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学的宗旨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社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学校的办学目标把学校办成川大附小教育集团中的一所校风好,质量高,环境美,学生热爱,家长向往,社会满意,教师留恋的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先行学校。学校的培养目标 1、初步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集体主义的意识;有良好的意志品格,有承受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有活泼开朗的性格;有自信心,有自我管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有礼貌,守纪律,讲文明的良好习惯;积极向上,学会交往,有团结合作的意识;关心集体,关心他人,有社会责任感。 2、具有创新精神,善于动脑,乐于实践;学会求知,初步具有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具有继续学习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 (1)有较强的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计算机、外语能力。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学会收集知识信息, 自觉主动获取新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求异思维,善于思考,爱质疑。 4、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 5、具有热爱生活,又能改造生活质量的能力。 (1) 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才能。 (3)喜欢运动,有终身锻炼的意识,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健康的体魄,具有体育竞技精神。 6、具有民主和法制意识。 7、有自主意识和自律精神,有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学校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学校课程具体分为部颁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中强化国画、书法、奥数、舞蹈课程。
成都市太平小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盛世路66号,占地面积6531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75名。教师60名,专科及以上学历达100%,小学高级达57%;区学科带头人2名,40多人次获各级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2003年11月,学校收归武侯区教育局管理,与玉林小学 "捆绑"发展。在"让每个人都成为积极存在"的管理文化中,梳理出 "公平、文明、自信、感恩"的育人目标,形成"以艺体特色(民俗美术、篮球教育)学科为切入点,拉动学校全面发展"的思路,得到广大教职工和家长的认同。2006年9月,进入"行政推动,自主发展"的新阶段。特色学科发展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先后接待了省、市政府的调研,中央教科所的来访和指导,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采访。学校先后被评为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等。2009年6月,学校再次迎来新机遇,成为成都市名校集团之一--玉林小学教育集团成员。在前期完成规范办学、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艺体特色逐渐凸显,现已步入追求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质的新阶段。
成都市红牌楼小学,原名成都市武侯区永丰中心小学。创办于1922年,1990年学校迁建于现址,北靠武侯祠,南临红牌楼,依托永丰教育强乡这片沃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24个教学班,1200 多名学生。专任教师65人,其中青年教师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本科学历以上占50%,先后有60人次获得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有教师40多人次荣获全国、省、市、区教学竞赛一、二等奖。学校拥有博美园、生态园、若水园及风尚园四个主题园区,校园宽敞美丽富有人文气息。一流的教学设施,“四网合一”的网络工程为学校搭建起了现代化的信息通道,设施完备的功能室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个性化成才的舞台。“办一所能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品牌学校”是学校孜孜以求的办学目标,“为每个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是学校一贯遵循的办学理念,“奠基重广播,育人重养成,成长重和美,发展重后劲”是学校牢固树立的办学思想。以礼仪教育为切入口,深入打造“博美”校园文化,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追求师生“尚礼、博学、创美、和谐”的绚丽人生。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广播奠基和谐美,多元成长个性美,全面发展状态美”的人文化教育特色,并结合科研兴校与先进的科学化理念形成了崭新的办学风格。
学校原名四川省双流县通江乡中心小学,创办于1904年,已有104历史。1996年6月1日区划到成都市武侯区,2004年12月择址新建,更名为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学校环境优美、设备设施齐全,占地20亩,现有29个教学班,1371名学生,72名教师。2003年同成都市棕北小学捆绑发展,成为武侯区城乡均衡化发展标杆学校,引起各方面的关注,2006年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原国务院陈进玉副秘书长到校视察指导工作。学校办学目标:建设管理科学、校风优良、质量一流,在城郊具有影响力的优质学校。学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育智、质量强校。学校文化:建设充满爱心和责任,具有学习和创造氛围,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内涵发展:建设科学的办学思想,科学的管理机制、科学的课程设置,先进的研修体系、先进的师资水平、先进的教育资源。追求优质,我们正在努力!
成都市城郊地区第一所九年义务制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机投小学是一颗立足机投,服务西区,具有优美西区花园、优雅教师生涯、优秀个性成长显著特征的三环教育明珠;一间奉行爱心教育,以培养具有自主人格和独特才能的下一代为己任的花园式学校;一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教育基地、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校、四川省青年科技教育示范校、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实验教学示范校等优势教育资源,全力促进学生优秀个性成长的特色学校。 2003年10月、成都市机投小学通过九义示范校评审,从特色发展学校跨入优质品牌学校的建设发展阶段。学校占地面积27亩,配有标准200米田径运动场。校园网络、电视系统和设施齐备、数量充足的专用教室,是成都市首批实验教学示范校。学校坚持素质教育方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镶嵌画比赛、机器人比赛、艺术节比赛和“走进再生资源”、“我给垃圾一个家”等特色活动,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教育基地、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校、四川省青年科技教育示范校、成都市绿色学校。 面向未来,学校正全面实施《成都市机投小学内涵建设与发展纲要》。创设优美环境,积淀校园文化,建设花园式学校;创建精神家园,打造学习型爱心教育团队,实现优雅教师生涯;培养自主人格,锻炼独特才能,促进学生优秀个性成长。努力打造一颗立足机投、服务西区、奉献社会的三环教育明珠。
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位于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区内,学校占地21亩、总投入1600多万元、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配有一个300米的标准操场,有艺体室、劳作室、图书室、阶梯教室、微机室等各类专用教室29间,会议室、广播室等综合性办公室12间。学校所有教室地面均铺设强化木地板。智能应急照明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编辑本段学校发展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2003年7月30日,武侯区委、区政府将全区18所农村中小学全部划归区教育局直管,顺江小学从这一天起不再接受乡教委管理,而是由区教育局直接管理。并与成都市磨子桥小学捆绑发展,实行一个法人,两个独立的法人单位,独立核编,独立核算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由于资源共享,磨子桥小学办学水平在全区属一流行列,学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创新思路,规范行为,依法办学,并以《构建城郊结合部小学“美的教育”策略研究》校本课题为突破口,不断从微观上改变学校师生的言行、教育与教学现状,从素质、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上不断规范与发展,从而提升教师、学生和学校形象,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美。这一时期,学校发展较快。编辑本段规模及学校建设 2004年,彩虹集团整体征用了学校原用地,区政府占地21亩、总投入1600多万元在武侯科技园区内新修了一所学校。由于学校硬件设施在区内属一流,学校近两年发展趋势蒸蒸日上,各种条件日趋成熟,2005年1月,区教育局宣布学校脱离捆绑,成为武侯区第一所脱绑学校,并正式成为城市窗口学校,学校更名为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2005年3月,学校搬迁到新校区。新学校调整了领导班子,成立了以廖瑛为校长学校管理层。编辑本段办学理念 新班子认真分析了学校区域环境、历史积淀、发展趋势,争对学校地处高科技园区,校名等因素,提出了“科学+人文”的办学理念。围绕科学+人文的管理、科学+人文的德育、科学+人文的课堂教学、科学+人文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创新机制,发展内涵,品牌日益彰显,建校当年督导评估即受到区政府表彰,学校先后成为了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校、四川省机器人实验基地校、新世纪北师大数学实验基地校,围绕科学+人文的各种活动屡获大奖。2006年,学校深化明晰了科学+人文的育人理念,搭建了k.r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形成了鲜明的“科学+人文"文化特色,同样在督导评估中收区政府表彰,表彰名次靠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