪流,高举“发展、创新”大旗,披风斩浪,再创辉煌。
乳山市第九中学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位于乳山市诸往镇驻地,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1960年,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5千平方米,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高级教师16人,一级教师36人,师资力量雄厚,爱岗敬业。学校设有18个教学班,900名在校生。 学校本着“建一流学校,创一流管理,树一流业绩,育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探索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质量立业,科研兴校;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治校策略,形成了“文明、严谨、扎实、创新”的校风,倡树了“严谨认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教风,培养了“立足基础、勤奋刻苦、全面发展、立志成才”的学风。学校狠抓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树立起“魅力四射、富有凝聚力”的干部形象和“德艺双馨、光彩照人”的师表形象。在德育工作方面,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为指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深化德育主题,拓宽德育渠道,搞活德育形式,学生管理工作“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树立了“健康文明,德才兼备”的中学生形象。学校以“教学为基础,教研上层次,教改求突破”为指导思想,大力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推行组长负责制与学案导学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四年,无论是高考工作还是基础年级教学都稳居全市普通高中首位。 学校先后获得乳山市“文明单位”、乳山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绿化美化先进单位”、乳山市“优秀基层团组织”等荣誉称号。 回首历史,九中底蕴深厚;展望未来,师生豪情满怀。今后,学校将一如既往地以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学生素质优良化为目标,不断务实求新开拓进取,为乳山教育事业的持续和谐发展而努力。
乳山市第六中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建校早、起点高、传统好的市教育局直属普通高中、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占地148亩,校舍建筑面积32896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822多人,33个教学班,203名教职工,专任教师168人,高级教师职务19人,中级教师职务5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近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学校用自己辉煌的业绩,赢得了全市人民的信赖。学校素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三个一切”为宗旨,以“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为方略,以“着眼于学生未来,着力于学生素质”为办学理念。坚持“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的办学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校长负责制下的领导分工负责制,将学校工作划分为教育、教学、行政、后勤四个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制,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先后被评为“乳山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平安学校”、“威海市电教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先进的思想领导学校,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校,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德育工作改革,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实施一整套竞争、制约、激励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实现了教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中的大变革,实现了教职工队伍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的大提升,实现了全体学生道德修养、文明行为习惯的大转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历年的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在全市普通高中里都位居榜首,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建设除旧布新,确定了依托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银滩旅游度假区,营造诗意校园的建筑格局。2005来,政府投资了三千多万元建设了学生公寓楼2疃,高标准学生餐厅1座,办公楼1座,教学楼2座,实验楼1座,职工宿舍楼2疃,美化、绿化面积12388平方米。学校建设了校园网、电子备课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以及语音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劳技教室、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等。教师每人一台液晶显示器微机,初步实现办公无纸化。在教室内全部配备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给师生提供了一流的教育、教学服务,也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乳山市第五中学位于乳山市南黄镇驻地,创建于1958年9月,占地七千平方米。1959年春划归文登县,更名为文登七中,1961年春乳山复县,又恢复了原校名——乳山县第五中学,1993年8月乳山撤县设市更名为乳山市第五中学。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八百余人。于2001年被威海市授予市级规范化学校。 乳山五中办学基础雄厚,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学校装有卫星、闭路电视两套接收系统,可接收中央及山东省所有的教育频道的节目,及时获取全国各地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学校拥有标准化微机机房一个,多媒体教室三个,60台学生电脑可满足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还可满足其它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学校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23台计算机,并形成办公局域网,教师备课大部分在网上进行。学校还加入了北京四中的网络学校,接通了北京英才网站等多家全国名校网站的题库系统。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一直走在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乳山五中每个教室安装了一台电视接收机,每日定时收看电视节目,使学生真正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校园,满足了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校拥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可供三个级部方便阅读的阅览室,改造一新的食堂和单人单床的学生公寓楼,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乳山五中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42人。乳山五中崇尚“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和“团结、勤奋、守纪、尊师”的学风,已经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 几年来,学校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强化管理,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高考升学率一直居全市普通高中前列,学校的德育工作、教科研工作、教学设施的投入等工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校95年以来一直被授予“威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95年被威海市人事局、威海市教委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称号。 乳山五中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与指导下,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和风貌,在乳山素质教育这片沃土上健康成长。
乳山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56年秋。原校名为“烟台市第十三中学”,1960年更名为“牟平市第六中学”,1964年又更名为“乳山市第三中学”。学校坐落于乳山市冯家镇政府驻地西1公里处,东邻黄垒河,南靠桃威铁路和309国道,北依胶东旅游圣地——圣经山。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治教求学的理想园地。学校占地56982平方米,建筑面积7004平方米。一条宽10米,长150米的主干道使教学区远离公路、铁路,少了几分外界的喧闹干扰,多了几分校园的和谐宁静。整个校区布局合理,结构整齐,道路两旁绿荫成行,校园视野辽阔开朗,使人一踏进校门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819人。教职工123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39人。地市级优秀教师3人。近几年来,教师发表的国家级、省、市级刊物论文达200余篇。自1994年被评为“乳山市规范化学校”之后,学校加大了规范化学校建设力度,先后改建了伙房、教师家属住房。建立了高标准的理、化实验室、准备室、电子备课室各一座,其中设施全部按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备。107平方米的微机室一座,装备36台计算机。学校大力发展了电化教学,现有CSC校长办公自动系统一套,摄像机1台,影碟机、34英寸大屏幕数字化彩电、投影仪各4台,录放机10台,及相应的音像教材1000多套(件),在教学工作中广泛应用。学校还建成了校园有线电视网、广播网,实现了教师网上办公。日益丰富的电化教学手段使我校的教学工作如虎添翼,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另外,学校还有其它教学辅助设施;400米田径场一个,篮球场地4个,足球场地1个,体操训练室1间;音、美教室各一处,师生阅览室各一处。 乳山市第三中学在教学过程管理中,突出一个“严”字。在教师中进行严格的教风训练,培养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实现“办一流学校,创一流佳绩”的办学目标,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几年来,教师的学历达标率由48%提高到98%;同时在学生中进行严格的学风训练,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始终如一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学一清的学习目标。学校管理严格严谨,社会声誉鹊起。近年来,学校以“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材为志”作为办学宗旨,以“优化环境,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争创名校”为工作主线,紧紧围绕“规范+特色”的管理目标及“合格+特长”的育人目标,坚持进行素质教育,构建了“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前提,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为载体,以形成能力、发展智力为核心,以思维训练和学生的主体智力参与为重点,以整体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为手段,以改革和强化学校管理及督导评估为保证”的学校素质教育新框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乳山市第二中学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创建于一九五二年,五十多年来为各类高校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后备人才,其中钟志刚、宫辉、宫涛、姜春阳等一批学生考入了清华、北大一流高等学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学生的摇篮”。学校始终以“团结拼搏、勇争一流”为校训,以“五心”教育为品德基地,以“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志向高远”为人才培养目标,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7年学校被评为“威海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993年至今年年被乳山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98年至今年年被评为“乳山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0年又被确定为“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和“威海市电化教育示范校”。2002年荣获“威海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现在学校占地65327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580平方米,具有标准化运动场地,占地约18054平方米,并建有一流的花园,绿化用地11780平方米,购置先进的“CSC校长办公系统”和双控闭路电化教学系统。建有标准化语音教室、理化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配备了高标准微机室,图书室(藏书达26852册)、阅览室和电子备课室,新建、改建了标准化宿舍50多间,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办公教学条件,整个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常青,是师生工作学习的理想乐园。 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千余名在校生,116名教职工,学校拥有一支精干的领导班子和优秀的教师队伍。共有领导干部6人,年龄均在42岁以下,大本以上学历,“廉洁、敬业、务实、创新”是他们的特点。教师共8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41人。素质高、教学基本功过硬是这支教师队伍的特点,他们刻苦钻研,精心备课,努力探索新形式下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各种论文多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