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小学是原洪河小学与陵川特种工业公司子弟校合并而成的一所公办小学,学校紧靠成都三环路,位于成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与四川师范大学(东区)毗邻,占地40余亩,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目前学校有教学班43个。教职工130人,学生2200人。教师中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的56人,已取得大专及以上文凭的8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聘请世界乒乓球冠军陈龙灿担任名誉校长,邀请到以著名国画大师谭昌?为首的画家团队驻校指导。学校办学特色明显,办学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优秀家长示范学校”、“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示范学校”、“成都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环境友好型学校”“成都市新优质学校”等。随着成都市地铁2号线的贯通及城市向东发展需要,学校把握机遇,全面升级,成为了成都市环境优美,设备一流的小学。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是盐小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城东的又一完美布点,是目前成都市三环路内面积最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公办小学,学校占地33亩,建筑面积18000平米,现有学生1431人,32个教学班,在岗教师86人。是四川省少年军校,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田径训练传统校,成都市科技基点校,成都市小学唯一的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基地。在悠久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着眼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得之以勤胜之以新”的“勤新”办学理念,形成了醇厚的校风,培养了“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开创了成都教育的先河。 近年来,学校以“学在锦江、品质教育”为指引,依托盐道街小学,在名师督导团(语文专家廖惠渝、数学专家杨长俊、少先队活动专家马小文、盐小8位名师)每周的教育有效性引领中,以“少年军校”为载体的“我是少年军校一兵,我是文明社会一员”学校德育工作兼具时效性、实效性,形成了高位的优良校风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采用层层推进、重在实效的专家引领下的三度教研和主题研修、教育链学习共同体网络研修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培养了成都市信息技术专家、市学科带头人、市优青、锦江区学科带头人、区优青等一大批骨干教师,为所处的东方阳光小区15万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在创名校的历程中,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必将成为成都教育现代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成都市簇桥小学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簇锦南路94号。据最新簇桥乡志记载,学校始建于1905年(据双流县地方志记载,学校始建于1919年)。学校曾名为簇桥初级小学、成都市公立簇桥小学、双流县簇桥小学、成都市金牛区簇桥中心小学、成都市武侯区簇桥中心小学,2003年定名为成都市簇桥小学。随着历史变迁,学校日新月异。近年来,以武侯教育发展为契机,学校由原来的农村中心小学逐步向城市学校迈进。学校现占地20918m2 (约30余亩),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拥有A、B、C三幢教学楼,教室36间,专用教室15间即阶梯教室、多媒体网络机房、图书室、音乐室、形体室、科学实验室、校园电视台等。如今,学校的儿童塑胶篮球场、足球场及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已经建成使用。 学校现有一支年轻、团结的教师团队在簇小的沃土上播种着希望。在编教师93人,平均年龄约32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92.13%,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46人。现有学生1770余人,共36个教学班。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学校被授予"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红领巾示范校""武侯区园林学校""成都市基础教育校本研修示范基地学校",并被西华师范大学授予实习基地校。长期以来,学校的办学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学校的语文、英语、美术在成都市赛课曾获一等奖。学校在体育、科技、艺术等方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成为成都市体育传统学校、全国校园足球实验推广学校。 学校始终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的核心,以"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为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奠基"为办学理念,努力"创办和谐、幸福的校园,办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现代化学校",培养"习惯良好、基础扎实、兴趣广泛、富有特长、适应未来"的下一代。
成都市金花小学始建于1916年民国5年2月(据《双流县教育志》(1990年版)记载)。坐落于川藏公路的江安河畔,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紧邻双流国际机场和著名的西部鞋都。学校现有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100多名。学校办学目标 学校以“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成才”为办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科研促教学,以科学的管理和一流的质量,争创地方名校。学生培养目标 以“让每一朵花都开放”为校训,激励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竞争能力的一代新人。教师奋斗目标 努力成为师德高尚、业务能力精湛、高素质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校长箴言: 中国是礼仪之邦。 我们的平民教育要从做人抓起,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对孩子一辈子负责。培养孩子礼貌待人、与人和睦相处、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能经受挫折的考验;有爱心、有孝心、有同情之心。热爱大自然。
成都市武顺街小学(原永兴小学),地处三环路以外簇锦街道办事处铁佛社区,创办于1949年。2003年,学校与红专西路小学“捆绑”结对,共谋发展。“捆绑”期间,学校以“各校有特色,两校比翼飞”为发展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零的突破。第一次在全国综合实践研讨会中荣获案例评选第一名,第一次有教师代表走出学校到地市州作汇报交流,第一次有教师在全区赛课中荣获一等奖……在捆绑快车道的引领下,学校办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部分教师也逐渐具备了初步的课程自主发展能力。 2006年4月,成都市武侯区委、区政府投入1400万元,迁建校址。目前,学校占地二十亩,建筑面积九千七百余平方米,标准化教室24个 ,建设有功能齐全的计算机、音乐、美术、科学等专用教室,现代大气的室内体育馆、多功能阶梯教室和藏书过万册的图书馆。学校现有教职工43人,本科学历38名,平均年龄29.8岁,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994名,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825人,失地农民子女167人,本校教师子女2人。 在“武侯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从一所村小一路走来,亲历并见证了武侯“城乡教育一体化”行动,在基于学校发展的传统底蕴和发展的方向思考后,为进一步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学校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并提出了以“行动教育”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战略定位: 奉行行动教育,建设优质小学,努力打造三环教育明珠。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建设和谐、温馨、宁静、灵性,条件一流、课程先进、学科精品、环境优美、服务社区发展的从城郊学校向城市学校快速发展的新学校。学校办学理念: 实施学做并用、知行共长的行动教育,给孩子一个鲜活真实的童年,为每一位师生的发展奠基。教师团队形象: 塑造眼里有情、心中有爱、身上有光的教师新形象,以光明的智慧和人格成就光明的职业人生。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努力奋斗,学校的各项工作显现出了蒸蒸日上的态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认可,形成良好的口碑。学校先后接受了由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沈国俊率领的四川省委巡视组一行,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洪林等领导对学校的视察和调研,学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学理念、教育特色和队伍建设等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承办了“全国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能开发学术研讨会”,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赞扬;教育部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郑增仪一行到我校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提出宝贵意见。同时,学校还应邀参加了在广东举办的国家级重点子课题开题及培训会,并做了专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专家、教师的好评,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在区域外的影响。《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对我校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和采访报道,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为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草堂教育好雨润物、随风无声、自然亲切的诗意文化的陶养与熏染,由青羊区委、区政府统一规划,区教育局统一部署的成都市草堂小学新校区——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将秉承浣花校区(本部)诗文化的教育内涵,一脉相承的以拥有良好口碑和社会认可度的诗意教育为办学特色,共同承担传承诗意教育、提升草堂教育品牌影响力的重任,竭力为家长与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我们的学校性质: 翠微校区与浣花校区(本部)都属公办体制学校,两校区实行一体化运作的管理模式:一校两区,两区一制,同一法人。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保持一致。两校区教育教学资源高度融合,重大教育教学活动、工作安排同步进行。 我们的硬件配备和校园文化: 翠微校区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教学设施一流,功能齐全;秉承浣花校区诗文化特色,深入营造诗意灵动的校园环境,力求布局精致,精雕细节;体现“润物无声”“上善若水”等诗意教育理念的教学大楼清丽淡雅,大气壮观;以 “科技之真”、 “人文之善”、 “艺术之美” 三大功能区域体现诗意教育的真善美。 我们的管理及教师团队: 由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蓝继红担任成都市草堂小学翠微校区校长,学科带头人、成都市草堂小学现任副校长付锦担任翠微校区执行校长。 小学部教师将由浣花校区派出的一线骨干教师、面向社会公招的骨干教师和优秀的师范本科毕业生三部分组成;幼儿教育部将面向社会招聘富有幼教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富有青春活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幼教毕业生,担任园长、教师、保育员和生活老师,共同组建成一支德才兼备、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善于合作、勇于创新、高质高效的精良团队。 我们的办学特色: 翠微校区以小班化教育为主,实现全面教育和个别教育并重的模式; 除倾力打造好语、数教学高地外,以英语、体育等特色课程的设置和相应品牌的创立,彰显草堂教育的现代之翼; 着力培养孩子的“两素养一修养”(即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为孩子的人生奠基; 以自主课程和幼儿教育(招收5岁左右的大班幼儿)为亮点,满足家长多种教育需求。
成都市实验小学红碾分校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日月大道252号,南临成温邛高速公路,北靠成都飞机公司,东接青羊区工业发展园区总部,西边是成飞集团。学校原名青羊区文家乡红碾小学,是青羊区文家乡管辖的一所村小,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2003年,学校由青羊区教育局直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青羊区教育局本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的目的,本着为城市化进程中农转居的新市民孩子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的目的,本着建好一所学校带动一方文明的目的,决定将学校打造成为一所有示范意义的学校。在市区各级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学校从2004年5月开始学校周边的拆迁工作,6月底,新教学楼的修建正式开始,学校面积由3亩扩大到13亩,新增教学楼面积1700平方米,配备了自然实验室、实验准备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计算机室、美术室。学生的活动场地大大拓宽,园林景观将操场分割成动静两个区域,塑胶操场左侧翠竹挺拔、生机盎然,同时更名为成都市红碾小学。改建过后的红碾小学以科学人文的管理促规范,以教育科研促发展,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均衡,以“和谐校园、智慧教师、魅力课堂”为目标扎实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以“品行良好,乐学善思”为核心价值观,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共处的习惯与品质,去唤醒孩子心灵中真善美的种子,使他们懂得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享受幸福的人生。同时,学校积极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让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外出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加强与市区学校的交流合作,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教育学会整体改革委员会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名师教学与教法研究重点试验学校、四川省陶研会理事单位,先后获得“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成都市绿色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青羊区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2009年5月,学校正式加入成都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更名为成都市实验小学红碾分校。2009年9月,异地重建的新校区也破土动工,新校区占地32亩,建筑面积达13800平方米,2010年秋季投入使用时,可容纳30-36个教学班,宽阔、灵动的园林式校园环境将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活动空间,标准的运动场、篮球场将让学生淋漓尽致地挥洒运动的汗水,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自然实验室、劳动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中西画室、音乐室等将为学生无限创意与潜能提供驰骋的空间。加入集团后的学校正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全新的挑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成都市金沙小学于2007年9月正式开学,是青羊区教育局主管下的公立学校,和金沙遗址博物馆比邻而居。学校现有教师60余人,学生800余人。学校以挖掘金沙文化服务教育为思想源泉,解放每一个孩子,追逐美好的梦想,注重建设一所"没有观念围墙、没有心灵围墙、没有精神围墙"的现代化、国际化学校,形成了开放教育、探究学习、均衡发展、和谐校园的办学策略,在"追逐梦想,从心绽放"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 金沙小学和众多国内外教育机构、教育专家有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聘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美国教育部前副部长苏珊博士为名誉校长,专家学者的熏陶与引领,提高了金沙小学现代教育思想水平。学校锐意改革,建立起一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课程体系。现代国学、英语、科学、体育等已逐渐形成学科特色,并为学生开设了多种免费的选修课,还根据地域特点,形成了本校独具特色的金沙体验课,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在物质文化建设中,金沙小学实现开放式的校园环境,构筑学生多目的性、多功能性、高效性、生态化的学习空间,开放的图书馆、科学馆、艺术馆形成我校独有的开放式环境文化,最终从环境的开放实现教育的开放,人的解放。在拥有一流的教育设施的基础上,我们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实施一整套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构建了民管会领导下的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家长中心,激励教师、家长、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同时,改革评价体系,推行教师专业发展"导师制"、学生发展"职级制",增强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以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来指导实际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我校除了按课程要求设置学校课程,还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建立起一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生活课程化,课程生活化"。
成都市康河小学位于土龙公路旁,毗邻光华大道,隶属青羊区教育局。学校占地12.8亩,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树木葱茏,优美雅致。近年来,学校增建了一栋教学楼(四层),新建了塑胶操场,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拥有现代教育技术室、自然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室等各种专用功能室。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学校以教育现代化精神为指导,注重软件均衡提升建设,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在建设“激情、阳光、和谐、幸福的康河小学家园”愿景的引导下,倡导“为了孩子一生的完满和幸福”的教育理念,围绕“优质教育”开展学校工作。在创建了成都市首个“学生生态体验园”,以“生态体验”为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出“自砺自强”作为康河小学的文化精髓,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自尊、 行为自律、 学习自主、 性格自强的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渗透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强化内部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化建设。采取多元化策略,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充分利用优质教师资源,促进校际间交流,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交流学习,通过自培、他培、自学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造就了一支德才兼备、团结进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青羊区优秀青年教师”“青羊区学科带头人”、“青羊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楷模,又有近年来在省市区乃至国家各级论文中获奖的教师。学校着重从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磨砺。学生健康活泼,勤学进取,其中多人次参加市区比赛,获得各种奖项。学校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荣获“青羊区应急管理示范学校”、“青羊区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青羊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青羊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学校得到稳步发展。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