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第六小学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地处曹杨新村内,与曹杨新村一起成长、发展。五十年来曹村六小在市、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历任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面对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第六小学紧紧依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华师大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学研究项目团队,努力遵循"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的办学理念和"质量为本、特色凸显、特长发展"的办学思路--追求内涵发展。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创特色,全方位进行教育实践,开设了基础课程以外的拓展课程:古筝、舞蹈、女子曲棍球、"未来工程师"、合唱、绘画、电脑、篮球、"三字经"诵读等,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发展、主动发展的学校环境,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每一位教师在创新气氛中专业提升,让学校真正成为老百姓满意的素质教育实践舞台。多年来,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第六小学先后培养了多名教育战线上的领军人物,也培养了一批像电视节目主持人袁成杰那样的特长学生;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深得家长和社会各方的称赞。去年,学校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项目实验学校。历年来,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第六小学连续五届获得普陀区政府颁发的区文明单位称号,并获得上海市金爱心集体、上海市语言文字先进单位、上海市先进卫生室、普陀区绿色学校、普陀区行为规范优秀校、普陀区档案管理先进校等荣誉称号。新时期,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第六小学将以建设和谐的育人环境、健康文明的师生群体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
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适龄儿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小学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中心小学。1989年4月13日,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在亲切看望师生的同时,亲笔题词“教书育人。2001年10月区教育局投入2000余万元人民币,将原校址改扩,建成了设施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校舍。2005年,教育局将原石泉转制小学并入中山北路第一小学,“强强联手,打造品牌,办普陀区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学校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学校提出了“合作关爱,和谐发展”的办学新理念。“合作关爱”是以倡导“尊重平等、互助关爱、协作共生”为特征的团队精神。做到“四个关爱”:关爱自我、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和谐发展”是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宇航特色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普陀区绿色学校等三十多项市、区荣誉称号。我校先后有76名教师执教的课堂教学、开发的教学资源、撰写的科研论文荣获全国、市、区等第奖。近年来,学校将打造一个品牌,做强一门学科,发展各育特色项目来提升学校的竟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上海市普陀区光新学校创办于1956年,1978年合并光新三中。1999年合并新泉中学,2006年合并光新二小,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上海市光新学校。经过几代光新人的不断努力开拓,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学校先后涌现了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荣华、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原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全国劳动模范徐虎等杰出人士。近年来,光新学校以"用爱心点亮每盏心灵之灯,以智慧助每位光新人成功"为办学理念,牢记龚学平同志"学习徐虎精神,弘扬光新特色"的题词,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为途径,以实施有效教育教学为策略,以提升办学效能、引领师生走向成功、实现优质教育为目标,团结合作,主动发展,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逐年提高,学校已成为区域内一所有影响的公办学校。 目前光新学校基本形成了六大教育特色:一、以"分层次,多表彰,促成功"的课堂教学特色;二、以"五模"制作为主的科技教育特色;三、以"淮剧表演"为主的艺术教育特色;四、以"写作朗诵"为主的文学教育特色;五、以"爱心结对"为主的青保教育特色;六、以"节约资源"为主的环保教育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金爱心学校"、"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影视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绿色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青保先进集体"、"普陀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荣誉。远 发教育之光,创办学之新!今天,光新学校又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全体光新人将继承传统,发扬"敬业奉献、奋发向上、合作创新、追求成功"的光新精神,振奋精神,与时俱进,为普陀优质教育"圈、链、点"的建设,为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光新的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再创新的辉煌。
上海市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始建于1958年,迄今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在区域范围内有着较高声誉的区级中心小学。 学校地处社区教育发源地之一的真如古镇,毗邻普陀区人民政府,教育资源丰富,为学生实践、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科技、环保教育,其教育影响力由学校走进社区,带动了地区的发展,提升了地区文明水平。 近年来,学校秉承“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的校训,在“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实践“学有所长、和谐发展”策略,逐步形成了“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位一体,多元课程”的学校发展格局。一个目标——和谐发展;两条途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培养;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立体式管理模式;多元课程——365成长课程体系。从“为了每个孩子的和谐发展”宗旨出发,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通过多渠道整合构建开放的格局,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以德育为先导、养成教育为基础、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英语、科技、环保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可持续发展态势。 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学校、上海市无吸烟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班组,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普陀区民族精神教育试点学校,普陀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普陀区健康促进学校,普陀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普陀区巾帼文明岗,普陀区先进职工之家,普陀区劳动关系和谐事业单位,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研究中心实验学校、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育科研基地校、愉快教育实验基地,普陀区(英语、音乐)学科基地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享有盛名的公办小学。目前学校共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900人,教职工63人。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施齐全:塑胶运动场、趣味学习园交相辉映;电脑房、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等教学设施成龙配套;校园宽带网、广播网、电视台融为一体,勾划出充满校园文化气息的美丽画卷。 自学校创办以来,一直以教育科研领先著称。目前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实习和示范基地。“综合整体改革实验”,“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知识分类和目标导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国家级、市级课题先后成功结题”。学校还承担了上海一期课程改革和二期改革的实验任务,成绩显著。 在面向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社会中,学校继续遵循“求实、求精、求活、求新”的校训,本着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初衷,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唤醒并激发教师的潜在能力,培养了一支朝气蓬勃、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师生们都获得丰厚的回报,结出了累累硕果。近两年来,学校师生在各类学科中都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年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整体风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2002年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获“少年队大队全国雏鹰大队”和“团支部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等称号。 出色的成绩激励着学校不断进取,锐意创新。目前,学校实施“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学校创新计划”,制定校本教学准也只因开发微短型校本课程和组建合作共营小组等新的举措,让华东师大的教育专家称为了学校的发展共同体,也建立起同伴互助的专业发展机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上海市江宁学校是由上海市最早的26所实验小学之一的江宁小学延伸而来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素以治校严谨、学风优良、教育教学质量高闻名。 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曾于1988年9月10日为该校题词:“务实,创新,健康,向上”。2000年学校整体搬迁新址,目前学校占地1.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87平方米,各类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齐备,建成200米环行塑胶人工草坪运动场,体育活动设施6000平方米。 上海市江宁学校是由上海市最早的26所实验小学之一的江宁小学延伸而来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江宁学校素以治校严谨、学风优良、教育教学质量高闻名。 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曾于1988年9月10日为该校题词:“务实,创新,健康,向上”。2000年学校整体搬迁新址,目前学校占地1.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87平方米,各类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齐备,建成200米环行塑胶人工草坪运动场,体育活动设施6000平方米。 学校的教职工人数由1994年转制时的68名,其中专任教师48名发展到现在的81名,专任教师63名。全校班级数由20个,学生1006名发展到现在的36个班级,1400余名学生。 江宁学校以一切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未来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以社会的认可和家长、学生满意度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校于2002年10月正式申报了《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与作用的实验课题。同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组。
武宁路小学是一所位于普陀区住宅与商业中心区域交集处的中心学校,该校具有48年的悠久历史,是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的实验基地,曾先后荣获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全国红旗大队,上海市健康促进校等数十项荣誉称号。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1100余名学生。 该校在校长孙纳新的带领下,培养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全国优秀辅导员,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上海市园丁,上海市“十佳”优秀辅导员等数十位优秀青年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比例达全校教师人数的60%。 学校多年来坚持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持续发展作为培养重点。近年来,实施了“开架式”教学。 它主张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作为施教的前提,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该教学吸取了人们在开架式超市购物的轻松与自主,让学生不仅在课前参与备课,在课内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尝试在课外自己布置作业,进行主动的自主学习。开架式教学把学习的选择权、决策权留给了学生。 实践证明开架式教学能够大力发展学生的能力。五年里学校对实行开架式教学的学生跟踪调查发现,92%的学生在中学语文考试中名列前茅,据他们现任老师反映,这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班集体中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明显优于同期毕业的其他学生,其它69.7%的学生能在班级中担任班干部。 该研究成果也由此得到全国市上多位教育家、同行、学生家长与学生本人的充分肯定。目前,开架式教学的核心———民主和开放,已进一步延伸到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逐步构建成现代“开架式教育”的模式,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山北路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心校。1989年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并亲笔题词“教书育人”。在“互助关爱,教书育人”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围绕“扎实基础,聚焦内涵,主动发展,创建特色”的办学方向,开展了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曾荣获“上海市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雏鹰大队”、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宇航特色学校、上海市红旗大队等市级十面红旗,学校还被评为“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学校德育先进集体”、“普陀区金钥匙特色学校”、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普陀区绿色学校等区荣誉称号。 学校是上海市的达标工程之一,占地约13亩,建筑面积8575平方米。学校共有25个宽敞明亮的标准化教室,拥有近200座的多功能教室及语音室、电脑房、电子阅览室、劳技室等十个专用教室,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完备,学生体育活动场所宽敞,室外有全塑胶操场,141米的环型跑道,室内有近20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大厅。 2001年10月区教育局投入2000余万元人民币,将原校址改扩,建成了设施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校舍。2005年,教育局将原石泉转制小学并入中山北路第一小学,“强强联手,打造品牌,办普陀区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学校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学校提出了“合作关爱,和谐发展”的办学新理念。“合作关爱”是以倡导“尊重平等、互助关爱、协作共生”为特征的团队精神。做到“四个关爱”:关爱自我、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和谐发展”是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学校先后有76名教师执教的课堂教学、开发的教学资源、撰写的科研论文荣获全国、市、区等第奖。近年来,学校将打造一个品牌,做强一门学科,发展各育特色项目来提升学校的竟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朝春中心小学建于1999年8月,由地处曹杨新村街道内的原普陀中心小学和原曹杨新村第一小学实行强强联手合并而成。新校舍由香港实业家宋朝春先生捐资、政府投资兴建。 学校占地21余亩,建筑面积约18100平方米。是普陀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优良的基础设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学校共有60个宽敞明亮的标准化教室;400座的阶梯教室、300座的大型活动室、200座多功能厅、多个电脑房。电子阅览室、英语情景室、现代化的电视中心、三网一应俱全。学校还建有2000平方米室内体育馆及167米的全塑胶的体育场和跑道。精良的师资是提高育人能力的核心。 朝春是一所大型学校,根据校情创造性地实行“条块结合,学科领衔”的管理模式,以学校一级领导班子为中心,教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分层管理、带动,将纷繁复杂的学校工作划分成有序的条和块,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再通过学科领衔教师的基层带动,保证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学校立足以美育人,通过艺术课程建设,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形成“小三门”。冒尖。 在普及艺术知识的基础上,以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艺术类小组,成立了铜管乐、民乐、合唱、舞蹈、书法、喷塑画、健美操、塑画、布贴画、茶艺、粘土、篆刻、课本剧等多个艺术团队。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班班唱、团体操、钢琴、二胡、黑管、舞蹈等比赛,给学生搭建露才舞台。 几年来,学校艺术团队多次代表室、区向外宾、领导进行展示,获得好评;校舞蹈队多次出访澳大利亚、德国;多个艺术团队在全国、市、区比赛中获奖。
真光小学座落在上海市文明小区——真光五街坊内,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是一所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教育气息的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无烟学校 、上海市优秀雏鹰大队、上海市读书读报先进校、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 、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特色学校 ,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金钥匙科技特色校、普陀区“十佳”爱心助老基地、普陀区羽毛球训练基地。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有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阅览室、美术室、劳技室、舞蹈房,还有400多平方米的室内操场等。 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670名学生,46名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36人。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占48%。 学校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德育为先导,科教创特色,美育铸人格”为办学目标,构建了以爱的教育为核心,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以良好心理的形成为保障,以家庭、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德育框架。形成了“善于学习,乐于实践,勤于反思,勇于创新”的教师发展策略。 学校将“科教兴校,培养能力”作为行动纲领,围绕“动手·动脑·实践·创造”主题开展科技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出智慧,在发现探究中会创造。学校多次参加市、区车模、航模、船模、建模、机器人比赛获团体一等奖,并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机器人创新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学校努力实践六个结合:德育、美育与科教的结合,学科与兴趣活动的结合,课程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结合,普及与提高的结合,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学校和社区的结合。 近年来,学生个人获全国、市区奖达近三百人次。教师个人获奖四十多人次,学校团体获奖近百次。 学校教育将按照多元智能的理论,激发学生潜能,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乐园、创造的乐园。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