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位,全面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不能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新路子,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学校获得"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称号。连续六届被评为"区文明单位","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为学校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师的成功发展夯实更加扎实的基础
上海市普陀区沪太新村第一小学是上海市普陀区的一所中心小学,创建于1986年。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以校园局域网为中心,辐射学校各个角落。计算机房、多功能教室、舞蹈房、民乐室等15间专用教室。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确立“健全人格?,学会学习,学有所长,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丰富的德育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校园社团展示自我;社会实践锻炼自我;团队生活体验自我;科技创新创造自我……使学生在平等与互助中融入群体、在善思与敏行中自我完善、在鲜明的特色中走向成功。1998年学校成立了民乐队,以民乐特色教育为切入口,传承民族文化,经过多年的训练,这朵艺苑之花绚丽绽放,硕果累累,并于2005年被授予普陀区艺术特色项目学校。在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取得了长足进步长得到社会各界的赞同,先后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国创造学会先进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先进子课题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科技特色学校、普陀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建实验基地。
上海市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体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普陀区艺术特色项目学校"、"上海市小语会团体会员"、"上海市足球传统学校"、"上海市创造教育协会实验基地"、"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科研先进集体"、"普陀区科技特色学校"。 上海市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各项硬件设施良好,设备完善,达到国家一级校舍标准,建有标准化运动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学楼内各类专用教室齐全,各教室配备了闭路电视系统和网络终端,全面建成校园网,计算机生机比达到3:1。教室设施达到小班化配置标准,均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办学特色:上海市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注重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开展"有效教学背景下关键性教学事件的研究"市级课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学校制定了各学科的学习习惯要求。近五年来,学校在区各科质量监控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在市区"春蕾杯"、"希望杯"思维、阅读、英语竞赛中获奖颇丰。 注重通过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海市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整体规划学校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拓展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探究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和研究基础上的创造性学力,包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特长,信息素养和团队精神等。这些课程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参加各级信息技术竞赛活动,在"西部杯"比赛中,分获上海市一等奖、二等奖,均为普陀区小学组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学校。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的快乐,学的有效,是学校不断努力的目标。 近几年中,上海市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先后在教育局的推荐下和三所英国、美国学校结成友谊校,签订交流互访协议。艺术类项目入选世博会开幕式表演。
洵阳路小学创办于1958年8月,原校址普陀区洵阳路41号。1995年与岚皋路小学合并,迁入岚皋路216号现址。1997年9月石泉路第二小学并入我校。2000年9月中山北路第六小学并入我校。2004年9月新光小学(民工校)两个教学班并入我校二年级。五十年来,洵阳路小学在市、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历任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育质量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方的称赞。科研兴校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方向。92年,学校依托高校,与华师大教育系联手开展了《基础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课题研究。在继承和发扬教育科研优势的基础上,98年,学校又投入了叶澜教授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历经了个体式推进→阶段式推进→整体式推进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从学科研究→班级建设→学校整体变革,学校努力追求内涵发展。01年12月,叶澜教授和柴区长亲自为我校挂牌,使我校正式成为“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02年11月,在该课题的中期评估中,我校在全国56所实验校中名列第一;04年5月,又成为“新基础教育”十所精品学校中的一所。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立足校本,逐步形成了自己本土化的特色,有多项课题在市、区立项。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下,学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的三个提升。学校和谐的的育人环境、规范的办学行为、先进的办学理念、凸现的办学特色、稳步提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可爱健康文明的师生群体,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受到市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获得多项荣誉。
明山小学位于澳门路660弄71号,地处澳门小区内,校址办学已有近六十年,曾名华纺第八小学、澳门路第二小学。九六年由香港爱国人士蔡明山先生捐资百万建造了明山楼,改名为明山小学,为江宁路小学分部,九八年公校民校分离为独立公办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637平方米,建筑面积4371平方米,教育设施较齐全完善,有演播室、大礼堂、电脑房、英语情景室、舞蹈房、围棋室、自然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校园网、闭路电视、广播系统等教育局重点项目已开通使用,学校拥有全塑胶跑道和操场1113平方米,景色合理,环境宜人。学校立足于自主办学、自我发展,以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学有所长”为目标,将探究性学习活动、读书活动、大队部活动、创建学习型家庭亲子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课内外生动、活泼、自主、和谐地发展。学校将围棋、英语口语、经典文化诵读、民乐等作为特色项目,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在新三年发展中,不断实践,探索,努力寻找切合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构建“以传统美德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特色教育为抓手”的育人模式。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教学质量高的师资队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