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凌小学的前身是私立“晓明小学”,1956年易名为新肇周路小学,2000年7月江南学校小学部并入新肇周路小学,9月更名为新凌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2628.86平方米,建筑面积1269.6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415人,在岗教师5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6人,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2.41%,青年教师44.2%获得大专学历,30.2%获得大本学历,23.3%教师大本在读。学校有6位教师是区学科中心组成员,区骨干教师1位。2005年暑假大修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拥有多功能室、阅览室、音乐室、自然实验室、劳技专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等较为完善的教学设施与设备。 文明、团结、开拓、进取”是我们的校风;“敬业、爱生、务实、创新”是我们的教风;“文明、乐学、活泼、健康”是我们的学风。 近三年,学校有2位教师获市园丁奖,6位教师获区园丁奖,2位教师获区“三八”红旗手,语文大组获区巾帼文明岗,数学大组获区新长征突击队,今年的三年级组被评为区学习型团队。 目前学校青年教师方静是区骨干教师,还有14位教师分别参与了学校的组长带教、特色带教工作。青年教师100%获得大专学历,28%获得大本学历,18%教师大本在读。 由于科技教育成绩显著,学校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创造发明重点学校,上海市气象科普特色学校,黄浦区科技特色示范学校,黄浦区绿色学校。 现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正根据新的三年办学规划,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北路小学是全国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书法特色学校、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上海市红旗大队、黄浦区文明单位、黄浦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地处延中绿地,拥有一幢六层教学楼,设有计算机房、音乐室、书法室、自然实验室、图书室和多功能厅等多间辅助教室。学校拥有一批素质好、能力强、业务精、善思考、肯奉献的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28人,区、校级骨干教师6人,中国共产党党员7人。学校以“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同、政府放心的学校”为宗旨,以培养“五育并举、潜能添彩的时代少年”为目标,努力办“设备全、校园美、质量优、特色明的都市精品校”。学校倡导“三动”教学,“动脑”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动口”让学生思维提炼,“动手”使学生直接感知、理解、构建知识,营造活的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已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特色——书法、武术、OM,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书法:学校出资,聘请专职教师开展书法、钢笔教学,注重让学生在“端正、敦厚”的书风中,得到“正直、忠烈”的人格熏染。武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武术教育,为强健学生体质和爱好锻炼的学生搭建了平台,每年组队参加上海市“精武杯”中小幼学生武术比赛,屡获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等第奖。OM:学校在科技活动领先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头脑奥林匹克(OM)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注重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开发潜能。2006年获全国冠军,出征美国赛场,获小学组冠军;2008年出征欧洲赛场,获小学组冠军;2011年出征亚洲韩国赛场,获小学组冠军。
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位于繁华热闹的南京路步行街西侧,与新世界商城相邻。这所成立仅六年的普通公立小学以其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引起了教育界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被誉为一所“善于创造奇迹”的学校。 曹光彪小学建校于1995年2月,它是由原凤一、凤二和围棋三所小学合并而重新组建的公办小学。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千人。在编教职工84名,其中教师72名,97%的教师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80%的教师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学校倡导“敬业、爱生、勤学、善教”的教风,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业务上“精”,精神上“美”,生活上“乐”是曹光彪小学教师的形象。 曹光彪小学校长有个性,班子有特色。校长金建中是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骨干校长,黄浦区“知识分子拔尖人才”、“先进工作者”和“人大代表”,曾获得“上海市优秀园丁”和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曹光彪小学有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他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勇于开拓,善于思考,敢于管理,注重实效”,是群众信赖的坚强集体。 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师生走过了艰辛起步和成功发展的道路,跨进了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名校行列。学校与国际、国内教育界同行有着广泛的交流,发挥了“对内示范,对外开放”的作用。 按照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作好全面安排,让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培养“充满爱心、充满自信、崇尚实践”的学生群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所追求的育人目标。 建校之初,极富创造力和挑战性的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简称OM)被引进了学校,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抓手全面开展。六年来,学校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屡创奇迹,不仅连续七年国内夺冠,而且四次代表中国小学生赴美参加世界决赛,四次捧杯。其中1997年和2001年两次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为中国、为上海争得了荣誉。这是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性成果。 “敢于创新,敢于冒尖,善于选择,善于实践”的育人风格促使数十名学生走向世界,在国际性的中小学生比赛中争金夺银。 学校体育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让学生“爱运动、会玩耍”。作为上海市游泳传统项目学校,曾培养出奥运会冠军选手杨文意等若干名运动员。游泳启蒙训练已列入课表,现在光彪学生人人会游泳。小型多样的群体活动蓬勃开展,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体育先进集体。 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画社等学生文艺团体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脑发展,在区艺术节比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少先队工作以“我随‘OM’叩开创造之门”为主题,带领少先队员开展了系列“学创造、学实践”的活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活动内容。大队部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显示出曹光彪小学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风采。 学校提倡学生广泛接触自然,了解社会。“B.D.X”“小当家”们活跃在宝大祥青少年购物中心;志愿者社区服务队队员到孤老、残疾人家庭送上温暖………社会实践培养了小学生实践能力,增长了才干。“敢负责、善交往”的个性特点在逐步形成。 学校扩大了向社区,家庭开放的范围,探索“素质教育进家庭”的新途径、新形式、新方法。家长会开到家长所在单位,开到学生居住的大楼,利用网上资源向家长汇报学生成长的情况等已成为曹光彪小学家长会的特色。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小手牵大手,文明进社区”的活动,让学生在社区这个广阔天地,接受教育,经受锻炼。 六年来,广大教师努力探索适合曹光彪小学的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新的教育观和质量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深入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把学生带进“活”的课堂。形成学生“重实践,不空谈”,脚踏实地地在“做中学,学中做” 的好习惯,千方百计让学生“问”起来,“动”起来。 学校积极探索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努力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追求“科学、民主、超越规范‘的管理。学校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拥有教师便拥有成功”,“良师兴教,名师兴校”是曹光彪小学办学的宗旨之一。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由“职业型”向“事业型”发展,形成了“学理论、搞科研”的良好氛围。学校荣获了“上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利用校内人才资源,大力倡导互帮互学的良好风气,积极为教师提供锻炼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教师开眼界,长见识。先后请来了顾汝佐、万永富、潘胜天、李静宜等特级教师亲自带徒,并选派教师到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参加全国以及省市际教学交流活动,使教师更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学习与工作的热情。 学校因人而异地确立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不同层面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各有发展。青年教师李红妹32岁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群体的逐步形成,师资素质的提升,反映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效。 曹光彪小学勃发出荣荣生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金校长和他的领导班子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瞄准“一流名牌”的目标,要把曹光彪小学办成“出人才,出经验,管理高效,教育优质,受人民群众欢迎和好评”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 精心拟定的“曹光彪小学建设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三年规划开始运行了。为实现奋斗目标,学校正积极实施以下推进策略: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加强教育科研,进行教育实验。 ——加强课程改革,创设“活”的课堂。 ——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四川南路小学,位于上海 黄浦区四川南路36号,学校建于1857年(清咸丰八年),至今已有140年历史。前身是天主教若瑟堂的附设小学,历史名为类思小学。类思小学是以法国天主教士罗类思为名的,当时学校开办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宗教信仰,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由人民政府接管,才实施人民教育。1953年2月学校正式挂上校牌改为“黄浦区四川南路小学”,一直至今。学校自1953年来,先后由余相公、沈婉芬、成祖卿、陈秀娟、翁文霸、王剑麟等担任校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争创特色做了大量的工作。现任校长是秦蔚连。 学校共有两幢楼,靠操场的东西楼,里面的内楼,房屋建设面积达2310平方米,现有语音室、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健身房5只专用教室,其它教室20只。操场面积为85.5平方米,绿化面积54.45方米。现有教学班19个,一至五年级学生768人。 学校教职员工共7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7人,占总人数的50%,小学一级教 师27人,占36%,小学二级教师2人,占3%,还有7人为职员及工勤人员。 四川南路小学历来以严谨的管理,教学闻名于外。“面向未来,全面育人,培养其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基础知识,强健的体魄,灵活的动手能力,勇于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作为办学思想贯彻于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勤奋守纪、文明知礼、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校风也时时激励着全体学生争做四南好少年。学校有青年21人,他们都积极地参加每一轮的职务培训及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再学习的要求激励着大家不断进取。教育系统的劳动模范叶晓敏是区德育学科的带头人。作为知名人士,正带动四南小学的全体教工在师得学习、教育工作中作出努力,积极探索。“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的开展在四南小学已经深入学生的心灵,成为特得到众多的奖项,团体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95~96年获上海市红读先进集体,涌现了一批红读活动的指导老师及学生红读积极分子。“珠心算”教学活动开展已有多年,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研究出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学生受益匪浅,取得很多成绩。其次在环保、茶艺、少先队鼓号队等诸方面都有传统项目,均获得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获得好评。
北京东路小学创办于1920年,是一所有着优秀传统与丰富内涵的老牌名校。从1984年起,学校开始“乐学、能干、创新”的教育改革整体实验,形成鲜明的办学思想。1994年起,在上海市教委基教处的支持下,率先在国内开始“小班化教育”实验,成功开创素质教育新模式,从而成为教育改革的领头羊。2004年,学校在二十年“乐能创”教育和十年“小班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的办学策略,在发挥小班优势,满足差异发展上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位于中心城区,校舍小巧精致、设施完备:有专用教室14个,总分校各有一个小型塑胶操场,校内闭路电视网、校园网、校园电视台一应俱全,各教室均有电脑、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二年级已全部实现多媒体课堂教学。 在十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高、勤于学习、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特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十多人,校内有首席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6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占一线教师总数的80%,在职45岁以下教师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 学校对外开放任务频繁,境内外教育使团频频到访。由于学校对文化基础知识与个性充分发展的重视,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善于主动求知,综合素质较强。近年来不断涌现如中科院小院士、全国故事大王、全国计算机竞赛一等奖等优秀学生。 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黄浦区文明单位”、“黄浦区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十几项。目前是“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校长培训实践基地”。 校长:张烨 在校人数:24个小班、600名学生 交通情况:17、21、64、66、220、231、316、801、939、地铁二号线
上海市黄浦区报童小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1938年由著名爱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现任校长余敏。 学校充分运用陈先生先进的教育思想、报童的校史资源和航天航空科技教育特色,并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贯穿在学校一切工作中,以德育为核心,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在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创新教育作为我校科技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班化教育中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让学生继承报童光荣传统:爱国、爱人、爱学问;发扬火箭精神:团结、向上、奉献、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经过几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学校已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教师学历都达到大专以上,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占92。 目前学校拥有设施完备的专用教室10个,闭路电视、校园网、电脑房、电子阅览室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快捷的信息通道。七楼的科技城有实验室、车船模室、天象馆、摄影棚为孩子们提供动手、动脑的学习场所。 几年来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基地、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试验基地、上海市摄影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全国雏鹰大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系美国基督教南浸会副教士叔米士晏玛太会同奥籍教徒杨林于1911年创办的,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南浸会办的两所教会学校:进德小学和民德小学。 1951年两校合并,1952年秋成为公校,改名为“福建南路小学”。1956年成为黄浦区的中心校,1958年改用现名,学制五年。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是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小班化教育”试点校,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影视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摄影教学特色学校。 学校拥有一幢七层教学楼,设有计算机房、音乐室、图书室、自然常识实验室、会议室、演播室和多功能厅等多间辅助教室。现有中学高级教师7人,区学科带头人以及区、校级骨干教师16人,中国共产党党员22人。 目前在职教师中有全国模范教师谢慧萍、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孙国菁、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倪鸿幸等一批素质好、能力强、业务精、善思考、肯奉献的教师。 学校有重点、分阶段开展多元校本培训,建立了“多方法、多时段、多形式、多内容、多渠道、多层面”的教师培训机制,构建了以理论为引领、课例为载体,教研为抓手的新课改实践模式,引导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学科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研究等来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通过计算机操作培训、技能比武和教学展示等活动,推进了二期课改的实施。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教职工的人文修养、师德修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技能过硬的教师正在茁壮成长。学校注重以教助研,以研促教,聚焦课堂,努力探索适应二期课改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学校坚持将课堂作为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强调协作互助的教学氛围。 学校设立了教研组“三主讲制”,有主题、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学校加强了管理、督促和宣传的力度,在教学质量监控三级管理中,做到了人人有岗,层层落实;学校开展了教学评价研究,修订“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小班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研究”,让师生对教学情况、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校积极构建“人文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体育传统学校、卢湾区文明单位、卢湾区科技特色学校、卢湾区体育传统学校、卢湾区健康单位先进、卢湾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卢湾区红旗大队等。上海市卢湾区瞿溪路小学全日制公办小学,紧邻2010上海世博园,是见证卢湾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一所发展中的全日制公办小学。在以“赏识教育”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唤醒师生内在的自信、自强,促使师生不断地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以教师、学生的自主发展,推动学校的再发展,推进卢湾教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学校是上海市排球特色传统学校、卢湾区科技特色校。学校是一所追求教育教学智慧的地方,它拥有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领导群体,拥有一支乐于奉献、不断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学校教师立足岗位,定期开展学习,定期开展研究,在课堂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课改的再认识,提升了专业能力。目前一批学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区拔尖人才、区“十佳”师德标兵、区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崇尚“勤学、守纪、文明、活泼”的校风、“严谨、求实、奉献、创新”的教风、“刻苦、探究、合作、实践”的学风,并将“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健康的体魄,提供适合每一个孩子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教育,为每个孩子的成功创造条件,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作为了学校一贯追求的目标。几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市安全文明校园、区绿色学校、区红旗大队、区德育先进集体、区科技活动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结合德育、体育、艺术、科技等工作,在市区举办了不少教育展示活动,并在《卢湾有线台》、《少年日报》、《家庭教育时报》上报道。仅2006年,学校就获得了40项集体奖项,有30位(人次)教师获得了市区各项比赛奖项或指导奖项,有近1/3学生(人次)获得了近百项全国、市区各项比赛的等第奖。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肯定。 学校是一所育人见长的地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培养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等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意识和能力。学校独有、自编的学生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小溪安全行》的推行,受到广泛关注。学校是一所充满阳光、充满活力的地方。以排球、科技领衔的特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积极锻炼、实践、思维、参与,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显现了瞿小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他们为学校、为自身的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捧回了一座又一座金光闪闪的奖杯。学校是一所催人奋进的地方。校园内教育设施齐全、现代化设备应有尽有,学校是教师、学生理想的工作、学习场所。 瞿溪路小学拥有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50人,在岗教职工3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占教师数2.7%,小学高级27人,占教师数73%,大学学历27人,占73%。 学校坐落于卢湾区瞿溪路1117号(上海地铁4号线鲁班路站3号出口),周边是高档住宅区,紧邻上海世博展览区,地理环境优良,交通便捷。校舍整洁美丽,书香气息浓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学校重素质、创特色、求全面、争一流,给家长和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教育,更是一种服务,更是一份责任。让每一个走进瞿小的孩子都能走向成功!
厦门路小学是黄浦区一所普通的中心小学,始建于1948年,学校倡导的教风是:“爱生、律己、好学、善教”;学风是:“愉快、主动、踏实、规范”;校风是: “真诚、勤奋、活泼、优美”。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设电子、插花艺术、航空模型、车辆模型、环保、OM、趣味数学等26个活动项目,形式活泼,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海市卢湾区海华小学,是一所整洁美丽、充满现代化教育气息的公立学校。它坐落于瑞金南路85号,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毗邻打浦商业中心,与卢湾初级中学、卢湾高级中学共属卢湾科技教育园区。校园环境清新宜人,教室布置充满童趣。学校拥有一流的教育设施:教学大楼、塑胶操场、室内体育馆、校园电视台、图书馆、多媒体教室、机器人教室、音乐教室、科常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一应俱全。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