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马桥实验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秉承“用创造的教育培养创造的学生”、“用成功的教育培养成功的学生”的教育理念,贯彻育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走高标准、高质量、精细化、规范化办学之路。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建有高标准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和电子备课室、微机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人手一机和无纸化办公。被授予区、市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精心打造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师资队伍。培养了8名区学科带头人、12名区教学能手,数量均居全区榜首。学校被评为市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学校教育设施先进、办学条件一流。建有高档次的电教室、舞蹈室、德育室、实验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功能教室,办有《曙光》校报和围棋、书法、美术、声乐、舞蹈等13个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校园文化品位高,人文气息浓,管理追求精细化、规范化,做到日事日毕,日检周评。东一路小学始终坚持“科研先导、质量立校”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全区前矛,被评为全国目标教学研究先进单位、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校教育做到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发挥少先队“抓手”作用,被授予省雏鹰行动示范学校、市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的荣誉称号。“办有特色、教有专长、学有特长”,东一路小学以显著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小学始建于1912年,因校舍座落在当时的西冶街关帝庙内,因名武庙小学,又名关帝庙小学。后几易其名,1982年定为今名。可以肯定的说中石先生的母校关帝庙小学就是今天的西冶街小学。张局长指示,要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将西冶街小学及西冶街的历史沿革情况做充分的考证,形成系统的材料向中石先生汇报。欣闻此喜讯,全校为之鼓舞。高校长立即着手安排了此项工作的考证工作。亲自带领考证小组前往区档案局、区宣传部、区摄影家协会寻找相关资料、照片,拜访中石先生的同窗好友石志浩老人调查了解更为详尽的资料信息。随即又安排专人利用两天的时间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合学校发展情况,制作了学校简介专题影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4月28日,高校长在市教育局张洪亮局长、王长春副区长、王建照局长的带领下,携带资料飞赴北京向中石先生汇报。下午3时,高校长一行来到了位于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楼的中石先生家中。先生的家无处不洋溢着文人墨客的雅致,先生精神矍铄、言谈恳切,对母校的那份感情溢于言表。在高校长给他介绍了母校的相关情况后,先生情绪益发勃然。母校求学时的故事娓娓道来:写错“冶”与“治” 老师是如何给他矫正、西冶街关帝庙里的关公为何歪戴帽子,并高度肯定了母校的发展,主动提出要为母校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座之人无不惊叹于先生超人的记忆力,无不感慨于先生对母校的那份感恩之情。
博山区双语小学是博山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创办的一所英语特色学校。学校坐落在孝妇河畔,博山公园南邻,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占地面积4.32亩,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教职工20人,全部达到或超过相应岗位学历标准及职称,其中研究生1人,大学3人,大专9人,中师7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是中央教科所英语实验基地,山东省家庭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基地,先后获得淄博市“三八”红旗单位,淄博市卫生合格单位,博山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博山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博山区艺术学校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桓台县起凤镇鱼龙第一小学,隶属于山东桓台县起凤镇,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进入全县先进行列。鱼龙第一小学位于桓台县最北端。是一所四季常青、风景秀丽的花园式学校。 现有教学班10个,教职工23人,学生402名。学校占地面积13亩,建筑面积1559平方米。图书4530册;实验仪器达3类标准。几年来,在县、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鱼龙第一小学教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建于1998年9月,有香港爱国人士陈廷骅先生捐资20万元人民币兴建,学校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48平方米,操场面积2244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篮球场一个。 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生181人,学生来自祥峪、古坡、仁里、刁崖四个村。教职工13名,其中专任教师12名,全部是小学高级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自2000年以来,学校投资2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硬化校园通道600平方米,购置新课桌凳200套,粉刷墙壁,油漆门窗,更换办公桌10套,打水井一眼,修筑围墙150米。学校以争创淄博市教育初步现代化学校为契机,基本达到了教师人手一机,配备学生用机21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桓台县田庄镇宗王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学校创建于五十年代,始建于博山四十亩地。1961年随淄博市委机关迁到张店,先后更名为市委子弟小学、中心路小学、红旗七路小学、人民西路小学。1992年迁至市委北邻,1993年被山东省教委命名为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占地23.5亩,建筑面积达63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1300余名,教职工74人。校内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生产区四区分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张店区花园式学校。
淄博市张店区潘庄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