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成立于1997年8月,位于成都市联合小区长天路20号,占地面积9264平方米,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生活用房各二幢,标准教37个,教学辅助用19间,校园绿化面积2千多平方米,办学规模在34-36个班,已配备了较高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在校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总数的86.2%,是一支年轻的具有高层次的学历的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学校积极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本着高起点、新格局、高标准的办学基调,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寻求适合现代并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的办学思路;"以德立校、科研行校、民主办学、依法管理、美促和谐"的办学方针;“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生动活泼的新一代”的培养目标;“创造校园美、校风好、质量高、教改活、设备精、有特色的优质学校”的学校发展总目标。学校着力创设团结、和谐、拼搏的工作氛围,采取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分层推进等措施,大力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目前学校团结、拼搏、向上的教师队伍正逐渐形成,勤政廉洁、锐意改革的行政领导班子正迈象成熟,健康、活泼、勤奋的学生群体茁壮成长。
成都市水碾河小学坐落在水碾河路北社区内,始建于1981年,是一所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城区窗口学校。学校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整齐明亮的教学楼,功能完善的综合楼,优美别致的校园环境,整洁美观的塑胶运动场,办学条件一流。学校现有普通教学班20个,特殊教育班2个,学生合计1000余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员工53名,其中成都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优秀青年教师4名、成华区学科带头人5名、区名师后备人选9名、区优秀师德标兵2人,区优秀青年教师15名,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共38名,是一支师德良好、教风优良、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自建校伊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各届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水小人不断开拓进取:形成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好素质基础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依法治教、以德立校、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确立了管理科学、队伍精良、作风严谨、氛围和谐、发展全面、特色鲜明的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习惯良好、身心强健、特长突出、善于创造的培养目标。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先后获得“四川省小公民道德实践示范基地”、“成都市园林式单位”、“成都市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成都市体育训练传统学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成华区校风示范校”等各种荣誉称号。
成都市东风路小学创建于1962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府南河畔,交通方便,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共计802名,教职工人数为40名。学校注重特色办学,近几年致力于“多元智能发掘”的研究,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并通过数学思维训练课、阅读指导课、古诗文诵读活动拓宽学习途径,全面提高学生“学养”。一批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逐渐成长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三年来,在全国、省、市、区获奖的论文就有数百篇,28名教师在省、市、区赛课中获奖。逐步建设成了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被授予“区优秀文明单位”、“市平安学校”、“区红领巾示范校”、“省游泳示范校”、“全国先进传统学校”、“市体育传统学校”等多项荣誉。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位于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校园东侧,前身为创办于1956年的电子科技大学子弟校。2006年4月与府青小学合并后更名,是电子科技大学与成华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一所高规格公办小学,被列为成华区品牌提升重点打造学校,是世界网球冠军晏紫的母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分布在府青街道两侧,总占地面积35亩。安装的校园网已遍布学校每间教室、办公室和功能室。在一校区拥有5间网络教室,1间语音室,110张乒乓桌,2个塑胶运动场,1个标准网球运动场,2间图书阅览室。移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也进入了学校每间教室,保证了“班班都有多媒体,间间教室能上网”。全校共有39个教学班,1900余名学生,108名教师,教师平均年龄30岁,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5%,全日制研究生毕业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市区校学科带头人20余人,成华区最具影响力班主任1人。现任校长、党支部书记康永邦同志,同时担任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系四川省特级教师、教育部西师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编者、成都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成华区人民政府督学,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成都市猛追湾双语学校校长和成都市实验中学国际高中执行校长。四名副校长均为学科带头人、大学本科学历(其中1人为西南大学在读教育硕士),任教学科分别为数学、英语和音乐。电子科技大学厚重的学校文化、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大师、大楼、大气、大为”的办学理念,以及原子弟校56年的办学历史,铸就了电子科大附小发展的坚实基础,孕育了附小独特的办学风格,近年来,学校秉承原来两所学校的办学传统,走二次创业之路,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丰厚的教育资源,坚持“文化立校,创新铸魂”的办学思想,以“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为核心理念,以建构和谐“新学堂”为目标,积极探索个性化教育的办学特色,以“立大志,重细节,师生共养好习惯”为座右铭,以培养“323”型现代人——即“3好”:身体好、品德好、学习好;“2有”:有良好心态、有个性特长;“3个突出能力”:有突出的自学能力、有突出的自治能力、有突出的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让每一位电子科大附小的学生与老师过得自信、健康、快乐。在班级模式改革方面,学校打破传统的班级界限,实施“定班”与“走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将部分“选课权”还给学生,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努力让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在管理方面,学校倡导“师生人人当干部”,走管理重心下移之路,培育服务、关爱文化,充分发挥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在学科教育方面,以“立意高、氛围好、效果优”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倡导“三个强化”,即强化自学、强化反馈、强化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艺术教育方面,以 “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才,没有文学和艺术的修养那是不行的(钱学森语)”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在体育锻炼方面,倡导“全员乒乓” “全员网球”,努力提升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在英语和科技教育方面,分别为每个班至少特聘了1名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机电学院等学院的大学生为学科辅导员,增加英语课时,开发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科技兴趣,培育学生英语特长。独具风格的办学特色,崇尚人文的教育理念,德品俱佳的师德风范,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附小的校园生机勃勃,蕴藏着希望与追求,积蓄着不变的信念:“创造一流条件,建设一流师资,铸就良好校风,培育优秀学生。”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关注学生“健康与快乐、理想与兴趣、方法与习惯”是学校“新学堂”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成都市李家沱实验小学地处成都市李家沱社区,占地8717平方米,始建于1999年,是成都市一所颇有知名度的学校,历经10年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具备了相当的基础教育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多媒体网络教室,闭路电视网,红领巾广播站,标准的形体室、劳动室、美术室、图书室、自然实验室,加之规范的学生活动场地,错落有致的环境建设营造出浓烈的校园学习氛围。学校管理严谨,校风好,教风优,学风浓,质量高,赢得了家长、社会满意和信赖。近年来,全校师生以"诚实、勤奋、健康、创新"为校训,积极拼搏,努力进取,并在时代的潮流中准确抓住机遇,大胆开拓,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优质课竞赛获奖教师达18人次,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4人,区级一等奖13人;20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区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其中国家级18篇,省级23篇,市级42篇。学校北校区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0余名。办学10多年来,在市、区历次调研考试中成绩优异,均受到市、区教育局表彰奖励 ,学生参加省、市艺术节比赛,连续3年获得"先进集体"称号。学生参加学科、科技、艺体等各项竞赛获全国、省、市级奖达750多人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工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合格加特长,学校规范加特色,并且在市区两级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市民满意的精品学校。在办学上我们积极探索精品化道路,从办学思路的精粹,管理的精细,队伍的精良,德育的精心,教学的精彩,文化的精致方面着手实践。学校在功能室齐备的基础上,配备了相应的专职教师,所有教师全部学历达标,其中80%是各级各类先进人个,如区优秀青年教师、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区体、艺、卫先进个人、区功能室管理先进个人等,是一支能打善战的队伍,专业过硬、有奉献精神。学校坚持"创名校,培名师,育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为办学目标,在全校近百名教师精诚合作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评为"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成都市红领巾示范校"、"成都市十佳红领巾示范校"、"成都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成都市青少年科技示范学校"、"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成都市家长示范学校"、"成华区优秀文明单位"、"成华区平安学校"、"成华区园林式学校"、"成华区绿色学校"、亚足联西部足球计划"中国展望成都足球项目学校"。学校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坚持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手抓。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初步形成了"有为才有位"的竞争体制,促使并造就了一支德才兼备、团结进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其中有"全国百名优秀校长"、"四川省体育传统学校先进个人"、"成都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华区学科带头人"、"成华区优秀教师"、"成华区十佳校长"、全国省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等楷模,在近三年中,全体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共有400多篇论文获奖,其中国家级40多篇、省级40余篇、市级70多篇、区级200余篇。他们本着"教学生六年,为孩子想一生"的教学理念,勤勤恳恳地战斗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不懈奋斗。
成都市建设路小学始建于一九二〇年,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教育文化底蕴,学校现已成为“成华区建设路小学教育集团”领办学校。目前学校分为两个校区,本部位于成华区SM广场北侧,东校区紧邻红枫岭小区。多年来,秉承严谨的办学风格,作为成都市首批九年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幸福人生”的理念,着力打造团结协作、睿智阳光的教师队伍,细心培养勤奋善良、自信灵动的学生,全面提升学校优质教育集团品牌。 学校曾先后荣获“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四川省示范家长学校”、“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四川省小公民道德建设优秀示范基地”、 “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成都市现代教育示范校”、“成都市实验示范学校”、 “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红领巾示范校”、“成都市德育先进集体”、“成都市红旗雏鹰大队”、“成都市百所艺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成都市科技教育基点校”等荣誉称号。 随着今年成都市东郊改造战略实施,学校的发展受到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市政府已划拨七亩多土地用于本部校区的改扩建。据悉新校舍将于明年9月到位,届时校门将改在现在学校背面,不再直接面对二环路,有利于学生安全和家长接送。在即将迎来学校发展的黄金期时刻,全体教师正满怀激情,信心百倍,竭力给孩子打造更美丽、更温馨的校园环境。
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创办于1998年7月,位于成都市八里小区文德路42号,占地面积7972平方米,是一所新建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学校现分东西两个校区,共有教学班40个,学生共有2076人,教职工102人,专任教师95人,其中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46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10人,全国、省市级专业学会会员21人,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七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自身定位于一所实施全方位改革的新型学校,把“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思想作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重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树立了“学校新、机制活、发展快、质量高”的社会形象,成功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自主发展以人为本——把师生个体生命质量放在首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帮助人。
成都市双林小学是1988年9月开办的一所小区配套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1300名学生。在"情感+制度=成功""改革+创新=发展""特色+效益=品牌"的理念指引下,全体师生努力实"建构精品学校,追求卓越实绩,提升品牌层次,树立典范形象"的目标。经过努力,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德育先进集体、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成都市科技活动基点校等百余项奖励。 学校办学条件先进,艺术健身房、阶梯教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演播室、闭路电视系统、少儿电视台、图书微机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教育设施为学生的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师资水平高。现有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市、区优秀教师25人,市、区学科带头人5人,市、区名师工程后备人选19人次。所有教师全部达到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 学校校风建设好。在实践中,学校校风建设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常规养成教育为基础,"小""严""细"的工作为着眼点,领导作风、教风、学风、校园环境四大板快并重的格局。求实、创新、团结、自律的领导作风届届相传,敬业、爱生、团结、务实的教风出现在节节课中,认真、踏实、勤学、好问的学风伴随着一批批学生成长,美丽花园、幸福乐园、成长摇篮般的校园环境更是一年年地变化……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成效显著。《缩短青年教师成才期研究》的整改实验培育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的整改实验大力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校开设的民族音乐鉴赏、才艺展示、礼仪、心理健康、创新与实践等校本课程将努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具有双林特色的学生。 学校重视加强国内和国际的友好关系,每年接待各省、市教育代表团数百人,先后与日本、美国、德国等多国教育参观团进行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交流与研讨,并与日本国山梨县大国小学结成友好学校。
成都市外双楠小学座落在人文环境极佳的成都市外双楠逸都路,玲珑的校园环境充满着活泼向上的氛围。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872名学生,其中70℅为农民、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现有在编教师45人。本科学历达78%,小学高级教师23人,20多人次获市、区各级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学校在传承办学水平、教学质量高而著称的基础上制定了“以抓艺体学科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出学校特色”的办学思路,经过学校师生的努力,学校在艺体教育上硕果累累。舞蹈、合唱、美术、科技、体育等屡次获国家、省、市、区级特等奖、一等奖,学校多次荣获艺术团体金奖。在武侯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成都市外双楠小学与名校龙江路小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教风、学风得以更高的提升,在省、市、区级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多篇文章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在武侯教育“新三化”实践中,学校将以提升校园文化为主体,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为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培养,为打造学校艺体品牌不断努力,让校园充满欢乐,让学生健康发展。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