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前身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海实验小学,创建于2004年8月,是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下沙高教园区及国家级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由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兴办的第一所公办学校,拥有独特的人文环境与经济环境优势。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是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建设的全民事业所有制基础教育单位,位于杭州国家级开发区东部,坐落在下沙高教园区。学校成立于2008年,系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事业单位、下沙高教园区基础教育配套学校、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核心成员学校,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海实验小学(2004年创办)和杭州市文海中学(2006年创办)两所学校合并而成。作为杭州下沙大学城唯一配套学校,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服务于杭城东部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子弟。学校占地面积近64450平方米,建筑面积48845.4平方米,绿化面积22557.5平方米。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高端化、优质化,硬件设施一流,师资配备雄厚。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计划规模78个教学班,现有68个教学班,两千多名学生,197位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2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人,区域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19人,省市优秀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占现有教师较高比例,另有杭师大教授担任科研副校长,整个教育团队友善和谐、积极进取、极富战斗力。创办以来,文海便把“教育是一种影响”化为教育实践,提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这是一种期望借助与运用人类有史以来积累的一切文明成果及创造这些文明成果的过程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创造能力,影响每一位文海少年,使其“文明文雅、学识博厚、多才多艺、身心两健、才华横溢与充满智慧,充分和谐发展”,并主动拥抱文明、享受文化,生成新的文化积累、文化精神,推动人类自身不断前行的育人理念。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文海提出“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享受、让求索成为乐源”的教育目标,将真实的教育如“细雨润无声”般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杭州国泰教育集团是由张晓莺女士十二年前个人投资创办的包括幼儿、学前、小学、初中、高中16年连贯教育的大规模全寄宿制教育机构,拥有5个校区,72个教学班,2800余名师生员工。集团强化英语教育,普及艺术教育,为每一个不同国籍、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公平教育。 集团各教学部拥有先进的专用教学设备与宽敞的活动场地,多媒体室(初中部教室实现多媒体化)、微机室、图书室、美术室、舞蹈室、钢琴房、电子琴房等一系列教学设施和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学生、教师宿舍及教室、办公室均配有冷暖空调。 集团极为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长期精心筛选、培养,现已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敬业吃苦、勇于开拓、年龄结构搭配合理的教师队伍(平均年龄29.7岁,男性教师80.6%);集团还设有一个由省内著名中小学教育专家组成的教学监督机构,负责各门学科的质量把关;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为集团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团自幼儿、学前班开始设英语课,外语学科在我集团各学段均为主考学科;集团最早具备聘请外国专家资格,聘请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任幼儿、学前、小学、初中、高中每个班的口语课。集团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剑桥少儿英语培训、英语考级基地,有28位英语教师经考核被任命为剑桥少儿英语考级的考官。2位英语教师更是剑桥少儿英语考级的主考官。2004年英国剑桥大学考试中心官员朱莉叶•威尔逊女士专程来杭对集团教师进行高层次培训。 艺术教育是国泰特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古筝、声乐、芭蕾、素描、雕塑、国画等。 集团实行规范化、人性化的生活管理制度。在饮食方面,以营养师提供的营养方案为依据,每日为学生安排三正三副六餐,并根据学生口味每周更换菜谱,保证学生生长发育阶段充分均衡营养需求。在起居衣着方面,全天24小时学生一切生活内容(起居、夜间、就餐、衣着、卫生)都有专职工作人员护理,保证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在医疗保健方面,以学生的营养保健、预防治疗工作为主,并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在节假日安排方面,周末及假日组织家居外地的留校学生进行参观游园、航模制作、舞蹈训练、风筝放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杭州市三墩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源于钱塘县三墩初等小学堂,创办于1909年,系清政府出资所办的公立小学。校名几经更易:1929年改为杭县县立三墩镇中心小学;1996年,随三墩镇划归杭州市西湖区建制,改名为杭州市三墩镇第一小学;1997年8月,三墩镇一小、二小、三小合并成立杭州市三墩镇中心小学;2010年7月,接收大禹路校区实施连锁办学。目前,学校中心本部及下属校区教育质量不断走向优质均衡,办学水平深得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肯定。已成为西湖区乃至杭州市农村小学通过实施规模办学、资源共享,达到均衡发展、整体提高的成功典范。2010学年,学校班级总数达 85 个,在校学生3700余人,专任教师173名,其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9人,市、区教坛新秀 41 人,市、区学科带头人1 9 人。97年合并以来通过重抓“四化”(校园建设标准化、教学设施现代化、两支队伍最优化、学校办学特色化)建设,依靠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体育达标先进集体、杭州市示范小学、浙江省示范小学、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杭州市平安示范校园、西湖区办学水平优秀级学校、西湖区人民群众最满意学校、西湖区教育系统科研先进集体、西湖区校本研修先进集体、西湖区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多年来,学校继承和发扬“勤奋文明 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以“全面发展打实基础 发挥特长培育人才”为办学目标,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以“阳光体育进校园,艺术教育显个性”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墩小的优质和品牌正在不断显现,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小学毕业生。新时期,学校将以“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愿景,积极创造“公平、均衡、优质”的基础教育环境,让更多的少年儿童享受墩小品牌教育,为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而不懈努力!
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求是(竞舟)小学位于竞舟路221号,于1999年建成开学,原名为“竞舟路小学“ 杭州市求是小学竞舟路校区”。学校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办学规模为24个教学班,2002学年在校学生约1200名,系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在杭州市是一所具有现代化标志水平的优秀公办小学。
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座落于城西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6年,是杭州市最早的小区公建配套学校之一。2003年6月接管文华校区,成为西湖区第五所实施名校连锁办学的学校。2004年11月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了杭州市西湖区翠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5年4月通过西湖区办学水平优秀级学校督导评估。目前学校拥有翠苑校区(位于文一路375号)和文华校区(位于竞舟路299号)两个校区和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非盈利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杭州市西湖区翠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校学生1754名,教学班41个,在编教职工100名。可以说我校是一所既有着优良传统的“老学校”,又有着勃勃生机的“新学校”。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自由成长”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努力把学校办成“书院、乐园、花园”。学校管理的总理念是“促使三个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切为了学校的和谐发展。校风是“尊师爱校、文明活泼、乐学向上”,教风是“正己、敬业、爱生、奉献”,学风是“学做人、求真知、强体魄、会创造”。营造优良的教育环境,培育学生“做人求善、学习求真、言行求美、性格求乐”,提高学生的童年生活品质,并为今后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座落于城西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6年,是杭州市最早的小区公建配套学校之一。2003年6月接管文华校区,成为西湖区第五所实施名校连锁办学的学校。2004年11月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了杭州市西湖区翠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5年4月通过西湖区办学水平优秀级学校督导评估。目前学校拥有翠苑校区(位于文一路375号)和文华校区(位于竞舟路299号)两个校区和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非盈利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杭州市西湖区翠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校学生1800名左右,教学班45个,在编教职工146名。可以说我校是一所既有着优良传统的“老学校”,又有着勃勃生机的“新学校”。
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教育集团,创建于1912年(民国元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历史积淀、人文底蕴深厚。为了实现拱墅教育南北均衡优质发展,扩大北部优质教育圈的实力,2010年10月正式成立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教育集团,从而逐渐成为北部优质教育圈内快速崛起的小学。 教育集团目前下辖北站、祥符两个校区。现有50个教学班, 1778名学生,118名教师。本科学历占61%、高级、中级职称49人,省高端人才培养对象2人,市名师培养对象2人,市优秀教师、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7人,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 37人。 教育集团以“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校训为引领,进一步凸显以“花木文化”为核心精神的学校文化,努力践行“让每一朵花儿都能蓬勃开放”的办学口号,构建满足师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培养一批文明自信、乐学善思的优秀莫小学子;塑造一支学科均衡、梯队明显、实践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把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教育集团打造成特色更鲜明、底蕴更深厚、氛围更和谐的平安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 自办学以来,教育集团先后被认定浙江省品德学科研究基地学校、杭州市品德学科研究基地学校、拱墅区品德学科研究基地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杭州市示范小学、杭州市阅读先进单位、杭州市平安校园、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雏鹰红旗大队,杭州市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拱墅区绿色学校等,曾在杭州市“百万家长评议学校”活动中,学校连续多次获得了“人民满意学校”称号。新时期,为打造“祥符优质教育圈内的高品质小学”,我们将不懈努力!
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创办于2005年,是全国百所名校天长小学与金都房产合作创办的一所公办学校,师资优良,环境优美,是名校办新校、打造优质教育的典范。 学校遵循源于天长、同于天长、别于天长的思路,提出“文化育校,和美成人”的办学理念,积极实践和美教育,推行“学得扎实、玩出名堂”的校训。开发了玩在校内、玩在社区、玩在御街、玩出杭城的校本课程群,探索了小班环境下选择学习的性别分班、程度分班、兴趣分班的教学形式以及选层、选项、选材的课堂模式,构建了童心亮晶晶、童真秀舞台、童眼看世界、童年小玩家活动平台,形成了“和美立校,以美润德;和美施教,以美启智;和美育人,以美怡情”的办学模式。先后被评为全国国际象棋优秀学校、国际象棋特色学校、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基地、浙江省书法教学基地、浙江省国际象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杭州市写字教学示范学校、杭州市民间“国学达人”十佳单位,彰显了玩出名堂颐童韵、翰墨飘香蕴和美的办学特色。
萧山区劲松小学位于老城区中心,始建于1919年,1979年改用为现名。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1149名学生,48名教师。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已获本科学历的4人,占8.3%;已获大专学历29人,占60.4%,正在进修本科、大专的有20人。现有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9人,占41.7%。省、市、区级教坛新秀11人,占教师总数的22.9%。学校占地10402平方米,建筑面积8125平方米。设有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藏书室、阅览室、语音室、电脑室、演播室、三棋室、劳技室、会议室、心理辅导室、校本培训室等22个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1个,在建)。有24个标准教室,已有12个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办公条件现代化,校园网已通至各办公室、教室。学校整体布局合理,校园环境整洁。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规范化、优质化、特色化、现代化”为管理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教育质量得到家长、社会认可。学校是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全国“手拉手建书屋”先进学校、杭州市“园丁杯”十佳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省体育达标先进集体、杭州市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基地、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学校、浙江省书法教学实验基地、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杭州市普及实验教学先进集体;浙江省读书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杭州市文明单位。学校多次接待省、市领导的检查和兄弟单位的参观指导,已成为萧山区城镇小学的一个示范窗口。
青蓝小学102年的岁月,始终以开阔、豁朗的胸怀和坚韧不跋的步履行进在不断发展的大道上。1906年(光绪32年),杭州知府世善先生创办了杭州市最早的小学之一----“杭府初等小学堂第二所”,后改名为“仁和县初等小学堂”,“市立域区第九初级小学”,“新桥初等小学”,“市立新桥小学”,“杭州市第三区新桥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学校更名为“杭州市下城区第三中心小学”。2001年9月,“下城区第三中心小学”和“东海小学”、“新华路第二小学”移址合并,命名为“青蓝小学”。2004年10月,“青蓝小学”、“青蓝小学胜蓝分校”、“新华分校”组成了“杭州市青蓝教育集团学校”,同时,学校与浙江教育学院长期合作,另名为“浙江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青蓝小学文承百年,化古育今,在历史的延续中继承,在历史的发展中创新。1978年,学校成为杭州市最早使用电化教学的学校;1999年,学校成为杭州市36所小学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之一;特别是步入21世纪的这些年来,学校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成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全国“新学校行动计划实验学校”,首批“浙江省教育学院教师研究基地”、“浙江省绿色学校”、“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学校语文教研组荣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的称号,2003年,学生在全国“华罗庚金杯数学青少年邀请赛”小学组中荣登榜首,捧回了杭州市唯一的一块金牌。 “温馨校园,我们的家”,这是青蓝小学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学校倾力提升青蓝教师教育品质,努力为教师搭建了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实践平台、反思平台,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学校依托高校资源,充分借用浙江教育学院的专家群体,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主动与国内外的优秀学校结盟,定期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运用“星级评比、循环听课、特色规划”等管理策略,激励教师努力前进;建立督教引领机制,推行“名师督教”和“组内互督”制度,让校本教研更具实效;成立“科研俱乐部”,着力打造青蓝科研品牌。学校悉心关爱青蓝学子健康成长。“青青、蓝蓝”卡通人物,在全体师生的共同设计下,极具青蓝特色。几年来,学校致力通过常规活动,督促孩子养习;开展主题活动,导引孩子明志;举办特色活动,促进孩子炼能;推进社区活动,帮助孩子厚基。 青蓝百年华诞之际,学校特地出版了《青蓝纪事》、《青蓝基石》,以记载学校发展的历程,每个时期的重大事件,赞颂那些为学校辛勤耕作、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出版了《青蓝学丛》1套,共5册,以反映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的新思想,反映促进青蓝教师成长的策略研究的成果,反映青蓝新一轮课改中的实践研究成果,反映青蓝学子美好的童言稚语。 青蓝文化,穿越历史的云烟而日久弥新,历经时代的风雨而更臻醇厚。学校目前共计学生838人,教师70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级名师、教坛新秀7人,市、区教坛新秀32人。 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这是所有青蓝人的共同愿景。
萧山区任伯年小学前身为瓜沥“高氏义塾”,由镇上巨商高德良于清光绪末年在高家祠堂创建。近百年间,学校数易校名,先后改称“瓜沥雨化国民小学”、“瓜沥镇红旗战校”、“瓜沥镇小学”、“瓜沥镇第一小学”。1982年下半年,高家祠堂的残余建筑拆除成为校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