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小学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傅家街40号,是一所 公办小学,实行“六三制”九年义务小学阶段教育,招收6周岁-12周岁适龄少年儿童。光明小学环境优美,视野开阔,配套教育设施齐全,有标准的活动室、实验室、舞蹈室、微机室、语音室,以及400米标准跑道操场。 光明小学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为教学宗旨,注重孩子人生完整发展,在学业优秀的同时追求人格上、心理上、体格上的均衡发展;以及保障良好、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通过行为规范的训练,教学活动的接受,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社区实践活动的进行等,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活跃的思维,正确的判断,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只有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发展的孩子,才能面对学业和人生的挑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挫折和阻碍为社会、公众服务。 光明小学以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建设为主要抓手;以课堂教学实践为重要载体;以各类专业化的校本培训为有效平台,各科教辅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外,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思想水平,具有较高的管理和监控课堂的能力。能够处理各种突发紧急状况,在有效的范围内保障少年儿童人身安全。
中华路第三小学创办于20世纪初,原名仓基小学。创办人陈懋言。抗日战争胜利后称“仓基国民学校”,1951年改名为中华路第二小学,蓬莱区和邑庙区合并后改为南市区中华路第三小学。学校向西三百米左右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故居。1956年群学会小学并入,1975年乔家路小学和小南门小学并入,1995年中华路第二小学并入,2002年篾竹路第一小学并入。1975年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五层教学楼,1994年新建钢筋框架结构四层教学楼,后被部分拆迁,现学校占地面积4811M2。 解放后,历任校长有丁琛、季锡麟、嵇才撰、张彦、朱鹤亭、钱岳晁、柳芝玲、曹仲方等,现任校长是黄兰宁。 学校早在九十年代初构建“10”系列工程,注重爱国主义教育。1996年起,曹仲方校长就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系统研究,1991年10月,按照江总书记的指示信和国家教委要求,构建了《中华路第三小学“10”系列工程实施细则》。1992年11月在江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曹校长汇报了此项工作后总书记与校长亲切握手。此后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加强并更具特色。 近三年来,随着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以“小学英语教学走向校园,走向生活研究”为切入口,以“让我们的孩子在全面发展基础上成为外语优秀、个性丰满的学生;让我们的教师成为德艺双罄的教学专家;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培养‘国际地球人’的摇篮”宗旨,扎扎实实进行双语教学实验与研究,从“维持”到“效能”,从“外控”到“校本”,从“教学研究”到“课程建设”,正在走出一条自觉自动的双语教学之路。 一九九四年以来,学校先后共有思想品德、语文、英语、科常、劳动技术学科带头人6名,目前有95名教职工,青年教师占65%,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47名。他们勤于探索,积极承担双语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成绩显著。自1986年以来,毕业班学生都以合格成绩进入高一级学校。学校在社区、家长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黄浦区万裕街小学创办于1962年,是国家较为首批命名的全国计算机教育试验学校和上海市首批小班化教育试验学校,多年来学校承担着全国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的众人。为黄浦区绿色学校
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原上海市车站路第二小学),创办于1957年,是黄浦区“窗口”学校之一。2000年9月,经市教委批准成为一所依托高校改革试点的转制学校。2005年9月,依照市区政府有关精神,学校归属公立制学校。 本校地处世博园区,经规划重新扩建。2011年8月,美丽的花园型欧式新校舍竣工落成(校址:半淞园路609号),占地总面积比原来扩大一倍。 新校舍拥有两个操场,两幢教学楼,内设多功能室、外语情景室、语音室、体育活动室、自然室、劳技室、美术室、书法室、音乐室、舞蹈房、围棋室、心理活动室、计算机房、图书室等二十多个专用教室.视频、网络等教学设施先进且齐全。 目前,学校共有25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740人。在发展外语特色的进程中,学校不断优化师资,引进人才,逐步建构起一支理念新,素质高,专业精的教师队伍。其中本科学历及在读本科的教师占一线教师总人数的80%。 学校以“强化英语,探索双语,尝试德语”为具体抓手,以科研引领教育教学,在教材选择、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凸显外语特色,成效卓著,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在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运用。在发展外语特色的同时,也为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辉煌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风:自信 合作 教风:求实 创新 学风:好学 多思 办学理念:为学生幸福奠基,从这里走向世界 办学目标:外语特色明,教学质量高,人文环境优和谐发展的精品学校。
董家渡路第二小学前身为天主教所办的仿德第一小学,创办于1851年,迄今已有148年的历史。1953年为人民政府接管改为现名。学校于94年改造翻建,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有设施完备的一流的电脑室(pc机52台)、专用舞蹈室、合唱室、自然实验室、手工劳动室、书法绘画室、手风琴室、民乐训练室、图书室等。 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千余人,在职教师59人,其中29人获小学高级职称,11人已达到学本科、大专学历26人正在攻读大专学历。师资质量稳步上升。 学校重视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倡导求实、进取、和谐的校风;勤学、向上、创新的学风;奉献、严谨、开拓的教风。学校自1990年起在保证完成小学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大力开展艺术特色教学,以艺辅德,以艺促教,卓有成效。我校是手风琴教学中心,民乐、舞蹈已成为我校艺术特色项目。美术也成为我校一个强项,在市区比赛中屡次获得一等奖,并涌现了一批在艺术特长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多名学生先后赴日本、法国、新加坡及我国台湾地区访问演出。开展艺术教育八年来,共向中学输送了266名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学校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启迪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曾荣获市科教先进单位称号,市青少年智力竞赛团体第一名。近年来为外国语学校输送5名学生。 学校目前为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正在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科研活动,并为实施小班教学积极创造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4742平方米,校内绿化面积达110平方米.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名左右.除现用28个教室外,象棋室,茶艺室,书法室,自然实验室,图书室,多功能室,舞蹈房,生活劳动室,音乐室,美术室,电脑房等专用教室设施齐备
新凌小学的前身是私立“晓明小学”,1956年易名为新肇周路小学,2000年7月江南学校小学部并入新肇周路小学,9月更名为新凌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2628.86平方米,建筑面积1269.6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415人,在岗教师5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6人,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2.41%,青年教师44.2%获得大专学历,30.2%获得大本学历,23.3%教师大本在读。学校有6位教师是区学科中心组成员,区骨干教师1位。2005年暑假大修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拥有多功能室、阅览室、音乐室、自然实验室、劳技专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等较为完善的教学设施与设备。 文明、团结、开拓、进取”是我们的校风;“敬业、爱生、务实、创新”是我们的教风;“文明、乐学、活泼、健康”是我们的学风。 近三年,学校有2位教师获市园丁奖,6位教师获区园丁奖,2位教师获区“三八”红旗手,语文大组获区巾帼文明岗,数学大组获区新长征突击队,今年的三年级组被评为区学习型团队。 目前学校青年教师方静是区骨干教师,还有14位教师分别参与了学校的组长带教、特色带教工作。青年教师100%获得大专学历,28%获得大本学历,18%教师大本在读。 由于科技教育成绩显著,学校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创造发明重点学校,上海市气象科普特色学校,黄浦区科技特色示范学校,黄浦区绿色学校。 现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正根据新的三年办学规划,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北路小学是全国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书法特色学校、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上海市红旗大队、黄浦区文明单位、黄浦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地处延中绿地,拥有一幢六层教学楼,设有计算机房、音乐室、书法室、自然实验室、图书室和多功能厅等多间辅助教室。学校拥有一批素质好、能力强、业务精、善思考、肯奉献的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28人,区、校级骨干教师6人,中国共产党党员7人。学校以“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同、政府放心的学校”为宗旨,以培养“五育并举、潜能添彩的时代少年”为目标,努力办“设备全、校园美、质量优、特色明的都市精品校”。学校倡导“三动”教学,“动脑”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动口”让学生思维提炼,“动手”使学生直接感知、理解、构建知识,营造活的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已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特色——书法、武术、OM,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书法:学校出资,聘请专职教师开展书法、钢笔教学,注重让学生在“端正、敦厚”的书风中,得到“正直、忠烈”的人格熏染。武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武术教育,为强健学生体质和爱好锻炼的学生搭建了平台,每年组队参加上海市“精武杯”中小幼学生武术比赛,屡获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等第奖。OM:学校在科技活动领先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头脑奥林匹克(OM)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注重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开发潜能。2006年获全国冠军,出征美国赛场,获小学组冠军;2008年出征欧洲赛场,获小学组冠军;2011年出征亚洲韩国赛场,获小学组冠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