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占地面积55.2亩,建筑面积13196M2。2005年、2006年中小两部分别对校舍进行了全面改造,建造了室内体育馆和设施齐全的食堂,修建了塑胶跑道运动场,开辟了体育活动软区,优化了绿化环境。教学现代化程度更得到充分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专用教室、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的设施,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各班安装了多媒体设备。现有班级40个,在校学生1625人,教职工184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35岁以下为38人,36~50岁为59人,51岁以上为8人;研究生为1人,本科为51人,大专为46人,中专为7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级职称教师81人。近十年来,学校以“一切服务于学生未来发展”为办学理念,研究和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了从策划、实施到评价和改进的管理体系;实施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培养工程和班主任职级制评聘管理;完善了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和教师聘任机制,有效实施学校内部分配制度;建立了纵向衔接、横向互动的教育网络;以教育科研为抓手,通过校本教研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促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作为区重点课题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验研究》,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为区学校有效管理提供了借鉴经验。目前,学校继续以“有效管理”课题为统领,加强教育教学反思,积极纠错改进,深入推进有效教学行动计划的研究和践行。
万航渡路小学地处上海市的中心城区。有25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82名教职工。有着漂亮的教学大楼,现代化的设施和场地。校园环境优美,学生活动丰富,教育质量上乘。 学校是上海市小学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电化教学先进集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小学校长培训实习基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学校。 办学思想是:以人为本,以才为旨,以德为先,以真为训,以新为导,以活为道。 办学特色是:科研兴校;校训是:求真;校风是:文明、活泼、向上;学风是:主动、认真、灵活;教风是:热情、严谨、创新;教育主题是:学会参与,走向未来;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新人。 学校于1990年起就进行“等级分制”改革,在全国一定范围产生了积极影响。 1992年起进行的“学会参与”课题研究,被列为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获上海市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目前已发展成为小学素质教育新模式。2001年起学校进行“研究型教师群体建设”的实践和研究,这一研究不仅已被列为上海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而且已取得了可喜成效。 学校一直研究并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育改革实践的互动”。以教育改革实践为载体,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前提,促进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尤其是在“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的互动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校长张雪龙,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首批一级一等校长。兼任全国实验学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小学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培训实践基地指导校长,静安区教育学会副会长,静安区政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至今,已有20万字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他主编的《学会参与研究》一书,撰写了《学会参与走向未来》专著。
上海市虹口区广灵路小学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项目)成员学校、上海市航模协会团体委员、虹口区科普教育实验基地。 经过多年积淀,学校形成了科技教育、环境教育和劳技教育的传统特色,双语教学、数学教学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学校曾获得“全国、市、区勤工俭学先进集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少先队雏鹰大队”、“虹口区文明单位”、“虹口区三八红旗集体”、“虹口区教育系统特色党组织”、“虹口区科技特色学校”、“虹口区科研工作先进集体”、“虹口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虹口区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虹口区两纲教育先进集体”、“虹口区校本研修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编写并出版了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拓展型课程教材《桥梁万花筒》和凝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心血与智慧的专著《让每个教师走向成功》、《小学双语教学中的语言设计》。 学校拥有一支“身正、学高、业精”的教师队伍,校长被列入“上海市名校长工程”培养对象,三名教师被评为虹口区骨干教师。学校培养出的高素质、高质量学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享有较高的办学知名度。
九亭小学前身为启明小学,1978年随九亭独立建镇而成立九亭中心小学,1998年完成了村校撤并,2001年改称九亭小学。2007年9月实行一校两区,2010年7月由于规模扩大而独立建制,北部校区仍称为九亭小学,南部校区改名为九亭第二小学。九亭小学地处松江区九亭镇的中心偏北,靠近沪松公路,周围都是老居民区,出租房居多,家长与学生参差不齐,差异很大。如今全镇居住人口已达30万之多,社区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正在迅速地提高。九亭第三小学于2012年9月正式启用,九亭第四小学也在建造中。这样,九亭小学随着学区的调整与划分,办学存在着不确定因素,随着教师的两次分流,成熟度明显下降;学生中随迁子女比例快速上升,已达75%以上,而且生源,复杂化,不稳定性,诸多的因素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学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综合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师生精神风貌和校容校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校扎扎实实的开展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逐年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松江区文明单位,松江区行为规范示范校,松江区素质教育实验校。 学校坐落在九亭镇九杜路100号,占地面积17013平方米,建筑面积9726平方米。学校建设规模30班,现有31个教学班,1384名学生。学校的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基本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经2012年3月“校安工程”改造后,校园环境更加美观,书香芬芳更加香醇,人文气息更加浓厚,有着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97名,其中专任教师94名,职工2名,辅系列1名。退休教师65名。专任教师中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2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3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8.30%;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8人,本科学历6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73.40%;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5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0.82%;中共党员26人,占教师总数26.80%;区学科名师1名,区教坛新秀9名,镇学科名师2名,镇学科带头人4名,镇教坛新秀6名。 学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以稳定保改革,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管理制度逐步系统完整,科学合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教职工凝聚力强,人际关系融洽,形成了团结向上的良好校园氛围。 学校加强整体规划,注重策略研究、聚焦重点突破,追求综合提高。以促进师生健康、快乐、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推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书画教育在几任校长十几年的坚持不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被评为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在本镇乃至全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0年初学校利用九亭社会资源,开发校本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特色课程,两年中该项目先后举办两次区级展示活动,市《少年日报》进行两次报道,松江电视台进行专访,先后评为镇暑期优秀活动项目和区德育优秀项目,取得了积极的教育和社会效应,深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外冈小学创建于1911年,2011年刚刚度过了百年华诞。目前学校共有24个教学班,1027名学生;在编教职工61名,其中专任教师51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1人获硕士学位,48人获本科学历,3人获大专学历,1人硕士在读,学历达标100%。 近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外冈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实施“刚性管理,柔性服务、和谐激励”的办学策略,倡导“为五彩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 在关注师生生命成长的同时,因校制宜,继续扎实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并以校本课程的建设为切入口,形成了特色课程。如今,灯彩和茶艺已成为学校闪亮的名片。在“办好外冈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激励下,全体教职员工共创学校事业,共谋学校发展,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探索,学校近年来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第二小学位于延安西路1289弄10号,地处延安西路高架靠近定西路段,是一所已有近五十余年历史的公办小学。 学校的总占地面积为4887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为121.5平方米,学生主要活动场地为1540平方米;校内建有南北两幢教学大楼,配备有电脑房、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美术室、音乐室、科常实验室、劳技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一系列专用教室以及相关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同时还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致力于办一所"教学有特色、德育成系列、质量有提升、学校受欢迎"的新型小学。 近年来学校发展势头更为强健,连年获评长宁区文明单位,是区级双语教学试点学校、教学先进学校、行为规范示范学校、法制教育先进学校、上海市红十字学校、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学校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提出"以常规工作为基础、德育工作为核心、教育质量为命脉,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构建具有优质教育体系的让家长满意的学校"的办学思路,开创了教育教学工作崭新的局面。 学校设有《古诗吟诵》、《法制》、《形体》、《创意》、《双语》等多项校本课程。为充实学校校本课程和进一步促学生素质全面提高,2007年5月,学校引进小主人新闻学校的教材,在小主人报社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新闻学校,成为小主人报社的试验与培训基地。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延二小学始终本着责任意识,精品意识,与改革创新意识,由点到面,协同各方教育力量,努力实践着教育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区的宗旨。
长宁区绿苑小学位于长宁区西部的新泾地区,占地面积约15亩,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学校原是一所于1998年建造的公建配套小学,在当时多元办学的思想指导下,由区教育局于当年改制成公立转制学校。2007年9月,学校又根据市教委和区教育局的要求,平稳恢复成公立小学。学校确立“育德树人、启智激能”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有明理、关爱、自信、合作等品质的绿苑学生,坚持以质量赢取声誉和生源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把追求一流教育作为总目标,强化管理、夯实基础、质量求胜,通过几年的努力,优胜劣汰的危机意识、兴衰与共的群体意识、因材施教的责任意识、师德高尚的形象意识和勤俭办校的效益意识已深入人心,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现已成为新泾地区乃至长宁区颇有影响的一所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未来,学校将传承精神和精华,突破以往和自我,在昂扬的斗志和智慧的实践中,为办成具有先进教育思想、鲜明教育特色、和谐校园文化的长宁乃至本市有影响的优质学校而奋斗。
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是地处杨浦区东南角的一所中心校,是区素质教育实验校、区“小班化教育”实验校。占地约10亩,始建于1957年,四十多年的校史积淀了较为浓厚的办学底蕴。首任校长为杨炳章,历任校长为王良秀、赵福昌、王小莉、管必良,现任校长丁利民。2000年7月重建并与隆昌路第一小学、凉州路小学合并。新平三的建设从2000年7月起至2001年6月,历时一年,国家投资将近1500万。重建后的平三小学为20个教学班的规模,学校设施先进。各种专用教室齐全,每间教室都有上网的电脑,并配有室内球馆、环形跑道和2000平方米的人造草坪操场。 拥有四十多年校史的平三小学在历任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了杨浦区第一批素质教育实验校、小班化教育实验校。多年来,学校以“小班化教育”为突破口,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同时在艺术教育、体育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是杨浦区艺术教育特色校、杨浦区手球传统学校、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科研基地。
大场镇小学,直属宝山区教育局,是一所百年老校,建校于1905年,是大场镇建校最早、历史最长的一所学校,被评为宝山区中小学行为规范五星级示范校、生命教育试点工作优秀学校,绿色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区文明单位,也是上海市心理辅导示范校、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市野生动物保护科普特色学校。 学校现有教学班21个,学生近800人,教职工6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有37人,区青年教学尖子1名,区教学能手4名。教师队伍整体呈年轻化。学校拥有较完整的教学设施:心灵广场、网络系统、电脑房、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演播室、室内体育馆、塑胶田径场、音乐专用教室、自然实验室、图书馆、舞蹈房等设施齐全。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演绎绿色健康,体验心悦成长”,即学校的育人目标。学校以“崇德尚志、和谐多彩”为校风,“乐教善教 敦行进取”为教风, “乐学善学、自信自立”为学风。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教师文化平台。从1993年起,学校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本着“以心辅德,以心寻真,用心育人,用心推新”的心理理念,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1997年,学校成为上海市心理辅导实验学校,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心理辅导示范校,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学校注重艺体教育,拉丁社团活动成为艺术特色的主旋律,被市、区命名为艺术特色项目学校;手球队在宝山区也有一定的影响。 和谐的校园,和谐的环境,和谐的生活,和谐的旋律,奏响和谐的乐章,镇小人弹奏旋律将更加优美,镇小的事业将更加辉煌。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新村第一小学建于1952年,现有班级42个,学生1418人左右,教职工122名。目前学校教师大本毕业6人,占教师总数的5%;带职进修大本学历的有26人,占教师总数22%;教师大专毕业的有50人,占教师总数的42%;带职进修大专学历的有40人,占教师总数34%,教师学历100%合格。 天山新村第一小学学校建校4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培养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长宁区中心校之一。获得了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长宁区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学校经区督导评估,被评为A级乙等。 作为长宁区中心小学之一的天山新村第一小学,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谐发展上呈现出喜人的景象。该校加强师德教育,以教师的榜样作用来推动全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校成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学校通过请进来 天山新村第一小学请专家、学者、资深 教育工作者来校讲学、带教、科研。走出去 —— 派教师外出观摩、学习、进修。 天山新村第一小学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校外的教学比武、竞赛和公开课展示等活动,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获得市、区多门学科教学比赛的奖项,其中不乏一等奖、二等奖。该校在体育、美育、劳育上也各俱特色。尤其值得一书的是该校在贯彻“素质教育特色化”过程中,在“写字教学锤人格”和“科技活动长才干”两个方面尤为突出,已引起了教育界、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上海教育》杂志、中央电视台等已经或即将予以报道。来自江西、黑龙江、广东、贵州各省的教育代表团及江苏省无锡市教育代表团、日本访华教育代表团的同行们对该校的成果都给予高度评价。全国少年工作权威人士段镇来校参观考察后,赞誉有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