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是由四川省德瑞企业总公司投资兴办的与成都外国语学校相配套的一所学校,担负着长期、稳定地向成都外国语学校输送高素质的小学毕业生的任务。 “常规立校、科研兴校、专家治校”的办学思路和一流的硬件设施,使成外附小从一立校就站在现在教育的前沿。学校占地130亩,现已有39个教学班,学生近1600人。学校已先后获得省“绿化示范校”市“校风示范学校”市“红领巾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对教师实行聘任制,教师来自省市重点学校,并有多名学科带头人、教研员、校长、教导主任和优秀大学毕业生,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敬业技高的研究型师资队伍。 学校在稳步发展中坚持用先进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在专门聘请的以川师大韦茂荣教授为组长的教育专家组的指导下,学校致力于“语文阅读活动研究”、“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衔接问题”“小学生多元智慧的培养及发展”等课题的研究。学校教研风气浓厚,教师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并运用于实际,在校级赛课的基础上,已有多位老师被推荐到市区级赛课并获各级奖励。
成都七中实验小学部秉承七中“着眼整体,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为目标,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金色的童年。我们把最优质的教育奉献给每一位孩子,为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办学五年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校获得国际认可的“中国十佳民办学校”,首届“百佳特色学校”的称号;被评为“成都市先进办学单位”、四川省“书画育人特色学校”、成都市“校风示范校”、省“三。八”红旗集体、自律与诚信省级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建设获得全国金奖;德育常规工作专项考评市一等奖。学生在四川省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奖;在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连续四届获得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多人次在全国青少年电视英语口语大赛获得金奖;参加全国小学生篮球比赛取得第三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被誉为2008年学生最喜欢入读的学校。 小学部教学楼分为东西两楼,前后相叠呈弯月状,遂名———月亮湾。其间花卉绿树,彩蝶翩飞,莺歌燕舞,相映成趣。走进这个港湾,看到的不仅是花园似的美丽景色, 更因为在这里更多注入人们心灵,印上孩子成长足迹的是“爱”。这一切,都因这里有一支别样的教师团队。这是一支具有无私奉献、求实创新、团结协作、严于律己的行政团队,是一支平均年龄31岁,充满活力, 踏实奋进,极富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其中,有全国、省级、市级优秀教师11人,有市、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30人。
成都市茶店子小学始建于1946年,创建于 1952年初。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成都市外西茶店子西街5号(北区4-6年级)、成都市金牛区育德路(南区1-3年级),背靠成灌公路。 占地面积约27377平方米,建筑面积 23077平方米,拥有6幢教学楼。内设音乐、美术劳技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自然实验室、多功能教室、体操房、综合档案室、校园电视台(全国百佳)、开心小屋、青艾小屋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 成都市茶店子小学现有57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400余人。在编教职工 13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大学本科学历99人,专科学历52人,中专学历17人,中高级职称81人,曾培养出省特级教师4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市、区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区教坛之星等43人。历年来学校曾有多人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劳模、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校长,全国优秀班主任、省、市优秀教师,市、区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科技辅导员,优秀教师和区拔尖人才的光荣称号。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四川省首批省重点小学。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创建于1961年,40余年风雨历程铸就了泡小"教育质量 优,管理效益高,经营品牌活,协调关系佳"的治校方略和"尊重主体人格,满足主体需要,挖掘主体潜能,促进和谐发展"的主体教育思想。塑造了泡小在教育界的良好形象,泡小成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市两级校风示范校、成都市九年义务教育示范校,教育教学质量闻名遐尔。2003年,在青羊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泡小明确了"一所学校三个校区"的发展规划,制定了做大、做强、做精泡小的措施,开创了泡小发展的新局面。 1961年9月1日,成都泡桐树小学(前身:四川省委子弟学校)正式成立。学校创造性的实施"一校多区"的新型办学体制,现有三个校区,54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168名教师,实行2+4+6的办学模式。自1996年开始,学校开始对和谐教育进行思考与实践,并坚持不懈地践行"和谐教育、自主发展、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创造适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和谐校园(即蓝色海洋,魅力校园;知识海洋,书香校园;爱的海洋,温馨校园;信息海洋,数字校园),促进儿童主动、生动、活泼、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社会向往的学校。我们认为社会向往的学校就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幸福的学校。 泡小整个校园建设以"我是一条鱼"为主题,用三种蓝色为孩子们创意了知识海洋般的学习生活环境,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蓝色校园别具风格。活泼快乐的泡桐树娃娃是在知识海洋里遨游的一条条可爱小鱼。这里还有充满童趣的教室,平坦宽敞的塑胶操场,绿树婆娑的小景区。全校设有室内外广播网、闭路电视系统、并入英特网的微机局域网和网络教室等专用教室,学校正实现着校园的信息化促进学校的现代化。 学校现有43个班,学生2300多人,教职工150人。学校领导班子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精诚合作、勇于开拓。教师队伍勤奋求实、敬业爱生、乐于钻研、勇于创新。 先后涌现出2名成都市教育专家,8名四川省特级教师、5名全国优秀教师、7名省优秀教师。30余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0 余人次获省级奖励,70 余人次获市级奖励。
(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和各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中。2001年,学校为了改变中小学教育脱节的现状,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有优秀的中学教师参与的“小学一初中教学衔接研究”,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初中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采取快节奏、大容量、课内外结合的方式。通过七年的教育实践,小学部在不盲目赶进度,不搞题海战,语文、数学在不挤占其它学科的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取得了优异成绩,不仅优生率都是100%,而且进入中学后,学生适应性强、思维灵活、个性鲜明、特长突出、成绩优异、发展全面,深受家长和中学教师的喜爱与好评。
川师实外,天府明珠,地属青羊,襟连金沙,是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中房集团成都总公司合办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资产国有、民办运作的全新公有股份制学校。 学校成立于2001年4月,占地 108亩,现有80个教学班,在校师生4000多人,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理念前卫、结构合理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学校致力于内涵式发展,倾力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建一所市内一流、省内外知名的品牌学校。 学校秉持“立身立德、学汇中西、张显个性、锐意创新”的办学理念,践行“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家长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观念已初见成效,“学生主体、自主教育”的实践已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被确立为“国际生命树”基地、“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国家基础教育外语教学重点课题研究基地、成都市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诚信民办非企业单位、成都市示范性学生公寓、成都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青羊区“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等。 学校坚持“适度”教育原则,形成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最大发展的教风和“读书、明理、做人、成才”的学风,“规范的学生、规范的教室、规范的校园”已成为学校的优质校风。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每班配备一名专职英语教师,口语课由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任教,“英语广场”、“赴美夏令营”、“英语文化节”等活动引领学生在中西文化的学海中畅游,铸就了独特的英语办学特色。学校国际部与四川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合作,推出中美校际交流——“赴美直通车”项目,让学生通过三年高中学习后,既能具备到国内重点大学学习的实力,又为赴国外继续留学深造打下全面的坚实基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竞争的世界公民。 川师实外教师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满腔的教育热忱,谱写着教育事业的华美篇章:小学已被社会、家长高度认可;初中办学成绩年年列青羊区前茅、全市一流;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年年受到市、区教育局表彰奖励;高中毕业生成绩一流,居成都市省级示范校前茅;培养了李贞恩、王彦尧、朱林等学生进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诺丁汉大学等海内外著名学府……
沙湾路小学,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沙湾路76号,06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沙湾路小学。是四川省首批重点小学、四川省少先队理论研究基地、成都市篮球协会会员单位,园林式绿色学校,有教师70名,学生1300名。 沙湾路小学,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沙湾路76号,始建于1956年,原为铁道部下属的第二工程局的第三子弟小学,是铁二局的四所附小之一,06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沙湾路小学。 70年代后期与铁四小合并,一直是铁道部的重点小学。21世纪初,随着政府机构改革,铁三小交由地方政府(成都市金牛区政府)管理。与在风风雨雨的50多年里历经了热血的青春、拼搏的岁月、奋进的辉煌。学校在现代教育创新精神旗帜的召唤下,活力飞扬,开始了不懈的探索、大胆的创新、层层的积淀,并立足规教改科研,铸造特色学校。70名老师放眼未来,引领导航点生命之灯,1275名学生睿智活泼,吸纳接受展鸿鹄之志。体制与资源多次整合,沙小积淀了多元文化内涵和丰富人文资源。2007年学校校园改造工程竣工。校园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园林式绿色学校,新的校园体现了“生命、和谐”的主题,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充满童趣的校园;绿色、生态式的人文景观,使沙小成为锦官城西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双语实验学校、 中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实验基地学校、全国反馈教学实验学校、四川省企事业中小学先进单位、四川省首批重点小学、四川省少先队理论研究基地、成都市篮球协会会员单位、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体育传统学校、成都市重点游泳学校、成都市少儿足球俱乐部会员学校、 金牛区安全文明单位、金牛区校风示范校、爱国卫生红旗单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
在成师附小总体发展规划思想的指导下,成师附小(东区)以“探索高尚社区配套学校的办学及管理模式”为发展目标,以情知教育为特色,以实施创新教育为核心,有效促进学生情知和谐、生动主动、成功发展。 学校构建了以必修课为主,校本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相结合的,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结构体系,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学校积极地整合了社区的教育资源,着力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通过丰富的德育体验活动及富有特色的“红领巾扬帆之旅”、“红帆五小”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诚信态度、健康身心,使学生在情知交融的活动中和谐、生动、主动地发展。 办学三年来,学校已由建校初期200余名学生迅速上升到现在的766名学生,拥有教师50名,其中市学科带头人2名,区学科带头人7名,受国家、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高质量的办学得到了学生、家长、上级领导以及社会的肯定和赞誉。
成都市巴金小学(原东城根街小学)兴建于1963年,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东城根下街18号。是一所规模不大、精致典雅,特设鲜明、质量上乘的学校。 学校曾荣获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红旗大队”、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成都市“健康教育示范校”等殊荣,还被定为中央教科所国家级重点实验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验基地、四川省对外交流窗口学校;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四川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中国营养促进会“学生营养工作好单位”;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孩子们与巴金老人十五年的情缘故事,氤氲着一份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以巴金品质为核心,深刻挖掘其教育内涵,用智慧眼光、人文关怀,从“理念、环境、制度、行为、课堂、课程、活动、读书”8个方面来诠释校园文化。完成了寓教于景、寓教于物,寓教于情、寓教于美的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熏染无处不在。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前身是1953年2月建立的四川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56年由南充迁至成都,1985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01年学校完成"公办民助"的转制,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五十余年的风雨兼程,学校从透风的竹篱、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到今天花团锦簇的高楼大厦;从成立之初不足一百学生的袖珍学校到今天近三千莘莘学子的大家庭;从毫无影响力、知名度的无名之辈到今天拥有"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示范学校"、"全国航空模型示范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实验基地"、"四川省德育先进集体"、"成都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等桂冠的重点名校,一颗风雨中的幼苗已茁壮地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