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名校——杭州第二中学,为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建立最早的班级授课制学校。其前身为私立蕙兰中学和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蕙兰中学创办于志士仁人以鲜血推行近代化的“戊戌变法”的翌年(1899年),创办人为美国基督教北浸礼会差会传教士甘惠德(W.S.Sweet);浙大附中创办于“七七事变”后的颠沛流亡之中(1940),创办人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教授。两校名师荟萃,管理严格,学生学习勤勉,思维活跃,具有很高的教学质量。其中,浙大附中学生的爱国民主传统,蕙兰中学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尤为各界人士瞩目。 1951年8月,两校在“蕙兰”原址合并,改称现名。1953年,列为杭州市重点中学;1963年,成为浙江省教育厅直属实验中学;1978年,被定为浙江省重点中学;1980年,经省政府批准,列入首批办好的浙江省18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经省教委考核评估,被认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目前,杭州第二中学跨江发展,已成为拥有四个校区的现代学校集团。 现任校长叶翠微先生,通过全国公开竞聘,于2000年自广西北海市教委副主任、北海中学校长任上调入我校。 成果斐然 杭州第二中学办学成果斐然,其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名重省内海外。 自创建以来,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为己任,百余年间,学校累计培养初、高中毕业生4万余名。近年来,每年向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保送优秀毕业生达30名左右;考入全国各重点大学深造的优秀毕业生比率居省内前茅,2005年周致远同学荣获全省理科高考第二名。2006年卢毅、朱熙文同学分获全省理科高考第一、二名。 自1989年以来,学生在省级、全国级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达3000人次以上,以较大优势连年位居杭州市各校之首,领先省内。1998年吴欣安同学勇夺第29届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金牌;2000年汤砚蔚同学荣获第32届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金牌;2005年王澜同学荣获第16届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金牌。1999年,陈立先同学入选中国少年科学院首批十三个小院士之一,2001年,又有郭晟同学荣获小院士称号。两位同学分获首届宋庆龄发明金奖、银奖(全国共5金10银)。2006年张维加同学荣获教育部颁发的“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学校合唱团等文艺团队多次在全国、省、市的比赛中获奖;2003年,学校篮球队跻身全国中学生篮球决赛。 自1996年以来,学校已连续三届分别被评为省、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目前正在进行的各级课题研究有十余项,已形成全国、省、市、校四级课题网络。学校申报的《构建学校、教师、学生自主发展新模式的研究》课题作为教育部“十五”重点规划课题立项研究。 自1998年以来,学校的教育科研成果屡获殊荣,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二届、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省教育厅颁发的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 2001年至今,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发表近500篇,其中,获国家级一、二等奖10项,省级二等奖以上30项,市级近50项。特别是在近三届的“杭州市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中,获奖级别、人次均列全市第一。 1983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1997年,学校党总支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宣传的“先进基层党组织”;1999年,学校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3年,再次被确认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教育改革 杭州第二中学积极推进以“促成学生自主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改革,构建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的“自主发展教育”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近年,在德育改革方面,构建了以“立意高、渠道宽、实践性强”为特色的“体验、感悟式”自主德育模式。德育工作重基础、重创新、重实效,形成立体网络,达到整体优化。 在学校管理改革方面,制定了“‘全、优、尖’素质发展目标管理体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突出发展”。 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形成了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为内容,以必修、选修、自修为修业方式的“三三制”课程体系。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建立了以“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时间利用率”等为必要条件的“理想化课堂教学模型”,引导教师努力探索趋近“理想化效果”的最优化教学。
乐清市大荆镇雁东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原大荆镇第三中学和大荆镇第三小学合并而成。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雁荡山景区石门潭畔。校内绿树映荫,绕校荆溪流水潺潺,放眼群山叠翠,心旷神怡,是莘莘学子理想求学的好去处。学校在2007年合并成立,现有教学班级12个,学生700多人,教职员工40余人。学校拥有图书室1个,实验室1个,音乐室1个,计算机房1个,计算机35台。校园布局合理,生场占地、建筑面积均符合要求,硬、软件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学校狠抓内部管理,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教师人人爱岗敬业,坚持以人为本,锐意进取,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在新的形势下,大荆镇雁东九制学校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中。
我校属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级中学, 由瑞安中学退休教师曹振铎先生于1987年创办,至今已有18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坐落在瑞安市安阳镇西河小区环城河畔,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办学设施配套齐全。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98名;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根据需要学校配备了实验员、微机管理人员2名,工勤人员3名,餐厅服务人员6名。优化组合教师队伍。社会寄希望于我们,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就需要有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水平高的教师。我校高标“聚海内名师,育天下英才”这个响亮的口号,面向全国招聘教师。董事长曹迪先生规定,来我校应聘的老师得过“六关”:年龄关(55周岁以下),健康关、学历关(大学本科以上),考试关,试讲关和说课关。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谢绝各方面“推荐”而来的不符合我们要求的或暂时不需要的教师。对已聘任的教师,在两个月试用期内,如果工作不认真,学生意见大,学校就予以解聘。通过多年的调整、充实,我校优化组合了一支在年龄、专业上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我校现有教师33名,学历合格率达到100%,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超过80%。建校以来,我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勤学、守纪、求实、奋进”为校训,按照培养“四有新人”和新时代建设者的要求,为社会输送了2000多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其中有600多名学生考上了高等院校。 十八年来,学校历经艰难坎坷,终于走出一条具有实验办学特色的发展道路,提前三年完成了曹振铎先生提出的“管理严、校风好、师资强、设备全、质量高”的办学目标。
昆阳二中创办于1975年,因原址场地狭小,1992年与昆阳四中合并迁址到环境幽雅,交通便捷的昆阳城东新区细龙河畔。现学校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学校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建筑蔚为壮观,计算机房、多媒体电教室、音美劳专用教室、小媒体教室、塑胶操场等设施相映成辉,各类实验仪器均按省一类标准配备。学校现有44个教学班(含18个寄宿班),学生2000余人,154位教职工,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90%以上,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6人,市、县名教师及其培养对象16名,市、县教坛新秀、中坚、宿将共40位,市、县学科骨干教师12名,良师荟萃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较充足的师资保证。 由于学校多年来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为解决外来学生对优质教育需求和学校场地相对不足的矛盾, 1997年学校建立了寄宿部,以“封闭式的管理,开放式的教学”为办学理念。十多年来寄宿部发展迅速,成绩辉煌。重点高中升学率达25%以上,普通高中升学率更是达到98%以上。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近几年来,学校秉承“以学生为本,以德立校,以教育质量为先,师生同步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挖掘积淀已久的以讲“荣誉、信心、责任”为重的二中精神,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发展之路,使学校逐渐成为一所办学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龙头”初中和“窗口”学校。学校先后荣获省城镇示范初中,省科研兴校200强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温州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温州市首批体育特色学校、温州市心理咨询室一级辅导站、温州市花园式单位、温州市数学家摇篮工程优秀基地学校、温州市校本教研示范校、温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平阳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冠军、平阳县二十佳满意学校、平阳县自然劳动模范(集体)、平阳县初中规范检查优良学校、平阳县首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学校、平阳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阳县教科研先进集体、平阳县城乡学校结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殊荣
泰顺新城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由热心山区教育事业的浙江省人大代表、上海海港国际贸易中心董事长范月闺女士为学校董事长。学校小学、初中分别创办于1999年和2003年9月。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2个班,538名学生;小学24个教学班,935名学生,教职员工219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办学设施齐全,是求学的好地方。 十年来学校坚定文化立校信念,着力于文化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民主科学管理,努力践行“四个一”(提升一个档次的英语水准、培养一种终生的读书习惯、体验一天当家实践的滋味、形成一种诚信做人的品德)办学理念,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提升了办学品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直线上升,社会反响良好,赢得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省示范学校、省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新锐民办学校、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首届魅力民校等省市县级荣誉50多项。中、小学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在每学年的县统一检测中,各科成绩优异。 学校还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专局审批的申请外教的资格。
城西中学创办于1994年,1996年9月搬入新校舍。新校舍座落于下堡工业区,县前西路北侧,交通便利,毗邻永嘉电大、永嘉中学新校园,周围文化气息浓郁。学校占地面积2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120.55平方米,现拥有40个班级,1624名学生,教职工141人,专任教师126人,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本科学历97人,占专任教师77%。其中高级、中级教师职称76人,占专任教师60.3%,市、县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6人,县级名师培养对象8人。 学校拥有300米环形田竞运动场、两幢教学大楼、行政办公大楼、图书大楼、实验楼、师生餐厅,初一二各班设有多媒体小平台,同时设有阶梯教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师生阅览室,建立了校园网,教学设施配备居永嘉一流水平,校园内草绿花香,环境优雅。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创特色,争一流”的工作要求。以“以人为本、办学为民、发展创新”为办学思想,以“勤勉图治、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校训,以“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做人”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学校通过多年努力,已经形成了“敬业爱生,教学相长,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勤学上进、自信活泼、好问创新”的学风。 我校自创办以来,认真实施素质教育,积极从事课堂教学改革,发挥校园文化“隐性课堂”的作用,努力在探究性教学研究等方面起到“窗口”示范作用,并取得可喜成绩。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示范性初中(全县仅两所)、县级“文明学校”、县首批“德育规范学校”、“教科研先进学校”、“现代技术推广和运用先进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市级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办学水平被评为县一级甲等初中,历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1998年、2001年、2004年中考成绩全县夺冠。办学声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
温州市聋哑学校创办于1946年,是浙南地区最早的一所对听力障碍少年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办学思想,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随着特教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有数十名毕业生考入浙江华强中专学校等高一级特殊教育学校继续深造,其中四名学生考入了大学。学生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书画比赛中获奖,舞蹈节目在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下,经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多次被评为各项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被浙江省教委、省残联、省民政厅联合命名为“浙江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
兴乐中学于1994年由离休干部林康西为首创办,是浙江省首批一级民办高中、全国首批教育创新示范学校、浙江省优秀民办高中、浙江省重质量创诚信优秀单位。 兴乐中学现有34个班级,1800多名在校生。学校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教学、生活设施成为培育人才的沃土,赢得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信赖。《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温州日报》、《温州商报》、《乐清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该校的办学事迹,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将该校编入《中国优秀民办院校集萃》。董事长兼校长林康西获江泽民亲笔题词的《中华魂》荣誉证书,并受特邀出席人民大会堂座谈会。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