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创办于1912年,是一所具有95年悠久历史的老校。占地面积5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有图书室、电脑教室、多媒体教室、舞蹈房、音乐室、科常室、美术室、劳技室等教室28个。还配有多功能厅,室内体育馆等现代化场馆。 学校现有教师54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29人,大专学历21人。具有小学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有33人,占教师总数的61%,。30岁以上教师47名,占教师总数的87、1%,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力量。全体教师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努力在传承中求创新,不断以崭新的姿态为创“品牌”教育,构筑徐汇基础教育新高地辛勤地探索着。 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寓教于乐的人文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坚持教师的教学要精选、精讲、精练,从而使学生成为基础实,会思考、能力强的学习型人才。学校还依托科研促进教改,结合科技教育的实践探索,形成了鲜明的科研特色。学校独立承担的市级课题《“多元互动校本研修”,共生教学智慧的实证研究》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的一校一品特色项目——江南丝竹,学校成立了民乐普及班和民乐队。学生通过学习并掌握一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感悟民族文化的精髓,落实两纲教育精神。2006年我校的民乐队在徐汇区一校一品的比赛中获得民乐合奏二等奖, 2006年有70人通过了各种乐器的各级等级考,2007年共有82人通过了各种乐器的各级等级考。 学校是全国实施青少年科技教育普及纲要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先进集体,上海市科研先进集体,“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徐汇区文明单位、科技特色学校、法制教育特色学校、科技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科技教育优秀实验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显著成效实验基地。
一、学校简介: 上海市徽宁路第三小学是黄浦区的一所中心小学,占地4200多个平方,是一所非常精致的学校。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级,其中一----二年级各5个,三----六年级各6个,共有884左右的学生,80余名教职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7名,占64%,中学高级教师2人,占 %,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50名,占68%。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是黄浦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二、优势: 1、教育经费充足 上海市黄浦区在教育经费上是有保证的,在保证教师人员经费的情况下,按每学生800元/年的公用经费下拨学校,作为学校办公经费,年底还进行了预算调整,每人加50元,另外学校的维修都可以按照预算上报,局下拨,我所在的徽宁路第三小学今年暑假就投资300多万改建了学校的角角落落。 上海小学的优质教育能够保持长期发展的优势,除了华东师大、上师大和许多有名的院校提供文化基础之外,教育经费足够的投入使上海教育突飞猛进。从1999年起,上海教育局每年对每所学校的每个学生的经费投入是: 1999年80元 2000年160元 2001年240元 2002年320元 2003年起达到800元 上海市教育经费的投入还不包括学校的杂费。今年上海提出了“二个率先,一个贯穿”的口号,即“率先在全国实现小康”“率先在全国实现现代化”“科学发展观贯穿其中”,目标之宏伟,勇气之大,信心之足。如今年全国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中,上海市教委就一次性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学校筑起安全的大门,在学校的传达室和校长室安装了和110连接的报警按钮。 2、教师编制宽裕 上海市徽宁路第三小学现有28个班级,884名学生,共有教职工80多名,比例将达到1:3,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兼课都很少,主要分块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各专业教师配备很足。如学校音乐教师共有四人,有茶艺教师一名,中国象棋教练一名,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提供了师资上的支持。 3、教研氛围浓厚 学校非常重视教学研究工作,每周都有10节课左右开课,开课的范围为推门课、组内课、块内课、区教研课等,区教研室每周安排一个学校负责开课,全区教师参加。上海小学的教研活动分为“区小学教研活动”和“校小学教研活动”。区小学教研活动几乎每周都有不同的学校教师做“开放课”。每周一个学校,教育局每星期都把教研活动制成表发到各个小学,到时教研员一定要听课,其他学校无课的教师可随意。校教研活动有像我校的教研型,也有不同的。如中华路第三小学的校教研活动是校内领导和优秀教师的每个星期的某一节课,都固定为“开放课”。有些学校还聘请特级教师进门做公开课和理论指导。校本培训也做得有声有色,如蓬莱小学的校本研训汇集成一本厚厚的书本,学校的学术气氛相当浓厚。 4、名优教师优越 学校非常重视名优教师的培养,设有学校启明星教师评比(新教师)、学校特长教师评比(一级教师)、学校骨干教师(区有名额,学校推荐)、区骨干教师评比、区学科带头人评比,连其他教师都能评为胜任教师。他们不光有这个荣誉,还有特定的经费,校骨干教师每月200元,区骨干教师每月补助500元,区学科带头人每月补助1000元。 5、管理脉络清晰 学校的领导班子有书记、校长、副校长组成,下设校长办公室(内有德育教导主任、教学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后勤办公室、工会资料办公室和年级组办公室,绝对是分块负责。一个好校长会带出一所好学校,在以马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中,坚强有力,团结互助,探索出了一条精湛的学校管理之路,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⑴成立领导班子:有党支部书记、德育主任、教导主任、后勤部主任、教育科研主任,年级长、科组长等,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⑵制定具有先进理念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⑶确定每周一次的学校行政领导会议;每月一次的年级长、科组长会议;每周一次的课题组会议;每周一次的全体老师的例会。 ⑷开发龙头课题:“小学语文新课程与现行教材衔接的实践研究”;二级子课题:1、“写段的拓展研究。”2、“讲读课文拓展研究。” ⑸创办校级小刊物。 ⑹扩大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分年级设置打击、管乐、舞蹈、合唱、游泳、象棋、茶艺、工艺等项目。 ⑺举办特色班,从今年起在一年级举办艺术、游泳、电脑等特色班。 ⑻成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兴趣小组,定时间定人员组织辅导。 ⑼建立建全评比制度。在教师中设立“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启明星、特长教职工”等评比项目,在学生中设立“校园之星”等评比项目。 6、资料收集齐全 学校有专门的资料室,有工会主任负责管理和收集,学校的各类制度的执行由工会主席负责执行,包括教师的福利待遇以及奖金的扣罚。建立建全教师教学档案。把教师的教研成绩、培训情况、教学比赛成绩、管理工作情况、学生的评教等资料收集归档。
中山北路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心校。1989年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并亲笔题词“教书育人”。在“互助关爱,教书育人”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围绕“扎实基础,聚焦内涵,主动发展,创建特色”的办学方向,开展了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曾荣获“上海市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雏鹰大队”、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宇航特色学校、上海市红旗大队等市级十面红旗,学校还被评为“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学校德育先进集体”、“普陀区金钥匙特色学校”、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普陀区绿色学校等区荣誉称号。 学校是上海市的达标工程之一,占地约13亩,建筑面积8575平方米。学校共有25个宽敞明亮的标准化教室,拥有近200座的多功能教室及语音室、电脑房、电子阅览室、劳技室等十个专用教室,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完备,学生体育活动场所宽敞,室外有全塑胶操场,141米的环型跑道,室内有近20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大厅。 2001年10月区教育局投入2000余万元人民币,将原校址改扩,建成了设施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校舍。2005年,教育局将原石泉转制小学并入中山北路第一小学,“强强联手,打造品牌,办普陀区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学校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学校提出了“合作关爱,和谐发展”的办学新理念。“合作关爱”是以倡导“尊重平等、互助关爱、协作共生”为特征的团队精神。做到“四个关爱”:关爱自我、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和谐发展”是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学校先后有76名教师执教的课堂教学、开发的教学资源、撰写的科研论文荣获全国、市、区等第奖。近年来,学校将打造一个品牌,做强一门学科,发展各育特色项目来提升学校的竟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朝春中心小学建于1999年8月,由地处曹杨新村街道内的原普陀中心小学和原曹杨新村第一小学实行强强联手合并而成。新校舍由香港实业家宋朝春先生捐资、政府投资兴建。 学校占地21余亩,建筑面积约18100平方米。是普陀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优良的基础设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学校共有60个宽敞明亮的标准化教室;400座的阶梯教室、300座的大型活动室、200座多功能厅、多个电脑房。电子阅览室、英语情景室、现代化的电视中心、三网一应俱全。学校还建有2000平方米室内体育馆及167米的全塑胶的体育场和跑道。精良的师资是提高育人能力的核心。 朝春是一所大型学校,根据校情创造性地实行“条块结合,学科领衔”的管理模式,以学校一级领导班子为中心,教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分层管理、带动,将纷繁复杂的学校工作划分成有序的条和块,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再通过学科领衔教师的基层带动,保证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学校立足以美育人,通过艺术课程建设,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形成“小三门”。冒尖。 在普及艺术知识的基础上,以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艺术类小组,成立了铜管乐、民乐、合唱、舞蹈、书法、喷塑画、健美操、塑画、布贴画、茶艺、粘土、篆刻、课本剧等多个艺术团队。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班班唱、团体操、钢琴、二胡、黑管、舞蹈等比赛,给学生搭建露才舞台。 几年来,学校艺术团队多次代表室、区向外宾、领导进行展示,获得好评;校舞蹈队多次出访澳大利亚、德国;多个艺术团队在全国、市、区比赛中获奖。
复旦大学附属小学自1958年创办以来,在复旦大学直接领导下,薪火传承,桃李芬芳,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围绕着 “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素质全面、管理规范”这个办学目标和“严谨、勤奋、自信、文明”的校训,学校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师资队伍的锤炼、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了浓厚、严谨的教学、教研氛围,积极向上的求学、求知氛围,健康、快乐的成长氛围,为培养素质全面、个性发展、视野开阔的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创办社会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一代代附小人的追求。今天,复旦附小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师德修养和教学修养的师资队伍。各科教师乐意奉献,善于钻研,尤其是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们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更为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情景创设等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方式,给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 学校充分利用复旦大学的优势,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少先队主题探究活动、科技节、校运会、才艺大比拼、名人课堂、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展现自我的舞台,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张扬。 为拓宽办学视野,培养开放型人才,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近年来,学校与韩国首尔礼一学校、新加坡乐赛学校建立了姊妹学校,先后多次进行了校际交流互访;同时,还多次接待了新西兰、日本、香港等地的教育代表团。这些国际间的教育、教学互动,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视野,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活力。
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坐落在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山阴路上,与鲁迅、郭沫若、瞿秋白等文人的故居相邻。前身是上海第一高等女子学校,创建于1921年,历经更名,1956年定名为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0,416平方米,建筑面积8,717 平方米,各类设施齐全。学校现有班级37个,学生l,600余名,教职工112人,获全国、市、区各类先进称号68人次,各类教学大赛获等第奖教师39人次,国家级、市级、区级骨干教师和明星教师16人。 长期以来,学校在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特色教育科研及少先队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良好的教育质量著称。学校多次荣获全国、市、区各种先进称号。学校现是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校,排球训练传统校,科技特色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等。 学校注重长效管理,从严治教,初步形成了“严、实、活、乐、新”为特征的教风和以“勤奋踏实、文明进取”为特征的学风。教师敬业爱生,追求个性化风格,曾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名师。毛蓓蕾、顾家璋、徐佩玖、吴惠娟等特级教师和沈功玲、林佩燕等劳动模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学校一贯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毛蓓蕾老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系列教育,已成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更是将思想品德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并把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思想教育网络。 “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仅是学校的教育理念,而且是教育行动。学校从培养目标着手,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学校新健康教育,以上海市教育规划课题“新视野下的学校健康教育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为框架,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健康促进学校的建设为指导,以国际适用的心理健康标准为目标,开展小学生珍爱生命的早期教育,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良好、社会适应良好、珍爱生命的小学生。 近十年来,学校着力整体改革,面貌又有新的发展。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在普及的基础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苗子。“小发明创造”是学校的科技特色,其中有学生获得国家专利2项;车模队在市、区比赛中获佳绩;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和围棋多次荣获全国、市、区冠亚军;学校舞蹈团和管乐队萤声海内外,曾多次应邀访问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越南,并经常参与市、区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近2年全校有200多人次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竞赛中获奖,其中全国级奖10余项,市级奖60余项。
上海黄浦区小南门小学生作业晚托班秋季招生暨一对一一辅导上海小南门小学生作业晚托班秋季班开始开始招生了,有需要的家长,现在可以联系报名事宜了。名额有限,请有需要的家长,速与我们联系。我们是专业从事小学生课外辅导的,学期内常年开设有小学生作业晚托班,周末同步辅导班,假期托管班。现在秋季小学生作业晚托班和周末同步辅导班开始接受孩子报名了。周内作业晚托班:1、辅导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 2、对作业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当场解决,不给孩子的学习留死角;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周末同步辅导提高;目前课本的内容和学校教授的内容老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拓展和提高的空间,满足不了孩子今后升学和考试的需要,如果孩子今后想重点中学、重点高中的家长,务必要重视孩子周末的提高和拓展。5、周末同步辅导有数学同步辅导提高班,英语同步辅导提高班,语文阅读理解班。另外,我们还开设有一对一辅导。另外我们还开设有假期托管班,目前暑假的托管班正在进行中,有需要有家长请和我们了联系。
闵行区实验小学是一所创始于1905年的百年老校,现座落于闵行区莘庄镇莘沥路203号,校园占地面积24亩,现有教学班27 个,学生1200多名,教职工101名。 学校现为全国实验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小学日常行为规范铜牌校,上海市教学常规管理示范校,上海市小学活动课实验基地,上海市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研究会实验基地。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校园环境绿化先进集体、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等。87年至今,学校连续七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闵行区实验小学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更新与完善办学设施,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目前,学校拥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实验室、劳技室、语音室及美术、唱游、舞蹈、计算机等专用教室;具有近200个教育信息点的校园网已经开通,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电脑,接入了宽带;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校园“数字化”装备加速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坚持“助人发展,助人成功,助人和谐”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理念,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6名,大专学历47名,已进修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师3名,正在进修本科的30名,正在进修大专的17名,每一学科都有市区级教学骨干。近年来,先后有43人次青年教师在市区级各类教学评优中获等第奖,教师中涌现了市“三八”红旗手,市女职工标兵,市“十路百佳”青年人才,市十佳英语青年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园丁奖,区十佳爱生模范,区人民教师金银奖章得主等,93年至今,有近20 名青年教师被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被命名为全市普教系统首家“共青团号”青年集体,科技教研组被评为“市红旗文明岗”,英语教研组被评为“上海市红旗文明班组”。 几年来,学校以“科研促课改,向科研要质量”为办学宗旨,教科研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学校现已建立起规范的教科研工作管理网络和课题网络,现有市级课题6项,区级课题20多项。93年以来,学校获区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55项,其中获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教师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200篇,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学业务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91年秋,学校被列为上海市26所课程教材改革试点校之一,至96年秋完成了第一轮五年的课改试验任务。作为对我校五年课改工作的充分肯定,97年1月14日,“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总结交流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市人大主任龚学平(原副市长)及各区县长、教育局局长、有关高校领导等一百多人出席了大会。98年底,学校被定为市二期课改研究基地,目前起动工作也全面展开。 97年9月,学校根据教改形势及闵行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创办了“闵行区实验小学寄宿部”,并以《小学寄宿生的教、养及其管理模式》为课题进行研究,现有一至五年级寄宿学生一百二十多人。 近两年来,学校以“合作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富有爱心,具有合作精神和发展性学力,能竞争、善合作、勇创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小公民为教育目标,从管理格局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题研究的开展,校园文化的营造,教学模式的探索,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着手,积极进行“合作发展”教育策略的研究。现学校已形成英语口语、课外阅读、科技等多项办学特色。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创办于1993年,目前是一所民办学校,学校由本部、境外、PYP(IB0国际文凭组织小学项目部)三个部组成。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为满足各界人士择校的需求而创办的一所具有外语特色的新型的公立转制学校。我校接受徐汇区教育局的领导,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世界外国语小学拥有一支素质高、事业心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原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施伯云先生任董事长,著名教育家吕型伟任名誉董事长,徐汇区人大常委主任黄承海任名誉校长。小学现任校长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王小平,分管教育教学副校长为钱佩红。 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自创办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以国际社会的未来发展为背景,大力探索基础.教育的改革。我们凭借学校体制的优势,充分发挥办学的自主权,在课程设置上,力求灵活多样。 学校在优质完成义务教育各年级标准的前提下,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雅的人际交往方式,培养现代的、有教养的人;又十分注重外语教学,强调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旨在使学生习惯于用外语思考,能流利地表达,又有良好的外国语言的基本素养;还十分注意计算机教育。 学校拥有一支理念新,素质高,专业精的师资队伍。八年多来,学校紧紧依靠全校数职工的踏实工作、教书育人,紧紧依靠一个年级又一个年级学生的勤奋学习、追求高品味;又紧紧依托每位家长的协同教盲、科学育儿,紧紧依托上海师大教科所的专家蹲点、出谋划策,优质地完成了义务教育各年级的标准,而且创出了颇具特点的校风,教风、学风;创出了外语特色,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创出了计算机教育特色,学生在市区频额获奖,更可喜的是电脑磨砺了人脑,学生由此进发了创造的欲望。学校先后光荣地被命名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卫生标兵单位、徐汇区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数学奥林匹克、头脑奥林匹克、计算机、外语、合唱等已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师资队伍也日臻精良,现已拥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区学科带头人3名,市区各科骨干教师16人,占教师的59%。 鉴于教育局的布局调整与各界民众的需求,在徐汇区教育局的部署下,我校又扩大了校区,桂林西街101弄内16亩地也属世外小学校区,于2001年9月投入使用。现东部校区为一、二年级和境外班使用,新的西部校区为三~五年级和住宿生使用。 学校邀社会各界人士之参与,开合作办学之风,集教育研究成果之精华,走教育与科研结合之路,取中外教育经验之长,融中西方文化之优,承世界学校之特色,扬师生个性之特长,育走向世界之人才。 学校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办学思想,努力办成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的现代一流民办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