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第三小学始创于1986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成员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优秀实验学校,区绿色学校、区文明单位、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田林第三小学(田林三小)占地面积约1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26平方米,有多功能教室、电脑房、实验室、劳技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房等专用教室。 学校拥有24个教学班、60多名教职工。在50多名教师中,二分之一以上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近90%,且中青年教师占了绝大多数。 学校把科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于教育教学中。学生在全国、市、区各类竞赛中均获得可喜的成绩。学校是区足球特色项目学校,历年来,在市级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也为上海申花、中远俱乐部及各中学足球传统学校输送了多名人才。 学校历史积淀厚重,始终以高标准的管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准。形成了“德育为首,文化育人”的良好校园环境。学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单位,徐汇区文明单位,徐汇区体育特色学校,科技示范学校,徐汇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师生在全国、市区科技、体育、艺术等比赛中屡屡获奖。 我们田林三小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张泽学校是松江区黄浦江南畔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03年成立;原小学的前身为滟东小学,成立于清末民初(1904年),原中学前身为张泽农业中学,成立于人民公社时期(1958年)。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相距约50米左右。南校区为六至九年级教学区,占地面积25916平方米,建筑面积5932平方米;北校区为一至五年级教学区,占地面积20489平方米,建筑面积6373平方米。学校面积共46405m2,校舍建筑面积12305 m2,普通教室45间,专用教室19间,运动场两块,篮球场五块,其他教学设施基本齐备。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中学12个教学班,小学20个教学班),1272名学生(本地生源573人,占总人数的45%。教职工110人,教师102人(其中研究生10人,本科72人,大专17人,中专3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56人,初级职称30人,见习期9人),旁系列1人,科员1人,工人6人。中层及以上干部12人。教师平均年龄38岁左右,其中30周岁以下20人,占19.6%,30至40周岁33人,占32%,40至50周岁40人,占39.2%,50周岁以上9人,占8.8%。自2003年中小学合并以来,学校先后拥有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市安全文明校园、区强师兴教先进集体、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见习教师规划化培训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原地处滨海沿岸、交通便利、繁华中心的上海市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学校,它成立于1976年。 现于2008年7月搬迁至海棠新村168号。新校址:总土地面积6896平方米,建筑面积:4819平方米。运动场:3900平方米,绿化面积:2169平方米。学校规模:20个教学班 专业教室:11间 学校继承和发扬了优秀古老的文化传统,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健康的文化环境三维构建“创新为本,环境育人”的办学特色,构建一个适合师生创新潜能开发的学校环境。 办学理念:学校与教师同步发展,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 办学目标:构建团结协作的人际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自主创新的班级环境、尊重平等的课堂环境,形成“创新为本、环境育人”的办学特色 办学主要成效: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实验基地、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少先队创新杯活动竞赛优秀活动奖、上海市行为规范铜牌示范学校、上海市中小学生读书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小学校活力大队、金山区“红读”先进集体、金山区少先队工作特色奖、金山区示范性大队部、金山区青少年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均为金山区优秀教研组、语文教研组被授予金山区巾帼文明岗。学校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一个、区级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目前学校正在研究的课题有2个市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3个校级课题,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学校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历届毕业班学生成绩优秀者众多,深受上一级学校好评。
联建小学坐落在上海市普陀区西北部的桃浦新村。建校十年,学校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已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在“参与体验、积累经验,合作互动、促进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教学改革: “激趣教学”初见成效。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机。从教、学具到生活激趣,从教师肢体语言到游戏激趣,课堂中探究式、辩论式、合作式、游戏式、休闲式 …… 等方法的运用,使教师教能生趣,学生学有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益。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实践中,我能行!我试试!我成功!……树立自信已逐步成为学生自觉行为。我校是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和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以“融合、发展、成功”为主题的随班就读教育,为随班就读生提供了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资源教室的设置与运作,日常工作手册、跟踪卡的建立,实现了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实施相应的教育。认识学生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分层递进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快乐、健康、向上”的校风指引下,中国象棋的校本课程已进入课表,学生象棋队在区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艺术教育也在红红火火地开展着。 学校现是普陀区文明单位,区科技特色校,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区治安安全合格校。
哈密路小学创办于1912年,近年来学校以“素质教育课程化、学科教育素质化”为总体要求,努力克服应试教育影响,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学会学习,奠定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 学校有一支积极奋进、工作踏实的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涌现出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扎实教学基本功的高素质教师,其中有1名市级语文骨干教师、1名区级数学骨干教师、1名区级课外活动骨干教师。近两年来有2名青年教师分别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区优秀人才,1名青年教师获市园丁奖。 学校大力加强软件建设,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1998年被评为区教学先进学校,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学校所办家长学校被评为市优秀家长学校。近年来,有多名青年教师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园丁奖、区优秀人才。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区教学先进学校、德育先进学校、语言文字先进学校、体育达标优秀学校、教科研先进学校,学校教科研多项课题被列为区级、市级课题。学生参加市、区各类竞赛多次获特等、一等奖。
新虹桥小学创建于1991年9月,与虹桥开发区、古北新区相邻(水城路15号),占地面积8671平方米,建筑面积6450平方米,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学校拥有30个教学班,11个专用教室,并有多功能厅、环形塑胶跑道、大草坪、溜冰场等。本科大专学历的教师36名,高中级职称专技人员33名,校长刘申生为中学高级教师,是长宁区一所规模大、环境美、设施全、师资强、校风好的一类标准化达标学校,并被区列为接受外籍学生的定点学校,先后有十几个国家的外籍学生在校就读,同时也是我区台胞子女就读人数最多的一所学校。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市花园单位、市涉台教育先进集体、市国防教育先进集体、区及系统文明单位、凝聚力工程先进集体、教学研究先进集体等。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质量高标准地普及义务教育,使上海的中小学教育达到国际水平,学校以信息教学为特色,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成立了多媒体教室、学生机房(二个)、教师电子备课室,是长宁区三所现代教育技术试点学校之一。学校还以牛津教材为试点,双语教学为实验,探索外语教学的新途径。在课程设置上,各个年级均增设了英语课、信息教学课及开设了公文数学、剑桥英语、书法等各类兴趣活动课,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办学十年,硕果累累,是我区一所社会信誉好的窗口学校。
上海市复兴中路第二小学是全日制公立学校,隶属卢湾区教育局领导。学校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有着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学校与中共一大会址、孙中山故居、周公馆等重要历史人文资源为邻,与淮海路商业街和新天地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接壤。 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拓展教学资源,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习惯、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校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教师的学历、职称、业务等目标逐年得以提升。目前学校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6%,其中本科学历达61%;学校高级职称比例达8%,中级职称比例达70%;学校构建了团队互助、教学带教、骨干引领等教师培养体系,涌现了一批区、校骨干教师,其中区骨干达12%,校骨干达33%,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的教师队伍。 学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的作用,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先后与“一大会址”、“周公馆”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和活动的机会,形成了“学伟人,促发展”的德育特色,因而在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品质的优化,教育特色的形成中取得了成效。 在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校园环境幽雅,教室宽敞明亮,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音乐室、图书室、美术室等专用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学校现有学生200名,教学班9个。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受到了更为充分、宽松的教育。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2007年学生获得区级以上各类比赛奖项达60多项。学校获得全国、市、区奖项16个,一批批学生在复二孕育中成长、成材。 站在21世纪的起跑线上,学校全体员工满怀豪情,将以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勤于耕耘的精神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适合时代需求的学生。
洵阳路小学创办于1958年8月,原校址普陀区洵阳路41号。1995年与岚皋路小学合并,迁入岚皋路216号现址。1997年9月石泉路第二小学并入我校。2000年9月中山北路第六小学并入我校。2004年9月新光小学(民工校)两个教学班并入我校二年级。 五十年来,洵阳路小学在市、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历任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育质量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方的称赞。 科研兴校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方向。92年,学校依托高校,与华师大教育系联手开展了《基础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课题研究。在继承和发扬教育科研优势的基础上,98年,学校又投入了叶澜教授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历经了个体式推进→阶段式推进→整体式推进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从学科研究→班级建设→学校整体变革,学校努力追求内涵发展。01年12月,叶澜教授和柴区长亲自为我校挂牌,使我校正式成为“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02年11月,在该课题的中期评估中,我校在全国56所实验校中名列第一;04年5月,又成为“新基础教育”十所精品学校中的一所。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立足校本,逐步形成了自己本土化的特色,有多项课题在市、区立项。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下,学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的三个提升。学校和谐的的育人环境、规范的办学行为、先进的办学理念、凸现的办学特色、稳步提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可爱健康文明的师生群体,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受到市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获得多项荣誉。 在几年的时间里,学校发展迅速,由一所普通校跻身于科研先进校行列,先后被评为: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 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上海市航天教育特色学校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 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上海市航天教育特色学校; 上海市文明班组;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 “新基础教育实验”基地学校; 上海市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 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 普陀区共青团号; 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区科研先进单位; 区教育系统党建实验基地; 区先进集体; …… 现任校长(2010年):朱乃楣校长(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上海市普陀区十大杰出女性提名奖)1998年担任校长职位
石洞口小学创办于1990年,座落在宝山区北端的城乡交界处,校内环境幽静,绿茵缤纷,草坪泻翠,花团锦簇,雄伟的教学大楼整洁美观,明亮的教室宽敞舒适,宽阔的大操场修葺一新,学校设施齐全,设备现代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一流的保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校教工努力开拓,不断创新,形成了团结和谐、务实进取的校园氛围。学校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以“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高尚人文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的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学校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形成了“实、活、新、趣”的教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性强、潜力大、后劲足、综合素质好的优秀学生。学校形成了一支由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地区教学尖子和学校教学骨干组成的三级骨干教师队伍,他们精力充沛,业务精良;学历高、能力强、思路活、教法新,凭着先进的教育思想,执着的敬业精神,精湛的教学技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