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新村第一小学1952年建校,作为长宁区中心小学之一的天山新村第一小学,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谐发展上呈现出喜人的景象。该校加强师德教育,以教师的榜样作用来推动全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校成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是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教导处常规管理规范、系统。
长宁区虹桥路第一小学座落在繁华的虹桥开发区,与上海广播大夏隔地相望,是近几年长宁区教育系统发展较快的一所学校。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区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要求,结合学校改革的实际,分层分级规范管理,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并逐渐形成“团结,勤奋,文明”的校风和“敬业,严谨,创新”的教风。
丽园路第三小学创建于1961年,校址在上海市卢湾区斜土路265弄30号。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为办学理念,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学校是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首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群体项目先进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群体先进单位、区德育先进集体、区文明单位,原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曾亲自为我校揭牌。学校还被教育局推荐为区凝聚力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A级单位。学校师资队伍整齐,现有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6以上,校、区级骨干占教师数的27,并拥有参加国家级骨干培训的教师、市区园丁奖获得者、区青年学科带头人、区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优秀团员、区学科中心组组长等。学校办学成绩显著:近年来各学科教师在全国、市、区教学论文、课件等比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有几十人次的文章、论文获奖并在全国、市区级刊物上发表。我校青年教师在全国、市、区教学竞赛中,分别荣获各学科的一、二、三等奖。学校是“中国创造教育学会基地”、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实验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研究单位、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实验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校。
上海市普陀区新武宁小学是一所朝气蓬勃的公办学校。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 40位教职工,平均年龄35岁,其中中学高级教师占2.6%,小学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4%,81%的教师已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校教学设施先进,专用教室齐全,每个教室还配备了数码投影仪和实物展台。学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以课程设置建设和课堂教学攻坚为抓手,探寻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规律,让学校成为学生体验成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小学前身为甘露国民小学,创办于1920年,1950年与两庙小学合并改称为市立王家车小学,1958年更名为曹杨小学,1996年8月迁入新校舍,位于曹杨河畔,是一所老校新办的普通小学。学校占地约8633平方米,建筑面积4868平方米,配备24个教室,9个专用室和其他辅助教学设施。近年来在区教育党工委、区教育局和曹真学区的关心下,在校长和支部的带领下,党建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师德建设为抓手,以“班组争创文明立功竞赛”活动为载体,结合拓宽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市保护野生动物十佳模范学校、市绿化先进集体、市科技特色学校、市花园单位、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区绿色学校、区金钥匙科技特色学校、区女职工先进集体、区艺术工作先进集体、长征镇科技先进单位……有六个班次被评为区文明班组;学校志愿者服务队被评为区先进集体;团支部荣获区“共青团号”称号,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学区“红旗团支部”。十多人次在区级教学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多人获市园丁、区优秀党员、学区好党员、区园丁、先进工作者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迈入新世纪,学校将以“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持续发展、办出特色”为行动纲领,以“德育领先、科技见长、各科相通、和谐发展”为目标,将学校办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教有特点、学有所长、校有特色、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现代文明校。
杜鹃园小学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公办、五年制学校,现任校长是王海萍,学校占地面积10.12亩,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现有十五个教学班,39名教职员工,党员教师8名,青年教师占84%,富有朝气和活力。学校根据自身条件,于1996年制定了“三园式”五年发展目标。如今,又结合校情,制定了新三年发展规划:“做到三个三,(即三园、三特、三满意),形成良好的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争创行规示范校、局文明单位,市花园单位。”目前,学校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学设施,先后建造了二间唱游室、二间美术室、二间电脑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常室、书法室等共计12间专用教室。各教室安装了闭路电视,操场铺设了塑胶跑道,这一切设施使人置身与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学校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家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学校成立了教科研领导小组,设立“教科研”奖,结合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分层递进课堂教学”的研究,获局成果推广二等奖,教师撰写的研究论文也多次收集在区汇编书刊中。2001年学校又荣幸地首批命名为“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实验基地学校”和2002年,联合国教科研组织颁发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成员学校”。目前,学校正开展“小班教育对学生个别辅导的个案研究”及“关于培养小学生信息能力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实验。办学的几年,学校以良好的形象、显著的进步,赢得了家长、社会的赞扬和信任,曾先后荣获二次局文明单位,三次评为区行规合格 校、区花园单位称号。“逸夫杯”学生创造能力综合竞赛一等奖,区科技“智能运动会‘亚军’”,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多人获金奖等。武术活动经过几年的开展也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系列,多次参加市举办的武术比赛(拳、刀、箭、棍)均获得多项第一名、第二名。今后,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发挥优势,克服困难,为把学校办成老百姓心目中标志性的品牌而努力!
新昌路小学地处上海市中心,建筑面积2903平方米。五层教学大楼装修一新,教学设备一流。有多功能观摩教室、计算机房、自然实验室、音乐室、形体训练房、图书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学校按照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配置教学设施。学校的闭路电视网络与学校各教室连通,中心控制室配备五套转播系统,各教室与中心控制室可进行双向遥控选择,中心控制室还配有多媒体软件制作机,可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功能观摩教室配有实物投影仪、大屏幕投影系统等先进的教学设施。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小学热忱欢迎您!上海市青浦区徐泾中心小学坐落于徐泾镇318国道北侧,分东西两部,现有3 4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112名,学生1723名,学校配有学生计算机房3个,多功能教室2个,舞蹈房、唱游室、美术室、自然教室、语音室、学生阅览室、闭路电视系统等专用设施一应俱全。 改革开放以来,在学校几任领导的励精图治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连续17年被评为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 87年起连续被评县、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数次被评为县、区教育系统办学先进集体,六次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集体,现为区五好党支部、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办学水平“规范化A级”学校。 学校拥有一支乐于奉献、业务精湛、事业感、责任感较强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区教学能手2名,区教学中心组成员3名,参加区骨干教师培训的4人,镇级骨干教师6名。教师平均年龄40.9岁,本科学历8名,本科在读10多名,英语六级、电脑中级的也不在少数。 学校一直把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数年来,教学质量处于区乡镇学校前列,尤其是英语质量,已能与城镇学校的水平相媲美。体育一直是徐泾小学二十多年来的一大特色,18次夺得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培养出了像倪凤莲等优秀运动员。近来,学校三棋已多次取得区国际象棋、五子棋团体和个人冠军。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徐泾小学将全面贯彻全国、上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构建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确立“适应学生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发和利用一切教育资源,以适应地区经济的发展,满足徐泾民众对教育的愿望,成为徐泾在城市化进程中一流的、有影响力的学校。 2010年,学校投资8000余万元,占地33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9000平方米的新校舍投入使用。新校舍拥有40个标准教室,20多间专用教室,装备一流电教设施;室内外体育场所、报告厅、餐厅等辅助设施一应俱全,可以满足1800多学生正常学习需求。 新校舍的落成使用,为徐泾小学“传承体育传统、培育艺术特色、发展集邮文化”奠定了更为扎实的物质基础
我校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历史悠久的公办学校。地处青浦区练塘镇小蒸社区,交通较为便利,北临318国道,南临沪杭铁路及沪杭高速公路。学校创建于1906年, 1961年6月,陈云副总理回乡调查研究,来校视察,探望师生。1996年4月,在上海市希望办公室的资助下,区教育局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投资数百万元,使学校面貌大为改观,并由陈云同志夫人于若木亲笔题写新校名“上海唯实希望小学”。2006年9月,学校搬迁至原小蒸中学。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420位学生,50位教师。教育设施齐全,拥有小学标准设施建设的教学楼、操场、塑胶跑道及足球场;近几年又完成了因特校园网、闭路电视网的建设,同时还完成了学生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的配置;拥有音乐、美术、科技等八间专用教室;图书馆藏书一万多册。校园环境优美,育人氛围浓郁。学校已形成一套现代管理制度,实现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校本管理、自主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发展和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形成良好的人格;让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激发学校成员工作热情,丰富知识,增长经验,相互合作,实现个人和学校价值的超越,焕发学校的生命力;让新课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有效载体,立足于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为师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创造一个崭新的天地。学校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促进教育内涵建设;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抓手,促进教师理念提升和行为变革;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综合学力的提高。努力为培养面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打好基础,为加快实现青浦城市化进程作出贡献。学校确立“为农村孩子的明天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实施以“树志、尚德、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办学目标体系。学校是上海市农口级文明单位,青浦区文明单位,青浦区规范学校,青浦区行为规范示范校,青浦区校本研修先进集体;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少先队双轨制建设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