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路小学位于延安中路高架桥南侧,达安广场后,,始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现有11个教学班,教职员工70多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及小学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教,科学管理,教学严谨,质量较高,尤以数学教学、外语教学见长。学生行为规范好,校风正气,尤其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一直享有声誉。学校设施完善,建有教学楼和综合大楼各一幢,内设电脑房、语音室、多媒体电化室、音乐室、舞蹈房、多功能厅、乒乓馆、图书室、音像资料视听室等专用教室,并配备了闭路电视网。学校设有篮球场、足球场及塑胶跑道,校园内绿化环绕,有楼顶花园,室外垂吊,假山喷池、绿荫走廊,环境幽雅。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狠抓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使学生全面发展。现设有数学兴趣班,英语听说班(由上师大教授任教)以及电脑班,作文班等特色班;设有合唱、笛子、口风琴、鼓号、儿童画、篆刻、舞蹈(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专业教师至交)等特色队,频频在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同时学校还设有业余电台、无线电测向、三模等特色兴趣小组,在全国、市、区中保持领先水平。学校还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现为区少体校乒乓布局校,由少体校教练及上海市体育宫教练执教乒乓课,培养乒乓人才。我校的多项活动如:“我为高架出把力”“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等活动均被《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少年报》等刊登。学校的办学目标:形成“开放——激励”特点的管理机制,营造有活力的学校环 境和氛围,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创见——有个性”的师资 队伍、校本课程系列、培养方法及学科教学特色。学校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创见,有个性的,会提问,会学习的, 健康、积极、主动发展的人。 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探索形成延中“有活力、有创见、有个性”的办学特色,重点开展两项课题研究,即《小学生学会提问的实践研究》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研究》,创设两个保障条件,即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创见、有个性”的师资队伍和具有“开放——激励”特点的管理机制,以全面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曾获上海市办学先进单位、静安区办学成绩显著校、静安区文明单位、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静安区青少年保护工作先进集体、静安区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静安区市西小学地处繁华的静安寺街道。2001年秋,静安区教育局根据区的控详规划,对全区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将原先的华山路第二小学和常熟路小学合并,定名静安区市西小学。 学校有68名在职在编的教职员工,其中,35岁以下教师43名。学校有中学高级教师一名,区学科带头人一名,小学高级教师40名。获得大学本科学历教师2名,在读12名;获得大学专科学历教师48名,在读11名。目前,学校分总分两部,共20个教学班。学校在历任校长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被评为区的文明单位,市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市雏鹰大队,是愉快教育实验基地。学校还培养出了飞上宇宙太空的美籍华人王赣俊;原国家女篮选手丛学娣;现国家女排二传手诸韵颖;上海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殷一崔等知名人士和大批合格毕业生。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早在1998年,就卓有远见的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成为市小班化教育试点校,从硬件设置和教学软环境等方面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技术,让每一个学生能接受到民主、充分、均等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学校教师努力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和小班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周慕尧副市长,王荣华书记都曾来校视察,肯定和称赞了学校的实验成果,各大媒体也都做过报道。每学期学校还要接待大批区、市以及外省市的同行参观、学习。近年来,学校组织的各类公开教学多达几百节。 作为逸夫-华山美术集团的成员校,学校正在原有美术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特色。学校以普及“纸艺”活动为抓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研究已被立为区级科研课题。2001年秋,学校招收了第一届美术特色班,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在全国、市级比赛中获奖。学校还与台湾、日本的友好学校互访,进行艺术教育方面的交流。
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原凤阳路小学)是2002年由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和上海市外国语大学双方教育产业部门联合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学校拥有两幢教学大楼,教学设施现代,信息化设备齐全应用广泛,语音室、多功能厅、计算机房、美术室、音乐室、科常室、食堂、学生宿舍等设备齐全。外语实行小班化教学。学校全面实行桑还是二期课改教材,并创设了丰富的拓展课程与学生社团活动,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学校拥有两幢教学大楼,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师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其中本科学历达到70% 以上,和谐,敬业,进取是学校团队的主要特点。 目前学校共有20个班级,660名左右的学生。"文化立校、和谐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理念。
上海市闸北区阳曲路小学位于全国文明小区临汾街道内。花园式的校园环境优美,四季鲜花盛开,专用教室配备较齐全,设施较先进,学校同时还是区少儿围棋培训基地,是个读书育人的好地方。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387名学生,专任教师48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6名。学校以"发展特色,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以"民俗教育"为载体,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学生多方面的成功。阳曲路小学的特色教学--围棋,作为区少年儿童围棋培训基地,在市棋院与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聘请高水平的教练专门指导,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探索培养学生智力素质的新途径,学校围棋队在市区各级比赛中屡创佳绩。学校的另一特色特色教育——民俗,近几年来,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中,学校以民俗教育为抓手,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为目标追求,全方位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的民俗社团活动丰富、热闹,学生在编、刻、拼、剪中了解民俗文化,掌握民俗工艺。学校以"发展特色,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 在近二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获得了“少先队五星级大队”、“闸北区文明单位”、“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试点校”、“上海市围棋传统学校”等荣誉,逐渐成为一所管理规范、质量优良,特色明显的学校。
闸北区保德路小学是1990年开办的一所小学,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教学大楼和辅助用房3000多平方米,校园有标准化的足球场、塑胶环形跑道、篮球场、儿童乐园,及舞蹈房、音乐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多功能教室、心理游戏室等专用教室,校园内花开四季,绿树成荫,是一所美丽的花园学校。20年来,学校逐步造就了一支工作勤恳踏实、作风严谨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教师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7.6%,小学高级教师占全校教师的80%。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育质量稳中有升,是一所在上海市闸北区有一定声誉的小学。 近几年来,学校提出“让每一个生命都享受成长的快乐”为核心办学理念的教育,通过学校内涵式发展来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教育目标。通过努力,学校先后取得过上海市心理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小学生行规示范校、少先队五星级大队、上海市绿色学校等多项荣誉。
为落实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学校于2010年9月由上海市成功教育咨询中心委托管理。更名为“上海市闸北成功教育实验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0138平方米,绿化面积6204平方米。一幢教学楼,建筑面3924平方米,有150米环形跑道、3个蓝球场和306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有48平方米的教室20间,专用教室9间,图书馆一间。现有教职员工46人,其中区级骨干教师5人,校级骨干教师7人,校级特色教师1人。 学校以成功教育为理念,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搭建放飞成功的平台。开设了英口、数游、拉丁舞,摄影等特色课程。自更名至今2年,学校以“五爱”教育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线,以“讲练结合”为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注重教学五环节的监控,学校语、数、英学科的合格率、优良率分别提升了11和13个百分点。学校的5位教师参与了全国的教学展示活动获得了专家的好评。2012年,学校四位教师参加了全国交互式白板课比赛,期中三位获二等奖,一位获三等奖,学校被评为“全球交互式白板教学示范校。上海市成功教育实验小学正以崭新的态势,努力办好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学校。
闸北区彭浦新村第五小学虽然是一所普通小学,学校各方面的面貌焕然一新。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积极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形成优化、美化的校园环境、愉快向上的教学环境、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 闸北区彭浦新村第五小学注重队伍建设,拥有区骨干教师两名,高级教师60%以上。一支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管理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已形成。近年来学校重视科研,坚持科研兴校。在市区科研室的帮助下开展了《玩、乐、学--游戏教育研究》,并把游戏教育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闸北区彭浦新村第五小学除了游戏教育特色外还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例如:学校向家长开放,开设家长学校等,重新思考对孩子的培养、教育问题。学校和家长签订联合教育协议书,各司其职,努力形成"学校为主,家庭协同,社会参与"的教育氛围。 闸北区彭浦新村第五小学在新的管理体制下,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近年来学校各方面成绩突出,在接受区联合视导工作后,课堂教学受到有关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今年我校将进一步推行"小班化"教育,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这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多的教育。在体育、艺术类的各项比赛中硕果累累。我校的学生个性特长得到了明显发展,仅去年就有四十余人次学生在市、区各类比赛中获等第奖。 闸北区彭浦新村第五小学办一流学校,育一代新人。在跨世纪进程中,彭浦五小将以更辉煌的成绩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第四小学占地5920平方米,位于彭浦新村闻喜路971弄1号,主建筑有五层教学大楼一幢。进入校门,是一条葡萄架下的彩砖长道,两边是花坛,长道的右侧是教学大楼,左侧操场,操场有椭圆形小足球场一个,四周是150米的环形塑胶跑道,校园内植有雪松、龙柏、桂花、白玉兰等近百种花草树木,绿化面积近1000平方米。此外,造型别致的假山和假山下的喷水池更为校园增添了景色。教学大楼内设有图书室、美术室、唱游室、实验室、打字室、电脑房、心理咨询室等专用设施,还有多功能教室一个,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学校现有教学班15个,学生550余名,教职员工50余人。 学校创办于1985年7月,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五育并举的培养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办学质量。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又把"提高学生学力"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以"导-练-悟"教学模式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好问好议、善问善议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已成为学校的教学特色。目前,我校在形势下,又开展了《小学探究性学习中"导-练-悟"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并以被上海市创造教育研究所正式立题。2002年学校还成功地召开了"闸北区加强语言实践活动"研讨会,推广了"导-练-悟”。 另外,我们学校通过开展"校园气象科普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气象的知识与技能,经历各种活动的实践与经验,从而提高队员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这已经成为我们学校德育教育的又一个有力抓手。98年至今,学校已经开展了三届大型的气象节。其中两届为区级观摩。我校的"校园气象科普活动"已经在全区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学校坚持校本管理,紧紧抓住队伍建设和班子建设。学校目前拥有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荣获市级荣誉称号的教师达19人次,荣获区级荣誉称号的教师达67人次,还有一批荣获"教育之星"等各类荣誉称号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队伍中党员教师占20%,具有专科及本科学历的教师76.5%。 在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多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办学成绩显著单位,连续五次获"办学先进学校"称号。此外,还获得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首批行规星级示范校、市雏鹰大队、全国雏鹰大队、区五星级大队、区德育先进学校等重要的荣誉称号。
和田路小学是闸北区一所普通小学,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数472人,教职员工共66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42人,教师平均年龄34岁。我校从1980年起进行创造教育的研究,并坚持不懈近三十年,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99年11月3日李岚清副总理、陈至立部长等中央领导到校视察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观看《创造教育二十年》成果展,给予高度评价。徐匡迪市长也曾到我校调研,并亲笔题词“点燃创新之火”。和田路小学在三十年的研究中,始终以开发学生创造潜力为主攻方向。在小发明活动中标志性的成果是徐琛等小朋友的发明作品获世界科技比赛金奖,推出了和田创造十二技法。综合改革阶段的标志性成果是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与全国德育先进学校。整体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是学校的开发小学生创造力研究课题获上海市第五届科研论文二等奖,上海市科研成果推广奖,评为上海市首批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特色学校。小班化教育阶段尚在进行中,目前是上海市首批小班化研究试点学校。学校总结开展创造教育的经验,先后出版著作多本,中国创造学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发明协会先后把我校定为实验基地,并授予我校全国学陶先进集体与全国创造成果奖。学校被确定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基地,连续数次获得闸北区办学先进单位。作为一所普通小学,学校正在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以“追求教育的个性,构建创造的乐园”为宗旨,培养学生“立大志,学创造,求明智,做实事”,和田的教师也要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注重实践,研究,反思,从而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教学精湛的专业化、现代化师资队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